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安保隊伍建設現狀調研分析及提升路徑研究

2021-01-14 07:10陳泳鵬
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保安人員安保保安

陳泳鵬

(黎明職業大學,福建泉州362000)

學校安全工作是保證高校安全穩定的基石,地位舉足輕重,安保隊伍建設作為“人防”建設的重要內容,對其現狀進行研究梳理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在全國高校掀起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思潮中,提升高校安保隊伍建設水平對于推進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將發揮重要作用。

1 調研情況介紹

1.1 人員配比及聘用情況

本次調查選取Q 市市屬高校的在崗保安人員為研究對象,采用實地訪談和電話詢訪相結合的方式,調查高校包括公辦、民辦性質的本科、??圃盒?,重點對市屬高校的在校生數、實際保安數、聘用模式等情況展開調研,為了保證數據的代表性,從中選取了12所高校作為分析對象,公辦、民辦各占6 所,數據截止至2020 年上半年,具體情況如表1 所示。

調查結果中Q 市高校中保安聘用方式以購買第三方派遣機構提供的安保服務居多,通過勞務派遣方式訂立學校與保安人員的用人關系,在保安人員工資發放具體操作上,大多采用“基本工資+ 績效工資”的模式,由安保公司根據勞務合同約定進行核定,逐月發放到個人。部分學生規模較小的高校則一般選擇學校自聘的管理方式,由學校對保安人員實行聘用合同管理制度,因此保安人員聘用模式的不同也直接影響到其待遇上的差異。

1.2 人員培訓管理情況

結合對Q 市高校的實際調查結果,歸納安保隊伍培訓形式有三類:一是有條件的高校通常聯合屬地公安局、消防部門、保安公司定期舉行培訓演練,主動爭取參與,注重追求培訓內容的專業性、綜合性、針對性。二是部分學校要求所有保安接受正規崗前培訓并考核合格或取得保安證書后,才能持證上崗。三是部分學校會引入社會第三方培訓資源(例如有相應培訓資質的機構、組織團體),每年定期開展各類專項培訓,同時建立二級培訓機制,常態化要求派遣機構對派出的保安人員進行強化培訓,建立分級培訓監督機制。在培訓內容安排上。Q 市高校一般選擇在每年寒暑假或者每學期開學前集中開展安保培訓,培訓內容主要集中在隊列形體訓練、防暴技能實訓、器械使用培訓、交通指揮引導、消防滅火、反恐知識講座、應急疏散演練以及突發事件處理等。

表1 Q 市市屬高校保安人員基礎情況表

1.3 安保人員隊伍結構及綜合素質情況

Q 市高校安保人員隊伍結構、文化素養“一低一弱一高”現象普遍存在。保安人員學歷偏低,基本都在高中及以下水平,現代化通訊辦公、計算機技能、組織溝通協調等信息化工作處理能力整體偏弱,且年齡結構不盡合理,五十歲以上的中年人占比較高,少有青壯從業力量,并且通常尚未建立統一的服裝標識,隊伍的綜合形象欠佳。由于工作特殊性,長期處理一線師生的安保問題,工作得到的認同感不高、隊員之間的配合協作默契欠佳、個體能力客觀上存在差異、職務晉升渠道的匱乏、工作內容機械重復、收入水準較低、緊張的工作氛圍、較弱的彈性休息機制、不定時的額外加班、情緒排解途徑欠缺等因素影響,容易對保安身心造成沖擊,導致情緒的不穩定,工作積極性不高。保安群體的綜合心理素質如果不過硬,無形之中會加大與師生發生沖突的風險,保安從業人員身心健康的篩選、監測、關注、疏導己然上升為高校安保工作亟需解決的問題。

2 調查情況分析

2.1 頂層設計作用弱化,推動隊伍建設后勁不足

當前國家層面雖對中小學的保安人員有制定出比較明確的標準,例如《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防范工作規范(試行)》(公治〔2015〕168 號),但對于高校的保安力量配備少有精細化指導性細則(辦法),仍然停留在2004 年國務院發布的《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指導性意見上[2],高校安全工作經歷了十六年的發展變化,條例已然不能完全滿足當前高校安全高速發展需要。通過查閱教育廳關于開展新一輪“平安校園”等級創建活動的實施意見,不難看出部分高校保安人員配備規范標準制定相對滯后,缺乏更深層次且長遠的重視。

