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靈解三昧 瑤琴閑素心

2021-01-14 05:10張雪峰李曉禾
醒獅國學 2021年1期
關鍵詞:尺八古琴畫畫

張雪峰 李曉禾

編者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边@篇《陋室銘》也可作為郭關道長生活的寫照。作為我國著名畫家、古琴家,郭關先生的藝術作品極具,美學特色。其作品吸取傳統宗教繪畫的精髓,保持其莊嚴、宏大、清靜、自在的審美內涵,以全新的視角,結合中國畫、版畫、現代裝飾設計等學科精華,打破畫種、繪畫科目的界限,強調畫面意境的營造,氣氛闊大、寧靜而深遂,富于視覺沖擊力。郭關先生結合現代藝術把宗教哲學與精神融入現代審美,使國學的精神在新的時代中以繪畫的形式重新喚起人們的共鳴,郭關著力于探討人類意識的深層結構,對生命的狀態與本質進行思考,深刻的描繪出人性深處的情感,這開拓了中國繪畫的新境界。

學者簡介:郭關,號高樸道人,生于湖南桂東,書畫古琴藝術家。作品涉及書畫、音樂、詩文、斫琴等領域;曉音律,好古琴,七歲始隨祖父學習古琴,后受教于龔一、成公亮先生等,打譜作曲上百首,尺八受教于三橋貴風先生;書法受教于孫伯翔先生;二零零六年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后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二零一三年入龍虎山修道,通齋醮科儀;曾就學于北京師范大學、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著有《郭關詩文集》《郭關禪畫》《郭關詩畫集》《郭關古琴》等。堅持以藝弘道的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發表于各大媒體,眾多作品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F“郭關繪畫全球巡回展”已在臺灣、英國、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所展出作品均被收藏家收藏。臺灣建立有“郭關美術館”,常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余件。

記者:郭道長您好,提到把古琴藝術、國畫和書法融入在修行當中,首先就想到了您。先生您是湖南人,能聊一下您什么能走上這樣一條道路呢?

我是命運中注定了會走這條道路,我活到現在就覺得很多東西特別是人生的關鍵轉折點,貌似是自己選擇的、或自己努力的,但是我感覺自己努力的成分是占小部分,更多好像就是命運他注定了你的命運。

我小時出生在湖南桂東村,某個山區的半山腰。桂東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屬于很貧窮的地方,幾乎沒有文化的氛圍,我們家幾代都是讀書人,稍微有點文化,家里有很多書,長輩都將琴棋書畫作為業余愛好。因為山區物資貧乏,而且我家居住的地方跟鄰居有些距離,就會有離群索居的感覺,因此我小時候沒有玩伴,從小就只能將彈琴寫字畫畫當做我的玩具,靠這些來消遣時光。這些愛好我保持了一輩子?;叵胄r候,我并沒有說長大要當個藝術家、要彈古琴并以此為生存之道之類的話,那時候沒這個概念也沒這個理想,但偶然的機會,命運就決定一個人會走上哪條路,當你走上屬于你的這條路的時候,你覺得非常的順暢。命中幾經轉折,又是真心熱愛藝術,我毅然決然走上了現在這條路。

記者:您在藝術探索的過程中,有遇到引路人或說貴人嗎?

郭關:有貴人確實是有貴人的,但是這個貴人更多是一種象征或轉折。我最早想靠畫畫解決吃飯問題,但一開始年輕人賣畫很難的,無人問津。能靠藝術吃上飯,是因為一個很特殊的機會。當時在湖南我認識了一批畫家,他們都不知道我畫畫,就是一起玩。我是年輕人,會電腦,那些畫家年紀大一點的都不懂電腦,90年代末有的畫家算是比較有錢了,他買一臺電腦連開關機都不會,我給他開關機、郵件往來、發送圖片啥的都是我幫他弄。我一直就幫他發郵件,做了一兩年,都是義務,當做朋友幫忙的。后來我準備開始自己畫畫的時候,我也畫了一幅畫,我說這畫怎么辦?也沒人買。我就記起來了郵箱,就把我的畫也用郵箱就發到他們畫廊了。沒想到,畫廊就一下子看中了,就找上門來了嘛,因此我靠畫畫就能吃上飯了,很神奇,就像你幫別人實際上是偶然的自己建了一個連接,而且非常順暢,你要說現在你給一千個畫廊發,人家也不一定理你對吧?我就只發了一回并且人生第一次,結果就有回應了,這個很奇妙的,并且我才那時候就是正式開始畫畫一個多月,畫了有幾幅非常好的作品。找上我第一次來他就拿了一批放在畫廊賣,然后運氣非常好,當然我覺得也有我努力的成分,我的作品的創意非常好,我畫多少就能賣掉多少,并且湖南有其他有幾家他同時代理的有十幾二十幾個畫家,后來他就不賣其他人的畫了,全賣我的畫了。

我的畫慢慢就賣到了臺灣,我就靠這樣生存下去的,但是也因為這樣得罪了很多畫家,因為等于搶占他們的市場,他們就在背后不斷的說我不會畫畫。因為他們確實不知道我會畫畫,因為他們都是前輩,我在他們面前是一個小年輕嘛,我也不會說我畫的比他們都好,也不會跟他們交流藝術,因為我是晚輩,我覺得你們都是大名家,我也沒資格跟你們交流什么藝術。

那時才二十多歲出頭,我因此能夠算是有了人生第一桶金,獲得了財富自由,我就覺得我就一定要做藝術了,但其實就很容易迷失自己。當時我有很多訂單,人家要畫什么就畫什么,你畫的東西就會迎合市場,市場喜歡什么我就畫什么,這個對藝術創作來講是很不好的,這藝術沒法提升,你會越畫越庸俗,全部去迎合市場了。所以當時我就決定了我要拿這筆錢學習,于是離開了湖南,去大量的投入,學古琴學書法、學尺八,要找最好的老師,買最好的樂器去學,不斷的學習,你只有不斷學習自己才會提高。跟很多掙了錢就去玩樂的畫家不同,我當時很理智,將全部投入了學習,去找中國最好的古琴老師,拜了七八個古琴老師,陳功亮老師、龔一老師、李香婷老師、陳長林老師、熊海華老師,很多老師他哪首曲子彈的好,我就去拜訪學習。

期間我就畫訂單,市場很好、畫的也很辛苦,也因此掙了很多錢,但我對藝術就產生了思考,如果長此以往,我的畫就會變成自我重復,因為人的創造力是有限發,畫不出新東西對任何藝術家來說都是苦惱,藝術家他有三道大山要跨過去,第一道是你要解決技術問題,你要學會繪畫技術,當然這個來努力一點都可以。第二是你要畫出自己的風格與眾不同,你有自己的創意,當然有個性,但是有個性、有風格之后很容易自我重復,你的畫雖然有你的風格,但畫了兩三年后,其實也是在重復自己而已,你的創造力它是有限的。有的人畫山水很有個性,但是他第二張山水就是把這個水口、樹挪個位置,這個其實是自我重復。我不滿足于此,我當時已經有自己的風格了,但畫著畫著的就是什么,你沒辦法突破自己,然后會自我重復。

所以當時我就停下來,我差不多大半年一年時間我都沒畫畫,很多畫家遇見這個瓶頸,覺得沒辦法突破,就繼續學畫畫,學齊白石、畢加索,都在繪畫的圈子里。我選擇的方法是不一樣,我覺得我畫不出來是我的“心”的問題,于是就去研究哲學,研究宗教,開始研究幾大宗教里面對心理、對人的影響。過程中,我發現我對宗教特別感興趣,因為我以前很多迷惑的地方,我不懂的地方,我藝術創作遇到了很多問題,宗教的思想理論它全給你解決了。學習佛教對我影響非常大,學習完佛教理論之后,畫畫就再也不存在畫不出來沒靈感、沒創意的情況,處于禪意頓悟的狀態,解決了靈感的問題,就不會自我重復了。

