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詩鈔》編纂中的幾個主要問題

2021-01-16 16:12王友勝
衡陽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5期
關鍵詞:宋詩編者詩人

王友勝

(湖南科技大學 中國古代文學與社會文化研究中心,湖南 湘潭 411201)

《宋詩鈔》是清代出現較早、規模龐大、流傳廣泛、影響深遠的一部宋代詩歌總集,由吳之振、吳自牧叔侄與呂留良三人合編而成。該詩集主要編者與刻印者吳之振(1640-1717)為清初著名詩人,因好蘇軾《書李世南所畫秋景》“家在江南黃葉村”句,乃號黃葉村農,題其園曰黃葉村莊。他年輕時嘗從倡導宋詩的黃宗羲、錢謙益問學,亦頗受清初遺民呂留良影響,其詩為時人所盛稱。他嘗手寫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五古似梅圣俞,出入于黃山谷;七律似蘇子瞻,七絕似元遺山”[1]477,“意在力矯嘉(靖)、隆(慶)后尊唐黜宋之偏,隱以挽回風氣自任,故其詩亦近宋,出入于宛陵、東坡、山谷諸家”[2]。另一主要編者與重要組織者呂留良(1629-1683)為清初著名思想家,他精研理學,年輕時曾與黃宗羲、高斗魁游從,與吳之振同鄉,自來喜讀宋人書,“文似朱熹,翻瀾不休,善于說理”“詩學楊萬里、陳師道,深情苦語,能令人感愴”[3]244。本文擬從《宋詩鈔》的編纂、成就與傳播等維度試作分析,以推進已有研究。

一、《宋詩鈔》的編刻緣起、過程與內容

清初時期,宋詩興起,幾與唐詩相埒,錢謙益、黃宗羲倡之于前,舉起宋詩的大纛,汪琬、呂留良、宋犖、王士禛繼之于后,鼓吹宋詩。當時詩壇無論是詩學主張,抑或是詩歌創作,其崇尚、效仿宋詩之風日漸刮起,強勁吹拂。毛奇齡《盛元白詩序》就盛稱當時出現的“海內宗虞山教言,于南渡推放翁”[4]的詩學局面。計東《南昌喻氏詩序》有云:“近代最稱江西詩者,莫過虞山錢受之,繼之者為今日汪鈍翁、王阮亭?!盵5]587可見錢謙益、汪琬、王士禛均為清初江西詩風的最佳推手。汪琬《讀宋人詩五首》其一曰:“夔州句法杳難攀,再見涪翁與后山。留得紫微圖派在,更誰參透少陵關?”[6]233黃宗羲對明代嘉、隆以來一邊倒的尊唐黜宋風氣深為不滿,其《張心友詩序》公允地說,“詩不當以時代而論,宋元各有優長”,指出一代詩有一代詩各自不同的面貌特征,宋詩自有其獨特的風格。詩壇盟主王士禛也經歷了“中歲越三唐而事兩宋”[7]163的詩學轉變,由此可見,當時閱讀宋詩風氣甚濃。呂留良《再過州來柳浪》云:“信手摹卷怗,翻吟宋人詩?!眲⑼^《讀宋詩有作》曰:“頗覺新來得句遲,案頭幾卷宋人詩?!币蚴苓@一詩學思潮的影響,兼之經過明人的損毀而宋集稀少,清初詩人、宋詩讀者乃至詩學批評者急需可供閱讀、可資參考的宋詩范本。

清初倡導宋詩的詩學家除呂留良外,均沒有編纂出作為范本的宋詩總集,順治間雖有丁耀亢抄錄的《宋詩英華》,然影響并不大?!端卧娾n》出版之前,詩壇選界尊唐的勢力依舊很大,選壇仍多唐詩總集,故亟須一部具有較高學術質量與較大社會反響的宋詩總集來正本清源,以與唐詩總集抗衡,消弭唐詩強大的學術影響力,來拯救清初詩壇膚廓、空泛、軟熟之弊??滴醵?,宋詩派著名詩人吳之振、呂留良及吳自牧等勇敢地站出來,向尊唐黜宋的詩學潮流挑戰,在理論上替宋詩張目,同時開始組織編纂《宋詩鈔》,為宋詩樹立標桿。吳之振在該書《凡例》中進行一番審視后,痛心疾首地說:

