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奮斗者”系列報道之五十八 用美好的年華譜寫壯麗華章

2021-01-10 11:25
北廣人物 2020年51期
關鍵詞:兩彈一星機車

幸福源自奮斗、成功在于奉獻、平凡造就偉大。近段時間以來,由中宣部、中組部等部門部署開展的“最美奮斗者”學習宣傳活動人氣高漲,推薦“最美”、評選“最美”、學習“最美”形成熱潮。一批新中國成立70 年來各地區各行業各領域涌現出來的來自生產一線、群眾身邊的先進模范,作為“最美奮斗者”,他們是共和國建設者、新時代奮斗者的典型代表,他們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動地向我們展示了他們與祖國共成長、共奮斗的感人故事。

據新華網、《人民日報》等整理

“毛澤東號”機車組:鐵路線上煥發時代新風采

在我國縱橫八方的鐵路網上,有一輛特別的機車在奔馳前行。每當機車組在駕駛這輛機車時,都嚴格遵守“背不靠座椅、眼不離前方、手不離閘把、說話不對臉、沏茶不謙讓、吃飯不同時”的紀律。

這輛機車就是“毛澤東號”機車。它從槍林彈雨的解放戰爭中走來,經歷了新中國成立至今的崢嶸歲月。1946 年10 月30 日,“毛澤東號”機車誕生于哈爾濱機務段。1949 年3 月,它隨解放軍南下,落戶北京局集團公司豐臺機務段至今,是我國唯一一臺以領袖名字命名的機車。

73 年來,“毛澤東號”見證了中國鐵路由小變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先后跨越蒸汽、內燃、電力3 個動力時代,歷經5 次換型、6臺機車。2014 年7 月,“毛澤東號”機車結束長達68 年牽引貨運列車的歷史,開始擔當旅客列車牽引任務;2016 年5 月,“毛澤東號”機車開始擔當北京西至長沙Z1/2 次旅客列車牽引任務。

一代代鐵路人形成了“報效祖國,忠于職守,艱苦奮斗,永當先鋒”的“毛澤東號”精神,以及“責任心+責任制+基本功=安全”的安全生產基本經驗。他們奔跑追夢,不懈奮斗,73 年安全行車一事不出,取得了累計安全走行1100 萬公里的驕人業績,名副其實地成為全路運輸安全生產的“火車頭”。機車組先后有6 人獲得全國勞動模范,120 多次獲得全國、地方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全路機車組組建時間最長、涌現勞模最多、安全成績最好、完成任務量最大的先進機車組。

“85 后”小伙子王振強是“毛澤東號”機車組第十三任司機長。他說:“作為新時代的鐵路人,我們既要牢牢秉承‘開領袖車,做領軍人’的責任擔當,用高度責任心、嚴明責任制、過硬基本功,確保一趟趟列車的安全正點,還要結合時代特征,賦予其更多新的內涵,讓‘毛澤東號’這臺英雄機車在新時代煥發出新風采?!?/p>

如今,“毛澤東號”機車組積極提高技術業務能力,依托創新工作室平臺,針對安全行車、機車質量、平穩操縱等方面的難題,積極開展課題攻關、技術改造,研發VR 機車交互式演練系統等10 余項創新成果,發揮了“毛澤東號”班組輻射帶動作用。

“兩彈一星”先進群體:勇于攀登彪炳史冊

1999 年9 月18 日,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對當年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 位科技專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在新中國70 年的光輝歷程中,“兩彈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華民族為之自豪的偉大成就。1964 年10 月16 日,大漠深處一聲巨響,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 年10 月27 日,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 年6 月17 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 年4月24 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這樣的成就令世界為之驚嘆?!皟蓮椧恍恰钡某晒ρ兄?,成為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偉大成就的重要標志,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創造能力,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皟蓮椧恍恰睘樵鰪娢覈目萍紝嵙μ貏e是國防實力,奠定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地位,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23 位“兩彈一星”元勛是投身“兩彈一星”研制工作先進群體的杰出代表。20 世紀50 年代中期,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為了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果斷地作出了獨立自主研制“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許多在國外已經有杰出成就的科學家,懷著對新中國的滿腔熱愛,響應黨和國家的召喚,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一神圣而偉大的事業中來。

他們中的許多人,如錢學森、郭永懷等都在國外學有所成,擁有優越的科研和生活條件,但為了投身新中國的建設事業,沖破重重障礙和阻力,毅然回到祖國。也有很多人像于敏一樣,為了研制“兩彈一星”,隱姓埋名幾十年,連家人都不了解他們具體從事的工作?!耙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進強國的事業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庇诿暨@樣表示。

“兩彈一星”的研制是在新中國百廢待興、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開始的??茖W家們和廣大研制人員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勇于攀登,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較少的投入和較短的時間,突破了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等尖端技術。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美國用了7 年多,而中國僅用了2 年零8 個月。

常香玉:吃透勤與苦才能到高峰

“誰說女子不如男!”這句著名的豫劇唱詞伴隨著常派唱腔的韻味,成為了穿越時空的時代符號,讓人難忘以豫劇《花木蘭》家喻戶曉的一代宗師、豫劇大師常香玉。

常香玉原名張妙玲,1923 年9月15 日出生于河南省鞏義縣南河渡鎮董溝村一個貧寒家庭。9 歲那年,為了逃脫成為童養媳,不得不隨義父姓,改姓換名常香玉,隨父親張茂堂學習豫西曲調。

信奉“戲是苦蟲,非打不成”的父親對常香玉極其嚴厲,甚至還專門編了一條鞭來督促她練功。艱苦的磨煉,讓天資聰穎、勤奮好學的常香玉脫穎而出,10歲就登臺演出,憑著練就的一副“金嗓子”,13 歲時得到“文武全才之伶童”的美譽,在開封嶄露頭角。雖然她漸漸唱紅,但生活并不安定,時常遭到來自各種舊勢力的壓迫和欺侮——戲場多次被地痞惡霸搗亂,戲臺也多次被軍閥用手榴彈炸毀。舊社會的磨難中,常香玉為了更好地活下去,不得不到處漂泊演出。

解放初期,常香玉有一次在甘肅酒泉演出時,解放軍寧愿風餐露宿,也不打擾老百姓的情景在她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來的事情更是令人感動:解放軍戰士看戲不光自覺買票,規規矩矩看戲,散場后還主動幫劇社搬道具、提戲箱。過去咱哪里見過這樣的軍隊!