佛教它給我一種方法論的東西,其實以前我腦子會不斷的有冒出很多創意的東西來,因為我在讀初中的時候做過一次手術,那個手術是在我們那個縣城是一個腸胃的手術,我們縣城那個時候醫療條件是很差的,屬于一個很大的手術。我當時是被麻醉的,但是我醒了之后,聽說我在手術臺上大喊,醫生緊急搶救,但我躺在手術臺上的時候,就明顯記得我好像進入了另外一個時空境界,感覺到另外一個維度,從西方極樂世界或者怎么樣,天上人間地獄幾個維度再穿來穿去,不斷的穿梭,腦子就冒著圖像。往后面幾年,在外在的表現上面我感覺自己變遲鈍了,最簡單的日用品竟然都叫不上名字,但是我腦子里面那種圖像還是不斷的在閃來,做混沌狀態,不斷的在閃出一些畫面,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長時間。所以我畫里面的意境很多是我腦子里面就是出現的圖像,之前是這種圖像在腦子里散著停不下來,我不能控制它。但是后來學宗教學佛教后,我能控制它,我能把這個東西給壓下去,我要調出來隨時調出來,所以學習宗教對我這個影響很大。

我學習宗教之后,以前很多我執著的或者我認為正確的一些藝術的理論,我通通給打破了。就像繪畫山水畫鳥人物分科,他分得很嚴格,一般不會跨學科,山水畫家、他不會畫人物,人物畫家不會畫山水,我原來是學山水畫專業的,沒有涉及人物、花鳥。還有寫意分工筆。這個好像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大家都是那么畫,你看黃賓虹就畫山水,他不畫工筆,他不畫人物,很多畫家只畫一個類型的,好像是理所當然,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子的。

我學了佛教理論后,就發現這些理論都不成立,因為它本來沒有界限,所有都分成“二”了,其實是“不二”的。于是,在我的畫里面就突破山水花鳥人物,什么寫意大寫意的這種界限,我一幅畫里面有山水有人物有花鳥,又有工筆又有寫意,又有古今中外的東西都有,我把這些界限全部都打破了。后來我對西方的東西我也很感興趣,所以我就把這些界限統統的放下,你沒有執著、沒有界限,反而創造力是源源不斷的,他就沒有限制,這就是佛講的解脫,解脫之道是要放下、不要執著,藝術家要突破,一定是要把自己以前所認為的真理、所掌握的、繼承的種種教條得統統的打破。

將所學通通放下對一般人來說很難,因為你好不容易學到的東西,突然間我得反對,所以佛家里面講“所知障”,你知道的越多反而障越多。一個畫家,你畫得很成熟,你技術很好,突然間要把你成熟、熟練的東西統統放掉,這個很難,以他沒辦法突破,因為本身人更愿意輕? 到獲取一些名利對不對?因為這個也不用突破自己,不愿意往更難的方向努力了。學了佛家理論后那就不一樣了,我就把這個思維全部扭轉過來了。我的畫畫靈感源源不斷,哪怕你把我關在牢房里面,關一輩子,我每天都能畫出不一樣的畫作。畫家他一般是要出去寫生、采風,要不沒靈感,他得尋找素材,他還是向外求,我的理解是靈感要向內求,是你的心的問題。你心解決了,這個納須彌于芥子,把你關在牢房里面,你照樣可以畫出千千萬萬不同的東西出來,不需要去外面去找對,心生萬法對。

所以當時我就選擇學習西方后現代主義、學習佛教。學習佛家之后,我的導師何建明教授他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在道教,他跟我說,要全面了解中國文化,得學習道教研究道教。學習完佛教的一些東西之后,就轉向道教,但我學習的方法又跟別人不一樣,我不滿足于就拿幾本書翻一翻,看看那些書面上的理論東西,我不滿足于此。我就喜歡深入內部去,所以我當時學習佛教,我就跟那些出家的和尚天天同吃同住,在印度把釋迦牟尼佛從出生到涅槃路親自走一遍,當時釋迦牟尼佛坐在什么地方,我也坐在那地方,設身處地的想一下釋迦牟尼佛當時他在想什么,他是一個什么心理狀態,我喜歡這樣學習,不是說看幾本佛經就算學過了。當你去了當地的時候與你看書上的內容絲毫不同,書上有很多文學處理過的東西,他有很多想象或者他經過文學意象處理過的東西,與現實是有點差別的。

所以我當時就把釋迦牟尼佛從出生到涅槃的路,親自走了一遍,費了很大功夫,回來之后感觸更深了。后來我就學習道教,去找道教的祖庭,到道教創始人莊道林祖庭現在江西龍虎山天師府學習。而且有些內部的東西你不是道士,他不教,我想我就當個道士吧,我就先入了這一道,我去學高功,學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學了很多東西,畫符、念咒、掐訣這些東西。我入了正一派別,做正一就會接觸到全真的朋友。我就看全真的科儀法事,因為我是正一的高功,我覺得這個圈子很高雅,正一的有點民俗,偏民間一點,因為全真他是王重陽丘處機是高級知識文化分子創立的派別,修養審美很高,包含很多藝術的東西在里面,從正一里面我又到全真學習,學習全真教的東西。最終我發現,我學這些東西其實就是藝術,通過深入學習宗教,得到的體悟,令我又在繪畫上有了新的突破。

像我們現在中國畫它有很多取向,有的人畫的非常傳統的,相應的就守舊,沒有創新意識,

那么你就要創新。有的人就把中國畫畫成西方的畫,這個也有點偏。所以當時我就選擇了一個我的方向:用傳統中國畫的材料、表達中國傳統東方的精神。像西方繪畫它是西方的宗教的一些精神,我們東方人你學西方的精神,就永遠隔了一層窗戶紙,不可能深入體會,就像一個西方人來學中國的東西,你再怎么熱愛總是一定是表面,他很難深入,我們東方人你想學西方人你學不了,然后你就是畫西方精神,再怎么畫,也達不到他們最高的境界,精神東西永遠達不到,你永遠只能拾人牙慧,學了一個皮毛而已。所以我當時就選擇,我的繪畫里面表達東方的宗教精神,但技法上面我古今中外都用。水彩雕塑或水粉油畫的一些技術我都用,但我堅持表達我是東方的文化的精神,所以我就找到這樣一個坐標,因為我對佛教道教認識深入一些,所以我的畫里就有很多宗教的內容,因為這是東方的特性,但我的技法給的視覺印象又是有點現代的感覺,同時也有傳統的意蘊,所以我就選擇這邊一條路走了跟別人的不一樣。

一個藝術家有很好的繪畫技術,然而你今后畫什么東西,這個是很難解決的問題。你畫傳統它是重復古人,沒有新的東西;你畫西方的變成西方畫,你怎么辦?要畫出自己的東西。藝術家,是要你表達你自己的這種藝術思想,你的作品才有存在的價值,它有生命力,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得解決心靈的問題。

我對佛家道家有了一個宏觀的了解認識之后,然后我就以此為基礎就繼續我的藝術創作,但是一開始創作的時候,它也有一些矛盾性的東西,我最早畫了很多佛教題材的畫,許多修行人就很喜歡我的畫,就會鼓勵你繼續畫,但是這里面又有一個誤區,畫著就容易有種取向,會變成宗教宣傳畫,跟藝術本體有差距,我的繪畫就會被宗教強大的東西吸引,將你變成他的附屬品,變成他的宣傳畫,這個就不叫純藝術了。

我一直追求的是純藝術,獨立的藝術是超然,藝術是獨立性、是自由的,不能分變成宗教的附屬品,我可以吸取宗教的精華,表達宗教的靈魂,但我不能變成宣傳畫。所以原來會有很多宗教內的人也下訂單,你給我畫我們需要用它做宣傳之類的,慢慢你會迷失方向。但我當時我就非常警醒,我不能變成一個佛教學說畫家,我的藝術沒有獨立性、自由性它就沒有價值,它變成一個實用的工藝品,這時我就會停下我熟練的那一套畫法,結束時間一長,后來我就發現,不管任何東西,解決的最終是人的問題,所以這個人性是最關鍵的,不管什么佛家道家之類的,始終面對人這個問題。所以后來我的作品就是慢慢把宗教的符號痕跡給淡化了,更多表達人的問題,去通過這個作品探討人性,探討人性人生生命靈魂的問題,這樣就不會變成一個宗教附屬品,也沒有特別強的宗教的痕跡,但又有東方的味道在里面。所以一段時間我就會反思一下自己方向行不行,是不是可以再繼續提高,進行不斷的反思,不斷變換畫風。