宋詩向無總集,亦無專選,東萊《文鑒》所錄無幾。至李于田《宋藝圃集》所選名氏二百八十余人,詩僅二千余首,宜其精且備矣,而漫無足觀,非其見聞儉陋,則所汰者殊可惜也。曹能始《十二代詩選》所載,有百數十家,中如陸務觀、楊誠齋,宋之大家也,集文最富,然存者甚少,誠齋尤寥寥,他可知矣。潘訒庵《宋元詩集》,亦止三四十種,雖去取未精,然每集所存較多。蓋宋集為世所厭棄,其存者如秦火后之詩書。[8]5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吳氏對宋詩在明代遭受覆瓿糊壁的尷尬處境深感痛惜,對《宋文鑒》《宋藝圃集》以來的宋詩總集“以唐存宋”深為不滿。有鑒如此,他與呂留良不僅倡導、學習宋詩,而且還共同搜求、編選宋詩。吳之振從檇李高承埏處以重金購得鈔本3000余卷,呂留良亦購得藏書家祁承?淡生堂藏書三千余本。

關于《宋詩鈔》的編纂過程,該書《凡例》云:“癸卯之夏,余叔侄與晚村讀書水生草堂,此選刻之始也。時甬東高旦中過晚村,姚江黃太沖亦因旦中來會,聯床分檠,搜討勘訂,諸公之功居多焉?!盵8]6“水生草堂”為呂留良的居所,可見開始的編纂工作是以呂氏為核心,吳之振、吳自牧叔侄、黃宗羲、高斗魁等共同參與,而始編時間在康熙二年(1663)夏。五人編書之余,亦在水生草堂彼此酬唱?!饵S宗羲年譜》載:“(康熙二年)梨洲與呂留良、吳之振、吳自牧、高旦中唱酬甚樂,有《水生草堂唱和詩》?!盵9]145然好景不長,這個編輯班子很快就因各種原因而解散。吳之振在該集《凡例》中載:“數年以來,太沖聚徒越中,旦中修文天上,晚村雖相晨夕,而林壑之志深,著書之興淺?!盵8]6該書的編輯成員后來或至紹興,或至京師,分散各處,無法集中修書,特別是搜討宋人詩集甚豐的呂留良于康熙五年后放棄科舉,隱逸著述,表彰朱子之學,以朱學正統自居,反對黃宗羲及其為代表的浙東學派。兩人于康熙六年后嫌隙漸大,以致交惡,再無意于《宋詩鈔》的合作編纂,故吳之振叔侄只得全面接手編纂,地點也由水生草堂移至黃葉村莊。

吳氏叔侄在原稿基礎上,“補掇校讎,勉完殘稿”[8]6,最后編定為《宋詩鈔初集》,并于康熙十年(1671)仲秋由吳氏鑒古堂鏤版刊行,前后歷時九年①?!端卧娾n》原刻初印不分卷,后印分四集出版,亦不分卷。該書分106卷且書名省稱《宋詩鈔》,當從乾隆時《四庫全書》本開始。該詩集規模龐大,刻資自然不菲,吳之振雖家境殷實,然以一人之力自費刻印,花費了大量家產,其《黃葉村莊詩集》有“賣田刻書四壁貧,獨有聲名長不朽”的詩句,表達了其獻身學術的精神。詩集命名為《初集》,蓋擬它日再出《續集》《三集》等,然《續集》最終沒有編成,《三集》更無從談起②?!冻跫窋M選的一百家中,尚有劉弇、鄧肅、黃幹、魏了翁、方逢辰、宋伯仁、馮時行、岳珂、嚴羽、裘萬頃、謝枋得、呂定、鄭思肖、王柏、葛長庚、朱淑真等十六家“有錄無書”。所選的八十四家中,絕大多數詩人皆一人一集,但楊萬里有《誠齋集鈔》《荊溪集鈔》《西歸集鈔》《南海集鈔》《朝天集鈔》《江西道院集鈔》《朝天續集鈔》《江東集鈔》《退休集鈔》等九集;謝翱有《晞發集鈔》《晞發稿鈔》二集,《晞發稿鈔》后還附有由謝翱編選的《天地間集》,凡收家鉉翁等17家詩20首;而孔武仲、孔文仲、孔平仲兄弟三人則僅鈔《清江集》一集。

