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高血壓臨床療效Meta 分析

2021-01-12 06:19劉盈美朱琳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97期
關鍵詞:天麻白術半夏

劉盈美,朱琳

(安徽省蕪湖市中醫醫院,安徽 蕪湖)

0 引言

近年來,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已經成為臨床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 且容易引起多種并發癥, 對我國居民的健康和生命構成了嚴重威脅[1]。高血壓病為慢性進展性疾病,由于個人體質耐受性不同,其臨床表現及程度也不盡相同,發作時以頭暈頭痛為主要癥狀。由于血管長期承受著高于正常范圍的壓力,導致血管玻璃樣變性、血管壁增厚及彈性降低。久之血管內膜易損傷破潰,加上高血壓患者常合并高脂血癥,血液中的脂質沉淀易形成斑塊,致使動脈粥樣硬化及血栓形成,逐漸損傷患者心、腦、腎等靶器官,導致多種并發癥的形成及血管意外的發生,故又被稱為“無聲的殺手”。

古代醫學將該病歸到“眩暈”、“頭痛”等范疇,眩暈的證型有五種,據研究證實,最常見的證型屬痰濁中阻型,且我國該證型HP 患者占三分之一[2]。目前,我國高血壓疾病的臨床治療主要是通過西醫藥物對患者的血壓進行調控。但近年來,高血壓病中西醫結合療法的推廣應用,及臨床上諸多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祖國醫學中的半夏白術天麻湯聯合常規西藥治療對痰濁中阻型的高血壓病具有良好的療效,能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血壓值。然而少有學者對此類相關的研究方向進行系統的分析評價,因此,本次研究檢索并歸納整理了有關于半夏白術天麻湯聯合西藥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文獻,運用Meta 分析對其進行統計學分析,分析評價其療效及安全性,為日后中醫藥防治高血壓疾病提供循證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文獻檢索策略

計算機檢索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及 Pub Med 文獻數據庫,檢索日期為2015.01.01—2019.12.31。中文檢索詞包括:“半夏白術天麻湯” “高血壓”,英文檢索詞包括:“Banxia Baizhu Tianma Decoction”“Hypertension”獲得相關文獻,并進行文獻篩查。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隨機對照試驗文獻;②研究對象符合高血壓西醫診斷標準,不限年齡、性別、病程;③干預措施:對照組為高血壓常規西藥治療方案;試驗組在高血壓常規西藥治療方案基礎上加用半夏白術天麻湯類中藥;④觀察指標:主要觀察治療前后收縮壓及舒張壓變化,高血壓臨床療效評價標準:顯效、有效、無效。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血壓較治療前降低>10 mmHg 或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血壓較治療前降低<10 mmHg。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血壓未改善。用藥后有無不良反應。

排除標準:

使用半夏白術天麻湯進行臨床研究的同時合并使用其他中藥類制劑、湯劑、注射液或行中醫綜合治療而影響療效判斷類的文獻;非臨床研究類文獻。

表1 納入研究文獻基本信息

圖1 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高血壓病臨床療效比較森林圖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 Rev Man5.3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選擇符合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的文獻,并從中提取相關數據信息,包括:第一作者、發表時間、兩組患者例數、干預措施及治療時間。采用相對優勢比OR,以95%可信區間表示。采用χ2檢驗對納入的數據進行異質性檢驗,按其異質性選擇固定效應或隨機效應模型,在森林圖中列出。使用“偏倚風險評估”工具進行方法質量評價,采用倒漏斗圖分析。

2 結果

2.1 文獻檢索結果及基本特征

依據納入與排除標準篩查文獻,經篩查后,最終入選21篇隨機對照試驗文獻,共計1938 例患者,試驗組976 例,對照組962 例。見表1。

2.2 Meta 分析結果

2.2.1 血壓值變化的比較

圖2 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高血壓病臨床療效比較漏斗圖

異質性檢驗結果:各原始研究之間存在顯著異質性,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收縮壓及舒張壓合并。結果示半夏白術天麻湯類中藥聯合降壓藥能明顯改善收縮壓MD=-15.39,95%CI(-15.89,-14.90);降低舒張壓MD=-11.77,95% CI(-12.32,-11.23),P<0.00001]。結果見圖3,圖4。

