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后鹽礦的記憶

2021-01-14 00:42楊發龍
大理文化 2021年12期
關鍵詞:工人

喬后鹽礦坐落在滇西北橫斷山脈中,洱源縣城西部羅坪山西麓。這里四面環山,黑潓江自北向南從西山腳流過。發源于羅坪山腰的清水河常年奔流不息,噴珠吐玉,為喬后鎮的工農業生產帶來不竭水源。這里屋舍儼然、阡陌縱橫、氣候宜人、風光秀麗。不愧為祖國西南邊陲的一塊風水寶地。

據記載,喬后鹽礦發現于明末清初的1644年。經兩百多年民間自采,清咸豐八年(1885)大理國時期,杜文秀派兵建設鹽灶80座,有規劃地建成制鹽工廠,迄今已有一百多年。

舊時,喬后一帶商賈云集、人氣興旺,街上店鋪林立。白、漢、回、彝各族群眾融合而居,成為滇西商業經濟重鎮,俗稱“小上?!?。喬后因鹽而興、因鹽而富、因鹽而名。成為滇西茶鹽古道的重要驛站,號稱“滇西鹽都”,為云南省四大鹽礦之一,是滇西七地州及部分藏區的重要食鹽供應基地。

悠悠歲月,風雨滄桑。喬后鹽礦歷經幾百年歷史煙云,現在仍生機勃勃,為祖國建設做出貢獻。

我出生于喬后鹽礦工人家庭,自幼在鹽礦長大,成年后在鹽礦工作二十多年,對鹽礦有說不盡的愛戀之情。退休之后我常?;厥淄?,將零碎記憶整理成文,以作紀念。

1953年,喬后鹽廠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公私合營小廠收歸國有,成為大理州最早的國有企業。同年,云南鹽務管理局滇西分局遷至喬后。下轄云龍、彌沙、拉雞三個鹽井。龍紹坤同志任分局局長兼喬后鹽廠廠長。龍局長矮矮的個子,身材胖墩墩的,常穿一件毛呢外套,對人客客氣氣。據老人講,龍局長早年參加革命,是滇貴黔游擊縱隊八支隊的老干部。記得當時喬后鹽廠有一個簡易禮堂,常有文藝演出,放電影。我當時七八歲,有一次和哥哥去看電影,看著看著便睡著了。電影散場了,我們還呼呼大睡。龍局長走到我們面前,拔出金星筆在我們每人手上畫了一只大手表,見我們還不醒,又在每人的臉上畫了小胡子、大眼鏡。等到爸爸來找我們,兩個大人哈哈大笑才把我們笑醒。龍局長就是這么一個可親可愛的人。

1954年,喬后鹽廠第一個一百千瓦水電站建成發電。時隔六十多年,這個電站現在還在運轉。當時這個電站的發電機是蘇式設備,光機身和渦輪就有一兩噸重,又大又笨。因沒通公路,全是用人力從洱源運進來的。羅坪山高三千多米,只有一條七十多里的騾馬通道。工人們風餐露宿、架橋修路、肩挑人扛、用了半年時間,才把機器運到喬后。沒有壓力水管,工匠們用上好的楸木箍成圓筒,百十米的木制水管用鐵箍箍好。精湛的工藝使水管滴水不漏。這個水管一直用到1981年電站更新時才撤除。1954年,偏僻的喬后小鎮就有了水電站,與大理喜洲的一個小水電站成為大理州最早的水電站,在當時很多縣城都還用不上電的時候,喬后人就陸續用電燈、聽廣播,在大喇叭下面聽滇劇、唱白族調。工人們在電燈下挖礦制鹽,確實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那時我才六七歲,每天都催著大人早些吃晚飯,好跑到南城門外清水河邊聽樹上的大喇叭播放出各種美妙的樂曲,度過一個又一個快樂的傍晚。

隨著鹽廠生產條件的改善,生產規模擴大。國家不斷調來許多管理干部和技術人才,進一步發展喬后鹽廠。在調來的干部和技術人才中,有南下服務團的成員,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政府留用的舊職員,有采礦、建筑、財會、醫療方面的專業人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努力工作,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鹽廠建設做出貢獻。

1956年,洱喬公路建成通車,這條全長77公里的山區公路,經洱源鳳羽翻過三千多米高的羅坪山,過煉鐵鄉到喬后鎮,把喬后和外面的世界連接起來。通車那天,我們跟著大人們的隊伍敲鑼打鼓,到離鹽廠一公里外的路邊迎接。我第一次看到了汽車、馬車。只見兩輛汽車頭上掛著紅綢大花,四輛馬車的馬身上披紅掛彩。歡迎的人們紛紛圍著汽車、馬車,東瞧西看,指指點點,大人們唱歌跳舞,非常熱鬧。

洱喬公路的貫通,極大地改變了喬后食鹽的運輸狀況。過去喬后的食鹽外運主要靠馬幫馱,人力背。每天下午,山間鈴響馬幫來。灶城南邊的清水河畔,總有很多馬幫在這歇腳,馬鍋頭(喬后對趕馬人的稱呼)有的從南邊漾濞來,有的從西邊云龍來,有的從北邊中甸、麗江來,有的從東邊洱源來。他們在河邊喂馬、淘米做飯,捆鹽馱,晚上就鋪蓋著毛氈,睡在馬馱子圍成的空地上。第二天,天蒙蒙亮就起床煮飯、吃飯,牽馬上馱,敲著銅鑼吆著馬幫,一排排,一隊隊,消失在莽莽群山之中。

