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場館建設與舞臺工藝發展
——2020文化場館建設高峰論壇綜述

2021-01-15 08:03
演藝科技 2020年12期
關鍵詞:觀眾廳劇場舞臺

熊 英

(北京《演藝科技》雜志社,北京 100007)

2020年11月28日至29日,在廣州大劇院實驗劇場舉辦了“2020文化場館建設高峰論壇”。來自全國十多個省市的文化場館建筑設計、代建、施工、業主、運營管理等單位的200余位專業人士參加論壇。論壇內容豐富、十分精彩,對今后文化場館建設有較大指導作用,現就論壇主要內容做一歸納綜述。

1 論壇總體概況

本次論壇主辦單位為北京中演演出院線、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等機構指導,廣州大劇院、廣東舞臺美術研究會、演藝科技傳媒、北京中演咨詢有限公司等機構共同承辦。

廣州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廣州大劇院劇院建設發展中心主任何鷹(見下圖)介紹了本屆論壇宗旨,圍繞文化場館建筑、聲學、舞臺工藝設計,舞臺設備合理使用,文化場館技術管理等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研討,為建設好用實用的文化場館獻計獻策。從2018年起,論壇每年舉辦一次,2020年的論壇在內容、參加人員規模和影響力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升,這背后反映的是中國演藝文化產業發展壯大的趨勢,是演藝行業攜手互助共謀發展的大訴求。

二十余位主題演講嘉賓,有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廣東建筑設計院等科研院所的觀演建筑研究人員和設計師,也有來自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北京舞蹈學院、星海音樂學院、廣州大劇院、杭州大劇院等院團的舞美設計、教學人員和劇場管理人員,還有觀演建筑施工單位、設備廠家的技術人員。其20余個主題演講、4個專題座談討論,涵蓋劇場建設和運營管理全過程,既有觀演建筑建設理論探索,也有觀演建筑建設實踐總結,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參加人員有來自深圳工務署設計中心、廣東省文旅廳等文化場館主管機構領導,還有來自劇場建筑設計院、高校、劇場監理、代建、施工單位、演藝設備提供單位等機構相關人員。

2 劇場建設

本論壇組織者所提出的文化場館,意指各種類型的觀演場所,這里統稱為“劇場”。

2.1 劇場的演進

多位演講嘉賓從劇場的起源、劇場建筑、演出內容、觀演關系等闡述劇場發展過程,并探討劇場建設發展方向。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張祺介紹,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城市里為了祭祀酒神狄奧尼索斯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劇院建筑——承載17 000名觀眾的酒神劇場,開始了人類戲劇、劇場歷史漫長的發展演變歷程。從最開始的祭祀、宗教活動的露天劇場,到羅馬形成獨立的劇場建筑,再到中世紀宗教式的戲劇專用劇場、文藝復興時期高大宏偉、裝飾繁復的豪華劇場,直到現當代具有完整成熟的技術水平的各種類型的歌劇院、音樂廳,劇場建筑逐漸成為人類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英國索爾福德(Salford)大學應用聲學博士林克偉提出,廣義劇場包括話劇院、歌劇院、舞蹈廳、多功能廳、大中小型音樂廳、小劇場、黑匣子、定幕劇場、特殊演出劇院等各種類型。

深圳洪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計院常務副院長、設計總監、高級室內建筑師孫大壯認為,狹義的建筑物是人類在地球上最大的構筑物,是藝術與技術的結晶,而劇院建筑是公共建筑中涉及門類最廣的、構造最復雜的——被譽為建筑界的“交響樂、重工業”。但凡劇院建筑都是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標志性建筑,成為當地的文化標桿。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邱小勇工作室主總建筑師、教授級高級建筑師邱小勇,在“觀演建筑實踐分享”中,結合中國-歐洲中心天府音樂廳、天府軟件園音樂廳、成都高新區文化中心等觀演建筑設計案例,闡述觀演建筑設計心得體會。邱小勇提出,觀演建筑包含各類劇場、各式電影院、雜技馬戲場、書場曲藝和大型綜合性文藝中心(含劇場、文娛、展覽、會議、餐飲)。指出未來觀演建筑發展將是走向多樣化發展、舞臺工藝滿足靈活使用的需求、“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的設計、人性化的設施設備應用等。