記者:太好了,您剛才這一番話讓我覺得你是以畫筆為你的一個表達的方式,但是內心實際上在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境界,然后展示出來讓人豁然開朗的藝術品。

郭關:在七八年前,那時候我還有一個理想是當一個很成功的藝術家,后來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接觸了佛教道教,看到很多一輩子都在做渡人、弘法弘道事情的人。就覺得當個藝術家太小氣、太自我了,好像天天就在為自己的名利而活的。后來我就轉變了方式,要以藝來弘道,就像有一種責任感,所做的任何事情的出發點以及做事方法全部會改變。很多藝術家就像搞教學一樣錄了很多古琴教學視頻,并且收看要收費、賣錢,這是他的勞動這也很正常。但我想的以藝弘道是不一樣的,去年一年我錄制了200多個古琴的教程視頻,還有書法繪畫,我全部公益全網發出去,免費教學,全都講得很仔細,點擊量好幾千萬,我就大量的做這種公益的這種教育的工作,這種通過網絡去傳播。今年我也錄了很多尺八的講座,我把曲譜一句一句非常詳細的講解,全都公益提供給大家學習。嗶哩嗶哩、騰訊、優酷、愛奇藝各大視頻網站都有,還有公眾號,但凡有新的創造出來我就公益性的傳播出去,全套的且講的非常詳細,這些也是一種弘道的濟世度人。我對弘道的理解跟別人有些不同,我覺得像現在我們這個時代,如果以宗教的名義去弘揚宗教的話,不太妥當,政治環境各方面都是不是很妥當的,我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來弘道。因為我們現在中國他有很多人受過的教育是對宗教很敏感的,一個搞宗教的弘道,就以為你是要洗腦或要搞迷信騙錢什么,但是沒有人說不喜歡音樂,不喜歡繪畫,不喜歡書法藝術。所以我大量的傳播藝術,以藝術來弘道,并且都是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進行弘道。

所以今后我的人生主要的事情就兩件,一個是盡我最大的能力把我的藝術作品創作好,第二是培養一些專業的藝術人才。有這些目標,再進行彈琴寫字畫畫,就感覺不是個人興趣愛好的問題,因為單憑興趣愛好的話,我今天想做就做,不做就不做;高興做就做,不高興就不做,單純興趣愛好走不長遠,但是有目標就有一份責任,就超越興趣愛好了,就必須要去做這個事情。這是有益眾生的事,我們要趁著有生之年時間多做這種事情,有了這種想法格局就不同了。如果你作為一個畫家處處計較名利的話,你的煩惱就來自于小格局,你的結緣會越來越就很小。一旦放開了,讓大家公益的學習,現在結緣反而越來越多,助緣的東西、想幫助大家想法越來越多。

記者:郭道長您剛才講的讓我內心體悟是越來越清晰。您說的非常棒,我們人活到這個世界上,你看重陽祖師49歲才真正徹底悟到58歲就圓寂、羽化了,僅僅9年時間一直影響到現在全真道,您對長生的理解是什么?

郭關:你看我們說道家修長生,我對長生與一般人的理解不同,很多人說我要活多長、壽命長,這個就太膚淺了,肉體就是個皮囊。真正道家長生是道德精神的長生。很多歷代的祖師,他們其實人間的壽命很短,但它留下的思想結晶流傳千萬世,現在還在摩拜學習。就像唐朝最有錢有勢的人我們現在還知道嗎?沒人認識。但李白、杜甫、王維這些大家現在我們還在學,他們的思想、藝術作品得到了長存。所以我覺得要在有生之年盡量你要多留下一點精神的東西、思想的東西留給后人。

當然我們在世,不能說我這個東西有多高明,但我會盡力而為,好與不好,后人學不學,那是他們自己選擇事情,但我盡力而為。只問耕耘不問收獲,我就問心無愧了,我沒有虛度光陰了就可以了。節省每一分每一秒做好這個事情就可以了。

所以我對長生理解就希望我今后能多創作點藝術作品留下來,多培養藝術人才,讓他們也通過以藝弘道方式繼續去做這個事情,因為人才的培養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就想做這兩件事情,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記者:人生最重要就是老子講的死而不亡者壽,也是全真道主張的。全真道包括這個重陽祖師在內,只有邱祖活了70多歲,大部分生命都不長,但是影響極其深遠。所以我們現在您剛才說的我們把它再延展,就是說那么從您繪畫的啟蒙是誰,您這個畫這個功力是怎么養成的呢?

郭關:我彈琴寫字畫畫是從小習得,我爺爺就教我了。算是六七歲,我爺爺我父親就正式的教我寫字畫畫彈琴,因為我爺爺他們也喜歡。當時聽我爺爺我爸爸說,曾祖父很喜歡畫畫,原來家里還有他的畫,我曾祖父的銀河小楷是方圓幾十公里都知道寫得非常好的,現在一些老人家都還知道他的小楷寫的好。父親從小就跟我們講這種故事,講這故事我就覺得我的祖上是那么有文化的,內心就非常自豪。經常講這種故事就是一種熏陶,在爺爺父親不忙時也寫寫畫畫,家中有很多字帖,就教我這個東西,教我啟蒙。從小就我爺爺就教這個東西,就是寫字,畫畫從小就算是有啟蒙,但是后來也去學習,因為我在人民大學本科學的是山水畫專業,進行專業系統的學習。研究生學的是宗教哲學。所以畫畫就是一直學習著的,彈琴小時候也學,但沒有像畫畫一樣用功,我爺爺父親他們就教過一點點入門的,但真正走向專業想學好,還是畫畫解決了我生存問題之后,又去拜訪最專業的老師、買最好的琴進行提高的。期間父親一直看著我成長,他也沒有想到我能有今天的成就。父親以前也寫毛筆字,也拉二胡彈琴當做業余愛好。我還有一個哥哥比我大4歲,他就沒走藝術的路,現在做生意。一開始原來最早的時候做藝術他就批評我不務正業,但現在我過得不錯了他也就不說什么了。

我從小比較獨立,現在很多小孩子二十歲左右還跟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就天天管著你,你就沒有什么自主選擇的能力。像我在外干個別的事情的話,他也不會管你。所以我一直就很獨立,老人們覺得你身體健康就搞什么都可以。這個啟蒙還是從小的熏陶,這是有一定影響的,因為如果我家里面沒有很多書,我爺爺父親他們不是說業余喜歡寫字畫畫,我覺得我可能就不會有今天的我了。

記者:在您的講述中,我發現您涉獵的范圍可是相當之廣,現在其實我們醒獅國學雜志也一直在尋找我們的中國文化為什么綿延幾千年可以發展的如此博大的原因,而且到如今沒有看到它消沉,反而看到他更茁壯是什么原因?