綜合表1 數據來看,Q 市市屬高校保安人員239人,市屬高校在校生總數(含畢業屆)107692 人,按照閩公綜〔2013〕95 號文件[1]規定“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含保安員)配備應不少于在校生數的2‰”,全市高校保安人員總配比2.22‰,僅略高于2‰的標準,總體配比情況處于低位水平。同時公辦高校與民辦高校在保安人員配足率(高校的保安數不低于學生總數2‰,下同)總體上也存在較大差距,從圖1 中可以看出,公辦高校的保安人員配比達標率在學校數量上以及超過達標人數上都占有優勢。進一步分析不難得出Q 市公、民辦高校保安人員整體配足率,其中公辦高于最低標準值25.6 個百分點,民辦則低于最低標準值7.1 個百分點,兩者之間建設水平發展不均衡。上述情況側面反映高校安保隊伍建設雖然得到一定發展,但整體仍然停留在低位運轉水平,現有相關制度文件對高校安保工作的指導作用以及規范引導效用正在減弱,制約著高校安保隊伍建設長足發展。

圖1 Q 市高校保安人員應配與實際人數對比圖

2.2 專業訓練缺乏統一標準,工培矛盾日趨嚴峻

從調研中掌握到,Q 市高校每年都會利用寒暑假對在校保安人員進行培訓,或由學校內部退役專業干部帶訓,或邀請專業公司進校短期集訓,但訓練的專業化以及形式均比較有限。加上各個學校重視程度不一,經費投入差異,聘用模式的殊同,個體對培訓的認同與配合程度差距以及人員組成結構的不合理,導致高校保安人員基本服務標準建設不統一,隊伍無法保證充足的訓練輸入和完整的時段覆蓋。特別是平時上崗期間,隨著各類重大活動及執勤任務的增多,為了優先保障學校教學科研中心工作的安保服務正常有序運轉,工作與培訓時間的沖突越來越突出,造成日常訓練次數及訓練強度嚴重不足,甚至會出現“重任務,輕訓練”的現象。單純依靠高校自覺自行組織的常態化訓練,已無法滿足高校日益增長的安保建設需要,較難加快隊伍的專業性建設步伐。

2.3 未足夠重視心理健康,制約隊伍的可持續發展

一方面保安行業總體待遇偏低,人員背景組成較為復雜,存在工作付出與經濟收入不平衡的矛盾,兼職現象也時有發生,因此人員整體流動性較大,安保隊伍相對不夠穩定。另一方面,保安心理健康、精神狀態受關注程度較低,在獲得師生尊重、職業認可、共情理解的精神層面需求并不對等。因此高校保安這一特殊群體面臨著來自社會、學校、家庭等帶來的多重壓力,其心理健康問題也不容小覷。文獻[3]與[4]指出高校保安人員對生活和工作上的不如意,會產生消極情緒,甚至無法真正領會職業道德本質真諦。

3 增強安保隊伍建設實效的路徑

3.1 加強規章制度層面的頂層設計,為安保隊伍建設提供指引

針對高校安保隊伍建設的專門性法律規章、制度文件匱乏、老舊等現狀,無論是教育行政部門還是高校本身,都需出臺制定一套更為細化、更符合時代發展、更行之有效的建設規章制度,相關部門應當加快頂層設計、加速高校安全領域的立法立規,為隊伍建設路徑提供依據。一是為了新的規章制度能更好地適應實際需要,從高校一線長期從事安全保衛工作且專業能力強的人員中遴選干部、建立專家庫,成立高水平的行業組織,暢開通道讓專家參與到頂層設計層面的制度措施制定與決策之中。二是打破職稱職務晉升的障礙壁壘,可以借鑒以考代評的方式拓寬職稱晉升通道,在高校從事安保工作人員中進行試點推行,例如對具體負責消防工作的人員,學校應當鼓勵參加各類國家、省、市注冊類消防執業資格考試,給予考試通過者相應專業技術等級職稱待遇。三是建立一套規范統一隊伍培訓標準規范,堅決通過建立制度破除培訓上存在“重培訓輕考核”“重理論輕實戰”的問題,用制度創新驅動培訓模式改革。