“新中國成立后,國泰民安,社會穩定,我們也有了安定的個人生活、社會地位,在這樣的好環境下,我們在藝術上也有了新的飛躍!”常香玉生前曾多次這樣感慨。1951 年,常香玉和丈夫經過千辛萬苦成功改編了豫劇《花木蘭》,開始在各地巡回演出。聽到抗美援朝前線傳來的一條消息后,總想著為志愿軍戰士做點什么的常香玉產生了為志愿軍捐獻一架飛機的想法。當時,香玉劇社總共才有59 人,傾其所有捐一挺機槍都困難。說干就干!常香玉立即率“香玉劇社”開始了歷時半年、行程萬里的馬拉松式義演。她們東奔西走,北上南下,足跡踏遍河南、陜西、湖北、湖南、廣東、山東等6 省7 市,先后演出180 余場次,場場爆滿,每到一地演出,就掀起一陣保家衛國的愛國捐獻熱潮。最后,義演籌集來的15.2 億人民幣(舊幣),交給了當時的“抗美援朝總會”,并委托他們代買一架戰斗機,獻給在朝鮮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志愿軍將士們。如今,這架“香玉號”戰斗機展出在北京航空博物館。

在“戲比天大”的藝術實踐中,常香玉勇于創新、借鑒,不僅將豫東、豫西、祥符、沙河、高調等五大豫劇聲腔派系熔于一爐,而且廣泛采擷了河南曲劇、越調、京劇、昆劇、河北梆子及河南墜子等劇種和曲藝的聲腔技巧,形成了獨具風采的常派藝術。她先后在《花木蘭》《白蛇傳》《拷紅》《破洪州》《五世請纓》及《朝陽溝》等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動、鮮明、感人的藝術形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中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吃透勤與苦,才能到高峰”,2004 年6 月1 日,豫劇界的一代宗師常香玉病逝,享年81 歲。生前她曾獲得第一屆“中國金唱片獎”、“亞洲最佳藝人終身成就藝術獎”,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04 年7 月,國務院決定追授常香玉“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

張秉貴:“心有一團火”真情暖人心

2017 年,為紀念曾經在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工作30 多年的老勞模張秉貴,王府井集團決定,將每年的9 月18 日設立為張秉貴日,以傳承和發揚他的“一團火”精神。

1955 年9 月25 日,新中國成立后全國第一座大型百貨商場——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建成開業。當時37 歲的張秉貴報名參加招工考試,雖然已經嚴重“超齡”,但是他最終憑借優異的個人表現,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從此,張秉貴成為一名令人羨慕的國營商店售貨員,開始了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理想和追求。

剛工作的頭幾年,為提高服務本領,他買來一些最硬的點心,利用廢舊包裝紙練包包、捆扎,可不到三天,點心就包碎了。后來他又改進方法,找來瓦片或木塊,鋸成點心般大小,當代用品,繼續苦練,經常練到深夜。

1959 年下半年,根據工作需要,張秉貴從糕點柜臺調到糖果柜臺。在那個物資緊缺的年代,百貨大樓每天都要接待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顧客,糖果柜臺前經常排起長隊。張秉貴發現,糖果的銷售由于品種多、價格各異,稱糖和算賬兩個環節最耽誤工夫。

為提高稱糖速度,張秉貴像當初練包包那樣練起了稱糖。熟能生巧,經過長時間的刻苦練習,張秉貴終于練就了稱糖“一抓準”的絕活,不管顧客要幾斤幾兩糖果,他僅憑上手抓,就能做到分毫不差,大大減少了購買時間。為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張秉貴還練就了“一口清”的本領。每筆交易,在商品稱好、包好的同時,價錢也就用心算計算出來了,分毫不差。

從1982 年開始,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張秉貴,經過一年多的寫作,將自己的柜臺服務經驗編寫成《張秉貴柜臺服務藝術》一書,約5 萬字,闡述了柜臺服務工作的一些基本規律。

1987 年5 月,張秉貴不幸身患重癥。臥病4 個多月期間,每當見到前來探望的青年人,這位即將不久于人世的老人總要諄諄囑咐大家: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創造服務工作新水平。從1955 年站上柜臺到1987 年去世,張秉貴先后當選黨的十一大代表、第五屆和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等,1979 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1987年又被授予“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32 年里,張秉貴接待顧客近400 萬人次,沒有跟顧客紅過一次臉,沒有怠慢過任何一個人,始終像“一團火”一樣溫暖著每一個顧客。

猜你喜歡
兩彈一星機車
大連機車
“兩彈一星”民族驕傲
從“兩彈一星”研制歷史看“國之大者”
傳承“兩彈一星”精神中國青年英才論壇在青海舉行
著名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錢學森
慶?!皟蓮椧恍枪转務隆鲍@得者王希季院士百歲華誕
重載機車牽引計算仿真系統開發及其應用
基于CTC3.0系統機車摘掛功能的實現
“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 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
一種機車聯接箱工藝開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