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偏離-份額分析法的山西省區域主導產業選擇研究

2021-01-25 01:36陳雯張杏梅
關鍵詞:產業部門主導產業第二產業

陳雯,張杏梅

山西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4

2017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山西省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指出山西省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老工業基地,其轉型發展對其他的資源型城市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形勢下,山西省的經濟發展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例如:環境污染嚴重、創新動力不足、經濟發展緩慢、投資不足等.為順利實現山西省經濟的轉型,使其發展有質的提升,山西省應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選擇合理的主導產業.

主導產業是根據其市場、勞動力、資源、技術及產業基礎等眾多因素所選擇出來的,具有高成長性和擴散性,發展前景廣闊,并能引導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產業[1].梳理相關文獻可知,對于主導產業的選擇,從研究對象來看,有對省級行政單位主導產業的研究,例如黃毅敏對河南省的24個工業產業進行了全面的比較分析[2];有對市級行政單位主導產業的研究,例如童江華等對南京市29個制造業產業部門進行了綜合分析[3];有對區縣主導產業的研究,例如孫超等對北京生態涵養發展區的三次產業及第三產業進行研究分析[4].從研究方法上來看,張軍以、賈彤、夏青等通過運用偏離-份額分析方法分別為重慶市、大同市、江蘇省主導產業的選擇提供參考和依據[5~7];江書平、閆星宇等通過運用層次分析法分別為河北省的海洋新興產業和我國的現代服務業進行主導產業選擇研究[8,9];于婧等基于灰色系統理論對山東半島的藍色經濟區進行主導產業選擇研究,選出了兩種主導新興產業[10];席雪紅、魏勇強等基于感應度系數和影響力系數分別對河南省、山西省的主導產業進行選擇,并提出對策建議[11,12];李明睿通過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長三角地區進行主導產業發展現狀研究,發現服務業發展態勢較好[13];馬貝等通過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法研究山東省的海洋主導產業,選出了四個主導產業進行參考[14];嚴春曉等通過運用改進關聯度分析方法對河北省的農產品加工業進行主導產業的選擇[15];蔣九江、徐聰等通過運用因子分析法分別對江西省的體育產業和海南省的現代服務業進行主導產業的選擇[16,17].還有由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查恩斯(A.Charns)教授等人最先提出的DEA數據包絡分析法[18],由波特(Michel E.Port)提出的鉆石模型等研究方法[19].在現有文獻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山西省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與特點,本研究以促進山西省經濟轉型發展為出發點,選擇運用偏離-份額分析方法,對山西省的三次產業進行比較分析,進而再對山西省的第三產業進行具體分析,以期為山西省區域主導產業的選擇提供依據或參考.

1 數據與方法

1.1 數據來源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山西省,以全國作參考.為反映山西省轉型期的變化,以2008年~2016年為研究時段.基于《山西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的產業統計情況,劃分三次產業以及第三產業內部各產業.原始數據主要取自相應年份的《山西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山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等.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靜態和動態偏離-份額分析法,研究分析山西省的三次產業及第三產業內部各行業,為確定未來山西省的主導產業提供支撐.以下為偏離-份額分析法的具體數學模型:

以某一研究地區i所在大區或全國同期的情況作參考,設地區i在經過一定時間[0,t]后,其經濟總量和產業結構都有所變化[6].在時間段[0,t]期間地區i中第j產業部門的經濟增長率為

其中,bij,0表示地區i第j產業在時間段[0,t]開始時的經濟總量;bij,t表示地區 i第 j產業在時間段[0,t]結束時的經濟總量.

全國在時間段[0,t]期間j產業的經濟增長率為

在時間段[0,t]期間全國總的經濟增長率為

其中,R0表示全國在時間段[0,t]開始時的經濟總量;Rt表示全國在時間段[0,t]結束時的經濟總量.