2.2.2 臨床療效比較

本次研究臨床療效比較結果見圖1。如圖1 所示:異質性檢驗(I2=0%,P=0.94)表明所納入的文獻研究具有同質性;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有效率OR=6.30,95%CI(4.54,8.75),P<0.00001;整體效果檢驗 Z=11.37(P<0.00001)表明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高血壓在臨床有效率方面有優勢。漏斗圖分析判斷納入的文獻研究合并明顯的發表偏倚,見圖5。

2.2.3 安全性評價

對納入的21 篇RCT 文獻進行分析,其中有9 篇文獻進行了安全性評價,有6 篇記錄兩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1 篇記錄僅對照組出現不良反應(1938 例中共出現48 例),兩篇記錄無明顯不良反應。包括李春昱8 例、吳祥謙7 例、侯治強9 例、韓慧3 例、王稷14 例、杜越飛2 例、許美仙5 例,主要不良反應有顏面潮紅、頭微痛、低血壓、胃腸道不適、倦怠、惡心嘔吐、外周水腫等。Meta 分析顯示,文獻間無顯著異質性,I2=0%,使用固定效應模型,OR=0.98% CI(0.54,1.78),Z=0.06(P=0.9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半夏白術天麻湯不增加不良反應。見圖 6。

圖3 收縮壓分析森林圖

圖4 舒張壓分析森林圖

圖5 納入文獻的偏倚風險評估

圖6 不良反應分析森林圖

3 討論

痰濁中阻是高血壓病常見的中醫證型,其病因病機多為:先天稟賦異常、年老久病、恣食肥甘厚味、嗜煙、嗜酒、起居不調、情志失常等,久則傷及脾胃,脾虛則健運失司,水濕內停,痰濁內生。脾為后天之本,納運水谷而化生氣血,且有脾氣散精之功,促進水液的吸收、排泄,脾虛則無力維持津液代謝平衡,水濕內停,久聚生痰,痰邪性粘滯,且流動性強,長期滯留血脈,易阻滯氣機,致氣血津液運行不暢。痰濁中阻,清陽不升,不能上榮清竅,故??杀憩F出頭暈頭痛、頭重如裹、胸悶惡心等癥狀。臨床上對痰濁中阻型高血壓的中醫治療常以“燥濕祛痰”為根本治法,以半夏白術天麻湯為基本方,進行隨證加減運用,溫凉并濟、標本兼顧,以達到健脾升清,祛濕化痰之功,臨床應用每多良效。本次研究Meta 分析結果也顯示:中藥湯劑半夏白術天麻湯聯合西藥治療痰濁中阻型高血壓的療效明顯優于單獨常規西藥治療。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應根據中西的不同優勢,合理選擇治療方法[24]。因此,中西醫結合療法可以更為有效地緩解患者臨床癥狀,降低患者血壓值,且臨床應用安全性良好,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本Meta 分析尚存在些不足之處:(1)采用的文獻各項研究中使用的治療方案不盡相同,其中藥方劑的組成、服用時間及劑量等存在著差別;(2)部分文獻研究未提及不良反應;(3)文獻質量評分不均。以上不足均可使本Meta 分析的結果產生異質性,影響分析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上述結論尚待更多更高質量的研究給予驗證,以提供令人信服的臨床證據。

猜你喜歡
天麻白術半夏
白術質量評價的研究進展
不同溫度對半夏倒苗的影響
單純針刺與針刺配合半夏白術天麻湯的治療對比
天麻無根無葉也能活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白術須根中白術內酯Ⅰ、Ⅱ、Ⅲ含量
半夏入藥多炮制
天麻蜂蜜膏,頭痛失眠都能用
天麻蜂蜜膏,頭痛失眠都能用
吃天麻后別開車
花開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