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發展時代傳統媒體記者轉型發展路徑研究

2021-01-14 00:44苗少華安陽廣播電視臺
環球首映 2021年10期
關鍵詞:傳統媒體時代信息

苗少華 安陽廣播電視臺

在新媒體發展時代,對媒體記者提出了較高要求,倘若媒體記者無法打破當前的思想,無法進行創新,那么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因此,傳統媒體記者需改變自身觀念,認識到新媒體發揮傳統媒體是時代發展所趨,且形成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并基于自己的情況積極主動的學習相關知識,并將自己掌握的各類新聞借助先進的媒體技術進行發布。如此才可使熱點話題得到深度挖掘,才能開拓新聞生產的“疆域”,實現內容為王。

一、新媒體時代的特征

在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下,借助智能設備隨時隨地通過移動數據收發信息已成為常態,而新媒體的出現使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

(一)數字化

傳統媒體進行信息傳播時采用了單一的介質,但新媒體時代傳播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種。同時,新媒體具有數字化特征,所以其可以實現信息存儲、傳播的異步性,可使信息傳播變得更加自由,且具有較廣的傳播范圍。

(二)交互性

傳統媒體知識將信息單向的進行了傳播,而新媒體平臺的信息是雙向流動的。在這種情況下,傳播信息者與受眾之間的界限開始變得模糊,人人都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進行信息生產、傳播。

(三)即時性

新媒體依托于互聯網,在新聞發生的同時可以在新媒體平臺進行實時傳播,所以,新媒體時代具有即時性特征。

(四)碎片化

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報道、新聞傳播最大的特點就是碎片化。因為人們忙于工作、學習,閑暇時間很少,而將大量的信息以碎片的形式進行傳播,可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

二、新媒體發展時代傳統媒體記者面臨的挑戰

(一)信息及時性存在差距

新媒體將互聯網當作載體,只需在相關平臺進行文字編輯,點擊發送,且其具有信息傳播迅速、傳播方式新穎的優勢。而傳統媒體新聞發布需經過較多環節,如:采編-撰稿-審稿-定稿等,制作好內容后,還需根據各平臺要求進行信息呈現。如:在報紙上進行信息傳播時需進行編寫-排版-印刷;在廣播電視進行信息傳播時需進行編輯-錄制。相較而言,新媒體可實現信息的實時傳播,且傳播信息的步驟簡單快捷。此外,當前的社會主題為低碳環保,傳統媒體會消耗大量的紙張資源,而這與人們的低碳理念是相悖的。

(二)短視頻可使報道更加真實、鮮活

雖然文字是古人流傳下來的傳播信息的一種方式,但是相較而言其缺乏形象性、直觀性,而新媒體采用短視頻方式可將新聞報道變得真實、鮮活,可有效刺激觀眾的感官,使觀眾站在第一現場進行思考。就《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短視頻而言,其擷取了這一百年來的征程,講述了不同行業的發展、變遷,使得觀眾產生了情感共鳴,在感嘆時代發展、經濟增長的同時,明白當前的生活有多么的來之不易,并堅定跟黨走的信念。

(三)新媒體具有互動性

新媒體平臺不僅可以為發布信息者提供便利,還給予了觀眾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具體而言,觀眾在瀏覽新聞資訊的同時可以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看法。而這是傳統媒體做不到的。

三、新媒體發展時代給傳統媒體記者帶來的機遇

新媒體發展時代雖為傳統媒體記者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但機遇與挑戰并行,倘若傳統媒體記者可將機遇抓住,且緊跟時代發展,便可增加新聞生產的專業性,掌握輿論動向,凝聚人心、鼓舞人心,在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同時為黨與國家的前途、命運奠定良好基礎。

(一)海量信息可為采寫助力

互聯網新媒體可存儲大量信息,且其具備開放、共享特征,所有人都可借助相應軟件訪問不加密信息。而這,為傳統媒體記者提供了海量信息,為傳統媒體記者的采寫工作提供了助力。具體而言,傳統媒體記者可借助新媒體對新聞線索的獲取渠道拓寬,盡可能準確的還原新聞現場、講述不同的人的故事。如此,新聞報道就會具有人文主義關懷。但作為媒體工作者,有責任與義務進行正確的輿論導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只有新聞工作者堅定正確輿論導向、新聞觀,在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做“定音鼓”,才能凝聚人心、鼓舞人心,才能使人民的精神世界變得豐富,才能將人民的精神力量增強。由此可見,新媒體雖為傳統媒體記者提供了海量資源,為其采寫提供了助力,但在撰寫新聞稿時,傳統媒體記者需客觀公正的將輿論朝著正確方向引導。