《宋詩鈔》的基本內容是它的“選”。該集為清人編定的第一部大型宋詩總集,收錄了王禹偁、徐鉉、韓琦、蘇舜欽、張詠、趙抃、梅堯臣、余靖、歐陽修、林逋、石介、孔武仲、孔文仲、孔平仲、韓維、王安石、蘇軾、鄭俠、王令、陳師道、文同、米黻、黃庭堅、張耒、晁沖之、韓駒、晁補之、鄒浩、秦觀、陳造、沈遼、沈與求、徐積、陳與義、李覯、王炎、唐庚、孫覿、張元干、葉夢得、張九成、汪藻、范浚、劉子翚、朱松、朱槔、程俱、吳儆、周必大、朱熹、范成大、陸游、陳傅良、楊萬里、薛季萱、葉適、林光朝、樓鑰、趙師秀、翁卷、徐照、徐璣、黃公度、劉克莊、王庭珪、劉宰、王阮、戴敏、戴復古、戴昺、方岳、鄭震、謝翱、文天祥、許月卿、林景熙、真山民、汪元量、梁棟、何夢桂、道潛、惠洪、費氏等83人之詩③。卷首有吳之振所撰《凡例》六則及自序一篇,闡述編纂緣起與詩學主張。編者所選詩歌不加品題、批點,這自然與該集規模過于龐大有關,但更主要的是,“若一加批點,則一人之嗜增,未免有所偏著,而古人之全體失矣”[8]5;“不著圈點,不下批評,使學者讀之而自得其性之所近,則真詩出矣”[8]6。然有的詩附題下注,記錄文字異同,或考釋題中人物生平;有的詩正文或詩末保留詩人原注或編者校記。全書編排大體以詩人所處時代先后為序,體例仿元好問《中州集》,每集之首冠以小傳。小傳當由呂留良撰,其詳可見《呂晚村先生文集·續集》所收《宋詩鈔列傳》。故錢鍾書《談藝錄》載,“《宋詩鈔》中小傳八十三篇,出晚村手者八十二篇”[10]366。呂留良曾對宋人集“極力搜求”“欣然借鈔”“行吟坐?!?,下過一番苦功夫。小傳內容或勾勒詩人生平仕履,或評述詩歌創作藝術,往往要言不煩,論證妥帖,宋詩之風格、流變宛然可現。如他曾寫小傳分析張耒詩歌源淵與風格曰:“史稱其詩效白居易,樂府效張籍,然近體工警不及白,而蘊藉閑遠,別有神韻。樂府、古詩,用意古雅,亦《長慶》為多耳。子瞻謂秦得吾工,張得吾易,謾相壓也,要在秦、晁以上?!盵8]969他指出了張耒詩歌近體詩蘊藉閑遠,樂府古體詩古雅高妙的不同寫作風格?!端问贰肪硭乃乃摹稄堮鐐鳌芬嘣唬骸埃纾┳髟娡須q益務平淡,效白居易體,而樂府效張籍?!盵11]13114呂留良后又寫小傳,記敘文同的文藝成就及與蘇軾交游云:

自謂有四絕:詩一,楚辭二,草書三,畫四。且云:“世無知我者,惟子瞻一見,識吾妙處?!逼湓娗迳n蕭散,無俗學補綴氣,有孟襄陽、韋蘇州之致。與東坡中表,每切規戒,蘇門亦嚴重之,不與秦、張輩列。送蘇倅杭云:“北客若來休問事,西湖雖好莫吟詩?!碧K不聽也。世以為知言。[8]856

與蘇軾一樣,文同也多才多藝。從呂留良為他寫的傳記來看,文同對自己的詩很看重,對蘇軾給予他的稱揚總是記掛在心。他經常規勸蘇軾寫詩不要過多干預時政,加上自己年齡比蘇軾長將近二十歲,故沒有“與秦張輩列”。

