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林·拉德納《理發》的不可靠敘述

2021-01-21 03:01曹佳媛
文學天地 2021年12期
關鍵詞:韋恩布斯

曹佳媛

摘要:不可靠敘述是林·拉德納《理發》中重要的敘事策略,是作品中強烈戲劇效果和懸念的重要來源。在這篇小說中,林拉德納采用了不可靠敘述的方式來鋪設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并表達主題內涵。本文將通過文本細讀的方式,對文本中的不可靠敘事現象做出梳理,加深讀者對文章內涵的理解,從而達到重新審視自身價值觀、加深人生體會的作用。

關鍵詞:理發;不可靠敘事;林·拉德納;韋恩·布斯;隱含讀者

由韋恩·布斯提出的不可靠敘述是一種重要的敘事策略。作者通過設置“不可靠敘述者”,以扭曲、變形信息的方式對故事進行拓寬或設置懸念,為創作帶來更多元的視角,增強小說的戲劇性和沖突性。

《理發》是美國作家林·拉德納最負盛名的短篇小說之一。小說通過插敘倒敘等手法,用獨特的時間順序來塑造人物性格、敘述小說人物吉姆的生活斷片和死亡的前因后果,在理發師的語言中呈現出一個人物眾多的關系網絡,向讀者展示了一個頗有戲劇性的故事。

作為一篇出色的短篇小說,《理發》的語言特點、人物群像、故事結構等方面都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文學價值。本文則主要從敘事策略出發,討論“理發師”這一不可靠敘述者的敘事功能及其戲劇性張力。

一、不可靠敘述的敘述功能

美國著名修辭性敘述理論家韋恩·布斯在1961年出版的《小說修辭學》中,對小說的敘述形式進行了分類,將其分為可靠敘述和不可靠敘述、戲劇性的和非戲劇性的敘述、全知敘述和限知敘述。布思認為,如果敘述者在敘述過程中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言行動機與隱含作者不一致,那這個敘述者就是不可靠敘述者,他所做出的敘述就是不可靠敘述。[1](273)

在一篇文學作品中,隱含作者(作者在創作時的“第二自我”)總會有意無意地將自己的道德觀念、意識形態、價值觀和審美趣味注入作品中,在敘事文本的最終形態中體現出來。但是,敘述者作為“講故事的人”,也會出于各種目的使用手段來掩蓋真實。所以,站在不同立場上的隱含作者和敘述者則都要采用一定的手段。隱含作者雖然也要對不可靠敘述者進行一定干預,但是為了增強故事的喜劇效果,仍然要留出適當的空缺,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閱讀期待。

詹姆斯·費倫(James Phelan)在布斯的基礎上,對“不可靠敘述者”采用的“不可靠敘述”模式進行了歸類,將“事實”與“價值”軸線擴展至“事實/事件”軸、“價值/判斷”軸、“知識/感知”軸,并提出了六個建立在這幾條軸線之上的亞類型:錯誤的報道、不充分報道、錯誤判斷、不充分判斷、錯誤解讀、不充分解讀[2](51)。費倫同時對隱含作者進行了重新定義。根據布斯的觀點,隱含作者就是作者在創作時的第二自我。而費倫將其定義為“通常情況下,隱含作者是甚是作者的能力、態度、信念等特征的準確反映”。通俗來講,在大多數情況下,讀者沒有區分隱含作者和作者的必要。下文將通過不同軸的角度出發,分析《理發》文本中的不可靠敘述特征。

二、理發師作為敘事者的不可靠敘述

里蒙·凱南在《敘事虛構作品:當代詩學》(Narrative Fcition:Contemporary Poetics)中指出,“敘事者的不可靠性源于敘述者有限的認識、個人的參與以及有問題的價值體系”。[3](101)在《理發》一文中,全文通過理發師第一人稱視角展開,采用了理發師的直接引語,直接與讀者“面對面”進行自言自語式的故事講述。首先,第一人稱敘事本身就有一定的視角局限性,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文本內容是帶有個人感情色彩的主觀認識,降低了敘事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第二,理發師個人的感情傾向也影響了他的價值判斷。在理發師的敘述中,無論是受害者吉姆,還是斯爾太醫生,還是誤殺了吉姆的保羅,他都給出了似乎自相矛盾的評價。吉姆,一方面,是個小鎮舞臺之上的滑稽形象;一方面,又是一個幽默且努力生活的好人。而體面紳士的斯爾太醫生,表面上看來是與吉姆截然相反的正面形象。吉姆惡作劇自己的妻兒使他們陷入窘境,路過的斯太爾醫生卻成了解決他們困境的救星。作為小鎮里的外來者,斯太爾醫生以一種格格不入的“漂亮、智慧”的形象吸引著鎮上人的目光,他的與眾不同并不與“惡作劇”以及“怪人”這樣的詞匯相連,與此同時,他與保爾的友誼以及朱莉對他的暗戀都使得吉姆相形見絀。兩人互為對照組,讓吉姆站在顯出了一種丑陋和難堪。但從另一方面看,關于醫生到小鎮上的理由和之前的來歷,理發師則交代得模棱兩可,讓讀者無法確定醫生是否真的與謀殺案無關,也對醫生的身份難以給出確切的判斷。而對于作為情節重要推動者的保羅,理發師也發表了兩種截然相反的看法。他前文說保羅是個傷了腦子的傻子,而后又轉述醫生的話,說保羅“跟別人一樣聰明”。這種基于個人局限且立場模糊的個人觀點,并不能完全可觀地表顯示是,具有不可靠性,也拉遠了讀者對文本的距離。這種距離感會讓讀者意識到敘述者似乎是在刻意掩飾著什么,引起讀者對敘述者的懷疑,激發讀者對事件真相的探索欲。