2.2 劇場設計理念

2.2.1 以人為本設計理念

劇場為誰建,如何設計?一直是人們關注和重視的議題。

世界劇場組織(OISTAT)主席路易斯·揚森在荷蘭通過網上連線,發表“劇場設計,以人為本”演講,提出劇場建設在從規劃開始就必須考慮健康、安全等,以人為本。世界劇場組織副主席、臺灣技術劇場協會創會理事長張翼宇先生擔任現場翻譯。

邱小勇提出,隨著科技發展、旅游演出活動的興盛,近年來秀場等觀演建筑發展迅速,已打破傳統鏡框式舞臺觀眾廳與舞臺明顯分隔的方式,觀演建筑設計呈現三方面主要特點:一是強調觀和演的融合,觀演建筑是開放包容的交流場所,現在舞臺和觀眾廳的界限逐漸模糊,舞臺設計多姿多彩、多樣化發展,比如伸出式、島式舞臺等,模糊了觀眾廳的界限、強化了演員與觀眾的互動、娛樂、體驗和沉浸;二是觀演建筑更注重人性化設計,其關鍵在于“以人為本”,充分考慮使用者的物質需求與心理需求,同時輔以智能化的技術方式,建設人文、綠色、平安與智慧的人性化設施設備;三是注重靈活的使用需求,多功能劇場日漸增多。多功能廳包含T臺秀,產品發布,演講、講堂,話劇、小型音樂會,籃球、羽毛球運動場地等五種功能變化。劇場已由單一的劇場功能,演變為文化演藝綜合體,乃至城市綜合體。

浙江大學副教授、聲學專家張三明認為,良好的觀演關系是劇場觀眾廳的靈魂,觀眾廳的良好觀演關系營造包括觀眾席圍合式布置,一些觀演氛圍好的著名劇院如巴黎歌劇院、斯卡拉劇院、美國新澤西表演藝術中心劇場等都是這樣的觀眾席布置。緊湊的觀眾廳空間,較小的觀眾廳尺度也有利于獲得好的觀演氛圍。

2.2.2 體現地域文化特色的設計

劇場是戲劇生命價值的物質載體,劇場建筑的特征和形制結構等充分體現著戲劇的人文精神,也涵蓋和表現特定文化的影響和內涵。

廣州市設計院副總建筑師、教授級高級建筑師沈微強調,劇場設計應體現地域文化,并結合自己的創作實踐,介紹“嶺南文化要素”及其在劇場設計中的體現。

2.3 劇院施工

中建八局第二建設有限公司智能公司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孫洪磊在“劇院建設管理探索與實踐”演講中,結合公司幾十個劇場建設經驗,總結劇場建筑特點:規模大、標準高、投資巨、形體特、功能多。介紹了劇場施工重點管理內容,包括現場綜合管理、項目界面管理、分包管理、工程設計變更管理、設備管線綜合、專業深化設計等。施工中新技術應用,包括BIM建模技術及工作計算機模擬軟件的應用,把問題解決在施工前。

2.4 劇場建設的難點、重點

圍繞劇院建設重點難點的座談討論中,廣州市建筑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余穗瑤、廣州大劇院舞臺技術總監劉建臻、孫洪磊等專家認為,目前劇場建設存在重規劃、輕策劃,咨詢策劃工作介入晚,把建筑方案定下來,然后把劇場“塞進”這個殼子,造成內部功能和后期使用面臨諸多問題;建管脫節,劇院實際使用單位和建設單位經常是“兩撥人馬”,實際使用單位并不參與劇院的決策和設計,在劇院竣工前后參與進來,接收劇院;協同設計滯后,劇院建設涉及十幾個專業,參與單位多,流程復雜。智能化、舞臺機械、燈光、音響、裝修等專業深化設計不同程序出現滯后,整體設計統籌缺失。因此,劇場設計面臨功能、文化、技術、藝術家及運營等多方面需求,需協調統籌采取合理、均衡的解決方案。