二、《宋詩鈔》的成績與局限

參與《宋詩鈔》的編者均為清代宋詩派的先鋒,他們普遍學習宋詩、推尊宋詩、宣傳宋詩,對明代前后七子以來一味尊唐、抵斥宋詩的風氣抱以不滿情緒,力圖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為宋詩張目爭一席之地。如果我們要總結《宋詩鈔》的成績,這應該是最為主要的。吳之振在《宋詩鈔初集》自序中開宗明義地說:

自嘉、隆以還,言詩家尊唐而黜宋,宋人集覆瓿糊壁,棄之若不克盡,故今日搜購最難得。黜宋詩者曰“腐”,此未見宋詩也。宋人之詩,變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盡,精神獨存。

余與晚村、自牧所選蓋反是,盡宋人之長,使各極其致,故門戶甚博,不以一說蔽古人。非尊宋于唐也,欲天下黜宋者得見宋之為宋如此。[8]3

作為一部收詩多、包羅廣的宋詩總集的理論宣言,吳之振在這里明確地表達了兩層意思,或曰《宋詩鈔》的兩個編纂動機:其一是存宋詩;其二是存真宋詩。

首先來看《宋詩鈔》的存宋詩。該集取材務求廣泛,以便讀者窺見宋詩全貌,不以一說蔽古人,體現出了恢宏的學術氣度與寬廣的學術胸懷。其《凡例》云:“是選于一代之中,各家俱收,一家之中,各法俱在”,此可謂全書的綱領性主張。從入選的詩人來看,隊伍齊整,陣容強大,不僅王禹偁、蘇舜欽、梅堯臣、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陳師道、黃庭堅、朱熹、范成大、陸游、楊萬里、劉克莊、戴復古、文天祥等兩宋大家被悉數鈔錄,就連鄒浩、陳造、沈遼、沈興求、徐積、孫覿、汪藻、范浚、朱松、朱槔、程俱、吳儆、薛季萱、林光朝、樓鑰、劉宰、王阮、戴敏、戴昺、鄭震、許月卿、梁棟、何夢桂等在今天看來名氣不大的詩人亦在其列,此外還鈔錄了李覯、朱熹、張九成、劉子翚、陳傅良、薛季萱、何夢桂、葉適等理學家的詩以及道潛、惠洪等詩僧的詩。如果把原擬入選,最終“有錄無書”的魏了翁、方逢辰、岳珂、嚴羽、謝枋得、鄭思肖、朱淑真等十六家也算上,那更是群英薈萃。按照編者在《凡例》中的設想,除初集外,還要編二集、三集,其計劃不可謂不宏大。

編者欲存真宋詩的想法,在詩的選目上得到了很好的落實。眾所周知,明人普遍尊唐黜宋,所選宋詩側重“近唐調”,以求與唐詩趨同,即所謂“以唐選宋”。明代頗富美譽度的《宋藝圃集》選宋詩“取其離遠于宋而近附乎唐”的做法就曾遭到吳之振的激烈批評?!端卧娾n》則注重選錄最能體現宋詩風格與特點的作品,旨在“盡宋人之長,使各極其致”“欲天下黜宋者得見宋之為宋如此”[8]4,此之謂“以宋選宋”。如《歐陽文忠集鈔》選錄《讀徂徠集》《重讀徂徠集》《鎮陽讀書》《讀張李二生文贈石先生》《讀蟠桃詩寄子美》《讀書》《讀梅氏有感寄徐生》等讀書詩,以彰顯宋詩題材人文化、日常生活化特質的編選目的。又,編者以王禹偁列全書之首,而比他年長38歲的徐鉉卻屈居其后,過去有學者批評這是編次失當,實際上這是編者的有意安排,為兩宋確立詩統,因“元之獨開有宋風氣,于是歐陽文忠得以承流接響。文忠之詩,雄深過于元之,然元之固其濫觴矣”[8]13?!端卧娾n》編者努力彰顯宋詩特色,為宋詩正名張目,同樣推尊宋詩的翁方綱對此頗為激賞,其《石洲詩話》卷三表彰曰:“吳鈔大意,總取浩浩落落之氣,不踐唐跡,與宋人大局未嘗不合?!盵12]1421