郭關:我覺得就是因為我們有一批文人將中國文化不斷的融會貫通,無論是琴、書、畫等,尤其是剛才你講的宗教的文化,將我們的思想融匯在一起。就像在中國古代的王安石,他是政治家同時文學也非常好,書法也很精通。蘇東坡的琴棋書畫都很精通,字就更不用說了,并且他在琴這個方面也很有造詣,現在拍賣市場上偶爾還出現他當年彈過的琴,還有琴館坡仙琴館,他在古琴歷史上是很有名。

所以我剛才講的文化要復興,我們現在都把它太細分了,導致太窄了?,F在所謂的專業分工很明確的,其實古代的藝術家,他自己從沒把自己當個藝術,他畫畫很好,他從來沒把自己當個畫家看,因為古代如果是把他當書法家、畫家他不高興,因為他最高的追求是從政,畫匠什么的不上臺面,所以古代的蘇東坡很多藝術大師,包括民國的古琴大師管平湖、查阜西、吳景略,他們都是書法繪畫古琴水平都很高的。管平湖父親是清代宮廷畫家的,管平湖繪畫水平很高的,拍賣市場上經常有他的畫出現,他是個很專業的畫家,并且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就是靠畫畫為生,他書法也很好。民國以前畫畫的人書法肯定都很好的。這個傳統在民國還沒斷,但是從建國以后就斷了,然后現在彈古琴就彈古琴,書法繪畫他也不感興趣,寫書法就寫書法,他也不畫畫也不彈琴,他就變成很專業的東西了。

但是中國古代的藝術它不是這樣的,它是一種全面的修養的東西,通透的,其實它主要的不是說我要當這個藝術家,我要以此為生,他們更多的是通過這種藝術,“術、技、道”,最高是一個道。彈琴寫字畫畫很多是技巧上的問題,古人通過技來近乎于道,用這些技來悟出道,所以這個技它不是單純一個技就可以了。我們說道在螻蟻、道在屎溺,什么都可以悟出道,所以有很多文人士大夫,他們也寫字畫畫彈琴寫詩作賦,通過這種東西來悟道。

道說白了中國儒釋道三家所共同追求的東西,古人可以通過藝術來悟出道,并不追求當個藝術家、一個藝術匠人。所以像藝術如果你只有術,它就是個匠人,一定你要有術,要有技也有道那么才會通,你這個藝術才會高,要不然你永遠就是工匠。手藝人的藝術到不了神乎其神的境界。所以自古他們這個藝術家,像蘇東坡、王維等畫家或古琴家對彈琴或畫畫對技術甚至都持批評態度,說太過于講究技術,他們講究形似,蘇東坡就說“論畫以形似,見于兒童鄰”,他的意思就是畫畫你要觸發心意,不能就追求畫得像,沉溺于技術里,沒有道,沒有能抽象出來的精神內涵思想。

寫意畫大寫意畫寥寥數筆,像八大山人的畫寥寥數筆,意境躍然紙上,中國文化的精神就是這樣。你看中國的山水畫,宋代的山水畫很成熟,一開始就不是畫現實中的風景,因為它里面就有道的成分,是超現實的。所以中國的山水畫它在全世界所有的畫種里面是極其特殊,是極其有高度的一種繪畫種類,山水畫從一開始就不走“形而下”的路線,因為有道在上面,就一直追求意境,不糾結于你怎么像不像。

這中國藝術的精神都是這樣講究意蘊、韻味、味道,它不能太過于具象,太過具象就流于這個東西,流于低俗,流于工匠。所以像古琴它講究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你就那么寥寥幾個聲音就可以了,老子的大音希聲,就不要追求模擬現實的那種聲音、很炫的奇異炫技。古琴最高的審美的追求是輕微淡遠,中等平和。

現在年輕人彈古琴,經常是叮叮鐺鐺,搖頭晃腦,古時候這都很俗、很忌諱的,但是你看現在就不一樣了,古琴專業的學員培養出來是為了表演,為舞臺表演需要,舞臺表演需要就搖頭晃腦,手動作很大,下指動作很大,極盡表現之能事,因為他不追求道的東西,像這些東西在古人的眼里就是最低等次的。

現在有個問題就是我們所謂的各種藝術,它雖然貌似很繁榮,但品味格調很是浮夸,遠遠不如建國初期或者民國時期的品位格調,像彈古琴,建國以后全國彈琴的人沒多少,就一兩百個人,并且里面水平高一點的就那么十幾個七八個人,現在彈琴的水平高的人很多,但是品位格調對文化總體的綜合修養跟相比它很遠,你雖然量大的,但質沒有上去,品位格調降低了,所以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核心就是缺乏道統,缺乏文化種子,市場經濟的沖擊也很重要,大家都是為了這個名利什么在追逐這個東西。老一輩的古琴家他彈琴不為名利,因為靠這個他吃不上飯,他也不靠彈琴吃飯,所以他能夠非常自由的表達自己,能到無求品質高。畫畫也是如此,如果你為了迎合市場,你要讓收藏家收藏你的畫,你想掙錢,畫格調就會低俗,你要贏得市場,因為普通大眾的審美它不可能很高,你必須要用庸俗,那么畫的話的格調已經上不去。如果彈琴為了名利,天天表演通過古琴來掙錢,怕后面的觀眾聽不到那我下指的力度大一點,如果大音希聲,可能就寥寥幾個音,沒聲音了,怕別人聽了不舒服,我多打幾個影手再炫一點,動作幅度再大一點,俗就來了。

所以做藝術你要做到什么?“人到無求品質高”。所以我就非常的警醒自己,我彈古琴前幾年也經常,之后就覺得我怎么彈的越來越俗了,因此現在商業演出我一概拒絕,我要追求向內走。畫畫也是以前有很多訂單,指定畫什么內容,我現在是你想什么我不畫,你可以出個大概,但我不一定會按你的來,我就不能說你給個樣子給我,我不干,我不能失去藝術創作的自由。只有這樣你才能保持你的獨立性純粹性,不會說在名利里面迷失自己,隨時要檢討。

記者:從您的切身體會出發,古人把琴棋書畫作為文人一種修養,你覺得他們的精神在您身上有何影響呢?

郭關:中國傳統的藝術,不論是書法還是繪畫,它都非常貼切的展現了無譜自然,也是“道”的體現。道法自然,自然才是最高的標準,所以古琴就非常好的去表現自然,因為它的弦是蠶絲做的,木頭取自自然,手法是最自然的,音樂也是描寫自然風光,審美意境最自然。山水畫也是表達一個自然的東西,水墨它非常簡潔。中國藝術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外在形式非常簡約簡潔,但內在的內涵不簡單,你看圍棋它規則很簡單,但是千古無同局,變化無窮。古琴入門只需學會幾個簡單的指法,入門的難度算是中低等難,它很簡單。你看像書法、繪畫,書法三歲小孩會拿毛筆,就能寫毛筆字,門檻很低;畫畫也是小孩子會,雖然門檻低,但內涵卻是無窮盡的,你八輩子都研究不完,中國藝術都有這個特征。

古人通過這種藝術,借助藝術來悟自然之道,所以我自己總結出來所有中國傳統的藝術,它都是以古雅自然為一個標準。古人會追求審美的意境,儒釋道最終追求的古雅自然都是自然而然,富貴本性富貴于英,通過這些藝術能夠表達這些東西。所以一直以來我就希望能通過學習,讓我的畫作、演奏、書法呈現出自然而然的感覺。

在為人處事上,我現在也在不斷的校正自己,怎么樣讓自己的為人處事更加自然而然,與人交往說話更加自然一點,現在有很多人他喜歡裝、喜歡弄個架子、喜歡賣弄學問。我有一段時間也有這個臭毛病,后來覺得很不好,就改正,讓別人都覺得你這個人很隨和,很自然。

通過藝術的修行,現實中很多東西你就會改正,彈古琴就對我的口味產生影響。彈古琴,溪山琴況有個“淡”,就平淡的,我就悟怎么彈琴能達到“淡”,感覺彈了一段時間,我就發現我湖南的原來吃辣椒重口,現在發現我不喜歡吃辣,就喜歡平淡一點的,它越簡單,我反而越喜歡,我吃的舒服,平平淡淡,所以對生活習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生活中也是如此,我是屬于那也能講究、也能將就的,不要求別人講究隨意都行,能講究的時候該講究的時候我會講究,不該講究的是我將就我無所謂,我怎么樣都行。有的人他就什么他自己講究的,他要求別人也講究,你自己吃素,他要求別人也吃素。我也常年吃素,但我吃素我從來不會要求別人吃素,自然而然我不喜歡麻煩別人,做人更加隨和、自然的。

記者:郭道長您剛才講的文化和宗教,我想再深入一點,就是說從佛家來講,您學了佛之后,他對您的最大的體會,從你的內心的體悟是什么?文化或者說佛道首先要度化自己,那么就是說從您本身這些年親近佛家的一些智慧,您最受益什么?