馬幫來到的時候,也是我們小孩最快樂的時候。我們常常去馬群中偷吃馬料中的蠶豆,常常和馬鍋頭們打鬧玩耍,圍著看他們燒火做飯,釘馬掌,在馱子中間鉆來跑去。那些藏族馬鍋頭(喬后人稱“老古宗”)一般都身高體壯、皮膚黝黑,戴氈帽、穿藏袍、佩腰刀,很是威武。他們喊我們“阿老友”,我們也喊他們“阿老友”。他們向我們做鬼臉,我們就站成一排一起唱:“阿老友,你吃粑粑我吃酒。你呢粑粑吃完嘍,我呢酒還有?!背旰缶臀?,一哄而散……

那些年常常聽到大人們講一句老話:“好吃不過鑼鍋飯,辛苦不過趕馬人?!蔽耶敃r幼小不解其意。1961年,我考上中學到洱源讀書,除第一次進校時坐貨車而外,每年寒暑假都和同學們走路往返。70里山路,要走七個多小時。同學們常說:“上坡氣喘,下坡腳軟,平路好走,越走越遠?!蹦菚r候我才聯想到當年的趕馬人是何等艱辛:山高路遠,風餐露宿,如果遇上大雨大風,大雪封山,將是一種何等悲壯的場景。

運鹽路途比較近的常常是村里人自發組成隊伍,走著路來喬后背鹽。至今,劍川白族調中還保留有《背鹽調》,訴說著過去背鹽人的艱辛。

1958年,喬后鹽廠建設硐開鑿完成,廢棄了不知沿用了多少年的地寶硐、水泄硐等舊礦硐。建設硐寬4米、高4米,比起破舊低矮、沉悶黑暗的舊礦硐,不知要好上多少倍。硐內安上了一串串電燈,有通風設施。采礦工人終于擺脫了世世代代彎腰弓背、口銜油燈、手工挖礦的歷史,挺起腰桿為社會主義建設流汗出力。

喬后鹽礦屬巖鹽礦,舊社會的采礦工人大多來自劍川馬登(與現在的劍川老君山鎮并稱蘭州,馬登稱下蘭,老君山鎮稱上蘭)。那里高寒冷涼、干旱少雨、水冷草枯、物產不豐,人們生活很貧窮。舊社會滇西北有句民諺,叫做“前世不修,生在蘭州”。正因如此,蘭州人生活要求不高,但特別能吃苦耐勞。一批又一批蘭州人背井離鄉到喬后鹽礦謀生。下蘭人大都進硐挖礦,上蘭人大都上灶煮鹽,成為喬后鹽礦產業工人的重要基礎。

新礦硐開鑿成功,為制鹽原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鹽務管理局從一平浪鹽礦調來一大批技術工人。著力改進鹽廠生產。他們當中有風鉆工、放炮工、架箱工、電焊工,記得有熟悉打眼放炮的技術員李國民,架箱工崔四忠,制鹽工錢守仁、趙朝甫,電焊工王正經,電器技術員劉思孝,車鉗技術員周庚南、郭子亮等。隨著大批技術工人到來,喬后鹽廠一改過去手工開鑿采礦的歷史,用風鉆打眼放炮掘進采礦,采礦量大增,保證了制鹽生產需要。

同年,鹽廠生產遷出舊灶城,在北坡新建大圓鍋灶,還有由鋼板焊接而成的平鍋灶。隨著1956年洱喬公路開通,以煤代柴作燃料,既擴大了生產,也保護了環境。

過去煮鹽,在老灶城。每條灶八口鐵鍋,中間鐵鍋相連的地方用磚石砌成,稱為繡球。鍋下燒火,使鍋里的鹵水沸騰蒸發,再用大鏟子撈出鹽放進篾籮中濾干,用鐵筒把鹽筑成筒,排放在灶后慢慢烘干,就制成了筒筒鹽。煮鹽叫上灶。上灶時,一個人在爐前添柴燒火,兩個人在灶上鏟鍋、撈鹽。逐步把前排鍋中的鹽撈到后排鍋中,反復往前鍋中添鹵。鍋中鹽水翻滾,爐內烈火熊熊,灶上熱氣騰騰、煙霧繚繞。上灶工就冒著熱氣穿過煙霧,從這個繡球跳到另一個繡球。鏟鍋、撈鹽、添水,手忙腳不亂,每個動作都緊張有序、小心翼翼。若一個不小心就有滑進鍋中燙傷的危險。我曾親眼見過一個老工人,一腳不慎滑入鍋中,滾燙的鹽水頓時沒過膝,慘叫聲聲。工友們眼疾手快,兩個人跳上繡球,很快把他拉出,抱到僻靜處。撩開褲腳,每人在他的傷口上沖上一泡尿消炎止痛,然后再請醫生來包扎。大人們說,燙傷之后不能用手去抹,一抹就脫皮,那就是傷上加傷。受過燙傷的人治好后皮膚變成紅一塊白一塊,留下永久的印記。那個時候勞動保護條件差,燒傷燙傷是常有的事。

煮鹽時,若突然發現有破漏的鐵鍋。工人就得很快將鍋中的鹽水打干,然后抓兩把干草浸濕墊在手上,兩個人四只手一起用力,把鐵鍋從燃著熊熊烈火的爐膛上搬下來,再迅速準確地把新鍋安上,再添上鹵水重新繼續煮鹽。那一串串連續動作要快、要穩、要安全可靠?,F在回想起來制鹽工人真的不簡單。