3 關于劇場建筑聲學

林克偉博士曾成功地完成臺灣及內地多座專業劇院、音樂廳、錄音室的建筑聲學設計,他介紹了劇場建筑聲學設計方法、聲學設計內容及設計指標;探討了混響時間特性和聲學設計指標與觀眾主觀感受的關系,必須同時考慮技術指標和觀眾主觀感受。他認為廣義的劇院設計及劇院聲學極具多樣化,尤其是近代的建筑設計更是有甚多超越常規,因此,聲學設計應做相應的調整。

林克偉提出,劇場建筑聲學設計內容除了音質設計,還包括建筑隔聲、設備減震、降噪。劇場聲學設計是集物理、數學、建筑、工程、材料、音樂、藝術于一體的科學,對表演藝術的深入了解應該是做好劇場聲學設計極其重要的一環。

張三明認為,劇場建筑聲學音質設計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建筑手段對觀眾廳內反射聲的有效組織,使觀眾和演員獲得想要的聲音。劇場音樂廳音質取決于聽眾接收直達聲的強弱、反射聲的強度、時間及空間分布。良好的音質要求直達聲足夠強,直達聲后很快就有早期反射聲到達,其中有較多側向反射聲,早期反射聲時間間隔適當,后期反射聲連綿不斷到達。

張三明提出,考慮到劇場觀眾廳個性追求,獲得良好的音質,可以重點控制舞臺口附近對反射聲影響最大的反射面;可以通過池座觀眾席分區,利用側板提供早期側向反射聲;設置側挑臺,利用側挑臺把側墻反射到上部吊頂的聲音,反射到觀眾席。

邱小勇認為,觀演建筑的建筑聲學設計應使觀眾席各處獲得合適的響度、早期側向反射聲、混響時間和清晰度,并應使舞臺上具有合適的聲支持度。演出時,觀眾廳及舞臺內不得出現回聲、聲聚焦、顫動回聲等可識別的音質缺陷;劇場設備噪聲和外界環境噪聲不得對劇場內的音質產生干擾。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建筑學院物理實驗室主任燕翔提出改變混響時間有多種方式:使用墻面翻板式可變吸聲結構;觀眾廳升降吊頂;設置可開關的混響室,改變容積;改變座位數和容積等。

燕翔將建筑聲學與電聲比作路和車,建筑聲學是基礎,道路好才能助力車跑得好、跑得快;如果劇場建筑聲學條件先天不足,電聲也很難彌補。最理想的電聲系統是聽不出電聲的存在。觀眾廳擴聲應考慮人耳聽覺特性在不同響度時的頻率響應,讓觀眾感受到真實的聲音。

廣東酈江科創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恒科介紹了劇場座椅設計,劇場座椅是觀眾廳主要吸聲量,聲學性能是劇場座椅的一個重要方面。

4 關于劇場舞臺工藝

為滿足演出需要,劇場需要進行舞臺工藝設計,配置各種舞臺設備,這也是劇場區別于普通建筑之處。

4.1 舞臺機械

北京金東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博士后智浩對舞臺機械做了系統介紹,標準劇場臺上設備包括吊桿、燈桿、吊架、單點吊、多點吊、軌道吊機、大幕機、二幕機、防火幕、飛行機構等;臺下設備包括升降臺、車臺、補臺、車轉臺、鼓筒臺、樂池臺、翻板、水中設備等。標準劇場舞臺機械特點是設備標準化,配置類似,突出安全性和可靠性。演藝劇場形式多樣,使用頻繁,舞臺機械特點是定制設備多,道具、機械設備、特效、視頻等集成組合,有時需要滿足露天、水下使用要求。多功能廳舞臺機械設備種類多而雜,音樂廳舞臺機械專用設備居多。

智浩闡述舞臺機械控制系統要求穩定、可靠、直觀、簡單,有應急處置措施,有設備狀態監測,操控靈活、方便、實用。他就兩種主流控制系統軸控制器和PLC的穩定性、可維護性、安全性與可靠性、定位精度和同步精度、適應性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比較,認為兩種系統最大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系統架構方面,軸控制器一般采用分散控制的方式,而PLC則更多通過集中控制實現對設備的控制。