郭關:對我的影響最大的是要懂得放下既定、既往的沉淀,執著的東西,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去在意這個東西,比如說有很多人說郭道長你們修行怎么還對樂器追求那么極致呢?我覺得要用最好東西,也取決于你不知道我用來做什么的,也不知道我對這個物品的態度,比如說我有把很喜歡的宋代古琴,經常用它來演奏演出,但我覺得它就是一個器物,我并沒有說把它當做可付出生命的東西。我的理解是物盡其用就好了,我只是這個物品暫時的一個保管者而已,我并沒有執著于他,我用他是為了讓你有更好的享受、更好的演奏來更好的以藝弘道。通過這把古琴讓你能感受到中國古代唐朝宋朝明朝文化的傳承。聽千年以上的聲音,聽者就能理解到古琴古曲正宗的聲音、原本的味道,新的琴它形態達不到,我是為了這個目的發掘出這個東西出來,但我沒有執著它,哪怕這把琴第二天一把火燒了,我也只會覺得緣分到了,不會垂頭頓足。

它就是一件器物,任何東西都要放下,要破我執,但并不是說與世隔絕,其實內心就像一面鏡子,物照了可以顯現出來,但對鏡子本身沒有污染的,照了就照了,再照別的地方一晃沒了。你不能被內心這個鏡子給掌控,你可以去應對它,人永遠都會覺得自以為掌握了某些真理、真理性的東西、原則性的東西,我覺得這些東西統統都不存在,全是名相而已,所以你要畫畫、彈琴、寫字最后你所掌握的技法也好,藝術的觀點也好,藝術理論也好,你統統都不要把它當回事,有的你可以用,但你不要特別執著,因為你執著就什么,你就會照著去做,遇見別人與你不同的觀點你會不高興,或老想說服人家,或覺得人家錯了,你就有分別心了,越執著什么就會讓你越痛苦,這我覺得是這一點對我的一個影響非常大的東西。

本來無一物,包括古琴這些樂器,它本來也沒有這個東西的,我們現在說古琴藝術很偉大,它的內涵很深,那也是人后來研究出來的,我們可以去研究去學習,但不能太過于癡迷,這是佛家對我的一個影響很大的東西。

道家對我影響最大的是要有一種無為的態度,自然的態度去做,因為道家他追求自然,一切東西只要你違背了自然就會是錯誤的,一定要順其自然。

目前,我就是追求一種自然的準則,我們生活在大千世界,你肯定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我一定要完成的事情是我是覺得容易做到、水到渠成,或者說或者是別人倒上門讓我去做的。很刻意、很困難、很強求的事情我就不會去做了。以前有時候會為了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求人,或絞盡腦汁、竭盡全力,反而欲速而不達。一定要自然而然,這其實也叫一種無為,無為不是無自為,而是自然而然就他推著你把這個事情有的地方無為,有的地方有為,這是道家給我的一個最大的一個受益的東西。

記者:郭道長,您提出一個我覺得非常了不起的一個愿景,就是說要弘道,要布道傳道,利于眾生?!缎血{國學》13年了,我們其實也是在做這樣一個事情,我在全國各地也在講學,講儒釋道諸子百家,更多圍繞經典,那您傳道是啟發人心的角度,比如說佛家的一些很重要的思想,比如說出離、無常、空、放下、去掉貪嗔癡,無所執著,那你覺得這個在當下的人性,從以藝弘道角度來化人心的角度,您覺得更多傳達哪些方面,比如無?;蛘叱鲭x,或者說讓放下執著,你覺得當下人心拯救,從哪方面更好?

郭關:其實我個人受西方后現代主義影響,不喜歡書匠,特別藝術的東西我其實不希望給別人一種答案,更希望給人一種疑問,一種啟示,他自己去理解,我不太喜歡去看書匠式的文章,心靈雞湯之類的,好像我要站在一個道德至高點去教別人做人做事,我更多的崇尚人他是自由的,你可以給他一個啟示,讓他自己做出判斷與選擇,若將藝術淪為一種說教式的東西,會很無聊。因為我覺得自己也沒這個資格,教別人怎么做人做事,因為自己要做到就已經很難了,我只能要求自己盡量做好一點,我覺得沒有資格要求別人,我不喜歡去要求別人做的。所以我的藝術作品更多的是呈現出問題,這么你自己去理解去反思,最好的藝術作品永遠不要給答案出來,因為一旦給出了答案它含義、內含就終結了,沒有一個終極答案時,就有一個很強的值得琢磨、品味的空間,有啟迪,有反觀。十個人看了有十個想法,但反觀的角度不同,把作品成為一面鏡子,我從來不會給別人一個答案,你看我有畫天堂、人間,有畫地獄,善惡的標準也不會給出,是善是惡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悟,所以我也有很多作品還是非常清新唯美的,好像是一個極樂世界,有的作品很可怕很恐怖,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所以我的畫的題材非常廣,天上人間地下我都畫,有的人之畫天上,他的地下也不可能去畫,但我地獄我會畫、人性惡的東西我也會畫,人性善的東西我也畫。

但是我畫惡的時候并不是代表我是惡人,而是把這個惡呈現出來,我就像個廚師一樣的,我各種菜都做出來,你們自己選擇自己合適的。所以有一個觀點說藝術作品是藝術家本人內心的寫照,有些藝術家是這樣的,但對于我來說卻不是這樣,就是對自我的超越,有自己,但是慢慢把自己給放下。人性是復雜的,但藝術家是單一的,我希望能把人性的復雜性呈現出來。人性的復雜性從佛家角度來說本身就是一種無常,就是人的妄念所產生的東西。

我創作的這個理念跟佛教有一點關系的,釋迦牟尼佛講極樂世界,講了人間但同時也講了地獄。釋迦牟尼佛講六道,講佛法,如若他只講極樂世界不講地獄,這個佛法就不完整了。所以我的繪畫體系也是如此,我如果只畫天堂不畫地獄,這個體系不完整,只畫善不畫惡就缺少了一部分,所以我的作品經常會畫出人性的復雜性矛盾性,展現出來,我只負責把這個展現出來,到底是善是惡,由善中看到惡、從惡中看到善,自己悟、自己理解。而且不同時間有不同時間的悟,不同的年紀,不同的時間點,你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所以我的作品我希望是呈現出這樣的狀態。

所以作品有很多都是確實有個玄字在里面,玄就是道。如果你用二分法去理解,那其實有善有惡,有大有小,其實但是你真正你超越二元對立,沒有這個東西。就像太極,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不能給他作價值的判斷。所以我的作品不會給出價值的判斷,判斷一個是非對錯,人活在世上本身它沒有一個終極答案,它就是一個生命的過程,本來無一物,善與惡都是站在不同的對立點,就像蚊子傳播疾病要打死它,但從蚊子的角度我們全是惡魔。所以他沒有絕對的善惡對錯,所以我的畫里不會呈現出一個終極的價值判斷,我喜歡把這個東西呈現出來,你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悟。就像要畫一個人,這個老太太一個人在表面,對外講其實描述的是人的這種思維的常規思維的二元對立的,然后人性的這種多樣性啊,你是一個人,但是你有兩面性啊有兩面性嗯,呈現出來啊,并且這兩面性你在做善惡的選擇,各種矛盾的選擇是他腦子像一個閃電不斷撞擊和碰撞、博弈。

人有永遠是具有選擇性的,我的畫就是把人性的復雜性與選擇,把博弈的電光火石的、波濤洶涌的東西畫出來,但是又一種很迷的,很暗、不清晰的狀態,這是人本來的面貌,自己去剝離、理解。我就是把人性的這種現狀展現出來,你自己去理解去悟。像這樣細微的過程別的畫家都沒有展現過,我就恰巧喜歡展現這個過程。