幾百年來,制鹽一直以木柴做燃料。每年農歷八月以后,鹽廠就組織山民上山伐木,把大樹砍成一米多長的圓木,俗稱柴筒子。待到次年雨水季節河水暴漲時,將柴筒子從黑潓江、彌沙河上游放進河中,工人手持長竹竿,一路順水而下送到“上柴壩”?!吧喜駢巍?,顧名思義就是在黑潓江上用木料架成壩,攔住上游沖下的木柴,再撈出堆放晾干,由女工們用背架背到鹽灶燒火煮鹽。為防止木柴遺漏,又在黑潓江下游沙坪河口筑壩攔柴,俗稱“下柴壩”。隨著鹽礦以煤代柴,柴壩漸漸失去了作用?,F在的“上柴壩”,已由當年的工人及部分農民建成新村,白墻青瓦、工農同居,吉祥安樂?!跋虏駢巍钡淖粼缫堰w居,那里被開墾成田,只留下一個舊地名。

1958年,“大躍進”后,國家進入三年困難時期。鹽礦工人同全國人民一道,一天一天度過那段令人刻骨銘心的艱難歲月。好在國家給工人和家屬最基本的糧油供應,才不致餓死人。當時鹽礦大食堂撤銷,小食堂供單身職工開伙。工人們因油水太少,只得以瓜菜代,挖野菜充饑。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工人們照樣按時上班,進礦硐打眼放炮、翻運采礦,上鹽灶煮鹽烤鹽,完成每年三萬噸鹽的生產任務。記得當時領導常說,食鹽是政治商品,產鹽是政治任務。再苦再難,也要完成。

1959年,國家調整辦學規模,大理工業學校撤銷,學生提前離校,分配到州屬縣屬企業。喬后鹽礦分來幾十名工校學生,大部分分在車間一線勞動。其中有當年應屆生楊樹君,在鹽礦安家,成了采礦工程師、副礦長;楊繼經,成了機械工程師;陳國權成了機修工程師、副礦長;王續胤,成了機修助工、車間副主任;郭相偉,成了鹽機修理技師;馬國萬,成了五級電工……

1959年,喬后鹽礦工會組織文工團,遠赴昆明參加省總工會組織的全省職工文藝匯演,演出白劇《青姑娘》。他們樸實的演技,艷麗的白族服飾,清純的白族調,贏得了一片片掌聲。如今,文工團里的沙汝珍、趙燦金等老同志還健在,回首往事,他們內心充滿著喜悅。鹽礦青年職工楊貴芳也于1959年抽調到省總工會籃球隊,參加在南京舉辦的全國職工籃球賽。白族工人楊益清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帶著領導和工友的囑托,到北京出席了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三年困難時期,給我國的經濟建設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損失。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度過了那一段艱苦歲月。中央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治國方略。1961年,喬后鹽廠下放了一批職工,主要是家在農村的單身職工。全礦職工從1200多人減少到不足1000人。

1961年底,我離家外出上學,寒暑假回來,看到鹽廠七條煙囪日夜冒煙。有兩條平鍋灶四條圓鍋灶,兩條烤灶。平鍋灶用上了撈沙機,烤灶用上了筑鹽機,進一步改善了工人的勞動條件。

烤灶,顧名思義就是用來烤干濕鹽。爐下烈火熊熊,灶上鋪滿厚鋼板。前面一排鋼板燒得通紅。工人將筑好的鹽筒順序端來放在鋼板上,烤干后又換上濕鹽。搬鹽、烤鹽的大部分是女工。這些以白族為主的女工,系圍裙、戴手套、脖子上圍一條毛巾,腳上穿一雙特制的布條鞋。從上班到下班,汗流不止。

喬后鹽礦的老一輩女職工,相當能吃苦,高溫井下、苦、臟、累、險的崗位,都是她們的身影。

鹽礦制鹽每年要用一兩萬噸原煤,過去都要靠手工卸下,再裝上手推車送到皮帶輸送機,運到鍋爐房。那時的汽車沒有自卸裝置。車廂左右的欄板也無法打開,只能打開后面的欄板。解放牌卡車主車裝五六噸,掛車裝兩三噸。一車煤運來,女工們就爬上車廂,一鏟一鏟把煤卸下,煤場周邊,灰塵飛揚,她們常常揮汗如雨,煙塵煤灰滿身滿臉。

鹽礦每年生產的幾萬噸鹽,過去都靠人工包裝成每袋50公斤的大袋。真空制鹽的鹽罐一滿,包裝女工們各就各位,稱的稱、碼的碼,緊張忙碌起來;兩個人接滿鹽袋,一人一只手把袋提起過秤,再一個人一只手提到皮帶輸送機;一個人操作機器縫好袋口,再由兩個人搬起裝上手推車,推進倉庫堆碼好。真空制鹽每班產鹽五六十噸,工人要提鹽上千次才能完成任務。

