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景觀改造設計研究
——以同安一中校園景觀改造設計為例

2021-01-20 08:58甘振委
福建建筑 2020年12期
關鍵詞:人車校園文化綠化

甘振委

(廈門欣陶然景觀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廈門 361000)

0 引言

校園景觀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綜合性文化的體現,蘊含著校園文化內涵和校園文化精神。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很多傳統的校園景觀往往難以合乎時宜,亟待與時更新?;诖?,本文以福建省同安一中校園景觀改造設計為例,結合實際改造經驗,因地制宜處理方式來提升該校園景觀,美化和優化其校園環境,力求為師生提供更為和諧、優美、生態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1 現狀問題分析

景觀園建方面:首先,由于校園依山而建,相對校園主入口大門,校園主要建筑建于海拔5 m~30 m之間,后山相對高度約為50 m;其次,接近百年的校園在建筑風格伴隨年代影響風格不一,缺少地方性特色文化和統一性;再次,交通動線不科學,影響校園現代化交通便利通行,整體觀感以及校園人車混行的交通安全問題突出;第四,整個校園景觀老舊且缺少校園文化新時代特色,如圖1所示。

景觀綠化方面土質條件:首先,綠化中土層薄,土壤多為沙包土,土層厚度0~85 cm,腐質平均厚度2 cm,局部地方為巖石占據,無土層,土壤肥力弱,土質差(圖2);其次,校園原多處綠化地黃土裸露以及人為踩踏造成的植被殘缺嚴重;再次,整個校園綠化基本以綠為主,植物特色不突出,單調且雜亂,綠化有余,彩化不足。

圖1 校園總平面圖

圖2 原校園綠化地現狀(局部)

2 因地制宜處理方式

2.1 道路改造,實現更好的人車分流

原高中部教學樓往學生宿舍主要通道為頻繁人車混行大道,嚴重影響校園師生的安全性且秩序混亂(圖3)。此處改造設計,首先提出人車分流,將人車混行的車行坡道改造成步行臺階,原坡道與臺階數豎向要求基本等同,同時又與邊側大喬木相結合,形成林蔭步行景觀大道;車行坡道由波特圖書館與蘇頌科學館中間年久失修的臺階道改造。將車行道與人行主通道相分離的改造方案,既符合消防要求又增加一條景觀大道,最重要的是解決了校園師生安全性問題,如圖4所示。

圖3 原校園道路系統分布圖(局部)

(a)改造前 (b)改造后 圖4 校園車行道改造前后對比

2.2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老舊校園由于年代歷史原因,建設基礎條件差,基礎薄弱,老舊的瓷磚貼面、破舊的砂石面層等材料運用,以及排水系統的破損、堵塞、老化等因素影響,體驗和觀感性較差等問題突出[1]。據此,結合校園文化建設,在合理空間位置和高差優勢處,設計帶有文化特色的朱子亭、敬學亭、水紋書法墻、閩南印象文化墻等景觀節點,提高校園整體景觀文化內涵,即運用傳統元素、閩南文化與現代材料相結合的閩南印象文化墻(圖5)以及敬學亭,如圖6所示。

(a)改造前 (b)改造后

(a)改造前 (b)改造后

2.3 利用地形高差改造設計獨特景觀

校園教學主樓與宿舍區之間的運動場北面,有道3.5 m高的毛石擋墻,墻上圍合著一道圍墻,圍墻的造型與老舊破損瓷磚帖面材料,直接影響了師生視覺上“美”的感觀。因此,在此處利用地形高差特有的優勢,將其改造設計成水紋墻,將視覺上高聳的圍墻轉化為以綠化與隔水槽結合弱化視覺上的(堵);同時,將傳統文化“書法”永久性地印刻在水紋墻上,高處邊側坐落運用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元素建造“朱子亭”節點景觀。充分利用落差地形改造,成為獨特的校園主景之一,豐富了校園景觀文化(圖7~圖8)。

2.4 綠化提升改造效果

土壤改良:針對綠化中土層薄、土質差、肥力弱、植物生長較弱等問題,采用改良土壤或大穴客土方式改善綠化土壤環境,增加綠化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含量。

片植綠地土壤改良步驟:

(1)清理綠地中的雜物;其次將有機肥和枝葉粉碎物平攤結合深翻,將其埋入土中,深翻深度約50 cm;樹穴客土換土步驟:喬木采取挖大樹穴回填形式來改善土壤環境,這種形式樹穴需要至少為相應土球兩倍大小。

