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教學中融入地方特色舞蹈元素的現狀分析與思考*
——以廣西科技師范學院為例

2021-02-05 10:24
大眾文藝 2021年2期
關鍵詞:師范類舞蹈特色

(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廣西來賓 545004)

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地方性師范類高校的課堂教學結合,是一個涉及層面廣、歷時長久的研究課題。將傳統舞蹈文化融入大學舞蹈課堂,不僅對地方特色文化的保護研究和創新發展至關重要,對地方高校舞蹈教育課程的建設與發展同樣具有深遠的影響。在舞蹈教學中融入民族特色舞蹈文化,有助于培養更多全方面多層次舞蹈人才。

廣西師范類高校大都開設有關舞蹈教育的課程,但是始終未能有效地將地方的特色人文和民族舞蹈文化融入教學。尤其是師范類高校,比較多地集中在地級市(含縣級市),當地普遍具備豐富的民間舞蹈文化資源,有待挖掘、整理和應用?;趲煼额惛咝5牡胤叫?、區域性特點,無論是管理體制還是學科建設,或是科研學術研究等,都應緊密圍繞該地區民族資源開展,要貼合地方發展需要而進行。師范類院校作為地方教師師資的搖籃,所培養的學生更加應該了解廣西的民族舞蹈文化,承擔傳播當地文化的責任。

一、自身舞蹈課程教育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廣西科技師范學院舞蹈課程教育教學現狀

師范類高校的教育主要是普及教育,對于舞蹈課程教育教學重點應該簡化舞蹈的藝術性,突出舞蹈的大眾性,將舞蹈從民間引入課堂再回饋于大眾,這才是舞蹈教育的關鍵。廣西科技師范學院立足于廣西桂中地區,致力于中部地區的教育發展,有著學前教育、小學教育、音樂學、藝術教育、音樂教育專業,這些專業都有舞蹈教育課程的設置,其覆蓋面較廣。尤其是學前教育和藝術教育相關的學科,現已有地方特色舞蹈排練課程和民間舞課程,但這些課程尚未融入當地特色民間舞蹈元素。

該校舞蹈課程的教學對象大多數是非專業且沒有舞蹈基礎的學生,他們僅僅將舞蹈課作為選修課,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其實在教育教學中,舞蹈是作為溝通思想、情感表達、心靈交流的媒介,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作用。在現有的舞蹈教學中,舞蹈基礎課程相對舞蹈專業生的標準顯得較為簡單,沒有硬性要求,只是了解和簡單學習,但在民間舞、古典舞、排練課程上比較豐富,學生可以接觸到不同風格的舞蹈,一般都會選取風格性強、主題鮮明、具有強烈情感色彩的作品作為依托,通過簡單的動作來向學生介紹該舞種的歷史,文化及風格特點,讓學生在欣賞中反思自己的表演與學習態度,從不同的舞蹈作品出發,理解和學習舞蹈藝術背后蘊含的文化和精神,熟知舞蹈與社會生活、人文自然的關系,讓學生從理論到實踐了解舞蹈藝術。希望通過這些多樣內容的舞蹈課形式,達到“美”的教育,陶冶情操,提升自我的形象、信心。

(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經過調研發現,學生自身舞蹈基礎差直接導致學生對于舞蹈缺乏主動了解和探尋的動力。在音樂學、學前教育等專業的學生看來,舞蹈課程只是一門選修課,可以不那么重視,再加上教學方式過于死板,在教學中強調動作的節奏和細節讓學生覺得很枯燥,缺乏創新。缺乏舞蹈興趣的同時,又沒有考試壓力,學生容易產生懶惰情緒,曠課和遲到現象嚴重。

其次,專業理論教育和專業實踐教育相脫節,理論不能有效指導實踐。師范類院校的舞蹈教育停留在校園課堂,學生的“學”和學生的“傳”未能結合在一起,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沒有主動傳承的動力。如今大部分的師范類高校舞蹈教育中,老師和同學大部分會把重心放在肢體能力的訓練上,忽視專業理論教育。當今社會恰恰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舞蹈人才,不僅要會手舞足蹈,更需要強大的理論作為依撐。