記者:而且您的畫,最重要的還有上面的部分,有種天人在上空進行交戰、多維度的感覺。我想請一幅畫,感受這種意境。

郭關:畫是沒有,因為下個月在云南有畫展,這些畫基本上就是數量就不太夠了,最近還在創作,你說像那個書法還是有的,畫是真的沒有了。云南政府給了我一個清代乾隆年間的道觀,主動給我把手續什么的都辦好了,在云南茌平山里,建筑還保存很完好,一直空著,讓我在里面做藝術搞教學。言簡意賅來講,真正的藝術像一面鏡子一樣,讓你從中感悟自己,這比我們讀多少經書、聽多少課完全不同。

繪畫藝術屬于一種視覺藝術,是眼睛看的,聽是耳朵,經書是語言文字。繪畫更多是想表達出語言文字表達不出來的東西,耳朵表達不出來的東西,聽不到的,通過眼睛可以看但是嘴巴又說不出來的東西。這個才是繪畫藝術存在的價值。所以一幅畫你如果解釋的很清楚,像插圖一樣,那這幅畫就沒有藝術的價值了,你就看一段文字就夠了何必看這幅畫呢。

所以有很多人問你這幅畫表達了什么意思啊,我就會說,我用語言文字表達不出來但內心我知道,就是因為語言文字表達不出來所以我才畫了這幅畫。我能表達的東西可能只有20%,只能給一個方向。所以我畫中最精深的東西用語言文字是表達不出來的,音樂也表達不出來。我就特別注重用繪畫表達這些語言文字、音樂表達不出來的東西,這樣才能體現出繪畫藝術存在的價值。

記者:所以您剛才跟我講這些,讓我感覺到我也是一個這個啟發式的啊,這個交流讓我感悟到了您的這個創作的出發點非常棒,您的創作更多的是內心和生命,更多的體現王陽明的很多的思想是嗎,現代社會,很多藝術家對佛和道的闡釋比較多,對儒家的闡釋比較少,我覺得要儒釋道融合在一起是不是更好一些?

郭關:儒家是為人處事,做人、入世的道理。像我們做藝術的,做任何事情要“誠”,格物致知,你得要誠心誠意,要如實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人誠心誠意,只有這樣,你的藝術才能做得好,就是我們做一件事情你得認真去對待,這種態度就是儒家的思想了。所以儒家更多的是指導現實生活中為人處世的行為規范。藝術更多的是表達出世的東西,儒家沒有出世的部分,更多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積極入世的思想,這樣藝術表達就比較有限。這就是為什么古代文人士大夫更多的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他們的第一首選的就是考取功名去當官,之前很多道士都是走這條路走不通,不得已才選擇退隱山林,選擇自己的世外桃源,離開那個地方。古代文人士大夫是用儒家思想來指導生活,社會地位上都是儒家的一套,這樣才能獲得生活保障、地位、榮耀,功名成就。但當他們得到這些名利后內心還向往出家或隱士的生活。所以他們創作的作品往往是現實中達不到的東西,表達他內心向往的境界。心中想要的那種很純凈、超世,世外桃源的東西現實給不了,所以要用藝術來釋放,用多種藝術手段,比如寫字作賦畫畫音樂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憤懣。很多古代經典的藝術作品,與作者本人的生存環境有很大偏差的,可能養尊處優但是內心備受煎熬,但呈現出的作品非常高妙、超然,以此為寄托?,F實越痛苦,他的作品展現越超然,是一個矛盾體。比如說,陶淵明如果現實他很如意、通暢他就不可能去種田,這還是比較超脫的。像屈原,實在想不通自殺了,有的就一直在官場里隱忍,苦心經營一輩子。嵇康與世無爭就隱居。歷代和尚很多都是官場不順,為了逃難,寄情于山水,其實他們內心是十分苦悶的,藝術創作部分是表達自己的向往。就是痛苦經過修煉把它轉化。

所以古代的很多作品,就是精神境界在某一點會達到,但是事實上是達不到,而且現實世界也不允許。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有一個很大的落差。就像屈原《離騷》,它是充滿怨恨之言的,所以才成了一個文學經典。這些古代文人士大夫第一是考取功名不成后,不得已而為之,以前的一些職業書畫家,他們都是不得已才選擇當書畫家,包括鄭板橋也是這樣??抠u字畫為生在古代是地位很低的一種謀生手段了。就像前面所說,古人并不想當書畫家、古琴家,他們只是內心的一種宣泄與寄托,但是人生不如意之后,倒逼他們成為了藝術家。

最偉大的藝術作品往往是帶有一定的批判性的,就像《紅樓夢》是對那個已經腐敗到極點的朝代、家族的諷刺,對現實的鞭撻與反思,通過這部作品表達出來?!稄V陵散》是荊軻刺秦、聶政刺韓的故事,帶有反抗意識?!读鹤!肥菍Ξ敃r制度,對自由、愛情的向往,現實中沒有的通過這個事情描述出來?!段饔斡洝分芯啪虐耸浑y,結局是好的,但過程是充滿苦難的,也是隱喻了當時百姓貧苦的生活。很多作品都是對現實的一種反思、深層次的思考。

記者:從中國文化歷史來講,從先秦開始,這些朝代綜合來講,哪個朝代藝術發展的是比較繁盛的?

郭關:先秦與唐朝是比較自由的,藝術的前提是自由。儒家講“誠”,如果社會風氣不自由你就無法表達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先秦諸子百家,百家爭鳴,“亂”但自由;秦代就不能“爭鳴”;魏晉時期談玄論道,這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當時政治非常黑暗,不允許你講政治的東西;唐代因國力強盛,世界文化中心,自由而開放,能產生一些影響深遠的藝術,就像李白、蘇軾、王羲之、顏真卿、柳宗權這些文學大家;北宋也比較自由和開放,特別說皇帝也喜歡這些藝術,就能產生一些重要的藝術作品和文學大家。國力強盛就會更加開放、包容、自信,還有個情況是國家特別衰敗,因為沒有能力去控制,也就“亂”而自由,就像清代末年,政府能力有限、民國時期很亂反而涌現了很多大家。也會更加自由,自由是最關鍵的,藝術一旦失去了自由就像失去了精氣神一樣。

人最重要是一個自由選擇,要有自己的東西,自己的思想。只有自由,你的藝術才有土壤、有營養,如果照本宣科,非常教條,那你的藝術是不會很有高度的。這是古今中外一個共同的真理。人的創造力就是因為他有了思想的自由、身體的自由、精神的自由,沒有忌諱和限制。

做藝術一定要感受到自由,學傳統文化會比較古板,很多會排斥西方、現代的東西,但我一點都不排斥,都是一種開放包容的狀態。中西合璧、融為一體。儒道佛中也會存在一些封閉的東西,西方文化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只要是人類社會就沒有絕對的東西,文化本身是一個中性詞。

古琴來彈現代影視作品我可以認可,對于傳統曲子我也很欣賞,但是有一個觀點就是做什么東西要地道,要真傳統、真現代,不能掛羊頭賣狗肉,并且要誠實、要真心誠意的做這個事情,不是為了迎合或者其他某種目的去做,這個就不純粹。

我主張藝術的前提就是自由,你有表達的自由、物質的自由、精神的自由。

記者:郭道長您可以說一下中國文化元明清三代,文化都處于什么狀態嗎?