根據靜態偏離-份額模型原理,地區i第j個產業部門在時間段[0,t]期間的經濟增長總量Gij可以分解為 Nij、Pij和 Dij,則

Nij為份額-偏離分量,它是指若按大區域的平均增長率增長,地區i所產生的變化量;Pij為結構偏離分量,它是指區域與大區域由產業部門比重的差異引起的,在假定區域與大區域的增長速度相同的條件下,相對于大區域,地區i第j產業部門的增長所產生的偏差;Dij為競爭力偏離分量,它是指大區域中的j產業部門增長速度與區域i中相應產業部門增長速度的差別引起的偏差.PDij為總偏離份額,它表示地區i第j產業部門的總的增長優勢.

動態偏離-份額模型,即把整個時間段[0,t]劃分為n(n≥2,n為自然數)個較短的時間段進行整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山西省三次產業演化特征分析

運用動態偏離-份額分析法,分析三次產業在2008年~2016年間的八個較短的時間段上的波動情況.本文將2008年~2016年山西省與全國的三次產業數據帶入公式(4)進行計算,得出2008年~2016年山西省三次產業地區增長份額,并將結果與全國歷年三次產業的實際增加值進行比對.產業的實際增加值與地區增長份額的差值如圖1所示.

第一產業總體來說在0值線附近上下變化,波動不大;第二產業在2009年~2011年間發展水平明顯好于全國整體水平,并且好于第一、第三產業,發展基礎較好.但在2011年~2015年間一直處于下降態勢,并且發展水平遠低于全國經濟整體的發展水平;第三產業在2008年~2011年間在0值線附近上下變化,波動不大.在2011年~2013年間差值較大,為正值,表明山西省第三產業在此期間發展好于全國經濟整體水平,具有增長優勢.2013年~2014年間進入蟄伏期,在2014年~2016年間,差值達到最大,發展態勢較好,發展情況明顯優于全國整體水平,增長優勢明顯.

將2008年~2016年山西省與全國三產數據帶入公式(5)進行計算,得到山西省2008年~2016年的結構偏離份額(圖2).

第一產業,總體來說,在0值線附近上下變化,波動不大;第二產業,在2008年~2010年間呈上升趨勢,在2009年~2013年間逐年下降,2012年~2014年間有所上升,在2014年~2015年間達到最低.總體來說,山西省第二產業在2008年~2016年間的絕大多數時間的偏離份額值為負數,說明全國第二產業對山西省的第二產業帶來的是負面影響,山西省的第二產業不具備結構優勢;第三產業總體為正值,說明全國第三產業對山西省的第三產業發展具有正向帶動作用,山西省第三產業具有結構優勢.在2008年~2010年呈下降趨勢,在2009年~2013年逐年上升,在2012年~2015年間進入蟄伏期,在2014年~2015年達到最大值.

將2008年~2016年山西省與全國三產數據帶入公式(6)進行計算,得到山西省2008年~2016年的競爭力偏離份額(圖3).

第一產業的數值在0值線附近徘徊,波動較小,變化不大;第二產業在2008年~2010年間呈上升趨勢,在2009年~2011年間達到最大值,在2011年之后,一直呈現下降趨勢,競爭優勢逐漸削弱.在2014年~2016年間略有上升;第三產業總體上呈現上下波動的態勢,且大部分年份大于0,并在2015年~2016年間達到最大值,具有競爭優勢.

圖1 2008年~2016年山西省三次產業實際增加值與地區增長份額差值走勢圖Fig.1 The trend map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al added value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and the regional growth share in Shanxi province from 2008 to 2016

圖2 2008年~2016年山西省三次產業結構偏離份額走勢圖Fig.2 Trend chart of three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iation shares in Shanxi province,2008~2016

圖3 2008年~2016年山西省三次產業競爭力偏離份額走勢圖Fig.3 The trend chart of the deviation of the three industries′competitiveness from the share in Shanxi province from 2008 to 2016

總的來說,第一產業波動不大,結構、競爭力、增長優勢都不明顯;第二產業的發展基礎較好,但近年來的發展呈現下降趨勢,發展水平遠低于全國經濟整體的發展水平,不具備增長、競爭力和結構優勢;第三產業整體發展態勢良好,優勢明顯,潛力很大.因此本研究進一步細化第三產業分類,利用靜態偏離-份額分析法,繪制Shift-Share圖,以期為山西省主導產業的選擇提供參考與依據.