此外,地方高校教學資源匱乏、硬件設施缺乏。廣西科技師范學院的舞蹈教學資源有限,舞蹈教室較少,相對應的設備不完善?,F有舞蹈老師只有四位,高層次、高水平職稱的教師較少,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的教輔工具不多,教育資源的缺乏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我們的教師去創新教學模式,順應時代發展的同時要考慮學生的需求,在有限的教育教學環境中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社會需要的綜合型人才,為今后的教育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所屬地特色舞蹈的發展危機與傳承創新

位于我國西南邊陲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擁有豐厚的少數民族資源,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悠久的歷史人文底蘊,孕育出豐富多樣的民族民間舞蹈。由于時代的發展以及人口的變動、流向各異等種種因素影響,以及多種文化的碰撞,這些地方特色舞蹈藝術的發展形勢不容樂觀,生存空間越來越少,急需探索其更多的保護傳承與發展之路。

傳統文化需要延續、需要繼承,更需要發展與創新。在精準扶貧政策的支持下,地方文化得到大力發展。金秀的旅游資源不斷被開發,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前來了解黃泥鼓舞。藝術工作者們對地方民間舞蹈的持續探索和加強保護,黃泥鼓舞被開發和傳承,在旅游中作為表演節目展示給大眾,娛樂價值得到彰顯。但由于青年人的外出務工,沒有后繼者繼續學習黃泥鼓舞,如何在現有的發展狀態上尋求多樣的傳承方式,卻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瓶頸。

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屬在地為廣西來賓市,其中最具特色的地方舞蹈——黃泥鼓舞,這是一種保存較為完整的民間舞表演形式,保持著原生態固有的原始、粗獷的特點,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標志之一。黃泥鼓舞是金秀瑤族分支坳瑤人民最傳統最典型的祭祀活動中的舞蹈,它獨具代表性的外形,從內而外展現出坳瑤人民的自身文化特性,造就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底蘊深厚。黃泥鼓舞作為優秀的民族舞蹈之一,是非常需要更多的發展途徑來傳承。

三、地方特色民間舞蹈元素融入高校舞蹈教學的思考

新時代背景下,地方性高校的發展不再是單一的教育問題,還需要根植地方,思考如何推進師范類高校自身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尤其是特色課程教育的建設,在已有相關理論和內容上,探索與地方特色文化結合的發展模式。目前,在師范類高校的舞蹈教育中,大部分仍然采用的是專業院校舞蹈教育內容和模式,難以突出師范類高校的“師范”作用,如何達到此作用、如何發揮好師范生的優勢,發揮其在傳承地方民間舞蹈文化中的巨大影響力,是是非具有研究價值的。

(一)傳承地方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

傳承地方舞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教與學”。在高校的舞蹈教學課堂中融合地方特色舞蹈元素,在傳承文化的同時又形成自身獨特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傳承發展地方特色舞蹈文化。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屬在地為廣西來賓市,其獨具特色的民族是金秀縣的瑤族,其人民喜歌善舞,隨著民族的延續與變遷,黃泥鼓成為瑤人祭祀先祖的重要媒介物,跳黃泥鼓舞是其最傳統最典型的一種舞蹈形式。舞蹈教育課程與地方傳統舞蹈的融合,令地方特色文化得以發展與傳播,依托高校的教育優勢,建立穩定的傳承基地,將特色傳統舞蹈保存下來的同時,在現有基礎上大膽創新與融合,是地方特色舞蹈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又一途徑。

(二)建立自身特色舞蹈課程,形成自我特色

地方高校本著立足地方、服務地方的原則,運用高校專業人才資源特色,為地方文化進行服務。依托地方少數民族文化資源,不僅有利于高校形成自身的辦學特點,更有助于學校的長遠發展。

