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老年人口養老模式及對策分析
——以南充市C村為例

2021-01-08 06:13郭金銘李林芝王維婷張芳婕謝贏卿
綠色科技 2020年22期
關鍵詞:老齡子女養老

蔣 闡,郭金銘,李林芝,王維婷,張芳婕,謝贏卿

(內江師范學院 地理與資源科學學院, 四川 內江 641199)

1 引言

在老齡化加快和青壯年持續外流的背景下,農村家庭養老功能漸趨弱化,社區及機構養老系統又未完善,農村老年人口的養老問題日益凸顯。2019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54億人,占總人口的18.14%。四川省作為西部第一人口大省,2019年老齡人口(60歲及以上的人口)達到1672萬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0.38%,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24%。一方面,農村老齡化程度高、增速快,相較于城鎮地區,農村人口老齡化的形勢更為嚴峻[1];另一方面,家庭養老功能弱化,政府承載能力有限,社會養老缺失或質量不高,導致養老需求與供給矛盾突出,農村老人面臨更多的養老困境與風險[2]。只有真正理清了農村人口的老齡化現狀和養老模式,才能有效解決農村養老存在的問題。目前,學者關于我國農村養老問題的研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改革開放前農村養老制度實行的是“農村特殊人群”的救濟制度、農村“五保戶供養”和“公益金”制度,改革開放后,逐步形成以“舊農?!焙汀靶罗r?!睘橹鞯霓r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2014年后,又逐步建立城鄉居民城鄉一體化的養老制度,以及新型養老制度的地區適應性等[3~6]。

(2)農村養老服務供給與需求的規模、結構與區域差異[7,8]。

(3)養老模式逐漸由家庭養老向以家庭養老為主、社會養老為支撐的養老模式轉變,收入水平、文化程度、性別對老年人選擇養老模式的影響十分顯著[9,10]。

(4)農村空巢老人、女性老人及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的養老問題、影響因素及解決對策[11~13]。綜上,學者從養老制度、養老服務和養老模式等方面論述了我國農村養老存在的問題,有效解決了我國在不同階段農村養老的出路。但是,上述研究大多是在宏、中觀層面進行探討,而對村一級或個體養老的具體問題研究還不夠透徹。因此,本文選取四川省南充市C村為例,從微觀角度分析農村人口老齡化現狀、老年人口健康狀況、養老意愿和養老模式,并為農村養老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2 調查與方法

2.1 調查對象

以C村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為研究對象,該村距離縣城25 km,為3 m寬水泥路與鎮相連,鎮與縣城為柏油公路。該村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評選為2019年度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示范村,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居民的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外出務工經商和農業生產。近年來,該村多數青壯年進城務工,致使常住人口的老齡化日趨嚴重,留守老人養老的經濟保障、生活和精神照料難以滿足。2019年,C村總人口為1340人,60歲及以上人口為354人,占戶籍人口總數的26.42%,常住人口為845人。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50份,收回有效問卷247份。

2.2 方法

本次調查以入戶問卷調查和訪談為主,問卷內容涉及老人的經濟收入、身體健康、養老意愿與養老方式四個方面。訪談圍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是否能有效幫助老人生活、養老金能否滿足日常需求、對老年生活滿意度方面進行。然后,對數據進行錄入、統計、分類和分析,得出C村老年人口養老現狀。

3 結果分析

3.1 人口老齡化

通過表1可知,C村常住老齡人口總數247人,其中男性137人,女性110人,分別占調查總人數比重的55.47%和44.53%。這與中國老齡人口中一般是女性多于男性的情況相反[14],主要原因如下:①C村在鄉村振興政策傾斜下進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部分體力勞動的就業機會,需求對象主要為男性;②部分青壯年外遷,工作繁忙無法照顧子女,部分女性老人則跟隨子女到城里照顧孫輩,多數男性老人則留守農村;③70歲及以上女性老人身體更弱,大部分患有一種或多種疾病,多數隨子女外遷,方便子女就醫及照料。

從老齡人口的年齡結構看(表1),60~64歲老齡人口有55人,占調查總人數比重的22.27%,65~69歲老齡人口有62人,占25.10%,70~74歲有53人,占21.46%,75~79歲有44人,占17.82%,80歲及以上有33人,占13.36%??梢钥闯隼淆g人口以低齡(60~69歲)、中齡(70~79)為主,未來將迅速轉變為高齡(80歲以上)老人,高齡化發展趨勢顯著。

表1 人口老齡化基本情況

3.2 生活狀況

3.2.1 經濟來源

通過對C村247名60歲以上老年人的調查,發現29.96%老年人經濟收入較低,其中26人年收入低于3000元,低于國家貧困線,剩余48人年收入為3000~5000元。經濟收入主要以農業生產、勞務收入、子女贍養費和“新農?!别B老金等為主,少數特困戶享受到了精準扶貧資金的幫扶。不同年齡階段老齡人口的經濟來源差異較大:①86.92%的低齡老人經濟完全自給自足,主要依靠農業生產和勞務收入;②中齡老人處于低齡到高齡的過渡階段,經濟收入也由自給自足逐步向保障性資金過渡;③高齡老人體弱多病,勞動能力較低,經濟收入以子女贍養費和“新農?!别B老金等保障性收入為主。