2.2 山西省第三產業主導產業選擇分析

為研究山西省第三產業在2008年~2016年間整體的總增長.以2008年為基期,以2016年為報告期,時間跨度為9年,對山西省第三產業進行靜態偏離-份額分析.表1為2008年~2016年山西省第三產業14個行業的偏離份額值.

表1 2008年~2016年山西省第三產業14個行業的偏離份額值(單位:億元)Tab.1 The deviated share value of 14 tertiary industries in Shanxi province from 2008 to 2016(unit:100 million yuan)

產業編號對應關系: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2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3批發和零售業;4住宿和餐飲業;5金融業;6房地產業;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8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9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10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11教育;12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13文化、體育和娛樂業;14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下同.

根據表1的數據,對各指標采用統計學中正規化方法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并在此基礎上制作山西省第三產業的產業優勢分析和產業偏離分量圖(圖4,圖5).

圖4 產業優勢分析圖Fig.4 Industrial advantage analysis chart

圖5 產業偏離分量圖Fig.5 Industrial deviation component chart

由圖4可知,位于第一象限的產業部門只有3(批發和零售業),該產業部門為較好的部門,增長優勢和部門優勢明顯,產業基礎較好,全國產業整體增長對其帶動作用大;位于第二象限的產業部門共有5個,分別為5(金融業)、6(房地產業)、2(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11(教育)、14(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這些產業部門為一般產業,受全國的帶動作用小,基礎較弱,具有一定的增長優勢,部門優勢較弱;位于第三象限的產業部門共有7個,分別為9(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13(文化、體育和娛樂業)、8(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偵查業)、12(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0(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4(住宿和餐飲業).這些產業部門為較差產業,增長優勢與部門優勢均較弱,產業基礎不好,全國產業整體增長對其帶動作用較小;位于第四象限的產業部門只有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該產業部門為一般產業,增長優勢較弱,但受全國的帶動作用大,基礎較好,有一定的部門優勢.總體來看,山西省第三產業中的14個產業部門只有1個位于第一象限,說明產業結構不協調,出現了產業斷層和極化現象,缺乏較好的、具有增長優勢的增長性部門.

由圖5可知,第一、第四象限無產業部門,即pij<0,第三產業中的14個產業部門結構優勢均不明顯;位于第二象限的產業部門共有6個,分別為5(金融業)、3(批發和零售業)、6(房地產業)、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4(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2(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這些產業部門為一般產業,競爭優勢較強,但結構優勢較弱;位于第三象限的共有八個,分別為4(住宿和餐飲業)、13(文化、體育和娛樂業)、9(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10(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8(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偵查業)、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1(教育)、12(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這些產業部門為較差產業,競爭優勢與結構優勢均較弱.

較好產業部門在圖4中只有1個,在圖5中無.對于一般產業與較差產業的分類,在兩圖中大致較統一.一般產業部門在圖4中有6個,圖5中有6個,并且都包括5(金融業)、6(房地產業)、2(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14(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這五個產業部門;較差產業部門在圖4中有7個,圖5中有8個,并且都包括9(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13(文化、體育和娛樂業)、8(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偵查業)、12(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0(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4(住宿和餐飲業)這7個產業部門.所以,從總體來看,山西省第三產業較好產業部門所占比重過小,甚至在產業偏離分量圖中都沒有較好產業部門.而較差產業部門所占比重過大,在兩圖中都占到了絕大多數的比重.說明山西省第三產業雖與山西省的第一、第二產業相比具有結構優勢,但其發展仍存在產業結構不協調的問題,出現了產業斷層和極化現象,缺乏位于上游的較好產業部門,缺乏具有優勢的增長性部門,且發展較差的產業部門數量過多,所占比重過大.