(二)深度報道或成為傳統媒體的核心競爭力

新媒體的空間偏向屬性導致其在新媒體平臺的信息傳播特點為:廣泛但淺顯。雖然新媒體平臺有著大量的信息,但是因為其具備碎片化特性,所以新聞報道較為淺顯,且容易出現假新聞。而傳統媒體最大的特點為:有著新媒體沒有的公信力、權威,所以傳統媒體記者在工作中要充當“把關人”,要對新聞線索進行深度挖掘、核實,要最大限度的呈現事件全貌。也就是說,傳統媒體的深度報道或將成為其核心競爭力。

四、新媒體發展時代傳統媒體記者的轉型路徑

(一)及時更新觀念

在新媒體發展時代,傳統媒體記者想要在媒體行業“站穩腳跟”,就需及時更新觀念,適應新時代信息傳播的方式,并牢固掌握先進的采訪方法、發稿手段,進而產出質量更高的、多元化的新聞稿件。首先,傳統媒體記者需知曉,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發展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種全新的發展格局下,需及時糾正自己的思想,緊跟新媒體時代發展的步伐,并嘗試轉變自身的思想、思維方式,借助新媒體這一載體進行新聞發布。其次,傳統媒體記者需知曉,“單面手”已經無法適應新媒體需求,所以自己需要學習更多的技能,如:采、寫、攝、錄、編、網絡設備操作等,要成為復合型人才。最后,作為媒體記者,需要抓住熱點事件、百姓關心的事件,要產出多元化的、高質量的稿件,要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如此,傳統媒體記者才可在當前這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形勢下,借助較高的政治高度、理論厚度、思想深度、文字精度、人文溫度于新媒體時代中奪得主動權。

(二)與基層進行深入合作

在傳統媒體中,記者只需基于采訪內容進行撰稿,將采訪到的內容進行報道。所以,記者只需有“筆力”便可于媒體行業占有“一席之地”。但在新媒體發展時代,一線記者需對進行采訪,并要兼顧傳統媒體、新媒體,而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在拜訪過程中記者常會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為解決這一問題,傳統媒體記者就需將“團戰”優勢發揮出來,通過合作將工作做好。例如,基層記者深入一線,將碎片化、零散化的信息發回,其他記者根據基層記者發回的信息進行整理、歸納,形成多樣化的文字、內容,然后將這些信息及時發布在微信公眾號、網站、融媒體中心微博上,借助視頻直播、前方連線、滾動消息等形式發布相關信息,使觀眾對相關資訊有所了解。

(三)借助媒體技術增強報道互動性

在新媒體發展時代,人們獲取、瀏覽信息的速度較快,而想要使觀眾“駐足”,就需要借助獨特的內容、能夠引起觀眾情感共鳴的內容?;诖?,傳統媒體記者需走近百姓,需對人民的意向進行了解,并將新聞需求、百姓價值需求當作根本,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引導觀眾進行深入思考、分析。換言之,傳統媒體記者在進行內容編輯時需盡可能避免新聞的碎片化、片面化,要將新聞的價值體現出來,要想辦法對新聞內容的深度、廣度進行延伸。鑒于新媒體最大的優勢在于其可增強互動,所以觀眾可在評論區發表建議、意見,在監督新聞內容的同時給予觀眾發表看法的機會。記者還需基于新聞傳播情況、觀眾價值訴求構建反饋機制,使新聞傳播渠道得到有效拓寬,并借助這種機制進行相關信息的搜集、指揮調度,使新聞內容可共享到媒體資源庫。此外,直接還可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臺合作,對新聞進行多元化傳播。具體而言,記者可借助抖音視頻中的直觀形象特征使觀眾對新聞內在價值有所了解。如:消防員奮斗在一線,醫護人員堅決不放棄任何一條生命……通過這些內容,觀眾的愛國主義情懷可以被激發出來。

五、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是應形勢所趨,作為傳統媒體記者,需及時轉變觀念,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在一起,并從“單面手”轉變為“多面手”,成為可以適應新媒體發展的復合型人才,需生產出高質量的、多元化的新聞稿件;需與基層進行深入合作,借助明確的分工做好報道,做到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兼顧,進而將媒體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需借助媒體技術增強報道互動性,給觀眾提供發表意見、建議的平臺,對新聞內容進行監督,同時,可使觀眾了解到新聞的內在價值。如此,才可實現傳統媒體記者的轉型升級,才可使傳統媒體記者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才可為媒體傳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猜你喜歡
傳統媒體時代信息
訂閱信息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傳統媒體創新發展方向
以資本運作紓解傳統媒體困局
傳統媒體商業模式坍塌的根源
展會信息
傳統媒體記者該如何主動轉型
健康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