《宋詩鈔》對詩人的看法,對詩歌的評價,對詩學各流派與群體的梳理、闡釋,主要體現在吳之振的序、凡例與呂留良的詩人小傳中。在詩學觀上,編者最值得肯定的是沒有陷入唐宋詩優劣高下的門戶之爭,能夠客觀地評價宋詩,認為“宋人之詩,變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盡,精神獨存”[8]3。一方面,編者對那些能自立面目、開拓畛域的詩人評價尤高。如評歐陽修“其詩如昌黎,以氣格為主。昌黎時出排戛之句,文忠一歸之于敷愉,略與其文相似也”[8]315;評蘇軾“子瞻詩氣象洪闊,鋪敘宛轉,子美之后,一人而已”[8]628;評黃庭堅“會萃百家句律之長,究極歷代體制之變。自成一家,雖只字半句不輕出,為宋詩家宗祖,江西詩派,皆師承之”[8]889,“實天下之奇作。自宋興以來,一人而已,非規模唐調者,所能夢見也”[8]889;評楊萬里“不笑不足以為誠齋之詩”[8]2038等,皆可謂抽絲剝繭、入骨見髓。另一方面,編者沒有過分拔高研究對象的優點,能十分理性地分析宋詩藝術上的失誤與局限。如批評王安石詩“獨是議論過多,亦是一病爾”[8]564,批評蘇軾詩“用事太多,不免失之豐縟”[8]628,批評黃庭堅詩“惟本領為禪學,不免蘇門習氣,是用為病耳”[8]889,等等,凡此皆能痛下針砭,不容私情。

《宋詩鈔》大氣包容的氣度,時賢及后人多有褒評。吳之振友人王崇簡《吳孟舉以所輯宋詩相貽賦贈》一詩贊曰:“卓識開千古,從今宋有詩。漢唐堪并駕,鮑謝不專奇?!薄端膸烊珪偰俊肪硪痪农枴端卧娾n》提要曰:“之振于遺集散佚之余,創意搜羅,使學者得見兩宋詩人之崖略,不可謂之無功。與廷棟之書互相補苴,相輔而行,固未可偏廢其一矣?!盵13]2663《宋詩鈔》只鈔大家,《宋百家詩存》只鈔《宋詩鈔》未收的小家,兩家相輔相成,基本上代表了宋代詩壇發展的全貌。

《宋詩鈔》的不足之處亦很明顯。首先,全選鈔詩數量貪多,規模過于龐大,作為詩歌選本的價值大打折扣?!端卧娾n》是一部沒有編完的總集,尚且錄詩約12000首。正因如此,個別詩集,尤其是《劍南詩鈔》《東坡詩鈔》等一味貪多,分別鈔錄971首、452首。楊萬里九集凡鈔詩1800余首,約占其全部詩歌的百分之四十三。有些組詩照鈔不漏,如汪元量的《湖州歌》98首、《醉歌》10首,秦觀的《春日雜興》10首、《田居四首》等,可見,拋開呂留良所作的詩人小傳不說,該集作為選本的意義并不明顯。二十余年后,《宋詩刪》的編選者之一邵暠即予批評,“向之選唐詩者,濟南裁數百首,或病其隘;高廷禮取材極豐富,不過數千,而今《宋詩初集》之鈔已至萬余首,幾欲多宋而少唐”[14]。其次,諸家詩選多寡懸殊、前后不一,有失均衡,無法反映詩人的創作全貌。該集鈔詩多者如陸游《劍南集鈔》近千首,蘇軾《東坡集鈔》四百余首,兩集合計,約占《宋詩鈔》詩歌數量的八分之一。少者如張九成《橫浦詩鈔》、鄒浩《道鄉集鈔》、范?!断阆n》、梁棟《隆吉集鈔》等錄詩20余首,戴敏《東皋集鈔》錄詩10首,孔文仲《清江集鈔》則僅錄6首,附于孔武仲《清江集鈔》后,且缺小傳。又囿于所見所藏,個別詩集選得不均衡,沒有覆蓋詩人全集,如鈔劉克莊詩,以僅存《后村先生大全集》前十六卷內容的《后村居士集》為底本,故于卷一七至四八,三分之二的內容當然無法鈔錄;樓鑰《道鄉集鈔》只鈔前十卷,后四卷一字未錄;汪藻《浮溪集鈔》所鈔僅27首,而不錄《永樂大典》與《詩淵》中所載的280余首,均無法窺見詩人創作之全貌。