3 討論

(1)通過觀察分析2008年~2016年間山西省三次產業的實際增加值與地區增長份額圖(圖1)、結構偏離份額圖(圖2)與競爭力偏離份額圖(圖3),可以發現,山西省的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存在著明顯的負相關性.如圖1~圖3所示,在2014年~2015年間,第三產業分別達到了實際增加值與地區增長份額差值、結構偏離份額、競爭力偏離份額的最大值,而第二產業則處于這三個指標的最小值.說明在第二產業增長疲憊,缺乏動力階段,第三產業的解救和重要作用反而凸顯出來.所以山西省應加強對第三產業的投入力度,加大對第三產業的投資,制定有利于第三產業發展的政策制度,重點關注與發展第三產業,以此來帶動全省的經濟發展.

(2)在部門優勢分析圖中,批發和零售業為較好部門.雖在部門偏離分量分析圖中,批發和零售業的結構偏離分量小于0,但相對于其他產業部門數值也較大,所以基于批發和零售業發展基礎較好,增長優勢和部門優勢明顯,可作為山西省的備選主導產業進行發展和培育.進一步考察則可看到,山西省批發和零售業具有突出的戰略地位.批發和零售業對連接生產、流通和消費環節,起著很好的紐帶作用[20].并且因其龐大的銷售網絡系統,對山西省工農業的發展,甚至在增加居民收入、擴大就業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又因山西省位于中部、便于與四周聯絡的優越地理位置,進一步促進了批發和零售業的發展.所以,應將批發和零售業作為山西省潛在備選主導產業進行重點發展與培育.

(3)山西省第三產業的發展存在產業斷層和極化現象,且第三產業中的大部分產業部門仍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發展水平較低,發展規模較小,競爭力較弱.但山西省具有旅游資源優勢并擁有多個唯一和第一,以現存18 118處古代建筑、260處古人類文化遺址、31 400尊古彩塑、27 000 m2寺廟、道觀和墓葬壁畫等為代表的旅游資源數量均居全國首位[21].所以山西省可通過大力發展綜合性旅游業的舉措,來帶動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第三產業部門的發展,提高各產業部門的競爭力,進而推動第三產業,甚至全省經濟的發展.

(4)對于山西省主導產業最終的選擇,僅通過偏離-份額分析方法還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結合并考慮層次分析法、灰色系統理論、因子分析法等多種方法,并結合山西省的產業發展現狀,以此來綜合、系統、全面的為山西省主導產業的選擇提供參考.

4 結論

主導產業對一個地區經濟的發展起著主導與導向的作用.文中通過運用動態與靜態偏離-份額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山西省的主導產業進行選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結論:

(1)山西省的三產相比,第三產業更具優勢,發展潛力更大,應加大投資與支持力度.通過運用動態偏離-份額分析法,對2008年~2016年間三次產業的實際增加值與地區增長份額的差值、結構偏離份額、競爭力偏離份額進行分析.可知,山西省的第一產業總量較小,變化不大;第二產業近年來呈現下降趨勢,發展水平遠低于全國經濟整體的發展水平,且受全國第二產業發展的負面影響,競爭力與結構優勢較弱;第三產業近年來發展態勢良好,具有增長、競爭力與結構優勢,發展潛力很大.因此,對于山西省主導產業的選擇,應重點關注與分析第三產業.

(2)在第三產業中,可將批發和零售業作為備選主導產業進行重點發展與培育.通過分析部門優勢分析圖(圖4)與部門偏離分量分析圖(圖5),可知批發和零售業具有增長、競爭力與結構優勢,且發展基礎較好,發展潛力很大.

(3)第三產業雖與第一、第二產業相比具有結構、競爭力與增長優勢,但其發展出現了產業斷層和極化現象,缺乏位于上游的較好產業部門,缺乏具有優勢的增長性部門,且發展較差的產業部門數量過多,所占比重過大,大部分產業部門還未顯示出主導部門的特征,總體發展水平較低,發展規模較小,產業結構不協調,競爭力較弱,處于發展初期階段.

猜你喜歡
產業部門主導產業第二產業
唐山市氮代謝過程分析
山西省產業部門“能—水—碳”耦合研究
打造千億主導產業 爭創全國一流園區——國家級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歡迎您
產業部門碳排放關聯網絡研究
——以陜西省為例
國內生產總值指數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研究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研究
生產性服務業與第二產業之間的互動機制
外資流入與資源型區域主導產業升級──以山西為例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核心先導區潛在主導產業選擇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