?

母乳庫捐贈母乳規范化管理的研究進展及趨勢

2021-01-07 22:09莫那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77期
關鍵詞:母乳母乳喂養管理體系

莫那

(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廣西 南寧 530003)

0 引言

母乳中主要含有嬰幼兒時期成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免疫因子,利用母乳喂養可明顯降低新生兒在成長過程中過敏性以及感染性相關疾病發生的風險。研究認為,母乳是新生兒出生6個月后最佳的唯一營養來源,并且是新生兒在出生后2年內或更長時間內的最佳飲食,能夠明顯提高新生兒體質量。但近年來,隨著群眾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習慣等的不斷變化,母親嚴重疾病患有率、產后泌乳不足等發生率逐年增長,最終導致新生兒無法獲得正常的母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母乳喂養率。而母乳庫的建立通過捐贈母乳使新生兒能夠得到母乳喂養,保證新生兒身體健康發育。到目前為止,全球均建立了母乳庫相關管理機制,形成了一個相對成熟的管理體系,而我國由于母乳庫建立時間相對較晚,因此母乳庫管理體系缺乏。在這樣的前提下,制定完善的母乳庫管理體系,保證母乳庫內母乳質量安全,降低運行成本,提高管理質量是目前母乳庫建成管理中的重點。下面對母乳庫捐贈母乳規范化管理的研究進展及趨勢進行敘述。

1 國內外母乳庫發展的歷史和現狀

母乳庫是指存放捐贈母乳的場所,主要為不能正常接受母乳喂養的新生兒提供母乳喂養服務,以幫助增強病弱嬰兒的免疫能力,因此,目前建立母乳庫,鼓勵社會捐贈母乳,提高對母乳庫的管理措施,對新生兒的健康成長十分關鍵。截至1980年時,美國兒科學會完成母乳庫中捐贈母乳的篩查、收集、轉運等工作,但緊接著由于HIV的發現導致母乳庫的建立受到重創,4年后隨著北美母乳庫協會的建立且消毒可滅活HIV的證實,使得母乳庫的建立和發展再次得到世界關注[1]。

我國母乳庫起步較晚,建立母乳庫時已經是2013年,建立于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3個月后,我國第二家母乳庫在南京建立并正式使用,緊接著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北京太和婦產醫院、廣西婦幼保健院、上海兒童醫院、協和醫院等陸續建立母乳庫,截至2019年初,我國已經在上海、廣西、南京、西安、廣州等多個省市建立了20家母乳庫,其中廣州市共擁有2家母乳庫。而在2016~2017年,北京先后出現2家公益性母乳庫。建立母乳庫后,普及捐獻母乳知識,鼓勵社會捐贈母乳,對于母乳庫的發展和新生兒母乳喂養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建立細致規范的母乳捐贈公益體系,賦予捐獻產婦足夠的知情權以及監督權,增強母乳捐獻的公信力等至關重要[2]。

2 母乳庫建立運行管理模式

2.1 國際母乳協會管理模式

母乳庫雖然在我國并不十分普遍,但目前在世界上已經具有近百年的歷史。1985年,隨著北美母乳庫協會的成立,美國等多個國家開始逐漸建立母乳庫,而歐洲母乳庫協會就此成立。北美母乳庫協會和歐洲母乳庫協會屬于非盈利組織,旨在促進全球母乳庫事業的發展,并加強各國之間的交流合作。目前,母乳庫協會并不會給予各國資金支持,各國運行成本一般主要是經由政府補助或社會捐助,而該類依托國際母乳庫協會的母乳庫運行模式往往具有一套完整且成熟的體系。多個協會均發表了母乳庫的運行管理指南,并在運行管理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完善,成員國可結合自身國情對協會管理指南相應的管理指標進行調整,建立各國的母乳庫管理體系,例如美國母乳庫均經由北美母乳庫協會統一管理,并不斷改善管理內容,形成一套合格的管理體系[3]。

2.2 國家母乳庫協會管理模式

澳大利亞母乳庫第一個母乳庫建立于1964年,目前共有5所相關的母乳庫,主要由澳大利亞哺乳母親學會進行統一管理。而英國母乳庫學會最早成立于1980年,目前英國管理境內總共有17家母乳庫,主要由母乳庫學會管理。意大利母乳庫學會于2005年成立,目前所管轄的母乳庫共有31所,而所有母乳庫的建立和管理均按照意大利相關管理準則進行,而上述母乳庫均需經由國家母乳庫協會監督管理,而母乳庫的運營資金來源主要是由國家財政撥款或社會捐助。