3.2 嚴格從業人員準入源頭管理,突出抓好綜合協作效能提升

一方面要通過建立教育行業從業申請人違法犯罪記錄信息前置查詢制度,嚴把保安等從業人員“準入關”。文獻[2]中也提到“高校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嚴把關’,要針對不同的崗位、職責進行層次化的人員招聘。同時提高安保人員的準入要求”。當前Q 市教育系統出臺了《教育行業從業申請人違法犯罪記錄信息前置查詢制度(試行)》指導性文件,該做法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提高辨偽識真能力,篩除不得或不宜從事教育行業人員,降低用人源頭風險,確實做到將風險防控關口前置。另一方面,也要提高保安人員綜合訓練效能。要把保安人員的守護、巡邏和盤查的基本技能標準固化下來,堅持培訓考核并重原則,堅持理論實踐共抓,突出對保安人員處置突發事件、暴力事件的能力訓練,定期邀請公安、消防救援系統專業人士入校對保安人員開設違法犯罪的識別、犯罪現場保護技巧、防火救援原理的專題性講座、培訓,強化消防、防恐防暴、應急演練等團隊協作性質的訓練,增強為師生保駕護航的戰斗力,切實預防涉校涉生重大惡性案件及事故的發生。

3.3 不斷完善隊伍結構及培訓建設,注重以隊伍實際需求為導向

3.3.1 優化隊伍結構,創新培訓機制

要進一步擴大加快高校用人制度改革創新,鼓勵高校因情制宜制定用人利好政策,鼓勵年輕人、學歷高的高端人才從事校園安全工作,促進隊伍老中少的合理搭配,提升隊伍的整體工作素養及效益,強化學校保安人員宗旨意識、責任意識、職業意識的培養,例如經常性通過會議、講座、交流會、觀摩表演等形式給一線人員“敲敲腦袋、提提神,振振氣”。要探索優化培訓結構與分層次培養相結合的新機制。文獻[5]提到加拿大保安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對我國的啟示,文中述及的“構建回應性監督管理機制”“推行互動式校企合作機制”等內容有一定借鑒作用。因此保安訓練要綜合規劃長訓與短訓、業務與技能、常規與專項、模擬與真實、理論與實踐,優化培訓資源及方法的引進與施用,在必要情況下,還要根據負責權限、職務高低、崗位輕重,培養后備儲干,發揮隊伍人才層次功能,促進隊伍建設可持續發展。

3.3.2 強化正向激勵機制,突出實際需求導向

要著重正向激勵機制建設、探索、創新。在精神層面上,要加強人文關懷,增強安保人員歸屬感,切實發揮獎懲效用,力爭將安保隊伍管理納入學校獎勵表彰范疇,提升安保格局與主動參與意識,增強安全生態軟實力。加強身份認同建設,讓隊伍坐得住、穩得住,以Q 市某校做法為例,將保安員納入學校工會組織,參與工會活動,享受學校工會成員待遇。在物質保障上。要特別注重運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和事故致因理論[6]統籌分析處理保安人員需求。根據需求層次中“安全的需求”定義,文獻[7]提到“事故致因理論中指出,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人因引起的事故占88%以上”,該觀點認為人的因素在事故分析與防治中占據重要地位,學校應當充分考慮到保安人員作為特殊管理者,其需求滿足與否會映射反作用于校園安全狀態的保持及事故的防治水平。歸根結底就是要先把滿足保安人員的缺乏型需求作為最現實最迫切問題。合理設置條件提高保安員待遇,吸引人才,建立健全校園安全長效工作機制。如設置校園安防專員,參照合同制教師待遇招聘,吸引退伍士兵、退伍大學生等精干年青人員擔任。另外Q 市L 大學的做法也較有啟發性,即在每屆的全國文明城市、省級文明校園以及每年的市級綜治平安單位獎勵,堅持普惠性原則,將自籌發放的綜合類獎金同樣惠及保安人員,形成“待遇留人,感情用人”的良性用人機制。

