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雨人生

2021-01-14 05:10方蕾
醒獅國學 2021年1期
關鍵詞:蔣捷竹山種瓜

方蕾

詩詞不欺人,一首一闕讀下來,你會發現,多情的人,都曾聽雨。他們看似聽雨,又總將雨寫進詩詞,比喻些人生。

雨與人生,幾度相似。歲月里,總會有杏花雨的輕松明快,也凝眸過,梧桐更兼細雨的涼意。當他們寫雨,其實是在寫當下的人生。

最長久的一次聽雨,是蔣捷寫的《虞美人》。一闋詞,只有六十四字,卻厚重悠長,像一個貫穿了大半生的故事。

那是《宋詞三百首》的壓卷之作,是寫聽雨,也是問心。宋詞到了這一首時,過往里的怒發沖冠、玉壺光轉都已是塵埃,繁華風雅、悲歡離合,都在這一首里,淡然看過、放下。這一闕宋詞,似是宋朝,留給世間的最后一次優雅地回眸。

少年聽雨歌樓上

1274年,宋元戰爭已經打了40年。

宋詞里記錄過的“挑燈看劍”、“金戈鐵馬”,漸漸在蒙古南侵的戰火烽煙里,將豪放嘶鳴出悲壯。家國動蕩里,年輕人試還要考。這一年,蔣捷中了進士。

涼涼雨意,在人生此處就彌漫開來,無可奈何。他知道,鐵騎正在靠近,很多事情都在雨中飄搖欲碎。這新科進士的喜悅,正是其一。

離亂時局中的進士,錦衣里也織著重重的愁,不如少年輕松。少年蔣捷“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應該不是虛話。

畢竟,他是宋末四大詞人之一,才華不虛。畢竟,宜興蔣家自帶高光。蘇軾說“東南無二蔣,盡是九侯家”,這個家族,曾有一代九子皆封侯,后有祖輩定居滆湖之畔,便有了宜興蔣家。

名門世家的才情公子,他的少年生活,不難想象。如果沒有家國戰亂,在歌樓畫舫聽雨的輕松心情,或許能貫穿他的一生。

若逢太平盛世,他會是另一類故事:雅集上有他的才名、坊肆間唱著他的詞作,有知己碰酒杯,有一兩個紅袖愛著慕著??赡?,他會位極人臣,可能,他選擇廉潔安然一生,也有可能,他因恃才、因敢言直諫,被貶到某個山窮水盡處,吃一段異鄉異客的苦,把人生煉出一點謫仙風度。

少年聽雨歌樓上啊,這一句里未寫出的少年往事,都在想象里充滿無限可能,然而不管哪種可能,大體都是精致貴公子養成記。

不管哪種可能,都不會是那個半生流離、抄經換錢的竹山先生。

壯年聽雨客舟中

1276年,蒙古騎兵攻破臨安。之后崖山海戰,宋軍將數百艘戰艦自行鑿沉,十萬軍民跳海殉國,宋的時代,結束了。

少年一夜老成,聽雨客舟中的壯年開始了。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

新的江山里,他是故國遺留客。算不上孤臣,他還沒來得及做臣子,要報效的國家就沒了。他可以奉元征召為官,但植進血液的家族心氣,讓他做不到。

客舟在憂風愁雨中飄蕩,壯年的第一個階段,是故國覆滅、“何日歸家洗客袍”的愁。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 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舊游舊游今在否? 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云,濕透木綿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蔣捷《梅花引·荊溪阻雪》

客舟上,有少年時“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的愁。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風急云低,斷雁不屈。隱而不仕,是他的不屈。

乘著客舟,東奔西走。他還是淡然著,不直說客居的苦,只是在《賀新郎·兵后寓吳》中寫,“羨寒鴉、到著黃昏后。一點點,歸楊柳?!?/p>

他羨慕寒鴉有枝可棲,也想找一處自己的枝頭。選擇竹山,像是對祖輩的一種依訴。

“三徑家聲遠,九侯世澤長”,蔣氏宗族的對聯,寫的是家族的驕傲故事,蔣捷的四十四世祖蔣詡曾隱居三徑,三徑竹由此而來。

還是滆湖之畔,只是昔日府邸變成森森竹山,客舟便泊在了這里。

而今聽雨僧廬下

竹山歲月里,田園漸漸疏解了離愁旅恨,詞里再次寫到“客”時,也是輕輕松松一“種瓜閑客”。

人道云出無心,才離山后,豈是無心者。自古達官酣富貴,往往遭人描畫。

只有青門,種瓜閑客,千載傳佳話。稼翁一笑,吾今亦愛吾稼。

——蔣捷《念奴嬌·稼翁居士》

寫完這一闕,心跡已表,做個田園種瓜客對莊稼一笑,好過榮華富貴。隱居不仕的心氣,《步蟾宮》里那一句“人間富貴總腥膻,且和露、攀花三嗅”,寫得明白又恬靜。

壯年離亂流離之后,他聽雨的心情里,亡國愁痛也隱去了,補上的是從容接受一切的淡然。

此時的蔣捷,找到了人生新的入口,沙塘港竹山在太湖邊上,竹山有座福善寺,他在這里寄居、教書、聽雨。

在竹山開館教書,他是第一人,僧廬里,他聽雨聲,也聽讀書聲。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雨盡管落下,他都能安然接納。

他填了一首《少年游》,詞句內容像是和過往的自己告別、和解。

楓林紅透晚煙青,客思滿鷗汀。二十年來,無家種竹,猶借竹為名。

春風未了秋風到,老去萬緣輕。只把平生,閑吟閑詠,譜作棹歌聲。

——蔣捷《少年游》

客思仍在,只是氣節之“竹”已代替了愁意?!按猴L未了秋風到”,壯志未酬、歷經風雨的意難平也仍在,但他已經可以,在人生的雨聲里,“閑吟閑詠,譜作棹歌聲?!?/p>

時代與人生,幾度聽雨

《虞美人·聽雨》,是蔣捷個人生命里的心路,也是宋朝三百年的一生。無數如蔣捷一般境遇的隱逸遺民,一定也聽過這樣的雨:青春水氣讓意氣更風發,紅櫻桃綠芭蕉,鮮衣怒馬;中年里淅淅瀝瀝的苦難讓惆悵百轉千回,舟是客舟,鄉是異鄉;滄桑著、無奈著,終在某個夜晚,把悲歡離合都看淡,再憶過往,優雅回眸。

聽雨的隱喻,寫照了蔣捷的一生,也寫意了宋朝的況味。宋詞以這一闕詞收尾,是為宋朝做最雋永優雅的挽歌:縱使淋遍時代變亂的雨,也能坦然一切無可奈何,淡然寫一闕深意人生。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虞美人·聽雨》

編輯/徐? ?展

猜你喜歡
蔣捷竹山種瓜
漫畫欣賞
《北京測繪》編委蔣捷教授當選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秘書長
清代中后期詞壇對蔣捷及其《竹山詞》的接受——以常州詞派為核心
談吳組緗《菉竹山房》
??? ?? ?? ??? ?? ??
也傍桑陰學種瓜
靈秀竹山
一人帶頭種瓜 眾人生活變美
種瓜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