第三,編者申稱只鈔大家,然囿于所見所藏,像魏野、林逋、楊億、曾鞏、司馬光、蘇轍、曾幾、呂本中、葉紹翁、劉過、姜夔等在宋詩發展過程中做出過一定貢獻者卻未能入選,頗有遺珠之憾;而沈興求、范浚、朱槔、程俱、吳儆、劉宰、王阮、戴昺、鄭震、梁棟、何夢桂、費氏等詩名甚微,并不算大家,卻予選錄,終是遺憾。編者在確定大家的標準上頗多可議之處,如對北宋詩歌入選標準過嚴而對南宋詩歌入選標準卻過于寬泛,以致北宋入選者僅二十余人,與宋詩發展的實際情況遠不相符。具體表現在,北宋西昆體、晚唐體詩人無一當選,而南宋永嘉四靈又悉數鈔入。又如,北宋蘇軾之弟蘇轍、之子蘇過均被遺漏,而南宋朱熹之父朱松、之叔朱槔,戴復古之父戴敏、之從孫戴昺四人的詩才遠不如蘇轍、蘇過,卻被選入,甚是不解。以上兩方面,都曾引起翁方綱的強烈不滿,他說:“石門吳孟舉鈔宋詩,略西昆而首取元之,意則高矣。然宋初真面目,自當存之。元之雖為歐、蘇先聲,亦自接脈而已。至于林和靖之高逸,則猶之王無功之在唐初,不得徑以陶、韋嫡派誣之?!盵12]1402他又說:“《宋詩鈔》之選,意在別裁眾說,獨存真際,而實有過于偏枯處,轉失古人之真?!盵12]1420“文定(蘇轍)自是北宋一作家,而《鈔》亦不入?!盵12]1420另外,《宋詩鈔》因批評明代前后七子與以陳子龍、李雯、宋征輿等為代表的云間派宗唐復古詩風時矯枉過正,所錄之詩往往體現出尚豪雄而失于粗疏、重性靈而流于率易的毛病。又編者所據之底本原多殘損、錯訛,故題下注、小序亂入詩題,重出誤收,組詩散鈔各處的現象時有發生,如卷五《滄浪集鈔》所鈔蘇舜欽的《田家詞》實為張耒詩,題作《有感》(三首其三)[15]204。

三、《宋詩鈔》的傳播與影響

呂留良雖對《宋詩鈔》的編纂有著首創之功,但吳之振則對該書的編纂完成及刻印、流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該集至康熙十年(1671)編定并由吳氏鑒古堂刊行,凡106卷。吳之振刻書既畢,于當年八月即攜帶多部,自故里桐鄉啟程赴京,遍贈詩壇友人與巨子??滴醭?,京師已有宋琬、汪懋麟、田雯等倡導宋詩,而《宋詩鈔》的出現正如雪中送炭,契合了詩壇的這一要求,故很快一炮走紅,迅速在詩人間流行開來。因此,《宋詩鈔》在清代宋詩總集的編纂與宋詩學的發展上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直接推動了清代宗宋詩風的形成,也為清詩的創作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藝術范本。吳之振在《讀宋荔裳觀察<安雅堂集>題贈》中表彰宋琬的詩能“驅除王、李聱牙句,摒當鐘、譚弇囈詞”,在《次韻答梅里李武曾》中又云:“王李鐘譚聚訟場,牛神蛇鬼總銷亡?!盵16]吳氏不僅要擺脫嘉靖、隆慶以來詩歌流派間無休止的論爭,還旨在掃蕩當時詩壇創作上浮夸矯飾的詩風?!端卧娾n》的編定正是其詩學主張的具體實踐,故一經出版,即出現轟動效應。宋犖《漫堂說詩》載:“明自嘉、隆以后,稱詩家皆諱言宋,至舉以相訾謷,故宋人詩集,庋閣不行。近二十年來,乃專尚宋詩。至余友吳孟舉《宋詩鈔》出,幾于家有其書矣?!盵17]416后來四庫館臣在《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七三《精華錄》提要中論及這一文學現象時也說:“平心而論,當我朝開國之初,人皆厭明代王、李之膚廊,鐘、譚之纖仄,于是談詩者竟尚宋元?!盵13]2343清初詩人厭棄明代王、李、鐘、譚等膚廊、纖仄的不良詩風,以自覺接受宋人創作的藝術經驗為風尚,這一詩學轉向正是《宋詩鈔》在詩壇所產生影響的標志?!端卧娾n》的出版,可視為清初詩風由尊唐轉向崇宋的分水嶺。