1998年,我們到云南幾大鹽礦參觀學習。在一平浪鹽礦,我看到食鹽包裝都由男工承擔,一臺縫包機由兩個女工操作。再次體會到喬后鹽礦的女工的勤勞堅韌。

有一位叫劉桂珍的女工,當井下翻運班班長,帶領八名男女工人搞翻運。井下放炮一結束,修井工立即上前將震裂欲掉的礦石鑿去,翻運工立即上前,用鋤頭把礦石挖進撮箕倒進鐵皮礦車內。一人能端的礦石,一人端進礦車;大的、搬不動的,三四個人一起端。礦車有一米多高,端礦十分費力。遇到幾個人都端不動的,就用大錘鑿子打破。礦車裝滿后,再由人工推出平巷倒進鹵池泡鹵。推礦車叫跑大巷。我在1968年進礦硐干了兩個月,那時年輕力壯,兩個人推礦車,也累得賊死。滿滿一車礦,重約一噸多。劉桂珍常常帶頭推車,手軟了腳酸了就用頭頂。年復一年,在井下干了28年。她的杰出表現,得到上級無數次表彰。她被選為工人代表,到北京出席了全國職工代表大會。在喬后鹽礦,一提起“老黃牛劉桂珍”,人們都不禁伸出大拇指。

1962年,喬后鹽廠更名為喬后鹽礦。它不是簡單的廠名更換,而有其深刻內涵:從此喬后鹽礦被界定為國有礦山企業,凡從事井下、采礦、高溫、接觸粉塵、有毒有害氣體的工種均界定為特殊工種。從事特殊工種的工人,都享受特殊的勞動保護待遇,其糧油副食,勞保用品都比一般工人增加。礦山職工可提前五年退休,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這些工人的關心。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一輩采礦工人,長期在通風設施很差,粉塵濃重的井下勞動,很多人患上了矽肺病。這是一種無法治愈的職業病。粉塵粘附在肺泡上,堵塞了呼吸通道,病人咳嗽、氣喘、胸悶、呼吸困難,直至肺部衰竭而痛苦地死去。我曾見過兩位矽肺病老工人,病發時十分痛苦,住院治療長達兩三年,最終都不治而亡。有的矽肺工人,還未到退休年齡就早早地離開了人世。60年代后期,國家很重視矽肺病的防治。喬后鹽礦采用噴水風鉆、噴水除塵、井下通風換氣等一系列技術措施,改善了采礦工人的工作環境,基本遏制住矽肺病的產生條件。職工的健康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喬后鹽礦的各族工人在高溫、井下從事著繁重的體力勞動,無怨無悔地為祖國建設出力流汗。年年完成上級下達的生產任務。從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的省級勞動模范。他們是:制鹽工高玉彩、黃小星、和樹寶、張翔、采礦工李棟庭、趙會珍(女)、技術員周庚南等??上麄冎械亩鄶等朔e勞成疾,較早離開了人世?,F在健在的還有和樹寶、張翔兩位。黨和政府沒有忘記他們,每年都有工會對他們進行慰問。2020年起,對退休金不足每月3800元的省勞模進行補貼,達到每月3800元。國家富強了,有他們的功勞,對他們進行照顧,理所應當,深得民心。

在喬后鹽礦任過職的領導干部中,嚴云同志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嚴云,滇南人,早年參加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漾濞縣縣長。1957年調喬后鹽礦工作。我的同事任顯文,原先也在漾濞縣工作,后來調喬后鹽礦。他告訴我:嚴云在漾濞時,妻子沒有工作,一家六口的生活靠他一人的工資維持。妻子在政府大院開辟出一塊菜地,種出的菜又鮮又嫩,除自家吃外全部無償送給機關食堂。嚴云調來喬后鹽礦時,攜家帶口只有幾只木箱,幾捆行李。在鹽礦工作期間,他完全有條件安排妻子工作。但他只讓妻子當家屬工,和一群婦孺到河西蔬菜隊挑糞、澆水、挖地、種菜。

嚴云同志作風踏實,廉潔自律。用工人的話說:“那才是毛主席的好干部?!?998年,嚴云同志在下關去世。聽到噩耗,我們正好與礦黨委書記和其生在下關出差。便送了一張祭帳,用毛筆寫上“功在鹽業”四個大字,代表喬后鹽礦為我們的好書記送行。

“文化大革命”期間,因“革命”而一度影響了生產。1968年下半年,鹽業運輸也無法正常運行,市場上一度缺鹽。很多群眾從大理、洱源、漾濞、劍川徒步跋涉,翻山越嶺來喬后買鹽。買好后又人背、肩扛走路回去。上級一再要求鹽礦盡快恢復生產,緩解市場食鹽供應。

1968年底,經鹽礦兩派工人協商,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出代表。成立“喬后鹽礦革命生產委員會”。工人張阿三任主任,干部馬庭芳、楊樹君任副主任。張阿三這個自幼在鹽礦工作,踏實肯干的白族共產黨員不負重托,與革命生產委員會的其他同志一道深入車間班組,細致入微地做兩派工人的工作,解決生產中的困難,鹽礦生產運輸慢慢恢復起來。

1967年后,喬后鹽礦連續招用了兩批輪換工,一百多名農村青年從洱源、劍川、鶴慶來到鹽礦。1969年,全國掀起“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二十多名昆明職業學校的知青來到鹽礦工作。大批青年職工的加入,為鹽礦職工隊伍增添了新鮮血液,職工隊伍的文化結構也得到了優化,喬后鹽礦充滿了青春活力。

1970年,中共大理州委派熊兆興同志任鹽礦黨委書記。熊書記工作能力強,作風踏實。在他主政期間,鹽礦的各項工作都逐漸有了起色。成立了礦汽車運輸隊(1958年時就有車隊,后又撤銷歸供銷科),隨著甸濞公路開通,縮短了喬后鹽礦到劍川雙河煤礦運煤的運距,降低了運輸成本?;謴土恕鞍捕▓F結”的局面。鹽礦年年完成了生產任務。

