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層螺旋CT用于早期肺癌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2021-01-12 08:42司蘇會
關鍵詞:敏感度螺旋例數

司蘇會

(連云港市灌云仁慈醫院,江蘇 連云港 222200)

早期肺癌是指肺癌早期,該階段腫瘤尚未發展,有較高的臨床治愈率,臨床上還需要選擇更加科學、有效、準確度高的診斷方式,盡早的診斷肺癌,保證治療效果[1]。其中多層螺旋CT診斷為常見的診斷方式,將其運用于早期肺癌診斷中,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本文從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經過病理檢查確診的早期肺癌患者中抽選76例進行對比,分別采取多層螺旋CT診斷和X線診斷,旨在探究分析在早期肺癌診斷中采取多層螺旋CT診斷的效果,具體操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從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經過病理檢查確診的早期肺癌患者中抽選7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38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最大年齡73歲,最小年齡41歲,平均年齡(44.78±1.17)歲,患者最長病程5年,最短病程5個月,平均病程(1.73±0.29)年。對照組38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最大年齡72歲,最小年齡42歲,平均年齡(44.69±1.22)歲,患者最長病程4.5年,最短病程7個月,平均病程(1.71±0.25)年。將兩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P>0.05,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可比性高。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經病理檢查確診為早期肺癌。2)本次研究之前已經告知患者研究相關情況,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3)本次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2)臨床資料不全的患者;3)不適合接受多層螺旋CT診斷或者X線診斷的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X線檢查,患者采取站立體位,投照患者的胸部正面和側面,并且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曝光條件,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實驗組患者采取多層螺旋CT檢查,具體操作如下:1)儀器設備選擇。本次研究選擇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64排多層螺旋CT診斷儀。2)參數設置。掃描前,將參數設置為重建層厚1毫米、掃描層面0.6毫米、螺距1.3、電壓130kV、電流使用自主控制有效mAs,設置完相關參數后,對患者肺部及周圍組織進行多層螺旋CT掃描,并且將掃描結果與重建圖像輸入到相應的計算機中進行處理,完成曲面重建、容積重建、三維重建、平面重建工作,分析掃描圖像,對有需要的患者再進行增強掃描,掃描前需要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呼吸技巧,并且以每秒3毫升的速度靜脈注射65毫升碘海醇,在注射后20秒、80秒、140秒、200秒的時間段分別掃描患者肺部進行對比,最后結果由至少3名以上專業影像科醫生進行閱片,保證結果的準確性。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主要以兩組患者診斷結果、準確率、敏感度、特異度、檢查時間、檢查費用等作為觀察指標。其中,準確率=(真陽性例數+真陰性)/總例數,敏感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特異度=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2]。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處理,t、x2檢驗,當P小于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診斷結果、準確率、敏感度、特異度比較

實驗組準確率(92.11%)、敏感度(96.77%)、特異度(71.43%)均明顯高于對照組(68.42%、79.17%、42.86%),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2。

表1 兩組患者診斷結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準確率、敏感度、特異度比較[n(%),例]

2.2 兩組患者檢查時間、檢查費用比較

實驗組檢查時間、檢查費用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檢查時間、檢查費用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檢查時間、檢查費用比較(±s)

組別 例數 檢查時間(min) 檢查費用(元)實驗組 38 8.52±1.12 644.32±13.99對照組 38 2.38±0.35 109.93±7.86 t-32.256 205.287 P-0.000 0.000