郭關:文化以唐代以分界點,魏晉時期有多樣性,唐以前是古代書法,唐以后都為近代書法,直接轉向了。唐以前“古”的東西還是存在的,唐以后就比較少了,變得沒有了。書法中,魏晉的書法還有古法古意,唐還略有一點,以后就蕩然無存了,這是一個事實。從音樂繪畫來說,從唐往清更加轉向個人。你看你唐宋的時候畫山水往往是不帶有個人情緒的,到了清代八大山人,畫鳥畫魚他就翻白眼了,已經有了個人精神意識的體現,藝術它產生了轉向,越來越趨向個人化,個人精神獨立性慢慢凸顯出來。

歷朝歷代文人都是向往自由的,但從唐往后就更多的把自由充分表達出來。唐宋藝術更中正、自然一些,相對來說更符合自然一些,然后到了后來更加的私人化、個人化、小眾化。它各有千秋。

以前很多藝術就像繪畫來說,它更多的有一種實用性的功能,或者它更加傾向于是一種宏觀的整體性的東西,有一個道統在其中,大家都去維護、自覺靠近這個道統。到后面就出現自由度了,更多表達自己的東西,按后現代的理論來講,本來這個世界上存在所謂的整體性的東西,個人化就把它解構了,解構后大家就都能追求到了,程度上就會產生很大的弊端,就像體制性的東西一樣的,他會一種格式化,大家思想都趨于一致性,你創新、創造力就沒那么強了。就像《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一樣,本來它是好的,一旦成為教材,所有人都按著那個來就,就不存在自由度、創造性,變得很教條了,所以到了一定程度時候,一定會出現有人會擺脫套路的。所以藝術有時也是這樣,像詩詞格律,大家都按照格律來搞,這變成文字游戲了,就僵化。后來還會有新的東西出現,發生就轉向。

它總的來講,元明清的藝術的東西其實不能用先進落后來講,文化本身沒有先進落后之分,每個時代都有文化高峰,只是說不同的時候有不同的文化的特征,產生出不同的文化樣貌而已。包括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像萬花筒一樣的,什么都有,在我們中國如果從一個傳統的社會來說,還從未出現過像我們現在這么一個狀態,它像個萬花筒,你發現搞各種各樣的都有,什么東西都有,我們還看不清所處的這個時代,要等這個時代結束了,塵埃落定了,再去分析總結。

宋代它有宋詞,唐代有唐詩,元代有元曲,宋代有山水畫,這些都是一個時代的巔峰。明清有像八大山的大花鳥畫,花鳥的大寫意的花鳥畫,它是一個時代的巔峰,前面也沒出現過,后來也沒有,它是一個時代有它大變性的巔峰式的東西,每個時代都有。

記者:就是說剛才講為什么說元明清,因為后來你看到了民國時期出現了很多大畫家,是不是這樣?

郭關:其實在真正整個中國繪畫史上面來說,民國還高峰不算高峰,沒有出現那種巨匠式的人物,具有時代代表性的人物,像顏真卿、王羲之這種巨匠還沒有。民國屬于矮子里面拔將軍,民國時期畫畫基本也是如此,但民國離現在還很近,還沒有完全可以概括定論、塵埃落定。如果說時間間隔很近的話,藝術就會受到市場的干擾。

目前很多人理解的藝術不一定完全是準確的,我從事藝術創作一直在思考藝術是什么東西,我就總結出藝術一個概念,是我個人總結思考了幾十年的,我們從純藝術的角度來說,不從泛藝術的角度,我們說商業也是藝術,什么營銷也是藝術叫泛藝術,就純藝術的角度來說,我理解是藝術是什么?

藝術是藝術家與創作作品而產生的社會關系的總和。一位藝術家有了作品后,哪怕他去世了,你會發現后面會產生很多變數的東西,因為還有藝術市場,有畫廊,有美術館收藏家,有的是參與炒作的成分。有些可能藝術價值本身沒那么高,藝術家的定位,政治的影響都很重要??赡苣澄凰囆g家藝術成就一般,但是在政治上他就會變成一個大紅大紫的人,這些都有可能的,歷朝歷代也出現過這種情況,所以這是一種社會關系的總和。

藝術不僅僅是藝術家與藝術作品,還涉及到市場政治經濟,這些變數很大的東西,所以我的理解藝術是藝術家與他創作作品產生一種社會關系的總和,而且這個還不是一時的總和。有時候也不是藝術家的決定,也不是這個作品所決定的,是歷史的一種綜合性的東西。

所以我理解近些年我理解的藝術的概念是這樣的,這是我總結出來的一個概念,我看別的什么有關藝術美學的書上面,我們沒看到這樣的一個解釋,這是屬于我個人的結論。

這樣定義就不偏頗,事實上它是受很多拍賣的價格,畫廊或者政治它影響太大了,受人為的影響太多了,是各個力量的關系的綜合。我們一般普通人買,不是從事藝術創作的,或者不是從事藝術行業的,他往往覺得他會就藝術家而論,或者就藝術作品來論,但是其實是不是這樣的。很多畫家要把畫賣出去,賣了多少錢怎么賣,誰用這張畫要做什么事情,這個不是藝術家,也不是這個作品所能決定的,而是資本決定的。

所以藝術很大部分是脫離了藝術作品所能控制的范圍,還是特別現在是經濟社會,它就受資本市場的影響太大了,就像你有的一線的藝術家或者藝術作品,他有時候像股票,有的就要炒股票般炒來炒去,要去探討的就跟藝術就無關的東西,它就是一種資本運作。

記者:我覺得您立宏愿非常好,把自己定義為一個傳道者,讓更多的人用道來化人心。那么這里面就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傳承和傳道人,也就是說您將來如何培養一些真正的傳道的種子,就是弟子你在這方面是怎么構想的?

郭關:在培養人才方面是需要大浪淘沙的一個過程??鬃尤У茏诱嬲谐删偷囊簿颓缚蓴?,我教學收弟子只能是大量的教一下,從中可能就實際一兩個人可堪大任,這就足夠了。我現在從事古琴書畫教學也是一二十年了,也培養出一兩個專門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才,有一個徒弟他彈琴寫字畫畫尺八什么都很專業,現在也是直接從事以藝弘道的工作。以藝弘道肯定首先你得是專業的,但更多人的學習要么說淺一點就附庸風雅,要么就是淺嘗輒止,滿足個興趣愛好,但真正你要做到以藝弘道,附庸風雅的淺嘗輒止的,或者你是個低水平愛好者,那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今后是希望能夠發現一些專業的人才,并且有志向能夠以藝弘道。我的確是培養了很多人,但他們如果說沒有以藝弘道這個想法,當然我就不能強求,因為每個人有生存的自由,生活的自由,對生命的自由,這個自由是最寶貴的。所以這個方面我盡量廣撒網,盡量發現一些適合的人。

記者:這里涉及到一個問題,可能有的成年人會很早的意識到您的藝術和道德的價值,就是說能否從小一點的孩子中發現這個種子呢?

郭關:跟我學目前有小學生、也有初中生,我現在有一個學生,他父親很希望她今后走這個道路,很崇拜想學書畫彈琴,他讓他女兒來學,他女兒學得還不錯,也還挺有天賦的。但是這個小孩子他人生變數太大,對我們而言只能盡自己的可能埋下一顆種子,能不能發芽長成參天大樹都不好說。

記者:您要弘道那就是靠傳承對不對?靠一代一代,您作為第一代人還要把自己對這些文化進行提升,然后要表達,傳道一定是靠后面,也就是說王重陽要靠全真七子。南懷瑾大師臨終前講了讓我們很傷感的話,他那么多學生,他竟然他最后說他沒有一個弟子。

郭關:這是很多大師都會有的情況,其實也很正常,王朝陽全能七子你看比較有成就了也就邱處機,其他的幾個派別基本上都沒有傳承了。所以這只能隨緣,中國師徒制也是看緣分進行傳道、傳承,而且要德藝雙馨。像我的學生里面也有這種情況,藝術很有成就很有潛力,德行不太好,不行,德很好藝不行,那也不行。各種各樣的可能性都有,當然我們就看淡,盡量做好自己的本分。目前,我對藝術的研究就盡量保留下更多的資料,像我彈了一首曲子就會全程錄音錄好,并進行詳細的講解,所以每個東西,每幅畫的繪畫過程我有錄像、有講解,每個局部也有詳盡的資料。我特別注重留下影像資料,今后就有緣人就可以借助這些資料學得到東西。但是這些資料儲存起來,我一個人處理的能力有限,處理不過來。

記者:隨著您弟子越來越多,大家就會幫助您弘揚這個道,我將來也會充當您的引薦人好不好?因為我自己在全國各地講學,再加上我們讀者來發現一些這樣的種子,因為您代表了中國文人的修為和這種傳承的過程,像您這樣的這種方式對未來的孩子和年輕人是特別重要, 而且通過咱倆交流,我覺得您最厲害的不是藝術本身,我覺得還是問道、弘道的能力,對道的追求,藝術只是你的呈現的一個工具,您可以不斷的把它增加,但是實際上道是根本。

