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科學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實效性研究

2021-01-20 07:14王岑岑
決策探索 2021年24期
關鍵詞:思政育人

王岑岑

【摘要】黨中央《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中提出了六大科學家精神內涵——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對提高大學生政治信仰、能力素養、道德情操具有重要作用。以科學家精神為抓手、為載體、為動力,推進高校思政育人的內涵建設、打造高校實踐育人的第二課堂、培育大學生的人文精神,是新時代高校思政育人的內涵要義。

【關鍵詞】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思政育人;實效性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勉勵廣大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強調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高校肩負著立德樹人、為國育才、實現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要用“活的理論”“活的教材”涵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感悟和傳承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牢記使命,在科學報國、科技強國的奮斗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一、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的重要內涵

高校思政育人過程中要貫徹科學家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科技自信、學科自信。這種精神在潛移默化中能夠激發和涵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鼓勵學生將專業知識與國計民生相關聯;把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相聯系,做到“心中有國,同向同行”。高校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科學家精神有機融合,挖掘科學家精神中的紅色基因內涵,提升高校思政育人的實效性,引導學生打開、提升人生格局。

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是紅色基因的傳承密碼

在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中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是提升育人實效的有效路徑。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內核,而科學家精神是紅色基因的傳承密碼。

(一)筑牢信仰之基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內核,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是作為中國共產黨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遺傳密碼”??茖W家精神內涵中,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就是信仰之基?;赝h的百年奮斗歷程,新時代科學家精神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情感驅動力、信仰向心力和精神凝聚力。

愛國、奉獻是科學家精神的第一要義,是科學家推動當代中國創新發展的重要精神動力。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我們要秉持科學家精神的堅定與執著,書寫令世人驚嘆的“中國故事”。

(二)補足精神之“鈣”

補足精神之“鈣”,對大學生安身立命、成長成才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創新、求實是科學家精神的根本,是補足精神之“鈣”的養分,科學是持之以恒的事業,是要耐得住“冷板凳”、肯下“十年磨一劍”苦功夫的事業。沒有創新的勇氣和求真的毅力就無法推動科學事業的進步和發展。將科學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能補足大學生精神之“鈣”,筑牢其政治信仰之基。

(三)把穩思想之舵

協同、育人是科學家精神薪火相傳的動力源泉,現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不再是單槍匹馬、埋頭苦干的時代,需要團結協作、深度融合。中國一直堅持全球視野下的大格局觀,為推動科技進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

青年強則國家強,希望永遠寄托在年輕一代身上,科學事業更需要接力和傳承。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能把穩中國科技事業的思想之舵,推動我國的科技事業活水涌流、基業長青,逐漸形成新時代科技工作者普遍認同的價值觀,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寶貴密碼。

三、將新時代科學家精神貫穿高校思政育人全過程

高校思政工作以“三全育人”理念為引導,旨在培養新時代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信仰和價值理念。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內涵與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高度契合,將科學家精神內涵貫穿于高校思政育人全過程是增強思政育人實效性和影響力的必然要求。

(一)以科學家精神為抓手,推進高校思政育人的內涵建設

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是寶貴的紅色資源,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要形成以承載科學家精神六大內涵為核心的思政育人體系,利用校本紅色資源,把弘揚科學家精神與高校思政育人結合起來,形成如大國方略、創新中國、科學精神之旅等系列課,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豐富高校思政育人的內涵。

科學家精神通過第一課堂主渠道融入各類課程中,推動加強科學家精神與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融合,不斷更新和優化科學家精神融入思政課堂的具體內容,講好新時代科學家故事,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二)以科學家精神為載體,打造高校實踐育人的第二課堂

將科學家精神融入大學生第二課堂,充實實踐育人平臺,促進大學生對科學家精神的認知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實踐中傳承科學家精神,在科學報國、科學強國的奮斗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自覺地運用科學家精神指導自己的人生。將科學家精神融入第二課堂品牌名片中,將新時代高校實踐育人第二課堂打造成“三全育人”的重要平臺。將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的豐富內涵作為實施高?!暗诙n堂成績單”制度的基礎,圍繞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引導大學生內化科學家精神內涵,不斷增強高校第二課堂育人的實效性,承擔起培育時代新人的重大使命。

(三)以科學家精神為動力,培育大學生人文精神

科學家精神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完美結合。人文情懷是科學精神的不竭動力,唯有接受人文精神的引導,科學精神才能沖破功利主義的藩籬,擺脫唯我主義的束縛。

育才先育人,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培育人文精神是重中之重,讓大學生從“學以明理”到“學以明志”,再到“學以致用”,這是高校弘揚人文精神的生動實踐??茖W精神與人文精神完美融合便是新時代的科學家精神,這種精神形成個人主體的精神品格,匯聚于民族精神、體現于個人價值觀之中。

四、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茖W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备咝K颊ぷ饕o跟新時代步伐,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將科學家精神內涵融入思政育人全過程,增強思政育人實效性,賦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鮮活的生命力和濃厚的社會性、時代性。

參考文獻:

[1]翟榮惠.弘揚科學家精神 助力高校思政育人[J].中國高等教育,2021(05).

[2]王斯英.科學家精神:孜孜求索 勇攀高峰[N].中國紀檢監察報,2021-10-19.

[3]李玉飛,黃濤.科學家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與消解[J].教育探索,2021(08).

[4]蔣向利.弘揚科學家精神的重要現實意義[J].中國科技產業,2021(08).

[5]隋金波.“大思政”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建設[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1,40(09).

[6]趙時蕙.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課愛國主義教育實效性分析[J].公關世界,2021(14).

(作者單位:上海大學)

猜你喜歡
思政育人
關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思考
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宿舍思政育人工作探析
論高校教師教書育人的價值中立與價值介入
服務于新時代交通強國的行業院校品牌文化育人體系建設研究
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宿舍思政育人工作的研究
立德樹人任務下學士導師制思政育人的探索與實踐
淺談高?,F有思政育人機制工作改進探析
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思政育人效果機制探究
高職院校院系思政育人工作實效性探究
對新時期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調研的幾點思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