1970年,喬后鹽礦年產三萬噸真空制鹽設備建成投產。真空制鹽,就是根據液體在真空中低溫蒸發的原理,用高溫高壓蒸汽給鹵水加熱蒸發,用高壓淡水抽出蒸發器中的空氣,形成真空而使鹵水結晶產鹽的制鹽工藝。這種工藝當時在省內尚屬先進。按照設計,這套設備運行正常,可年產三萬噸精制鹽。但是生產過程中有較多的技術難題。由于新設備設計缺陷,工人操作技術生疏,維修配件采購難等問題,投產后的新設備經常出故障,開開停停很不理想。一出故障,維修工人又苦又累,稱新設備還沒有平鍋、圓鍋煮鹽平穩。工人調侃:“弄得好是機械化,弄不好成了笑話?!钡V里組織技術攻關,逐步攻克技術難題。工人出身的技術員周庚南,這個從小在上海當學徒,車、鉗、銑、刨樣樣會的老師傅,一心一意撲在生產車間,潛心研究,最終解決了軸流泵葉片反轉障礙,使蒸發器正常運轉。修理工人郭相偉、周錦山、李全金等成了蒸發系統密封修理的行家。到1982年我任車間支部書記時,三萬噸真空制鹽已達到設計要求。一個車間生產即可完成全年產量,礦里便撤除了平鍋、圓鍋制鹽車間。

1978年前后,解放軍大裁軍。喬后鹽礦安置了一批轉業干部,如:鐘正洲、袁啟泰、陳以立、楊茂華、楊國賢、李石林、李成魁、何柏青等。這些同志把青春年華奉獻給了保家衛國的宏偉事業,轉業回鹽礦后都安排到企業中層以上管理崗位,繼續為國家建設做貢獻。他們當中有原解放軍某部團政委李作棟同志,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作風樸素,素質較高。當時鹽礦缺乏一名主將,上級決定任命他當礦長??墒鲁鲆馔?,李作棟等幾位礦領導在下關受命回礦當天,吉普車開到翠坪村,不慎從山坡翻滾而下,車內所有人都負傷。駕駛員忍痛爬上公路求救,所有人才被救回礦醫院進行初步治療。李作棟同志因傷情較重,第二天轉送下關救治。他傷好后被重新任命為大理州水泥廠黨委書記,工作到年滿離休。

鐘振洲同志在基層鍛煉后,調往黨委工作。他文化高、口才好。后來任礦黨委書記、礦長,為喬后鹽礦的生存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工作之余,他收集資料,走訪職工,撰寫了《喬后鹽礦礦史》,由工人書法家、工會副主席肖儒求篆刻成碑,立于鹽礦花園內,成為珍貴的文史資料。

1987年8月,喬后鹽礦年產五萬噸真空制鹽設備建成投產,取代了原有的三萬噸制鹽設備,新設備由自貢鹽機設計院設計,革除了舊設備常出現的弊端,更科學合理。在新設備采購、安裝、調試過程中,時任礦長焦漢臣、副礦長王鴻珊、州經委技術科張工付出了辛勤的勞動。1987年3月至6月,鹽礦派出二十多名青年工人,由車間副主任李成才帶隊,到四川自貢鹽廠學習培訓,歸來后新設備實踐操作。

五萬噸真空制鹽設備的建成投產期間,我任車間主任,每天和副礦長陳國權、工程師楊家善,生產科高慶華等同志,堅守崗位處理問題。機械一出故障,立即找就近的師傅處理,不論白天黑夜,不論喊到誰,機修工們隨喊隨到,工人同志們愛崗敬業,勇于奉獻的精神,實在令人感佩。

五萬噸真空制鹽設備的建成投產,徹底改變了喬后鹽礦的生產面貌。從此喬后鹽礦走上了科學發展的新征途。

喬后鹽礦地處偏遠,開采時間長。逐步形成為一個小社會。一家幾口同在鹽礦工作,幾輩人同為礦工的家庭很普遍。鹽礦設有幼兒園、托兒所、職工文化補習班,1979年至1983年還設有職工子弟初中、小學補習班;1958年至1959年設有職工子弟學校、職工醫院、家屬隊,還有經濟民警隊;2000年還設有礦派出所。企業成員較多,負擔沉重,職工住房福利欠債較多。1993年前后才建蓋了四幢三層磚混宿舍樓,安置近百戶職工,其余大多數職工家屬一直蝸居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蓋的土坯房中。沉重的企業負擔加上當時的體制弊端,自90年代后期,鹽礦一直處于虧損狀態,難以騰飛。

改革開放前,鹽礦職工的生活都比較清苦。為了改善生活,大家都抽空上山砍柴,開荒種菜,自己喂豬,在煤渣中撿焦炭。到年底一頭豬殺了,交一半給食品小組,留一半自己食用。家家勤儉忙碌,過著清貧而快樂、簡單而幸福的生活。

喬后鹽礦處在較封閉的山區,各族工人朝夕相處,以礦為家,形成了互相幫助和諧相處的淳樸風氣,有些事一直令我難以忘懷。

我和哥哥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出生,聽父母說,那時候他們都在鹽灶上做工,一家人寄住在灶戶家。母親臨產前,灶戶不讓在他家生孩子。為難之時,家住柴壩的工友伸出援手,接母親到他家,接生、護理,直到滿月才回到灶城。就這樣,哥哥生在上柴壩,我生在下柴壩。

