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團屬新媒體集群建設與發展路徑研究

2021-01-29 03:06龍蕊蘇州市職業大學
數碼世界 2020年12期
關鍵詞:團員青年集群共青團

龍蕊 蘇州市職業大學

網絡已然是當代青年獲取信息的集散地,表達自我的發聲處,生活社交的主舞臺以及工作學習的大空間,是團員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陣地。網絡時代,高職院校共青團組織,如何充分利用新媒體工具、融合新媒體平臺、組建新媒體集群、管理新媒體團隊,履行工作職能,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高職院校團屬新媒體集群建設的時代背景

1.深化改革新形勢。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等文件中均明確指出,要積極推進“網上共青團”建設,提升新媒體運用能力和水平,打造微信、微博、QQ、貼吧、網站等新媒體陣地集群?!包h有號召,團有行動”,高職院校共青團組織推動團屬新媒體集群建設乃大勢所趨。

2.網絡時代新發展。據《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其中學生占比最多,達26.9%。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3%。我國網民的人均每周上網時長為30.8個小時。網絡時代,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網絡信息貫穿社會方方面面、融入生活時時刻刻,對共青團工作深入開展提出新的挑戰,也為共青團組織深化改革提供新的機遇?!澳睦镉星嗄?,哪里就有共青團”,高職院校共青團組織推進團屬新媒體集群建設勢在必行。

3.高職學生新特點。高職院校學生具有生源構成相對復雜,在理論水平和認知能力上有所不足,逆反心理較強和受挫能力較弱并存,在培養方向上更注重技術技能,日常生活“宅”,網絡行為“泛娛樂化”等特點。以上因素,導致高職院校共青團組織在日常工作中出現價值引領較難推進,理論學習較難開展,校園活動較難組織等情況。面對如此情形,高職院校共青團組織如何結合學生特點因材施教,何以利用網絡時代因勢利導,怎樣運用新媒體攻堅克難,切實加強團屬新媒體集群建設迫在眉睫。

二、高職院校團屬新媒體集群建設的基本內涵

高職院校團屬新媒體集群建設,是指高職院校各級共青團組織按照“凝聚青年、服務大局、當好橋梁、從嚴治團”的工作格局,以“建設青年身邊的共青團”為主要方向,對標思想引領、組織提升、素質拓展、權益服務等主要任務,以“一個核心,兩個側翼,多平臺推進”為組織架構構建新媒體集群,建設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的共青團。

“一個核心”,是指把握功能定位,履行職責使命,切實發揮政治功能。牢牢把準政治方向,始終把握思想政治引領這一核心任務,不斷提高團員青年的思想素質、政治覺悟和理論水平。

“兩個側翼”,是將各類新媒體工具分為傳統工具和新興工具。其中,傳統工具,是指需要電腦等固定設備登錄方能使用的新媒體工具,包括各級共青團組織門戶網站、“智慧團建”系統等。新興工具,是指主要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登錄即可使用的新媒體工具,主要包括信息傳播類(頭條、微博等)、及時通信類(微信、QQ等)、視聽交互類(抖音、網易云等)和活動參與類(口袋校園、今日校園等)。兩類新媒體工具協同配合,貫穿團員青年學習生活方方面面,打好“組合拳”,增強高職院校共青團組織與團員青年之間的緊密聯系和親密互動。

“多平臺推進”,是將各級新媒體平臺分為校內平臺和校外平臺。校內平臺,包括:一是由校團委統一管理,校團委老師具體指導,學生團隊負責運營的校級平臺;二是由院系統一管理,院系團委書記或輔導員具體指導,學生團隊負責運營的院級平臺,大多院系團組織沒有獨立平臺,一般由院辦、團委、學工、教務等部門共享平臺;三是學生會、社團等學生組織的新媒體平臺,一般由各個組織指導老師具體指導,學生半自主運營;四是學生的自媒體平臺,全自主運營,部分又稱校園意見領袖。校外平臺,包括兄弟高校團組織、上級團的領導機關等運營的新媒體平臺。此外,還有學校其他職能部門負責運營的新媒體平臺。各級新媒體平臺需深度融合,方能更廣泛的了解團員青年,更深入的凝聚團員青年。

三、高職院校團屬新媒體集群建設的主要原則

1.堅持強化價值引領和服務實際需要相結合。網絡時代,團員青年的價值引領,一味說教事倍功半。緊貼青年學生需求,找準著力點和發力點,方能提升共青團工作實效性。如針對高職院校學生學歷提升需求,發掘一批勤于學習的先進典型,利用微信公眾號推出“青年說”專欄,圖文并茂展示青春風采,運用騰訊會議開展“學霸講堂”,線上互動分享成功經驗,充分發揮榜樣示范效應,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通過走進青年、聆聽青年、回應青年,成為青年身邊“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信得過”的共青團組織,提升共青團組織的影響力,提高價值引領實效性。