郭關:這就是為什么我現在學習尺八了,尺八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我學尺八的時間其實不是很長,六七年,因為他傳到從日本傳回中國也不是很久。以前是從沒接觸過的,但我從小吹簫,后來我一接觸尺八,我覺得他聲音是我所喜歡的,也因此有很大興趣去學習。但是如果僅憑興趣愛好,到了一定程度就會有瓶頸,會堅持不下去,而且尺八是我學過的,所有的藝術門類里面是最難的。對比古琴書法繪畫難太多了,它難度非常大,所以可能只有千分之一概率的人能夠學下去。

記者:我們專訪過一個叫行者的小伙子,他就一直學尺八,但好像沒有你這個大。

郭關:現在國內尺八學習者都是把它當作蕭來吹,5個孔只是6個音,都沒有說正式的學過尺八的技術。絕大部分人吹尺八還是附庸風雅,糊弄外行人的階段。因為很多人對尺八不知道也不了解。尺八是從唐朝作為宮廷樂器傳到日本,一位和尚傳過去創建了一個宗派普化,無論早晚功課等全都吹起來,就變成了他們門派主要修行的法器,所以尺八的背景非常的深遠的,它是在一直在日本就是出家人修行的法器,它比古琴是文人士大夫自己娛樂的器物還要再高一點。當時是只有出家人,師傅給你一個尺八,你才可以進行學習。所以尺八留下的日本古典的曲全是修行的曲目,沒有一點人間煙火的東西,不像古琴他也展示人的喜怒哀樂,高興或者思念朋友。尺八它全是修行的東西,非常超然,全是參禪悟道。在宋代的時候中國就失傳了,到2000年左右,日本的研究專家就到中國來尋根問祖,發現中國人都不會,這個樂器也沒人會吹,也不認識這個樂器。所以,他開始在中國傳播這個樂器,因此從宋代到2001年,尺八的歷史在中國是空白的、失傳的,偶然間我聽到這個音樂,覺得它跟蕭不同,表達的意境也不同,所以就癡迷上了。

深入學習,沒想到難度很大,尺八只有5個孔,但是它可以吹出38個半音。正宗的尺八就是吹響3年搖頭3年,入門就得6年,這是一開始就沒想到的,很多時候想放棄,但還是咬緊牙關天天練。前5年吧,每天6個小時的練習。后來又發現,尺八的曲子全都是佛教傳統的東西,跟道家沒有發生過半毛錢關系,歷史上也沒有,所以我就想用尺八創作一些道家的東西,以尺八弘道。吹尺八優勢是第一批吹尺八的人,稍微努力一點就會被寫進歷史,所以我就想用尺八來傳道、弘道。

然后尺八現在一直都是日本的,吹的曲目全是日本,只流傳下來一首唐代的曲目,后來幾百首全是日本的,所以尺八現在回到中國,我們現在都是在吹日本的曲目,吹到一定階段了,你就會想如何讓尺八中國化,回到中國,這是一個大的難題,現在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有的人用它吹現代民歌民謠,我就想它本身是禪宗的,中國道家思想與佛家本身是一個高度,所以我要創作道家的曲目。并且尺八吹出的聲音特別深遠,跟道家的玄特別接近,近些年我就致力于用尺八創作道家曲目,創作后把曲譜寫好,講解示范全部公益的宣傳出去,這就有傳承了,等于是一種創造性的東西。

記者:就沒人做過這樣的東西,就像你說一個是難,另一個門檻高。

郭關:并且尺八跟道家也沒什么聯系,而我來創造這種聯系,這些年在尺八上面花費的時間都很長,大量的時間是花在尺八上。所以我就提出一個概念,我弘道的方法就是琴尺書畫。把棋改成尺,棋是兩個人的藝術,但我喜歡一個人獨處,喜歡純藝術的東西,多以就將棋改成尺。所以我今后主要的藝術方式就是這四樣,別的我不會增加。

記者:您的智慧很高,而且第一個您剛才講得很對,尺八歷史很悠遠,文化內涵高。第二個它跟中國文化的最高的一些哲學思想進行對接,然后在中國又失傳過,又涉及到怎么挽救它的問題本身。

郭關:它本身的文化內涵就是出世修行的法器,在全世界所有的樂器里面,能夠獨立演奏的樂器,從而成為一個宗派宗教修行的法器的,只有尺八,木魚雖然也是法器,但它不能獨立演奏,它就是輔助樂器。

古琴在中國地位也很高,也僅是文人士大夫修身養性的器物,沒有涉及到出家修行的高度,沒有變成某一個宗派宗教的法器,也沒有這樣的歷史。尺八在日本很長時間就是出家人的法器。它又是竹子做的,是最天然的,我現在就想竹子的自然與“氣”與道家結合起來。道家就是將“氣”,但這方面還是空白。在日本吹尺八最高的理論是虛空,了斷煩惱,一音成佛,不是用于娛樂。吹尺八到達逍遙、道的境界。所以近兩年我就創作了五六首道家的曲目,用尺八傳道。

記者:那我覺得您還是要想辦法把唐宋以前有部分給它恢復。

郭關:沒有,只有一首曲目。

記者:會不會有些曲目是在典籍里面隱藏的呢?

郭關:有,那首曲子就叫《虛靈》,吹尺八的人幾乎都會學到的一首曲子,是所有日本尺八的本源吧。

記者:那不能只是這一首吧。

郭關:只有一首,尺八還有太多的歷史上的未解之謎。

記者:那是誰創造出來的呢?

郭關:這個歷史也是有很多謎,從中國傳到日本的源頭還有定論,是日本一個叫覺心和尚傳過去的。

記者:他跟誰學的呢?

郭關:他是跟一個居士學習的,他當時去了蘇州參禪悟道,跟他同學的一個居士叫張參學到的這首曲子,而這首曲子也是張參祖上傳下來的。

《虛靈》這首曲子怎么創作出來也是有記載的,當時他的祖先非常崇拜一個和尚,這個和尚是個覺悟的,就叫普化禪師,是天寶年間的一個和尚,普化禪師在禪宗里面是非常有名的,后來他圓寂了,他的后人為了追憶他的出家師傅,因為普化禪師生前手里一直拿著鈴鐺,就模擬這個鈴鐺聲,創作了這首曲子。這首曲子然后就流傳下來,后來傳到日本。

所以覺心和尚他也覺悟了,就用尺八來進行修行,他們早晚功課、起事都吹,所以尺八的曲目現在都是有日本禪意的味道,跟世俗音樂完全不一樣。

記者:您能從道統這個角度把它傳承下去難能可貴。

郭關:我現在就把尺八作為我傳道的一個道器。但這個從理論到曲子都是零,都需要我自己去創造。

記者:就是因為您有修行的這個根基,才能把他們一同結合起來。

郭關:所以現在我就想成立一個道家尺八研修會,專門傳播道家尺八,學習道家的曲目,這是個創造性的東西,太好了。

記者:今天我本來只是采訪,其實也是從你身上學了很多智慧,我想剛才最后這個問題一樣,您根越深,您道的傳承會越廣大,而且您立足的點也是最根本的。

郭關:所以我要不斷的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每天要花大量的時間練習。

記者:您現在已經不是學習了,已經可以算作修煉了。真的是儒釋道最終歸道還是道,還是道德經。

郭關:儒釋道最終追求的“道”已經不是道家的道了,就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是超越了宗教,超越一切,

記者:就是您剛才說的,技要近乎于道。

郭關:如果說還是分什么思想門派,還是流于下的。我們所講的道可以說是太上老君、老子講的道,但不是道教的道,而是宇宙的道,是萬法之道。

編輯/徐? 展

猜你喜歡
尺八古琴畫畫
尋琴記:古琴的前世今生
張俊波 情寄古琴,樂以忘憂
奏華夏之獨韻
——不該被國人遺忘的樂器之尺八
人文紀錄電影《尺八·一聲一世))將映
尋訪千年古琴
古琴的收藏價值在何處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我愛畫畫
老樹畫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