1955年的一天,9歲的哥哥和我在南城門空置的鋪架上玩,哥哥不慎從高高的鋪架上摔下,當即嚎啕大哭。剛好一位姓邱的工友路過,他立即抱著哥哥回家。醫生診斷為左小臂骨折。那時候,醫療條件很差,一家人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聽說我家出事,好心的工友們都來探望。一位工友說他認識一位擅長接骨的山區醫生,愿意領我父親去請。第二天一早,那位工友領著我父親,走了幾十里山路,到了一個叫牛子祥的山村請回來了醫生。幾個月后哥哥的手康復如初,直到長大也沒留下傷痕,后來哥哥順利通過體檢,應征入伍。

工人之間情深義重,更體現在紅白大事上。1988年,我父親因病去世。去世前在職工醫院斷斷續續住院將近兩年。那時我在生產一線,相當繁忙。父親的醫療護理,都由醫生護士承擔,他們盡職盡責,為我們分擔了不少憂愁。父親去世后,很多工友都來問候悼念,幫我們料理后事。出殯那天,礦領導帶著機關干部來開追悼會,老協會的老人們佩戴白花前來送行。從家里到墳山有三里多山路,陡坡路滑行走很艱難,幾十個年輕工人輪流抬喪,中途不歇,一直抬到墳山上,入土安葬。

在喬后鹽礦,不論哪家老人去世,工友們都相互邀約前往吊唁(白族話叫“邊西”),安慰死者家人,詢問喪葬安排,主動提出幫忙。每一位普通人去世,都能風風光光,入土為安。職工家里結婚辦事,工友們互相幫助,女的買菜做飯招待來客,男的張燈結彩、掛彩旗、貼對聯、放鞭炮,人來人往,喜氣洋洋。喬后人待客,熱情周到,先敬煙茶,再請入座,白族土八碗加四個冷熱盤,八人一桌,白酒隨意,你哥我弟,熱情洋溢。

我退休以后旅昆多年,每次和同學老友聚會,談起喬后,大家都很懷念家鄉的風土人情,鄉愁綿綿,難以忘懷。

喬后鹽礦的建設發展,對洱源縣西部山區的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20世紀50年代,喬后就有廣播、電影,周末鹽礦常舉辦交誼舞會,外地的劇團、雜劇班經常來喬后演出,逢年過節,鹽礦經常舉辦各種文體活動,還開辦了工人夜校,幫助職工讀書識字。70年代初,省輕工安裝隊來鹽礦工作,帶來了一種“打千分”的紙牌游戲。這種紙牌玩法,我在外地從未見人玩過。直到現在,喬后人還樂此不疲。后來,省輕工廳派來水溶采礦技術組,其中有受過專業乒乓球培訓的乒壇高手,讓喬后的青少年乒乓球愛好者大開眼界,紛紛效仿學習。那一輩青少年中,成長出一批乒乓球優秀選手,有的成了所在單位的乒壇骨干,有的成了教練,有的在縣級、市級、省級甚至國家級比賽中取得名次?,F在,喬后鎮乒乓球協會還很活躍,經常組隊參加各種比賽,揮拍競技,過關斬將,取得不少佳績。

喬后的文化教育也很有傳統。喬后小學有近百年歷史,是清華白族學子,革命烈士施滉的母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鹽礦工會曾資助過一些家庭困難的職工子弟外出求學,他們不負重托,學業有成后成為所在單位的工作骨干,用自己的所學為國家建設服務。喬后山區的少數民族學生,從小接受漢族文化的教育熏陶,長大后外出學習工作,適應能力,接受能力都比較強,他們當中的佼佼者,有航天博士、醫學專家,有各行各業的精英……

喬后鹽礦職工醫院,前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私人醫院。1953年鹽廠收歸國有后,建成職工醫務室。醫務室的老一輩醫護人員,在條件簡陋的情況下為鹽礦職工家屬的衛生事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如布秉光醫生、楊佩珩醫生,都曾就讀于黃埔軍醫學校云南分校,是醫務室里醫術最好的全科醫生。他們盡職盡責地為群眾治病療傷直至退休。20世紀60年代,醫務室擴大為醫院。一大批學有專長的醫科畢業生充實進來,黃昕、葉家林、羅煥泉、張志遠、白彩云、艾桃芳、杜小池等醫生,醫德醫風都很好,醫院還從青年婦女中培養出一批優秀的護士,楊炳秀、李海王、李金美等。醫院的發展至20世紀七八十年代,已成為有中醫、西醫、內外科、兒科相對齊全的小醫院。那時職工醫院可做一般的腹部手術,闌尾切除、計劃生育剖腹產都不必外出就醫。遇上較大外科手術或疑難病癥,常請州醫院專家來礦診治,給當地群眾及鹽礦職工家屬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職工醫院就形成了一種制度:每逢季節交替,疾病流行之前,就熬制幾大鍋中藥,用保溫桶送到生產車間,職工住宿區,每人一杯,預防疾病;夏季來臨,蚊蠅滋生之時就派人到處噴藥消毒;逢節假日,定期不定期派出人員,挨家挨戶檢查衛生。檢查完后,用不同顏色的紙條,寫上“清潔”“最清潔”“不清潔”字樣,貼在各家門上,督促職工講究衛生。如果哪家門上貼了“不清潔”的紙條,都覺得不好意思。幾十年來,職工們都養成了愛清潔、講衛生的習慣。

