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疫情下提升學生辨別互聯網信息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1-01-29 03:06韓菁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數碼世界 2020年12期
關鍵詞:謠言詐騙群體

韓菁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前言

21世紀,是互聯網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各式各樣的信息通過各大網絡平臺快速傳播,信息流通渠道的多樣化、匿名化也讓謠言越來越多,且難以掌控和分辨。隨著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全中國都動員起來,強力應對,來抵抗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大的公共突發衛生事件。全國各部門采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打響了一場疫情防控的全民阻擊戰。當各政府職能部門在全力及時地向社會發布疫情信息和疫情防控措施,及時回應各渠道的群眾呼聲需求時,各類涉及疫情的不實信息卻隨之大量涌出,與各地切實采取的工作措施混雜沖突,混淆人們的視聽、影響人們對于真實疫情作出正確的防控判斷,嚴重干擾了全民“戰疫”的有序開展。這場疫情,更是激化了謠言的傳播。個體健康和公共衛生體系歷來是謠言的“溫床”。當人們時刻關注疫情發展的同時,各種謠言也隨之產生。大量的失實信息和報道,每天充斥著網絡,但對于疫情防控卻產生不利的影響。在重大疫情下,我們的學生更是第一時間面對網絡的弱勢群體,他們天天暢游在網絡各大平臺:微博、抖音、小紅書等,時時接收著不同渠道傳送過來的大量信息。如何確保學生在重大疫情中擁有辨別互聯網信息的能力,作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幫助學生提升并了解有關此類疫情信息的傳播機制與抵抗策略,用科學的方式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一、新冠肺炎疫情相關謠言分析

縱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相關謠言,主要可以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政府消毒類;第二類,關閉設施類;第三類,交通管控類;第四類,渲染恐慌類。這四大類不實信息的散布,滿足了社會各階層的不同心理動機,也具有不同的社會后果。而針對學生群體的不實信息除了以上四大類外,還有三大類分別是電信金融詐騙類、教育教學類和邪教組織傳教類。電信金融詐騙類往往分為以下四個方面:一、冒充學校繳費類型的詐騙;二、冒充疫情捐款獻愛心類型的詐騙;三、冒充航空公司旅游平臺客服類型的詐騙;四、販賣醫用口罩類型的詐騙。以“學校繳費”為名的詐騙,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各網絡通訊手段,冒充班主任、老師混入班級QQ群、微信群,以“疫情延期開學”、“網上收取學費、材料費”等為由實施詐騙;以“疫情捐助獻愛心”為名的詐騙,不法分子利用學生們想為武漢抗擊疫情出一份力的心理,通過網絡、通訊工具等多種方式,冒充紅十字會、民政部門、感染者本人或親屬的名義,向學生用戶發送“獻愛心”的虛假短信,利用學生的同情心理進行詐騙;以“冒充航空公司旅游平臺客服”為由的詐騙,不法分子利用疫情打著“退改簽”的幌子發送短信,要求用戶按照指定聯系方式退改,在釣魚鏈接中要求用戶填寫銀行卡號和密碼等,進而實施詐騙;以“賣醫用口罩”為名的詐騙,不法分子偽造社交賬號內的工作照片,冒充醫生、護士、藥店職員等身份,對外發布醫用口罩的售賣信息,收款后將受害人拉黑。教育教學類,主要是各大媒體以及公眾號發布為主,例如,某某學校開學安排表,對開學時間作了初步安排等,或者是涉及開學、網絡教學相關的圖文、視頻等的不實信息在網絡上傳播。疫情防控關鍵期,邪教組織也趁機“謠動”疫情,炮制各種虛假信息進行破壞搗亂,尤其是我們學生群體更易受蠱惑,要特別警惕邪教組織借疫情造謠。