里蒙凱南還指出,如果敘事者的價值觀與隱含作者的價值觀不一致,那么前者令人生疑[4](1815)。在他看來,敘述者本人的道德價值規范如果與作者的寫作意圖、道德立場等方面不一致,那么它的敘述內容很有可能是為了掩蓋某種不愿意為人所知的真實事件,那么他的敘事就是值得懷疑的。在《理發》中,作為敘事者的理發師對吉姆的評價十分復雜。在理發師的轉述中,盡管吉姆是一個好逸惡勞、漠視妻兒、不分場合惡作劇的無業游民,但理發師卻頻頻強調“本質還是挺好的”“我們這還都惦記著他”,這與隱含作者的價值判斷是截然相反的,已經偏離了隱含讀者的孤單點。由此,讀者如果能進一步探索,與隱含讀者在文字背后進行交流并達成共識,就會開始質疑敘述者的內容,并且反思吉姆的惡作劇是否應該得到批判和譴責。如此,讀者就會發現更深層次的主題意蘊,得出小說的深刻主題,揭示了小鎮冷漠愚昧的風土人情,和敘述者的道德感缺失等深層次內容。

三、《理發》敘事策略的突出意義

通過分析全文可以看出,《理發》采用了不可靠敘述的敘事手法,延伸了文本內容并且增強了小說懸念和藝術效果。在閱讀過程中,由于讀者不斷質疑敘述者所述事件的真偽和敘述者本人的觀點是否符合道義,讀者會保持一種對小說內容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并通過不斷的解碼體會到更多小說情感和內容意蘊。如果一篇小說的隱含作者公開對不可靠敘述者的敘事觀點進行批判職責,那么讀者的參與意義就會一定程度上被削弱,讀者的解碼興趣和閱讀樂趣就會被消減。

由此可見,不可靠敘述是小說中制造懸念和增強戲劇效果的常用敘述技巧。通過制造隱含作者和敘述者在道德價值等觀念上的沖突,讓讀者和隱含讀者達成一致觀點,形成文章內容和讀者所接受到的信息的巨大反差,揭示深層次的情感意蘊,更激發讀者的審美反思。正因為不可敘述者的參與,《理發》中的人物塑造更加鮮明,層次更加豐富,并為讀者提供了獨特的解讀視角。吉姆之于小鎮理發店,類似于孔乙己之于魯鎮酒館,吉姆死后仍因“是個愛逗哏的怪人”而被理發師念念不忘, 也不禁讓人聯想到“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而無論是魯鎮酒館還是小鎮理發店,麻木漠然的環境氛圍和冰冷愚昧的看客都是永恒的底色。生活在茫然混沌中的人們,喪失了道德感和倫理觀念,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情感,只能通過嘲笑小丑來獲得一抹生活的亮色,卻看不到自己的自私與無知。作者站在不可靠敘述者的對立面,對社會價值謬誤進行了批判與諷刺諷刺,引起讀者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

參考文獻

[1] 韋恩·布斯. 小說修辭學[M]. 華明等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2] Phelan James. Living to tell about it[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1.

[3] Rimmon Kenan, Shlomith. Narrative Fiction: Contemporary Politics[M]. London:Methune,1983.

[4] 里蒙·凱南. 敘事虛構作品[M].北京:三聯書店,1989.

猜你喜歡
韋恩布斯
胡蘿卜有限公司
天生不凡
拜倫·韋恩 華爾街預言家
和對手“聯姻”盛宴后的冰火喜悲
和對手“聯姻”盛宴后的冰火喜悲
集合的運算
一個價值高出350億美元的選擇
窮困潦倒的蘋果公司創始人
“最昂貴錯誤”的背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