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必武詩詞中的革命精神

2021-02-18 03:46張曉峰
文學天地 2021年11期
關鍵詞:董必武人民文學出版社詩選

張曉峰

董必武是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董必武年少有才17歲考中秀才,在目睹專制政府腐朽后毅然投筆從戎獻身革命,后成為中共創建元老之一。在后面的革命生涯中,董必武才情未減,始終堅持自己的文學創作,以詩言志。董老深諳國學,詩作多為舊體。他曾寫詩道:“雖云欲廢文言體,那敢輕題白話詩。對此殘骸何所戀,只緣達意即吾歸”,1可見其寄情于此。董必武的詩詞氣魄非凡,詞句之間可見革命者的碧血丹心、可見黨艱苦創業的輝煌歷程。本文擬從董必武的詩詞創作出發,記述一下其堅定的革命精神。

一、謳歌御侮賦同仇的愛國大義

董必武雖是晚清秀才,但思想上卻從來沒有囿于八股綱常,武昌起義爆發后他毅然投筆從戎走上革命道路,先后參加了辛亥革命和反對北洋軍閥袁世凱的斗爭。然而,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的黑暗讓他苦悶痛心,甚至已覺國政“斯漸即于沉淪已耳”。在憂慮無解之時是共產主義給了他新的希望,十月革命后目睹國內混亂的董必武日益趨向共產主義,在不斷的革命實踐中他也堅定了“中國的革命,走孫中山的道路不行,必須走列寧的道路”2的想法。

從董必武的詩集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當他“感于事、發乎情”著墨去寫詩詞的時候,對國家的情感始終被放在最突出的位置,這種情感尤其是在抗日戰爭時期身負國恨家仇時表現得最為強烈。董必武曾在朱德出太行抗敵前寫詩相贈言“何時驅寇鴉龍外,信有男兒復國仇”,而后又在《和朱總司令詩》寫道“炎胄共懷亡國懼,息閱墻関衛神州”以及《居長安得林老信再次贈別元韻》中寫道“高屋建瓴秦地險,不驅倭寇愧前賢”。3這些詩詞都是將“國仇”、“國恨”作為心中郁結和抒情出發點,將“驅逐倭寇衛神州”放在了人生追求的最首要地位。古人愛寫詩附儒風雅,但董必武在抗戰期間的詩詞中極少有風花雪月,大多是處在動亂社會下的憂國憂民。從董必武的詩詞中我們可以看到三憂,一憂敵焰熾:“鼓鼙聲促寇音驕,三月亡華調唱高”;二憂民生凋:“繁華鬧市成墟落,?迤平原起肉山”;三憂心不一:“秦檜主和陷武穆,趙構偏安沒齒辱”4。這都是董必武看到日寇連陷國土、軍民紛紛流離、國民政府竟欲降日后焦急心情的真實寫照。董必武的憂愁來自對國家的熱愛,與此同時這份熱愛也給了他無比的信心。無論是對戰爭下荒頹狀況的抨擊,還是對革命大好前途的自信,都是來源于董必武對于如何變革舊世界社會結構進而真正鏟除禍亂根源的深刻思考。

二、寒窯拔火煮清茶的豁達堅定

要想成就曠古爍今的事業必須有千磨百勵的精神,中國革命者的創業從未有輕松二字。董必武作為建黨元老可謂歷盡了黨艱苦創業時的曲折低谷,從長征泥途到陜北寒窯,磨滅不了的是老而彌堅報革命的堅貞精神。董必武少年學文、青年參軍、中年篤信馬列,萬里長征保存火種之時他已年過半百,能以老邁之軀四處奔走為了什么?功名利祿?董必武在《喜得覺弟書及七律一首依韻答之》一詩中答道:“亂離人似九秋蓬,一紙飄然寄自東”、“我豈為名頻浪跡,故鄉回首月明中”5,奮斗一生居無定所豈是為了這點蝸角虛名,如在《和白華見贈之作》一詩中有“倘試棄官如敝屣,定留妙筆藥凡胎”6一句,在他心中達官顯貴不過是身外之物,真正的志士要有“醫國藥人之方”。又如在《林老以詩勉蓮芝次韻謝之》一詩中董必武寫道:“妻子託君無凍餒,琴書伴我特堅貞”7,他并不在意家產的厚薄,只要家人溫飽自己有琴書相伴就已足矣。革命者的堅定樂觀不是因為功名利祿,而是因為其舍己為人的氣節如此。