二、如何提高學生群體辨別互聯網信息的能力

(一)疫情謠言特點分析及甄別方法

那么,在重大疫情下,如何才能幫助學生群體提高辨別互聯網信息的能力呢?首先,要斬斷疫情相關謠言的傳播鏈,提高學生群體乃至社會各成員對疫情謠言的免疫力。謠言往往具有幾個共同特點:1、標題或導語具有很強的煽動性。這種類型的標題往往能夠刺激讀者,激發其傳播的欲望;2、內容喜歡提及大v或媒體。選擇知名度頗高的媒體或者大v,造謠者希望借此來提高謠言的真實性,但往往證據只有一個;3、發布的內容都不是官方渠道。疫情相關信息都是無源頭信息,例如幾張微信對話截圖,或是不知名的賬號、個人公眾號、娛樂號等沒有經過官方認證的三無機構的信息;4、夸大歪曲事實。謠言可能來自真實的信息,但是經過造謠者的夸大描述,加工歪曲事實,使得謠言內容遠遠超過事實;5、錯誤的信息和行為在真相浮出水面之前,只看不去傳播。針對重大疫情、災難等公共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們應該告誡學生著眼于官方的報道,相信政府部門,相信官媒的事實報道,不偏信,不傳謠,拒絕給社會帶來二次傷寒。對于謠言甄別的方法主要遵循以下三點:一、查詢此類事件是否有多個版本,或者可以網絡上搜索是否在某年某地曾經出現過類似事件而盜用其照片等;二、是否有正規媒體報道與警方通報;三、文中是否有明顯邏輯漏洞,圖片是否有P過圖的痕跡。

(二)如何提升學生群體對互聯網信息的認知和行為能力

其次,要提升學生群體對互聯網信息的認知和行為能力。學校等教育部門應該培養學生群體具有獨立思考和自我分析判斷的能力,學會用社會主義唯物論去辨別事件的真相,樹立正確的社會意識傾向。在面對重大疫情信息面前,學生群體應該提高自身的文化媒體素養,擁有獨立分析判斷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遇事謹慎對待,學會冷靜思考,在信息還未得到證實時,勿要以訛傳訛,散播謠言,切實做到主人翁的姿態,不信謠、不傳謠。

(三)高校如何做好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案

再次,各大高校要做好應對重大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預案機制,在突發重大事件時,能有效快速地進行宣傳發布各類疫情相關的預防信息和辟謠通知。高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也是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現的地方。高??梢酝ㄟ^官網、公眾號,也可以組織班主任、輔導員或班級負責人發布疫情防控相關信息,告誡學生警惕疫情期間各種不實信息,碰到不實信息一可關注本地政府機關、衛生部門官方權威媒體賬號,了解本地最新疫情咨詢和當地的臨時管制措施;二可關注官方媒體發布的信息,以了解國內防控疫情的最新發展;三可參考查詢騰訊、微博、百度等辟謠平臺信息。高校也可通過重大疫情,充分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渠道作用,教育大學生從此次疫情突發事件中擁有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世界觀,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宣揚中國社會主義偉大理論。同時,各高校也要肩負起對大學生在重大疫情下的心理疏導,加大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緩解其由于重大突發事件導致的不安心理,對其進行心理安慰。

最后,政府和各大媒體以及微博、抖音、微信公眾號等也應及時發布確實的疫情相關信息,做到信息的公開化、透明化,切實有效的維護各大網民的利益和知情權。特別是重大疫情下,有利于引導學生群體對各大網絡信息作出正確的判斷。行政管理機構,例如公安的網安部門、各地方政府的網信辦也應在重大疫情下,更加嚴厲管控對互聯網不實信息的打擊力度,做到早發現、早打擊、早公布,及時穩定公眾及學生群體的情緒,讓造謠者們付出慘重的代價。

三、總結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雖來勢兇猛,但中國在習近平主席重要指示要求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全國上下緊急動員,掀起“防控感染,抗擊疫情”斗爭取得初步勝利時,在這關鍵時刻,我們更應切實高效的對互聯網平臺做好強力有效的“凈化”,以權威科學、透明的方式去發布疫情相關信息,從整體上提高網絡治理效能,學校、各政府部門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疫情相關宣傳,提升學生群體的思想意識,從而真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自身對互聯網信息的辨別能力。

猜你喜歡
謠言詐騙群體
特別提醒:收到這條詐騙短信,千萬不要點??!
中國使館駁斥荒謬謠言
哪些群體容易“返貧”——受災戶、遇困戶、邊緣戶
不信謠言 科學防“疫”
詐騙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遠程詐騙
你被養生謠言忽悠過嗎?
謠言π=4!
為特殊青少年群體遮風擋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