2.堅持把握傳統工具和關注新興工具相結合。網絡時代日新月異,應把握傳統工具,關注新興工具,緊跟時代步伐,筑牢網絡陣地。如若過分關注新興工具,一味追趕潮流,而忽視了傳統工具,有可能會喪失網絡話語權,得不償失。目前存在新媒體工具使用不充分等情況,如新興工具中的及時通信類(微信、QQ等)頻繁使用,而傳統工具中的門戶網站偶爾使用,多數團組織門戶網站更新不及時不到位。堅守傳統工具,注重門戶網站信息維護,提升用戶黏度。同時,關注新興工具,爭取做到全覆蓋、全參與,提升用戶廣度。二者相互配合,不斷擴大共青團組織網絡覆蓋面。

3.堅持完善整體規劃和多方協同推進相結合。高職院校的共青團組織運營的新媒體平臺,校內百家爭鳴,校外百花齊放。但校際壁壘,層級限制等因素,制約了跨平臺間的深度融合。目前存在各級新媒體平臺間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如有老師指導的有序成長,無老師指導的野蠻生長。各級新媒體平臺的管理運營,應統籌規劃,整體布局,分工合作,在內容共融、時空共振、資源共享、團隊共建等方面下功夫,打破重重壁壘,加強工作聯動,真正推動團屬新媒體集群建設與發展。

四、高職院校團屬新媒體集群發展的基本路徑

1.完善制度建設,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推動團屬新媒體集群運行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建立健全團屬新媒體集群管理長效機制。一是落實備案審批制度。堅持“非必要不開通”原則,已有賬號審批登記,新建賬號備案審批,符合一定要求予以開通,確保團屬新媒體全部登記在冊,便于監管。二是實施分級管理制度。堅持“誰主辦、誰負責,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明確責任主體,明晰崗位職責,各級團學新媒體須有老師指導具體工作。三是規范注冊命名管理。禁止任何個人以團學組織全稱或簡稱命名運營,以個人名義創建的,由本人對所發內容承擔全部責任。四是完善考核激勵機制。經年度考評,對工作表現突出、管理成效顯著的新媒體平臺予以表彰;對存在內容發布不準確、運營管理不規范、信息更新不及時等問題的平臺予以整改乃至注銷。

2.重視運營團隊,是有序發展的制勝法寶。規范團屬新媒體集群運營團隊的選拔、考核和培養,有力保障團屬新媒體集群的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其在思想引領、文化傳播、信息服務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一是建立選拔制度。在政治合格、品德良好、學習優秀、作風過硬等基礎上,擇優選擇專業對口的學生參與新媒體運營工作。二是健全考核機制。在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專業學習、紀律作風等方面考核的基礎上,重點考察責任心、領導力與履職能力。對于同學滿意、能力突出的成員予以表彰,可推薦實習就業。對于無法正常履職的成員,予以勸退。三是優化培養機制。建立校、院兩級培訓體系,完善課程設置,圍繞主題選擇、內容編排、圖文制作、粉絲維護等方面內容,邀請校內外專家開展專題培訓,不斷提升團隊成員的新媒體素養。日常運營中注意挖掘、培養各類優秀學生,吸引和凝聚到團隊中來,增添組織活力,提升工作效力。

3.加強內容管理,是穩定發展的必然要求。要依靠新穎有趣的形式吸引人,更要靠真實優質的內容留住人。優質內容供給提升公信力和引領力,創新互動形式提升吸引力和傳播力,二者相互配合,方能把高職院校團屬新媒體集群建設好,發展好。一是堅守政治屬性。團屬新媒體集群需突出價值引領、強化教育功能,把握正確的宣傳方向和輿論導向,始終把穩共青團事業發展前進的“指南針”。二是注重內容質量。通過了解青年學生的網絡行為偏好和內容喜好,進行新媒體產品供給側改革,提高發布信息的可讀性,增強團屬新媒體的吸引力。三是建立聯動機制。各級團組織整體布局,統籌規劃團屬新媒體分工,按思想政治類、學術科技類、文化活動類、體育活動類等類別對團屬新媒體進行劃分登記,避免各級平臺在運營管理過程中職能重復、信息重疊。同時,在涉及重大事項、重點工作時,各平臺應統一口徑。四是建立反饋機制。團屬新媒體平臺運營團隊要對粉絲提問作出權威、正面、積極、及時的回應,答疑解惑。對于各級新媒體平臺上出現的不良信息、不當言行,及時制止,幫助學生明辨是非,凈化網絡環境。

高職院校共青團組織推進團屬新媒體集群建設與發展,整合新媒體資源推動協同發展,對加強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引領、服務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維護青年學生的合法權益、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建設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的共青團組織,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猜你喜歡
團員青年集群共青團
第二課:共青團的創立之時代背景
關于油田企業共青團建設的思考
功能性新材料產業集群加速形成
探討如何發揮團員青年在企業改革發展中的生力軍作用
“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名單(共三百五十七人)
海上小型無人機集群的反制裝備需求與應對之策研究
培育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
共青團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名單
淺談在地勘單位改革中如何做好團員青年思想工作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機器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