2.3 國家衛生部管理模式

1978年,巴西母乳庫建立,而目前,巴西境內所建立的母乳庫約有217所,其中數量及其管理質量均領先于世界水平,其中管轄的所有母乳庫以及母乳采集中心均經由國家衛生部采取統一管理模式,而巴西母乳庫管理方式主要與血液庫的管理方式類似。挪威母乳庫于1941年正式建立,目前境內共有13所母乳庫,經由挪威衛生委員會主要管理,而在2002年,挪威提出了母乳庫相關的運營指南,主要參照食品、藥品以及器官捐贈的管理措施,其中將母乳進行管理和處理,這類母乳庫主要由國家衛生部門直接管理,政府撥款以幫助支撐,經由政府直接監督管理。由巴西、挪威母乳庫管理結果可見,該種模式下母乳庫的運行狀況仍十分穩定,且能夠明顯提高母乳庫的管理進展,制定更完善的監管體制,并逐漸領先國際水平[4]。

2.4 醫療機構自發組建的管理模式

醫療機構組建的母乳庫,主要是為了滿足醫院出生的早產兒以及高危兒的母乳喂養需求而產生的,并沒有相關的國家政策支持,也并無統一管理指南,目前大多數均經由醫院自身管理,運行成本主要依靠醫院內部自身或社會捐助。德國母乳庫于1919年建立后其目前境內管理共19家母乳庫,大部分均附屬于醫療機構,國家并無具體的管理體系和機制,且均由醫院自行管理,而上世紀70年代由于母乳捐贈的數量較少,因此西德暫時關閉所管轄的母乳庫,東德仍有部分母乳庫開放,而到上世紀90年代時,由于經濟、財政的影響導致部分母乳庫持續關閉。2007年,韓國母乳庫成立,在江東慶熙大學兒童與產婦保健中心,目前韓國共有3家母乳庫,主要由醫療機構建立,并且經由醫療機構管理,并無政府介入[5]。2005年我國臺灣臺北醫院建立母乳庫,但由于沒有政府介入因此依托醫療機構幫助,并無統一的立法和管理指南,同時也并無政策支持。而我國大陸的母乳庫也是由醫療機構自行組建,政府并未參與其中,因此導致我國目前多家母乳庫運行艱難,資不抵債[6-8]。

3 母乳庫的運行成本問題

母乳庫捐獻者的捐贈屬于免費捐贈,但母乳庫的運行需要專業的醫護人員,以保證捐贈母乳的收集、保存等工作開展,為新生兒提供高質量的衛生服務。而母乳庫組成人員中,新生兒醫生、護理人員、助產士以及感染預防控制相關人員均不可缺少,因此,除捐獻者的篩選和捐獻母乳的加工成本以外,仍需要具有足夠的資金保證母乳庫員工的勞務、培訓等保障支出。目前,國外母乳庫的運行資本主要是依靠企業和相關機構的捐助,管理機制主要與血庫、精子庫等有著一樣的監管制度,在管理中其產生的捐贈成本較高,而中國目前并無公開數據,但由此可見,母乳庫的運行成本是一個機構較大的開支,但如母乳喂養率高于90%時能夠明顯降低母乳庫內醫療開支的成本,并減少嬰兒死亡[9-12]。因此,建立母乳庫后對其加強運行管理是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主要的關鍵點。

巴西母乳庫在最初建立時,由于母乳庫的運行成本較高,而資金的缺乏導致無法支撐母乳庫運行,德國的部分母乳庫也逐漸由于財政因素關閉。而對于不同國家母乳庫的運行成本和支撐費用等問題,不同國家可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收費標準。澳大利亞管理中,雖然母乳屬于無償捐贈,但接受捐贈者應承擔整個生產過程所產生的費用,美國同樣需要向被捐贈者收取部分費用,以保證母乳庫的正常運行[13-15]。

4 結論

目前,母乳庫已經在全球逐漸運行,但由于母乳庫運行成本較高,因此各國之間應根據國情制定更加合理的管理體系,降低母乳庫運行成本,提高管理質量,保證新生兒所獲得的捐贈母乳的質量,提高母乳庫的監管力度。也可仿照巴西母乳庫建立全國母乳庫網絡,保證母乳庫處于長期穩定的運行狀態,并結合我國自身國情,盡快制定更合理的中國母乳庫管理方案。

猜你喜歡
母乳母乳喂養管理體系
洛陽市住院產婦母乳捐獻知信行的調查
基于KPI的績效管理體系應用研究
當代經濟管理體系中的會計與統計分析
控制系統價格管理體系探索與實踐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母乳庫運行現狀及質量改進效果評價
母乳到輔食,如何無縫銜接
新形勢下完善軍隊后勤管理體系的思考
英國共享母乳引爭議
母乳喂養進社區
母乳喂養 好處多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