《宋詩鈔》行世二十三年后,清初遺民邵暠因其“鈔已至萬余首,幾欲多宋而少唐,學者望洋興嘆,茫無津涯”[14],乃“刪其繁冗,擷其精實”[14],刪鈔宋代詩人63家,詩365首,輔以詩人小傳,編成《宋詩刪》2卷。編者在刪鈔過程中同樣彰顯了自己的詩學思想,如對宋詩創作的高峰期元祐詩壇不甚看重,而比較重視南宋詩歌。謝翱、林景熙等遺民詩人的詩歌入錄較多,對感念故國、懷舊思鄉的愛國詩情有獨鐘,其遺民情結與民族情感比較濃厚,不難體察。與《宋詩鈔》不同的是,該集對一些以理學見長而詩不甚知名的人如李覯、張九成、薛季宣等予以刪除,一字未錄。另外,他認為《宋詩鈔》過度崇宋,主張唐宋兼采而實偏于唐[18]16-20。邵暠自序批評《宋詩鈔》謂,“尊唐而不能為唐,時或逗而之宋。于是一二騷壇之士,更取宋詩而尸祝之,然不無矯枉過正”[14]。該書有康熙三十三年刻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2015年影印本。

《宋詩鈔》在后世的傳播與它所彰顯的政治態度不無關聯。該書多鈔錄宋末謝翱、文天祥、林景熙、真山民、汪元量等遺民詩人的詩,具有較濃厚的反清思想與遺民傾向,因此,此書也因編者的政治遭遇而銷聲匿跡很長一段時間。它在風行康熙詩壇數十年后,至雍正、乾隆年間,卻幾度被禁毀,原因就是編選者之一的呂留良。呂氏晚年誓死拒絕滿清的博學鴻詞科之征,削發為僧。呂留良死后49年時,即雍正十年(1732),受湖南儒生曾靜反清案之牽連,他被雍正皇帝欽定為“大逆”罪,慘遭開棺戮尸、梟示之刑,其子孫、親戚及門人或被戮尸,或被斬首,或被流徙為奴。與此同時,他的著述多被焚毀,《宋詩鈔》自然也未能幸免于難。不過,政治之于學術的干擾終不及文化的影響那么久遠。晚清以來,《宋詩鈔》因其較大的規模和較高的學術質量,依舊保持著長盛不衰的學術魅力,其刪評、增補之作不勝枚舉,如車鼎豐、孫學顏合撰的《增訂宋詩鈔》(已佚),熊為霖的《宋詩鈔補》,佚名編的《宋詩鈔精選》,佚名編的《宋五家詩鈔》等。其中,管庭芬、蔣光煦的《宋詩鈔補》86卷,值得特別關注。

《宋詩鈔》流傳百余年后,晚清著名學者、藏書家管庭芬(1797-1880)與蔣光煦(1813—1860)賡續前賢,同編《宋詩鈔補》,補足原本“有錄無書”的十六家,其它各家也多有增益,特別是對原書“前詳略后”的“略后”進行了補救,如歐陽修的《明妃曲和王介甫》、王安石的《桃源行》《泊船瓜洲》、文天祥的《正氣歌》等名篇,凡補85家,2780首,其中與原本重出49首,實僅2737首。該書內容主要包括補詩、小傳與詩評等三部分,其資料主要來源于《石倉歷代詩選》(宋代部分)、《宋詩紀事》與《宋百家詩存》等三書。其中,詩評皆鈔自《宋詩紀事》;詩人小傳亦主要鈔自《宋詩紀事》,僅極少數詩人如劉弇、鄧肅、岳珂、裘萬頃、韓琦、文天祥等鈔自它書;各別集詩歌的鈔補主要來源于《石倉歷代詩選》(宋代部分)與《宋詩紀事》,而非取自該作者的全集,僅劉弇《龍云集鈔》、岳珂《玉楮集鈔》、鄧肅《栟櫚集鈔》全鈔自《宋百家詩存》。補詩或全鈔或稍有增益,但其所增補者亦頗為有限,如補鈔永嘉四靈趙師秀、翁卷、徐照、徐璣的詩,未曾翻檢作者別集,甚至連《南宋群賢小集》都沒有查閱;又,《石倉歷代詩選》乃明人所編,文獻缺陷嚴重,《宋詩鈔補》據其鈔錄時,未能更正,往往以訛傳訛。

