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武術課程改革研究

2021-01-11 12:32劉洋
青年文獻·理論研究 2021年6期
關鍵詞:新媒體背景

劉洋

【摘要】我國高等教育是以培養能力、知識、素質結構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作為核心的綜合教學體系,體育課程作為高等教育的必修課之一,在高等教育體系中有著同樣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武術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發展的重要因素,武術教育能夠提升學生體質、提升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武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之一,既有著強身健體的作用,又承載著中華民族努力拼搏的體育精神,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美德,更是鑄就中華民族燦爛的傳統文化的一顆明珠。

【關鍵詞】新媒體背景;高校武術課;程改革

引言

高校武術類課程應該培養武術實用型人才,而武術實用型人才培養中出現的現代補習教育的缺失,教學內容過于單一無趣,武術實用型人才技能的弱化,以及評價體系的非科學性問題。

1武術課程思政建設的積極作用

武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獨具特色的顯性載體,博 大精深且內涵豐富,有厚德載物、剛健有為、自強不 息、積極進取的民族精神,有仁愛禮讓、崇禮尚德、 包容寬厚的道德文化等,這些倫理文化也是武術文化 的精華——武德的要求與具體表現?!罢n程思政”所 倡導的就是要利用課程蘊含的國家意識形態和道德教 育內容來全面育人??梢钥闯鑫湫g的倫理文化內容與 “課程思政”所倡導的以“思政元素”來立德樹人的 要求高度契合。

2新媒體背景下武術課程的改革趨勢

2.1搭建新媒體課程交流平臺,為武術課程改革提供

有力支持互聯網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獲取知識的途徑變得多樣化、內容變得碎片化,大量的信息鋪天蓋地而來,同時為學生獲取知識拓寬了渠道,開闊了視野,了解到許多更先進、更科學的知識。新媒體是一種開放性強、虛擬的交流方式,在人們的生活中新媒體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年輕一代的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新鮮血液,是一批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走在時代的尖端的人,新媒體應用已經融入了他們的日常生活,甚至不可或缺。武術課程作為公體課程,通常具有課時少、課程安排分散等缺點,導致武術學習的時間較少,帶來的影響是每次課所學如果不能及時復習鞏固會隨著遺忘曲線而遺忘,學生沒有途徑復習課堂所學內容,只能靠課堂學習的記憶。利用新媒體搭建新課程交流平臺可以有效地解決學生“學后就忘”的問題,學生在課下也可以借助新媒體復習課上所學。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掌握了信息的選擇權,同時可以利用新媒體的優勢為學習提供便利,實現師生高效互動,有些學生在課堂上不善言辭怯于與教師溝通互動,新媒體的虛擬性不需要面對面交流學生就可以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問題來與教師互動,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和學習需求。

2.2建構課堂儀式,增強情感凝聚

大學生的文化素養普遍較高,可以以此特點來構建雅靜靈動的課堂儀式,比如上課過程中要始終貫穿“以禮始以禮終”的要求,在進入和離開教室的第一時間與學生老師相互行禮,讓學生們感知到每一次行禮都是一次情感的傳遞,在教學過程中深植情義禮的文化,讓情義禮走進學生內心;也可以設計在正式課之前讓同學們去到指定位置進行“靜思”,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與所教武術文化有違和,通過靜息反思來更關注自己的行為修養,以此來提升品德修養,這個過程可以播放輕音樂等,通過這些儀式在潤物無聲中來加強武術的情義禮文化在學生們中的實踐。

2.3推行武術產學研的培養模式

武術的培養模式是武術專業學生升學就業方向的指南,只有在學校學好自身本領技能的學生才能快速融入市場形成行業競爭力。但是,單純的學校教育使學生的社會實踐技能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高校應采用產學研的教育培養模式,培養應用型人才。一些學生在高校學習專業技術后,被派遣到社會需要的武術俱樂部、學校等經營單位,進入社會后發現學校在課程開發方向出現的矛盾,了解社會需求再回到學校,接著接受教育學習,做出學習改進,發現了問題,進行相關總結和研究以后再回到社會中進行實踐鍛煉。我們在社會鍛煉與學校相互培養的模式雖然復雜,但我們的培養目標不就是為了培養適合社會的實用型人才嗎?這樣的學習模式能使學生快速適應社會,在以后的學習中更準確明白自己的定位和缺陷。在交流中也便于用人單位找到符合自己單位實際需要的人才,既解決了學生就業中面臨的技能缺陷和社會競爭力弱的缺陷,也對用人單位招聘篩選起到很大的幫助,面對出現的這些問題我們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有側重點,不斷適應未來武術發展的現實趨勢和社會新型武術人才的需要。社會新型武術人才的必要性是通過不斷改進教育內容,改變單一的學校培養方式,培養出一大批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結束語

由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根深蒂固,以及武術課程特有的面授動作技能效果更佳的性質,武術課一直被場地、課時等因素限制,以往的課程改革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與學習效率。武術課也應隨時代發展順應潮流,掌握學生跟隨新鮮事物的趨勢,將時代特色融入教學中,讓新媒體更大程度發揮積極作用。課程內容的設置應服務于教學目標與教學主體,以培育良好人格、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人才為目標,為學生提供更有實用性、更能激發學習興趣的教學內容,延伸課堂內容,注重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實現高校武術課程的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楊文龍.高校武術課程思政教育路徑探析[J].武術研究,2019,4(12):72-74.

[2]余菂.高校武術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的途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6):122+124.

[3]喬蓓蕓.“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武術教學改革研究[J].山西青年,2019(15):232+235.

猜你喜歡
新媒體背景
新媒體背景下廣播電臺的轉型發展
淺談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專題節目中的編導意識
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調查與研究
新媒體背景下學術期刊編輯業務可持續發展策略
新媒體背景下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創新
新媒體背景下電視人物訪談節目如何創新
新媒體背景下初中歷史教育教學的應對分析
基于新媒體背景下企業黨建工作創新分析
新媒體背景下企業市場營銷模式創新策略
新媒體背景下計算機網絡應用問題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