3 討 論

近年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肺癌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已經成為威脅人們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3]。早期肺癌是指發現比較早、最大直徑比較?。ㄒ话慵s小于2cm以內)、沒有遠處轉移、沒有局部淋巴結轉移的肺部腫瘤。該階段肺癌臨床治愈概率較高,治療難度也相對較小,但臨床早期就診和早期明確診斷難度較大[4]。所以,臨床診斷方式的選擇十分關鍵,多層螺旋CT診斷與X線診斷均為臨床上常見的診斷方式,不過由于早期肺癌腫瘤體積比較小,采取X線診斷時,漏診、誤診現象時有發生,但由于多數基礎醫院螺旋CT還沒有普及,同時,也由于患者初次就診時臨床表現不重,或者陽性體征隱匿,甚至無任何癥狀,是通過檢查體檢發現肺部小結節灶或磨玻璃影;再考慮到患者的經濟情況,臨床醫師在選擇影像學檢查時,一般都從X線基礎檢查查起。所以,對肺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帶來客觀限制。多層螺旋CT掃描更為細致,且穿透性強,能夠通過平面重建、三維重建、曲面重建等方式,將患者肺部局部情況更加清晰的展示出來,從而更好的進行診斷[5]。不過,多層螺旋CT診斷費用相對較高,所以臨床上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科學有效的診斷方式,保證臨床治療效果。

根據肺癌發生的部位不同,又將肺癌分為中央型肺癌與周圍型肺癌,中央型早期肺癌,由于癌灶小,普通X線平片無任何異常發現,或者僅僅表現為肺門輕度增大或者結構稍模糊,這些征象,往往足以診斷為早期肺癌。當病灶局限在支氣管內或者支氣管壁輕度增厚時,可以出現中央型肺癌早期間接征象——阻塞性肺氣腫[6]。上述這些征象對平片而言,如果不認真讀片,往往很難被人發現。而多層螺旋CT檢查,可以直接顯示支氣管壁的厚度、管腔內小結節樣占位,利用多種掃描后處理顯像技術,可以非常逼真的展示,局限型肺氣腫也可以與周圍肺野形成清晰比對,對診斷與鑒別診斷帶來較大的幫助。周圍早期肺癌,X線表現為2cm以下的小結節或小片狀磨玻璃影,但對于其周圍及內部結構顯示明顯次于多層螺旋CT顯像。CT可以顯示周圍型肺癌瘤體的形態、密度、邊緣、鄰近結構,以及瘤體的侵襲與轉移。同時,CT增強掃描對早期肺癌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也有極大的幫助,肺癌增強后,CT值較平掃增加15-80HU,呈均勻或者不均勻強化,動態增強的時間密度曲線呈逐漸上升的趨勢。邊緣、鄰近結構:由于腫瘤其生長呈現一種無序的、無休止的分裂,所以其在分裂過程中,向各個方向生長不確定,而導致其形態也無序,常出現長短不一的毛刺,特別是胸膜凹陷征是周圍型肺癌較為常見征象。

本次研究選擇76例經過臨床病理檢查確診的早期肺癌患者進行對比,研究結果顯示,采取多層螺旋CT診斷的患者準確率、敏感度、特異度明顯更高,實驗組準確率(92.11%)、敏感度(96.77%)、特異度(71.43%)均明顯高于對照組(68.42%、79.17%、42.86%)。但是檢查時間和檢查費用也相對較高,表明多層螺旋CT診斷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但花費較高。該研究結果與韋智杰,楊宏[7,8]在多層螺旋CT用于早期肺癌診斷中的臨床價值中相關研究結果相似度高。

綜上所述,在早期肺癌診斷中采取多層螺旋CT診斷準確性高,能夠有效了解患者肺部病變情況,為后續的治療提供有效依據,臨床價值較高,值得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敏感度螺旋例數
多層螺旋CT診斷急腹癥的臨床效果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細胞癌診斷中的應用分析
腸梗阻放射診斷中多層螺旋CT的應用分析
假體周圍感染聯合診斷方法的初步探討*
盆腔灌注法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效果
一種基于屬性的兩級敏感度計算模型
人工膝關節翻修例數太少的醫院會增加再翻修率:一項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觀察糖尿病足護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的效果
孕晚期經會陰超聲評價宮頸各參數的臨床意義
奇妙的螺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