2003年,鹽礦改制,職工醫院撤銷。學有專長的醫生護士歸洱源縣衛生局調配,充實到全縣各鄉鎮醫院、縣醫院,成了單位的工作骨干。

喬后鹽礦生產經營幾十年,造就出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能工巧匠。1998年考核評定專業技術職稱,共有4名高級工程師、12名工人技師、10名工程師、36名助理技師、8名技術員。涵蓋了采礦、制鹽、機修、汽駕、水電安裝維修、醫療等領域。修理工一般都會電焊、氧割,一般鉗工制作,技術比較全面。調到外廠的技術工人,往往成為技術骨干。其中邱勝元、歐發先、楊樹良、周錦山等成為機修方面的拔尖人才。高級工程師楊家善,踏實苦干,在采礦翻運工段,研制出牽引機車,使工作效率提高了幾十倍;在制鹽干燥沸騰工段,改進了沸騰床結構,徹底消除濕鹽壓床導致停工停產的難題。高級工程師張家祥,在礦山水溶采鹵工作中嚴謹踏實,建立數據庫深入鉆研巖鹽開采技術,成為云南水采技術權威。張家祥在喬后鹽礦任過礦長,后調昆明鹽礦主管礦山建設,為昆明鹽礦的發展做出貢獻。高級工程師楊玉標被聘為喬后鹽礦總工程師,成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技術專家。1982年國家民委、全國總工會、科技部聯名對長期工作在少數民族地區,有杰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頒發榮譽證書。喬后鹽礦工程師楊樹君等人獲得證書,成為他們一生的殊榮。

1960年,我上小學六年級,當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困難時期,學校經常組織勤工儉學活動。我們曾來到離家18公里外的煉鐵鄉溪登坪塘子邊農村開荒,后來又到喬后大山深處的大麥地村撿橡子。準備出發的前一天夜里,喬后老街突然發生火災。這條老街清一色的土木結構民居,瓦房連著瓦房,店鋪挨著店鋪,很多店鋪之間,只用木板隔開,街東街西只隔七八米。大火一起,南北相竄,東西相連,很難撲救。大火整整燒了大半夜,天亮時才被撲滅。第二天一早,我們跑到街上看到,百十戶人家化為灰燼,銀行、供銷社、飯館墻倒屋塌,碎磚爛瓦遍地,椽頭枯柱冒煙,四處哭聲一片……

喬后本來人多房少,居住擁擠,一場火災,使很多居民工人無處安身。那一年,我家從舊灶城搬出,在北坡村一戶農家租了一間堂屋,全家六口人擠住在一起。一直到1964年才搬到鹽礦工人宿舍。

喬后鹽礦地處滇西北高原峽谷之中,這里山高谷深,相對高差很大。鹽礦所處的位置,海拔1950米,而它所依的羅坪山,海拔達3500多米,據地質資料信息,喬后處于滇西北橫斷山脈地裂帶。這里屬亞熱帶河谷氣候,早晚冷涼,中午較熱。羅坪山水源豐沛,每到雨季,常有洪水、泥石流災害發生,危及工農生產和群眾生活。

1966年,我在大理一中學習,那年夏季,雨水特別多。七月份喬后暴發洪水,黑潓江水猛漲,將建了近百年的永安橋徹底沖毀。那是一座純木結構的跨江大橋,長約四十米,寬約三米,瓦頂覆蓋,兩邊護欄,是一座中式古典風雨廊橋。這座大橋是連接黑潓江東西岸的重要紐帶,馬幫人流可任由來往,挑夫走卒到此可以歇腳納涼,茶余飯后,常有人來觀江賞景。小時候,我們常到河里捉魚摸蝦,游泳嬉戲。我學習結束回去,看到永安橋舊址殘跡,心里很是失落悲涼。事后聽說,那一年喬后發生第一次泥石流,羅坪山腰箐水登村一戶人家,從地基到房屋整體,緩緩朝山下滾動,最后被掩埋在泥水中……

1976年,清水河暴發泥石流。那天夜晚,人們從睡夢中驚醒,一陣陣轟鳴聲不斷傳來,泥石夾雜著枯枝敗葉發出的臭味,滾滾而下,一路毀橋拔樹,填埋了喬后半條街。事后統計,共有7人遇難,幾十戶街坊居民房屋被填埋,河邊幾十棵大樹被連根沖倒,職工醫院及部分職工財物被沖走,清水河上五座石拱橋,一座公路橋被沖得不見蹤影,喬后鹽礦兩個電站受損,那一幕幕慘劇,深深烙印在喬后人的記憶中……

那年,我在洱源工作,回到家時,救災工作基本就緒。聽人們說,黨和政府及時派來解放軍,同喬后工人農民齊心合力重建家園。

1978年夏天,又一次泥石流順清水河滾滾而下。那一天我剛好在家,便隨著人們跑到河岸上觀看。只見濁水裹挾著泥沙巨石,帶著隆隆聲響從羅坪山沖下,河道早已填滿,泥石流時而東,時而西,沖來撞去。很多人在河邊填沙袋刨沙石。好在那次泥石流發生在白天,未造成損失。直到下午,洪水一直不停,我跑回家和家人商量,決定搬行李走人。我們一家三口、岳父母家六口,帶著簡單的行李用具,扶老攜幼跑到離家一里多的南山上。我們之前,已有四五家人來到山上,有的休息,有的正在砍樹,準備搭窩棚。下午五點多鐘,一個住巖曲村的親戚上山找到我們,邀請我們到他家,我們便隨他到巖曲村住了一夜。第二天,確定家里安全后才回家安頓。