用詩句來品評一個人的氣節或許過于單薄,實際行動才是說明一切的最終標準。董必武一生都走在革命的前列,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被委以重用,但他從未因此而倚老賣老過分的要求自己的特權。8魯迅有詩云:“俯首甘為孺子?!?,董必武總是把自己視為人民公仆,以黨和人民的“老?!弊悦?,勉勵自己要多做工作少去享受,“多做分內之事,少想身外之財”。到了延安時期,紅軍生活情況漸漸好了起來,董必武因其負責統戰工作需要常與國民黨官員打交道,國民黨政府的宴席往往氣派繁奢,董必武卻節儉如故和同志們一起吃簡陋的便飯,可謂堅韌清正、不忘初心。這些鮮活的事跡佐證了董必武詩詞中流露的堅貞氣節的真實性,所謂“寒窯拔火煮清茶”,陜北寒窯燃起微弱爐火,一盞清茶下肚,一路隨紅旗奔波來的革命老將又將寫下新的璀璨詩篇。

三、全仗貞堅獲自由的高風亮節

董必武曾是清末的文人,對君子守節、丈夫識義的取舍之道格外注重。他常以松梅菊來比喻老一代革命者,表達自己傲雪凌霜卻更堅定的意志;如1940年在《次徐老延安贈別韻》中“眾芳搖落后,松柏會因時”;同年《憶北山菊》中“北山有佳菊,經霜猶自華”;1942年在《梓年同志五十大慶》中“歲寒惟有梅花發,折得疏枝伴酒斟”。9古語有言:“歲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董必武就是黨內那棵久歷風霜而不老的竹柏,這棵竹柏并非扎根凡地,而是“無土不黃金”的革命圣地延安。年齡的增長并沒有沖淡董必武的革命意志,從辛亥革命到南昌起義、從長征到抗日、從解放戰爭到國家建設時期,董必武的革命精神是在實踐中不斷深化的,很難有人能有如此豐富的革命經歷,更可貴的是董必武在漫長的革命生涯中不曾有過半次變節。時間若能證明一切,那么漫長的革命歲月給予了董老無數次無可挑剔的證明。

董必武詩詞的意向表達有著明顯的分期。詩詞偏向于表達人民發展建設的熱情和對國家美好前途的祝愿。同時董必武晚年也十分關切林業、沼氣等民生問題,寫下了許多關于林業等領域的詩詞及文章,他的關注使郁翠的林地得到了許多有效保護得以澤被后世。董必武作為革命先輩留下的精神文化遺產是極為豐富的,葉劍英曾寫詩《懷董必武》盛贊董必武道:“篤信力行依真理,不移不屈不茍同”10,董必武在同志們眼中總是這么一個倔強長者的形象:在理有利的要百折不撓的堅持,碰到無理損人的要敬而遠之,他從未計較個人得失,卻時刻關注國家憂患。1957年董必武71歲高齡時曾寫過一首《讀陳懺庵西征草次來字韻》,其中有兩句“胸中郁奇氣,下筆有神來”、“鬢衰看舊鏡,薪盡熱殘灰”11可謂是對董必武詩翁形象的鮮活寫照,胸中奇氣化作神來之筆,使我們至今仍能從詩詞字里行間讀出其薪盡灰熱的革命精神。董必武胸中有愛國愛民之心、有富國安民之志,躍然紙上,詩詞成章,見證了中國革命百余年波瀾壯闊的歷史。今年是黨的百年華誕,也是董必武同志的135年誕辰,董老詩詞風華不消,革命精神永存。

注釋:

董必武:《董必武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159頁

2 《董必武年譜》;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頁

3 ?董必武:《董必武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11、12、30頁

4 董必武:《董必武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頁《和朱總司令詩》、22頁《戲作次韻林老贈別》、35頁《舊歷庚辰除夕,集恩來同志一月十八日新華日報題字,得“江南一葉是奇冤”之句,因成轆轤體四絕句》

5 ?董必武:《董必武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78頁

6 ?董必武:《董必武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88頁

7 ?董必武:《董必武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45頁

8 《董必武年譜》;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108頁

9 董必武:《董必武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5、18、27、52頁

10 江英:看將桃葉與君同──葉劍英與董必武的詩詞交往;湖南黨史;1994(04):14-16

11 ?董必武:《董必武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261頁

猜你喜歡
董必武人民文學出版社詩選
董必武與6角錢“較勁”
歷代論書詩選注《九勢》
愛是什么
董必武吃飯的故事
董必武舍車騎馬去視察
董必武清廉為政
哪有你這樣你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enuti’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Ah Q Zhengzhuan
老馬
最后的斷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