邱小勇總結了舞臺機械到演藝設備的演化,即從簡單道具到復雜設備的裝置轉變,從普通指標到特殊指標的參數轉變,從機械設備到舞美機械的專業轉變,從技術角度到藝術角度的視角轉變,從被動實現到主動創意的角色轉變。隨著舞臺技術的發展,已改變了舞臺技術與藝術的界限,舞臺設備成為演藝創意團隊的重要組成,機械設備系統集成和一體化技術應用領域空間廣闊。

4.2 舞臺燈光

舞臺燈位空間應如何設計,對機械設備配置有哪些要求,展開專題演講和座談討論。

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燈光設計專業羅林副教授在“劇場光位——舞臺燈光設計結構性語言”演講中提出:不同光位形成的光線組合,是構成戲劇氛圍、空間造型構圖最關鍵的因素,光位是燈光設計最核心的結構性語言。很多地方文藝院團大多數沒有自己的劇場,文化場館配置的固定舞臺燈具和燈位,往往是這些文藝院團燈光設計創作的唯一選擇。目前劇場燈光設計存在的問題,整體來看,重照明、輕造型,注重照明功能燈位建筑布局,不注重造型功能燈位建筑布局。還存在面光設置過多,角度不統一;耳光投射角度不理想,樂池頂光燈位缺少,舞臺頂部的頂光和逆光吊桿間距過小,舞臺側光吊籠數量不夠等問題。希望劇場燈位布局設計和舞臺燈光設計藝術原則相統一;合理規劃建筑結構布局,耳光采用開放式布局,擴大燈具投射范圍。

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燈光設計專業徐明教授建議劇場吊桿分段設置,最好可前后移動,設置通用吊桿以滿足靈活用光的需求。目前吊籠大多太靠后,被側幕遮擋,應靠近側幕安裝。

高級燈光師潘云輝認為,很多劇場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沒特色;假臺口對燈光使用者很不實用,缺乏臺框、臺唇、樂池區域頂部燈光設置,這些問題應予以重視和考慮。

北京舞蹈學院藝術設計系燈光設計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生導師白文國認為,現在的演出是整個舞臺綜合視覺變化,燈光視頻、舞臺設計應融合。建議舞臺臺口、臺邊設計薄一些,樂池兩側盡量留一點空間,以便于側光設計處理。

江蘇時代演藝設備有限公司總裁于鋒針對樂池頂光缺少等問題,提出可在樂池上方預留空間,增加臺口頂光燈位,設置電動葫蘆吊點和燈光桁架,吊裝燈具設備。

張三明指出劇場觀眾廳設置的面光室和耳光室開口對反射聲影響極大,同時對觀眾廳內部造型影響也非常大,是否采用其他方式解決臺口外燈光值得研究,并認為金長烈教授擔任燈光設計的小百花越劇藝術中心靈活可變的耳光和面光設置,值得借鑒。

4.3 舞臺音響

原總政歌劇團國家一級舞美(音響)設計王繼臣介紹了劇場音響系統的基礎架構和設備組成,歸納了實際演出中遇到劇院音響設備配置的問題。對于一主一備的數字調音臺,應采用完全相同的調音臺,實現真正意義的鏡像備份,確保實時快速切換。劇院建設如果經費有限,音響設備配置應有所取舍,優先保證主要設備,音響系統設備重要性從主到次排序為:主擴聲系統,調音臺系統,返送系統,無線傳聲器,有線傳聲器,周邊設備,環繞和天花音效揚聲器。

華匯音響北京公司技術總監周鳳歆對擴聲系統揚聲器安裝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詳細比較了揚聲器暗裝與明裝的區別,暗裝對揚聲器性能發揮往往造成不良影響,建議線陣列明裝,并提供了很多明裝線陣列揚聲器與裝飾結合很好的成功案例。