喬后古鎮,經歷過這么幾次水、火災害后,早已改變了舊時的模樣,以前,清水河里流水潺潺,河畔古樹參天,河上拱橋飛架,河邊有碾房,水碓,油坊,八角亭,噴水池,清幽古樸。每天早晚,人們在河邊挑水漿洗,孩童們在水里嬉戲玩耍,像極了一幅和諧安寧的水墨丹青,那時永安橋上涼風習習,黑潓江中碧波蕩漾,沙坪河上藤橋搖曳,喬后老街商鋪成排,人流如織……

喬后發生洪水泥石流災害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黨和政府年年撥款救災減災,大力幫助喬后人民重建家園。如今黑潓江上建起了幾座公路大橋,清水河石砌成三面光的河岸河床,修建了一道道攔沙壩,河上建造了鋼板橋、水泥公路橋,老街的居民們,自發組織籌款建起了一座仿古石拱橋。河岸上廣植花草,石板鋪路,涼亭座座,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幾十年來,政府大力倡導退耕還林,以電代柴,保護環境。羅坪山逐漸恢復了綠水青山,鳥語花香的自然生態。近四十年,喬后再未發生過較大的洪水泥石流災害。

如果說,過去的喬后是一幅丹青水墨畫,那么現在的喬后就好比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增添了更多的現代元素,卻多少失去了一些歲月的原色,這是后話。

1989年12月某日,井下值班工施鳳華上中班。晚9時許,聽到礦硐內時不時發出礦石掉落的聲音,看到采鹵井口不斷冒水。他在井下工作十幾年,預感到礦井會有不測發生,趕緊跑出井巷向值班領導匯報。車間主任李漢全等人進礦硐觀察后,當機立斷,通知井下所有值班人員撤離,拉閘停機。十時許,所有井下人員安全撤離。不久就在硐外聽到一聲聲悶響,緊接著數萬方鹵水順井巷洶涌流出。將井巷內礦車、箱木等沖出礦硐。第二天,下坪子村有群眾來礦報告:礦山頂塌陷,形成了一條長約30多米,寬約12米的大坑。這就是喬后鹽礦1989年礦山塌陷事件。

事件發生后,全礦被迫停產。事后查明,事故發生前,喬后地區發生多次3級左右地震。礦山長期開采導致井下受力不勻。12號水采孔超期運行,多種因素綜合作用造成礦山坍塌。屬自然事故,好在無一人傷亡,乃不幸中的萬幸。

事后,州經委派人員來礦,會同鹽礦采礦專家進礦硐進行了詳細勘測,制定出恢復生產、安全防范的各種預案,妥善處理善后事宜。在鹽礦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不出一個月即恢復了鹵水供給,恢復了生產。

礦山的塌陷坑很快進行了填理,但下坪子村的群眾生產生活受到了一定影響。為安全起見,鹽礦向州、縣政府遞呈報告要求下坪子村整體搬遷。此事受到了各級政府重視并撥出???,劃出土地在洱源縣茈碧湖鎮建蓋新村。2005年新村建蓋完成,下坪子村整體搬遷。這個村緊靠洱源騰飛路,距縣城僅兩公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取名喬聯村。村民們安居樂業,務農經商、提前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幸福生活。

2002年,省政府會議決定,喬后鹽礦列入改制企業。2003年4月,由州政府派出的以楊章紅同志為組長的工作組,進駐喬后鹽礦,協同鹽礦領導研制改制方案。6月,改制工作基本就緒,對原有的739名職工采取下崗、分流、內退等方式,留下400人連同所有生產設備并入云南鹽化股份有限公司。從此,喬后鹽礦走上了新的發展道路。

從1953年到2003年,喬后鹽礦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過了五十年風雨歷程。一代代鹽工不懈努力,把一個手工采礦制鹽小廠,建設成具有現代生產工藝,鹽電聯產的中型國有企業。為滇西北地州上千萬人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充足的、優質的食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它的功績,將永載史冊,長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我堅信,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喬后鹽礦干部職工一定能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把喬后鹽礦建設得更加美好。

編輯手記:

喬后鹽礦位于大理州洱源縣境內黑潓江畔,為云南四大鹽礦之一,清初開始產鹽,成為云南最早按規劃建設的井場,生產的鹽供應整個滇西地區及西藏等地。1953年,喬后鹽廠由公私合營小廠收歸國有,成為大理州最早的國有企業,與國家一起披荊斬棘、風雨兼程,走過艱難的崢嶸歲月,為大理州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本期欄目的作者楊發龍出生于喬后鹽礦家庭,成年后在鹽礦工作二十多年,他見證了喬后鹽礦幾十年的風雨歷程、變革發展,從一個手工采礦制鹽小廠,發展成具有現代生產工藝,鹽電聯產的中型國有企業。因為熟悉,作者能把制鹽的設備、工藝、流程這些細節詳細地講述給我們,讓我們對那段已經消逝的歷史有著觸手可及的親切感。因為熱愛,他對鹽礦職工生產生活場景的回憶,有著欣欣向榮的煙火氣、人與人之間的和氣。因為責任,他沒有回避因采鹽、制鹽而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甚至是災難。悠悠歲月,風雨滄桑,我們可以看見,這一個個文字后,是喬后鹽礦與時代命運、民族命運密不可分、休戚與共的關系。

猜你喜歡
工人
on Humanity
油田工人
酒廠工人
三個砌墻工人
光影視界
聰明VS智慧
25名中國工人在埃及遭“扣留”
三班制工人怎樣進行體育鍛煉
上海工人的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