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挫折課堂中小學生耐挫意志的培養研究

2021-01-11 13:43李霞
青年文獻·理論研究 2021年6期
關鍵詞:抗挫折能力小學生

李霞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發現針對小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一定要全面開展,要從全局的角度去加以考慮和實施。也就是說,不僅要關心小學生在文化課程上取得的成績,還要培養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其中,抗挫折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小學生缺乏社會經驗,應對各種學習和生活問題的能力比較弱,容易遇到困難。關鍵是怎樣應對這些困難和由此產生的挫折感,保護小學生的信心和學習成長的勇氣。以下從培養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意義及其途徑兩個主要方面加以討論。

【關鍵詞】小學生;抗挫折能力;抗挫折能力培養

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他們也許知道什么叫困難,希望自己能夠克服困難,而不是在困難的影響下產生挫折等負面情緒。但是,這是人類發展的本能所決定的,并不代表他們真的明白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有的學生意志力稍微薄弱一些,很可能在稍加嘗試之后發現達不到預期就放棄。長此以往,學生會形成相應的思維與行為慣性,使得他們無法理性客觀地認識這個世界,總是從自己的主觀判斷出發去決定各種行動。為此,教師必須認識到培養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意義,找到相應的教育途徑,來幫助學生實現成長進步。

一、培養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意義

抗挫折教育應從小學乃至更早的時期開始,這比單純提升學生在文化學科中的成績要重要得多。因為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必然要越來越多的去參與社會生活,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在這些事情中碰到困難進而產生挫折感的機會顯著上升。如果他們的抗挫折能力沒有得到培養,那么他們就不能正確處理此類問題,會逐漸在某些領域變得恐懼畏縮,極大限制他們對世界的探索和自己的全面健康成長。只有做好抗挫折能力的培養,才能為學生今后的人生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

二、培養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途徑

1、充分了解學生

提高小學生的抗挫折能力不能僅靠理論,需要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有充分的了解,能夠把握住學生的內心活動,真正去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上文已經提到,小學生的社會經驗比較少,還不能很好地明白很多道理。所以如果教師只是給學生講道理,這些道理再正確,也很難得到學生的充分理解。不過,小學生的挫敗感一般都來自于學校和家庭,比如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或者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中面臨各種問題。在這方面小學生存在很大的共性,是教師了解小學生時的便利條件,教師要善于總結和發現。

例如,對于一些學習成績比較差,或者長期沒有什么明顯進步的學生,教師就可以給予更多的關注,這些學生很容易因為學習成績的問題而出現心理上的問題,不能抵抗學習給他們帶來的挫折感,產生畏難情緒。又如,有的學生在校期間并沒有遇到一些特殊的事情,狀態一直比較穩定,突然有一天出現了不應有的心理波動,變得比較抗拒與人交流,郁郁寡歡,那么很可能就是在家庭生活中遇到了某些挫折,這種負面情緒無法及時消散,被他們帶到了課堂上。這些都是對教師了解學生來說比較有利的線索,應該充分利用起來。

2、培養獨立精神

一個人的獨立精神越強,越不容易感受到挫折,即使他比其他人遇到了更多且更大的困難。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獨立精神比較弱,就總對外界有所依靠。遇到困難之后,希望通過外界的幫助來加以解決。但是,外界不可能總是能夠提供及時有效地幫助,結果這種希望就會變成失望,同時又覺得自己是無能為力的,挫折感油然而生。小學生本來就處于還非常依賴教師和家長的年齡,這里并不是說要完全把所有的事情都拋給學生自己,但教師要看到獨立精神的重要性,要科學合理地不斷加強學生的獨立精神。

例如,教師可以嘗試將班級事務交給學生,日常值日等各種活動由學生自己來組織開展,遇到問題時再對學生給予指導,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獨立精神。對于平時學生的主動求助,教師要積極回應,不能視而不見,但是要從指導者的角色去引導學生,而不是直接代替學生去處理問題,給出最后的結果。還有,教師要做好家校溝通,要提醒家長給學生更多獨立自主的機會,在很多沒有什么危險的事情上放開手,由學生自己去完成,讓他們更多地參與家庭生活,為家庭做貢獻。這對渴望成長的小學生也是一個很大的鼓勵。

3、聯系生活實際

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增強最終是要體現和應用到他們的現實生活中的。所以,教師在培養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時候要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即使是發生在學校里的一些事情,開展的抗挫折教育活動,也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系,引導學生將這些知識經驗內化為其認知結構的一部分,使得學生今后在生活中遇到更多復雜情況的時候,能夠將這些認知都利用起來,舉一反三,突破困難,戰勝挫折。不過,教師在聯系生活的時候一定要科學,自然,簡單易懂,不能生搬硬套,不能讓學生覺得過于虛假。

例如,當學生遇到學習問題時,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學生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增強學生面對挑戰的勇氣。在問題解決之后,教師還要對問題加以轉化,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采用類似生活化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剛才的努力對于今后更好地參與生活有很大的幫助。另外,教師還要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明白,遇到困難的確可以尋求他人的幫助,但解決問題的關鍵仍然在自己身上,別人的幫助只能作為一種輔助。學生今后參與生活實踐時,這些道理都會得到不斷的印證,其抗挫折能力也就越來越強。

總之,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領域的成長與他們的抗挫折能力有著緊密聯系。為了幫助小學生的發展,為國家社會做好人才的儲備,教師一定要對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培養給予充分的重視,探索出更多積極有效的培養途徑。

參考文獻:

[1]林志英.開展抗挫折教育,提高農村小學生心理素質[J].學苑教育,2021(10):9-10.

[2]邢超.挫折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價值探析[J].小學生(下旬刊),2021(04):23+56.

猜你喜歡
抗挫折能力小學生
小學生迷惑行為鑒賞
如何成為泳池里最搶鏡的小學生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論健美操對幼兒抗挫折能力的培養
應用音樂教育培養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思考
淺述學生體育抗挫折能力的培養
培養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關鍵
從容面對挫折:青年成長中的必修課
我是小學生
體育教學滲透拓展訓練對學生抗挫折能力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