3.2.2 健康狀況

健康是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美狀態,不僅僅是無病和虛弱的狀態[15]。本文中完全健康為身心健康,即軀體健康、精神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四個方面都健全。亞健康是指人體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邊緣狀態[16],本文是年齡變老的過程中身體免疫更易患病,但疾病一般不危及生命。重大疾病具有嚴重性、復雜性、費用高的特點,是指醫治花費巨大且在較長時間內嚴重影響患者及其家庭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17]。本文將較重疾病歸納為重大疾病早期或慢性病即對患者個人的影響巨大,隱蔽性高、病程長、治愈率低、復發率高,常伴有嚴重并發癥,致殘致死率高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18]。

從表2可知,身體完全健康的老人為37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3.36%;亞健康的老人有178人,占64.26%;較重疾病的老人有37人,占13.36%;重大疾病的老人有25人,占比為9.03%。這說明C村老人健康狀況較差,多數老人身體不完全健康,少數患有較重或重大疾病,其中有老人患有心臟病、半身癱瘓等重大疾病。低齡老人身體健康狀況較好,78.54%屬于完全健康和亞健康,21.46%患有疾??;中齡老人身體機能逐漸下降,更容易患??;53.18%的高齡老人患有重大疾病,健康狀況較差,多數老人因家庭經濟不濟,看病無人陪同,無法及時就醫。

表2 老齡人健康狀況

3.3 養老模式

3.3.1 養老現狀

從表3可知,C村有81.77%的老人認為子女對自己保持關心,該村空巢比例大,子女關心程度有限,基本只能滿足其物質需求,而缺少陪伴,有5.33%的老人表示子女不關心自己,該部分老人多為獨居老人,未富先老,未備先老,生活拮據,養老困難?!靶罗r?!崩U費標準可由參保人自愿選擇,與老人生活水平和經濟收入相適應。有51.54%的老人購買“新農?!?,雖然C村老人多選擇中低檔次“新農?!?,但仍認為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濟壓力,提高了生活水平。

表3 C村老齡人口基本狀況

3.3.2 養老模式

從表4可知,C村老人養老意愿主要有四種模式:家庭養老、自我養老、居家養老、社會養老。從養老意愿來看,家庭養老是農村基本的養老保障,其成為C村老年人的首選。選擇自我養老、居家養老、社會養老三者的老人僅有15.79%。

家庭養老,指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由家庭為老年人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保障的養老方式[19]。C村選擇家庭養老的人數達到208人,占調查總人數的84.21%。C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該模式逐漸弱化,大部分老人得到兒女提供的經濟支持,缺乏生活照顧和精神慰藉, 老人生病后沒人及時送醫治療。但是受C村經濟狀況、生產模式以及“養兒防老”傳統觀念的影響,大部分老年人仍堅持家庭養老模式。

自我養老,指老年人繼續參與社會經濟活動,并獲得一定的勞動收入,從而為自己提供老年生活保障的模式[20]。C村自我養老的人數為20人,占8.10%,該部分老年人依靠在家務農或務工獲得收入。近年來C村土地被開發征用且補貼低,老人務農收入微薄,使該養老模式不夠穩定。

居家養老,指讓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由社會提供服務的一種新型社會化養老模式[21]。該模式滿足了老人在家居住的需求。該村選擇居家養老的只有4人,占1.62%,屬于國家低保戶,其中部分失能、失獨老人,缺乏生活照料,暫未得到專業化的養老服務。

社會養老,是讓老年人生活在由國家出資修建的養老場所中,由個人或子女支付費用,社會提供服務的一種社會化養老方式。C村有15位老年人屬于該養老模式,占6.07%,多數老人還未完全接受這種模式,在大多數農村社會養老并沒有普及的情況下,農村老人及其子女對社會養老缺乏信任,且無力承擔服務費用,所以選擇該養老模式的人較少。

表4 養老意愿

3.3.3 照護方式

從老齡人照護方式(表5)看,主要有4種:①生活完全自理的老人有71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8.75%,以低齡、無疾病的老人為主;②基本自理的老人有124人,占50.20%,因為C村經濟水平較低,多數青壯年進入城市后,僅在老人生病時進行照料,而老人多有“不給子女添麻煩”的心態,所以大部分選擇基本自理;③子女照顧的老人有47人,占19.03%,此類型老人年紀較大或身患疾病生活無法自理,身體較差,所以多數由子女照顧;④機構照顧即把有生活照顧需求但沒有家庭照顧或有家庭但家人無力照顧的老人送入機構,由機構照顧[22]。此類老人僅有5人,占2.02%。C村社會養老場所較少、費用高不能滿足老人養老需求,且老年人受“養兒防老”傳統觀念影響不愿意選擇機構養老,極少數老人因兒女工作繁忙選擇養老院等機構進行養老。