直到二十世紀,《宋詩鈔》在詩界選壇還存在著強大的學術影響力。1914年,“同光體”閩派詩人李宣龔(1876-1952)校補了《宋詩鈔》的缺文,計五十八家七百二十八字,由上海商務印書館據吳之振鑒古堂康熙十年刻本影印,書前附有李宣龔的“校補記”,記敘原刻本之不足及影印時鈔補缺之事甚詳。商務印書館重印《宋詩鈔》后,李宣龔在《宋詩鈔補序》中有感于原本“闕詩者凡十六家”,“將董理補輯,以成完書”,恰在其時,得知藏書家劉承幹得到別下齋舊藏本管庭芬鈔補、蔣光煦編輯的《宋詩鈔補》,遂以“重值相易”,亦由商務印書館于1915年排印出版,卷首有李宣龔《宋詩鈔補序》。1923年,胡適在給胡敦元等四位欲留學外國的少年所擬定的《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中,《宋詩鈔》位列其間。梁啟超雖然對胡適開列的書目“不贊成”,“認為是不合用的”,但他自己的《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韻文書類”中,《宋詩鈔》卻赫然在目。1943年,朱自清在西南聯大講授宋詩時,從《宋詩鈔》中鈔出梅堯臣詩21首、歐陽修詩16首、王安石詩31首、蘇軾詩41首及黃庭堅詩43首,凡152首,編成《宋五家詩鈔》(一稱《宋詩鈔略》)作為教本。錢鍾書在《宋詩選注序》雖指出《宋詩鈔》有鈔詩前詳后略、誤收他詩的暇疵,但仍高度評價它的價值:“沒有他們的著作,我們的研究就要困難得多。不說別的,他們至少開出了一張宋代詩人的詳細名單,指示了無數探討的線索,這就省掉我們不少心力,值得我們深深感謝?!盵10]30《宋詩選注》的選源亦多取材于《宋詩鈔》。清代的唐詩總集雖多,然除晚出的《唐詩三百首》可與之頡頏外,其它總集均沒有《宋詩鈔》的流播之廣、影響之大。

注釋:

①按冒春榮《葚原詩說》卷三載:“《宋詩鈔》凡八十五人,人各一編,不分卷。于康熙十一年辛亥秋月,石門吳之振、呂留良刻?!贝藭匆妭魇?,或即康熙十年刻本。

②按吳之振曾做過《宋詩鈔》二集的起始工作,其哲嗣吳寶芝《黃葉村莊重刻瀛奎律髓記言》載:“至《宋詩鈔》二集,家大人手定者已有五十余種,正在付梓。緣部帙尚少,搜羅未廣,故未能成書?!?/p>

③按因呂留良受曾靜案影響,《宋詩鈔》原刻初印、后印本有很大區別,其中后印本有文字剜改,編者去掉呂留良,吳之振序中誤稱吳自牧為“家弟”,分初集(17家)、二集(23家)、三集(15家)、四集(28家)出版,凡83家。參張梅秀《<宋詩鈔>的卷數版本和編者》,《晉圖學刊》1996年第2期。

猜你喜歡
宋詩編者詩人
唐宋之別
宋詩五首(書法)
唐表宋里:論《紅樓夢》詩詞摘句中的宋詩學特質
編者有話說
我理解的好詩人
詩人貓
作者·編者·讀者
詩人與花
想當詩人的小老鼠
《全宋詩》校讀札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