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孩子操對心才算好父母

2021-02-22 06:58崖柏
現代家長 2021年1期
關鍵詞:全職學習成績讀書

崖柏

不是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嗎?我為孩子操碎了心,為什么沒有回報?

吳昆芳(14歲男孩的媽媽):我畢業于浙江大學建筑學院,如今是全職媽媽。為了兒子的成長,我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如今看來是雙重的失敗。我心愛的事業荒棄了,兒子也不爭氣,成績在班里處于中下游。我給孩子報了英語、作文等很多輔導班,理科我親自輔導,可就是不見效。不是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嗎?我為孩子操碎了心,為什么沒有回報?

蔣茜玲(9歲女孩的媽媽):自從女兒上了小學,我就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微信家長群里天天都有新話題,都是圍繞著孩子的學習成績展開的,沉浸其中,我想不操心都不行。我女兒的成績算是不錯的,但只要有起伏,我就緊張得要命,唯恐她一蹶不振。我很想為孩子做點什么,可又不知道從何入手。

主持人:為孩子操心,說明父母有盡責的愿望,但還不能稱其為好父母,因為操心的有效性尚待驗證。范博士,我這樣說是不是有失厚道?

范新國:父母們可能覺得這話難聽,但對孩子來說卻再公允不過。家長操心孩子是想幫忙,如果幫了倒忙,那受苦的肯定是孩子。

蔣茜玲:您說得在理??墒?,家長在哪些方面操心才能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呢?

范新國:讓我們用數據來說話吧。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教育部開展了一項關于兒童早期教育的長期跟蹤研究。研究者調查了1000所學校里20000多個兒童的學業進展情況,希望以此揭示究竟哪些因素和孩子的成績有明顯的相關性。研究結果出人意料。

我先列出可能與孩子學習成績相關的8個因素:

1.父母學歷高;

2.家庭完整;

3.父母擁有較高的社會及經濟地位;

4.最近搬家到更好的小區;

5.媽媽在30歲或更晚時生第一個孩子;

6.媽媽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不工作;

7.家庭藏書較多;

8.父母每天給孩子讀書。

研究發現,有4個因素與孩子后來的學習成績高度關聯,另外4個因素影響很小。大家可以先猜猜,哪些和孩子成績有關,哪些無關?

父母高學歷、晚育有用,家庭完整、全職陪伴未必有用

李海秋(12歲男孩的媽媽):父母高學歷肯定有用,至少有能力輔導孩子??!我學歷低,現在輔導小學高年級的數學都吃力,根本幫不到孩子。

鄒志剛(5歲女孩的爸爸):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媽媽不上班這一條很重要,還有誰能比媽媽更適合照顧孩子呢?

范新國:父母學歷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相對更好,這是意料之中的事。畢竟高學歷父母更重視教育,智商較高的父母往往教育水平也較高。

母親晚育對孩子的智商影響也不小。研究表明,26~28歲是女性生育的黃金時間段,所生的孩子也會更健康、更聰明,平均智商可達109.29。

但是家庭是否完整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并無直接影響。有的孩子因父母離婚而出現厭學、逆反等偏差行為,是父母處置不當造成的,不能怪罪離婚本身。有許多單親家庭的孩子學習成績非常好,也說明家庭是否完整與孩子的學習成績無關。

媽媽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不工作,對孩子以后的學習成績也毫無幫助。對于這個結論,恐怕全職媽媽們會難以接受,但事實就是這樣。

主持人:在本刊的調查中,發現許多全職媽媽幫倒忙的案例。全職媽媽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本來是好事,但不少全職媽媽把“陪伴”理解為陪孩子上各種興趣班、輔導班,讓孩子承受了過大的心理壓力。有些全職媽媽因為犧牲了自己的事業,心中有怨氣,會更嚴密地控制孩子,要求孩子用好成績來回報。

父母社會地位高、藏書多有用,居住環境好、父母伴讀未必有用

洪勝梅(10歲女孩的媽媽):第4條“最近搬到更好的小區”肯定有用,孟母三遷的現代版嘛,環境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范新國: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固然有影響,但是當代社會與孟子生活的戰國差別巨大,不可完全照搬。指望改善環境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是父母的一廂情愿,正如換一雙好鞋不可能跳得更高,是一樣的道理。

調查顯示,父母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收入較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相對較好。其中原因,主要是父母的成功給孩子樹立了榜樣,讓孩子有奮發圖強的內在動力。當然,這是普遍意義的結論,不排除較低階層家庭的孩子出類拔萃,以及較高階層家庭出現敗家子。

陸慶華(4歲女孩的媽媽):我現在每天都給女兒讀書,連圖畫書都陪著她看,因為我知道親子共讀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將來她上了學會有一個讓人省心的好成績。請問范博士,“父母每天給孩子讀書”這一條一定是有用的吧?

范新國:引導孩子閱讀肯定是好事,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大有好處,但是,如果說到對孩子以后學習成績的影響,恐怕會讓您失望。因為給孩子讀書只適合對幼兒,對3歲以上的孩子,父母應該放手讓孩子自由閱讀;換言之,對孩子閱讀這件事,父母只有引導之責,沒有陪伴之責,更不能過多干涉。

陸慶華:我女兒4歲,我該怎樣引導呢?

范新國:最好的引導方式是給孩子做出好榜樣,自己做一個愛讀書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講,家里藏書多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積極影響就不奇怪了。

看到父母在家安靜地讀書,經常與家人分享讀書心得,孩子會認為,讀書是生活的一部分,就會自然而然地喜歡讀書,而愛讀書的孩子,學習通常不讓父母操心。相反,父母整天熱衷于玩手機、打麻將,討論的是網紅和熱門電視劇,即使每天堅持給孩子讀一個小時的書,孩子也不會對讀書感興趣,甚至可能認為讀書是苦差事。

主持人:不知大家發現沒有,無論是父母的學歷、經濟條件、社會地位、家中藏書還是媽媽的生育年齡,說的都是父母本身的特點,即“父母是一個怎樣的人”。而保持家庭完整、母親放棄工作、搬到更好的小區、費心為孩子讀書,說的都是父母的行為,即“父母對孩子做了什么”。范博士的分析告訴我們,“父母是什么樣的人”遠比“父母為孩子做什么”重要。

范新國:沒錯。父母與其為孩子的成績殫精竭慮,不如審視一下自己,是否在孩子身上傾注過多心血,而放棄了自我成長和追求;與其逼孩子讀書,監督孩子寫作業,不如先逼自己一把,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與其為了孩子,在婚姻里隱忍,不妨解脫自己,也解脫孩子……記住那句老話:正人先正己,否則,您為孩子操碎了心,也未必能幫到孩子。

【編輯:陳彤】

猜你喜歡
全職學習成績讀書
韓國全職奶爸數量創新高
兄弟讓舉
我愛讀書
正是讀書好時節
名落孫山
非全職工作在歐洲興起
我們一起讀書吧
讀書為了什么
掐斷欲望的引線
馬老師的家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