廣西科技師范學院是師范類院校,招收的學生大部分是廣西當地學生,學生實習基地對應當地中小學,且學生畢業之后多數會選擇在中中小學就業。因此,在舞蹈課程中融入地方特色舞蹈文化,學生先在學校里學會這些舞蹈,然后再通過學生在中小學的實習或工作優勢,將地方舞蹈教授給當地的中小學學生,通過“地方——高?!胤健蓖暾膫鞑ユ?,以一代傳一代的特色模式進行教學活動,形成“教——學——傳”系列品牌,不僅能有效解決地方舞蹈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危機,還能建立自身特色舞蹈課程,形成地方特色文化教育,凸顯師范類院校的師范優勢,取得長足發展。

(三)教學實踐相結合

在廣西科技師范學院現有的舞蹈教學中,地方特色舞蹈排練課程的設置符合地方性高校立足地方特色的辦學理念。但是原有的教學模式是學習其他舞種劇目,教師指定學生自學,單純的動作模式,并不能很好的體現這門課程的優勢?,F創新改變地方特色舞蹈排練課程的教育現狀和教學發展,鼓勵學生利用地方特色舞蹈元素為創作素材,結合廣西科技師范學院金秀瑤族文化基地的研究基礎,發揮教學設置優勢、教師及學生參與地方特色舞蹈文化保護的積極性,通過深入實地的所見,進行大膽的編創嘗試,并在2020年7月份期末匯總時,挑選了部分優秀作品舉行“地方特色舞蹈實驗性創編”匯演(如圖1),以雙人舞、三人舞、群舞形式進行多種形式、多種表達的編創,現場反響熱烈。

圖1 男女群舞 《瑤鼓祭》 拍攝者:劉修艷

其中男女群舞《瑤都鼓韻》相對原有的黃泥鼓舞進行實驗性重構,將男鼓與女鼓結合在一起,打破原有的表演模式,并在2019年9月代表來賓市計劃生育委員會參加全區計生協會匯演,榮獲一等獎。挑選優秀作品舉行“地方特色舞蹈實驗性創編”匯演,擴大地方特色舞蹈在校園中的影響力,促進高校傳承地方特色舞蹈的多樣化發展,突破高校傳統教育模式,實現以專業教育與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為核心的人文素質教育理念。

四、結語

舞蹈是一門肢體藝術,通過不同的肢體來詮釋對社會、生活、情感的理解,不論怎樣創新變換,都應該以此原則為基礎。地方特色舞蹈元素融入舞蹈課程教學中,也只是起到一個輔助教學的作用。對于廣西科技師范學院這樣一個剛升本不久的高校而言,急需通過舞蹈特色課程的建設,利用師范類高校的平臺優勢,結合本地的風俗活動以及人文特色,將高校所屬地獨具特色舞蹈融入教育教學中。將傳統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傳承和宣揚地方文化,打破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找尋出一條更適應當今學生能力和社會需要的新型教學模式。開設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課堂,吸引年輕一代地對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視,對這些特色文化進行更廣泛更深入的研究;同時也以創新創編舞蹈的方式,創作出更多的舞蹈作品,更好地傳承當地文化力,促進地方發展。

注釋:

①王梓橋.守住民族文化之根將傳統文化融入高師舞蹈教學與實踐[D].遼寧師范大學,2019.

②支桂衡.“花山巖畫”作為地方民族舞蹈課程資源開發的探討——評《廣西特有民族民間舞蹈原生元素教學組合》[J].中國教育學刊,2020(04):118.

③趙勇.地方院校舞蹈編導課程教學的“窘境”與“出路”——以廣東韶關學院舞蹈學系為例[J].藝術教育,2017(Z2):116-117.

④陳東云.地方高校舞蹈教學中瑤族長鼓舞的傳承路徑探索[J].大眾文藝,2017(03):216.

猜你喜歡
師范類舞蹈特色
師范類大學生體育素養現狀研究
——以河南師范大學為例
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師范類??企w育教學優化研究
學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課
校園舞蹈 多姿多彩
師范類專業將實行三級監測認證
特色睡床滿足孩子們的童年夢
中小學師范類與非師范類教師的教學能力差異狀況及成因分析
《傲慢與偏見》的藝術特色解讀
2009年熱門特色風味小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