張三明提醒,對暗裝揚聲器工程應充分考慮裝飾面層透聲、開口尺寸等不能對揚聲器聲音產生遮擋,同時飾面層與裝飾要協調。

5 劇場舞臺設備的合理使用

5.1 智能燈具在演出中的應用

圍繞“智能燈具發展及在演出中的應用”進行專題和座談研討,相關機構代表暢所欲言。廣州市新舞臺燈光設備有限公司總裁何首鋒介紹“RGB全新一代舞臺5G調光控制技術”,闡述RDM協議控制等調光系統,以及5G網絡控制管理系統功能及先進性;廣州市雅江光電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榮豐認為,場館的照明燈具以劇場經理模式控制,實現集中控制管理、智能化、安全系統,將此服務于場館的設備管理,打造沉浸式文化場館;廣州彩熠燈光股份有限公司李文正認為,智能就是要解放人力、提高燈具效率,包括燈具的自檢、智能芯片植入,相關數據形成報表,上傳到云端,彩熠已開始此方面研發;廣州佰藝精工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朝軍探討“嚴謹技術參數,規范招標條件”、安恒利(國際)有限公司李怡燃分享“先進網絡功能的終極表現”。劉建臻認為,在場的燈光企業都非常重視燈具研發,只要燈光設計師提出用燈要求,企業會不遺余力研究探索,未來燈具發展一定更智能、更全面。

5.2 音響新技術應用

上海中美亞電聲設備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姜洋介紹了數字波束控制技術的柱形揚聲器,該揚聲器有很好的頻率響應和良好的音質,已在德國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中央歌劇院等劇場應用。廣州大劇院舞臺技術副總監趙偉舜、廣州軍區文工團主任音響設計伍余忠等專家,圍繞可變混響系統的價值意義,音響是否是玄學,揚聲器未來的發展方向,揚聲器的體積大小、口徑等與聲壓級的關系,如何管理好劇場設備、為演出服務等議題進行交流。

5.3 技術與藝術融合

廣州大劇院舞臺技術總監、劇院建設發展中心副主任劉建臻(見下圖)發表“舞臺之外光影藝術”演講。通過多場燈光秀案例分析,闡述燈光設計師須具備的能力、燈光設計方案實施所受的限制,希望燈光設計具備良好的審美能力,為人們奉獻美好的文旅燈光視覺作品。

5.4 劇場演出安全與效率

杭州大劇院舞臺部部長、高級工程師鐘國淼(見下左圖)分享了“舞臺管理感悟之安全是?!?。確保演出安全是劇院經營安全生產的首要任務。通過管理制度化、維保固定化、維修及時化、改造重生化使各個專業設備平穩運行,是演出安全的基石,扎實做好舞臺設備設施的安全防控工作,才能保障觀眾、演職人員等的生命安全和演出的順利進行。

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舞臺技術教研室主任劉峰副教授(見下右圖)以“舞臺技術管理在劇目制作中的職責”發表演講。他結合演出實例,闡述如何做好演出方案審核、技術落實、布景制作、排練、裝臺、演出技術保障、撤臺、建立數據評估,提升演出品質。

6 劇場技術展望

伴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技術、5G等信息科技發展及其在劇場建設與演出中廣泛應用,觀演方式、演出形式也將有巨大的改變。未來的劇場將打破舞臺和觀眾廳的界限,更注重人性化設計,“以人為本”,充分考慮使用者的物質需求與心理需求,同時輔以智能化的技術方式,建設人文、綠色、平安與智慧的人性化設施設備。而演藝設備將不斷拓展功能與應用,實現技術與藝術的無縫融合,為藝術家提供隨心所欲的表演舞臺。

為期兩天的論壇涉及文化場館建設及使用的方方面面,理論與實踐結合,技術與藝術交融,前瞻與實用并存,為觀演場館設計建設方、業主與使用者搭建了溝通交流與商貿平臺,將極大地促進演出全產業鏈有效對接,推動文化場館建設與應用科學發展。

猜你喜歡
觀眾廳劇場舞臺
軍迷大舞臺
軍迷大舞臺
歡樂劇場
論《日出》的劇場性
觀眾廳視線分析軟件《神眼》的應用
開心劇場
京劇劇場的觀眾廳設計淺析
我們的舞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