(2) 植被配置:將原校園綠地分散而零碎的綠地,通過將原有道路兩側草地地被化,以黃色系地被植物(如金葉假連翹和黃金葉)為基底地被在第一層,形成視覺上的統一,再配以紅花繼木、胡椒木和杜鵑等色葉植物來豐富林下植被空間,喬木選擇香樟、榕樹類植物為基調樹種營造校園植物風貌。

(3)增設霧噴設施,特別是在林蔭地增設霧噴設施噴出的效果有種亦夢亦幻的感覺,不僅能夠解決綠地澆灌問題,同時也是一道景觀,一舉兩得。

(4)對原有綠化進行撫育。植物的生長離不開后期的管養,原植物長勢較弱的喬木和開花喬木不開花多數與土壤肥力不夠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對長勢不好的喬木和長年不開花喬木,采取開溝施有機肥或者施豬糞。具體做法為:首先先清理地上雜物,其次進行開施肥溝,施肥溝長50 cm、寬20 cm~30 cm,深度40 cm,再進行施肥,最后結合松土將肥料下翻,促使種植土壤改善肥力,促進植物生長。

3 校園景觀改造設計原則

3.1 安全性原則

校園人行車行安全需要合理性的規劃。人性化的設計。提倡人車分流,確保人行安全、車行安全;確保已有的植物不產生倒伏,以及改造設計選擇的植物對行人不會造成傷害,如帶刺靠路邊的植物或者影響人的健康的帶飛絮植物;對景觀構筑物需要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要求,既要更合理的設計,同時又保證施工質量,讓在校師生有更多的安全感。

3.2 “美”的原則

校園地形高低落差較大,但更能讓景觀更具獨特和層次空間感,關鍵在于每個景觀節點設計能否做到合理布局相互聯系,既體現傳統文化的美,又能結合現代材料的活潑造型和視覺沖擊的美,突出景觀亮點又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融入校園文化(圖9)。采用本地傳統材料和現代材料相結合,也正是體現前輩大師所提的“傳統魂、現代骨、自然衣”的意境。

圖9 鏡面水池與飄帶坐凳

3.3 校園景觀植物設計原則

總原則:追求綠化的層次感和生態性,盡量保留原有校園綠化基礎,適當梳理、適度改造;同時做到時時有景,季季有花,達到“綠化、美化、香化、彩化”四化合一[2]。

校園植物設計的原則:

(1)安全性原則:植物設計選擇上應選擇避免對師生產生直接或間接傷害的植物,如忌用帶刺、易倒伏和有飛絮的植物,避免傷害到行人。

(2)經濟性原則:以鄉土樹種種植為主,更適合區域植物生長。不僅節省工程造價,而且植物良好的生長可減少后期養護成本的投入,形成良性循環;同時,應盡量保留原有校園景觀綠化基礎,合理設計,適當改造。

(3)生態性原則:選擇漿果類植物(如香樟、高山榕等)進行植物群落設計,既突出植物層次美感,相互依存的植物更具自然生態,在有限的校園綠地空間產生最大的生態效益。

(4)“四化”原則:綠化、美化、香化、彩化,即體現季相變化。如芒果的花和嫩葉、香樟夏季的綠葉和冬季的紅葉、大花紫薇夏季的紫色花朵和冬季落葉前的紅葉,均能體現植物的季相變化;觀花觀葉觀果結合的植物,如藍花楹、臘腸樹、紅花風鈴木等;香化植物如桂花、含笑、七里香、鴛鴦茉莉等;以“綠”為主是目前綠化的常態。校園中提倡綠化設計的四化原則,讓植物景觀更具豐富多彩。

(5)多樣性原則:選擇適合生長的喬灌地被植物品種多樣,讓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美麗植物陶冶校園師生的情操;既突顯珍貴的植物資源,又可向學生傳遞更多的植物科普知識。

4 結語

綜上所述,校園景觀改造設計的關鍵,是先提升改造好校園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才能更好發揮其后期作用。改造設計可概括為:(1)合理規劃,采用因地制宜的處理方式適當改造;(2)遵循安全性原則、校園景觀與地形、環境相協調,突出”美”的設計原則;(3)加強植物的撫育和植物設計原則??傊畬崿F校園整體景觀價值的提升和改善校園環境的目的,不僅要融合自然又要有創新之美,以改造設計出一個舒適、優美、突出文化氛圍的和諧景觀校園景觀。

猜你喜歡
人車校園文化綠化
對農村初中合作型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
“人車合一的體驗很奇妙”
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創新探究
大學生黨支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及實現途徑
平巷人車連桿式自動連接裝置的設計應用
基于“人車互等”智能公交站臺的創新研究
綠化用女貞樹上的果實,可以采來入藥嗎?
城市綠地綠化種植與養護
建國以來我國歷次大規模綠化歷程及成效
以老區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