表5 老齡人照護方式

3.3.4 C村老人養老面臨的主要困境

城鄉經濟發展存在差異,雖然農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基礎服務設施和社會保障仍需完善和健全,解決養老問題存在困難[23]。由于C村近年來青壯年勞動力不斷外遷,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形勢與較低的經濟水平并行,使養老問題呈現諸多困境。

3.3.4.1 家庭養老式微,機構養老缺失

C村近年來勞動力大量外遷,空巢化比重加大。而家庭養老依舊是該村養老的首選模式,子女不能照顧老人,無法盡孝,老人未富先老、未備先老,使C村家庭養老問題嚴峻。隨著老齡化的日益嚴重,家庭照顧缺失成為該村的養老困境,家庭養老式微不僅僅是C村的個例現象,而是整個社會的普遍現象。C村社會養老設施不完善,養老產業服務水平低,養老機構未能建成,且其收費水平較高,當地老人無法負擔機構養老費用。

3.3.4.2 經濟收入不穩,保障水平較低

C村老年人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是務農、子女提供贍養費和“新農?!别B老金。土地因發展旅游被占用,無地可種且給予補償少,導致C村老人務農收入降低。子女能力較弱,文化水平不高,缺少技能,外出務工收入不穩定,則無法提供給老人穩定的生活費?!靶罗r?!北U纤捷^低,C村每月獲得70~300元不等的養老金,不能滿足農村老人生活基本需要。

3.3.4.3 健康狀況堪憂,治療方式單一

C村老人健康狀況問題嚴峻,大部分老人身患多種慢性疾病,在本地村、鎮治療中心就診,癥狀好轉就不再繼續治療;城市醫療服務沒有延伸至農村,鄉鎮醫療技術水平低,多選擇簡單藥物和保守治療,以致于C村老人常出現“小病拖成大病”等情況。

3.3.4.4 精神慰藉匱乏,生活照料缺失

C村少有年輕人在家,因地理位置偏僻,經濟發展困難,選擇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占絕大多數,一年中回來的次數較少,除春節外幾乎不回家成為常態,C村老人多成空巢老人,子女對其生活和精神上的照料較少。

4 對策建議

4.1 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奠定養老的經濟基礎

C村作為四川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因地貌奇特、獨特的愛情文化和懷古文化發展旅游業,為當地提供部分就業崗位,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利用旅游業的帶動作用,發展服務業,如餐飲、休閑、娛樂產業,增加居民收入。在提高傳統農業生產效率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如種植柑橘、枇杷等特色農產品,開展休閑采摘農業,帶動旅游業發展。

4.2 弘揚敬老文化,鞏固家庭養老的基礎地位和功能

受我國傳統“孝”文化的影響,家庭養老仍舊是農村養老的核心力量,弘揚敬老文化,有利于鞏固家庭養老的地位和功能。C村修建祠堂、家風館,加強孝道教育,提高家庭的養老保障能力[24]。在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子女照護對老年人的養老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3 增加投入,加快機構養老建設

政府應增加農村養老機構建設投入,大力發展社會養老,創新養老服務方式。C村老人收入低,無法負擔高額養老費用,當地政府應加強基礎養老服務兜底保障能力,發展基層福利院、敬老院等公益性養老機構。同時建立多元化基層養老服務機構,形成包括公益性和營利性養老服務體系。政府引導社會力量投入到農村養老中,興辦民間養老機構,建設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社會養老機構,發展農村養老市場。

4.4 提升醫療水平,促進醫養融合發展

倡導政府或社會力量增大對農村醫療硬件設備的投入,逐漸改善農村基層醫療機構的現狀。加大人才引進,如定期派遣城市的優秀醫生到村鎮開展診療服務。為C村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定期舉行免費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控制、早治療。以醫療為保障,以康復為支撐,醫養結合,綜合治療。提高大病補貼,減輕家庭養老負擔,促進醫養融合發展。

4.5 加強老人生活照料,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促進老人轉變養老觀念,樹立自我養老意識,接納社會養老,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在外務工年輕人的養老負擔。C村老人應主動加強人際交往,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老年生活[25]。推廣健康養老方式,發展老人再教育事業。村委會定期舉行老年人健康知識講座、老人運動會等活動,豐富老人生活,提高身體素質,促使老人思想觀念與時代接軌。

猜你喜歡
老齡子女養老
養老生活
李聚奎:留給子女的“豐厚”遺產
Tomb-sweeping Day
為子女升學攢資歷
養老更無憂了
加快養老體系建設 促進老齡事業發展
以房養老為何會“水土不服”?
養老之要在于“安”
聯合國援華第七周期老齡課題研討會在黔召開
全省老齡辦主任會議在筑舉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