3.4 加強安保隊伍思想政治教育,筑牢隊伍心理素質工作防線

3.4.1 開發思政教育的引領力量

安保隊伍思想工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組成部分,應當統籌納入學校對全體教職員工的職業道德素質教育范疇。文獻[8]提到大數據時代對高校教育各個領域都提出了技術與知識的新要求,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獻[3]闡述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和斯納金的強化理論對高校保安人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意義和啟示。綜合來說思路有二:一是重新審視目前高校中存在的對保安思政工作不夠重視、針對性不強的普遍性問題,開辟創設適合保安人員的思政教育。在適應安保隊伍朝著年輕化、高學歷化發展趨勢中,高校思政工作施受對象理應囊括保安人員,要站在服務高校發展全局的高度進行思索,從內容、形式、內涵、機制等多維度開發思政資源,針對保安人員要重點提升“服務師生”“忠誠可靠”“積極向上”的職業道德素養、挖掘潛能。二是與時俱進將黨建先進的思維思想、精神要義、理論方法延伸到保安群體之中,讓保安耳濡目染學習學校黨建引領學校發展取得的成效成果,循序漸進式地將規范保安崗位職責有機融進各類主題教育活動中。高??梢园l揮黨建重要宣傳陣地組織優勢,鼓勵在保安群體中成立黨小組,創造條件發展保安黨員,樹立先鋒模范、職業標桿。將學校的黨日活動、工會活動等豐富的組織生活覆蓋保安群體,寓教于樂寓教于行,在緊張機械重復的工作生活之余,能夠從組織收獲教育、加深體會、增添職業價值感、注入精神營養。

3.4.2 注重心理健康陣地的筑建

保安人員的心理狀態好壞關系著隊伍的健康發展。學校要統籌地將保安群體的心理跟蹤、監測、調節納入全校心理咨詢輔導的系統工作之中。要發揮專業組織力量,通過組建專業心理健康輔導隊伍,加強安保人員心理健康測試、診斷、疏導工作。必要時對保安員進行心理問卷測試,加強動態心理監測評估、反饋、干預,及時化解潛在糾紛矛盾、降低風險。隨著安保工作對專業性、綜合性、高強度性的不斷增強,要加強從業人員心理相關理論實踐的研究應用。文獻[9]提到的心理契約理論在安保隊伍建設中的應用分析實例是值得借鑒推廣的。一方面理論應用研究的總體原則應注重從“招聘、培訓、平臺搭建、溝通渠道、獎懲機制、管理彈性”等環節發力使勁,集思廣益發揮全體高校管理者的經驗智慧,帶動相關部門協同聯動、群策群力合力解決心理維度問題。另一方面,保安管理部門的直屬管理干部老師,必須想方設法加強心理學相關理論學習、及時總結經驗,提升管理水平,洞察發掘潛藏在業務之中的心理現象,把握規律原理,能夠做到對保安的心理工作了然于心、超前預判,掌握工作的主動。

4 結語

未來,在高位推動學校安全 防范建設的大趨勢下,安保隊伍作為驅動學校平安和諧發展的基礎力量,在建立以全面落實學校安全責任體系、深化學校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運用信息化科技加快驅動校園安全管理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潮流進程中,安保隊伍人員的協調性、穩定性、發展性將決定整體合力的發揮,也關系到學校教學育人的大局工作,甚至教育質量,因此與時俱進加強對高校安保隊伍建設路徑的探索意義重大。

猜你喜歡
保安人員安保保安
路燈下的保安
跟蹤導練(一)
保安成了幽靈人
職業學校保安人員培訓現狀及模式新探索
新時期強化醫院保安隊伍建設
建設全球最大最先進核安保示范中心
“猴”安保
關于保安致人損害法律責任的認定
保安搜車
保安搜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