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名社成員韋素園佚文考述(下)

2021-02-22 06:56柳冬嫵
名作欣賞 2021年2期
關鍵詞:莽原

柳冬嫵

摘要: 韋素園是未名社的核心成員和《莽原》半月刊的執行編輯,但對其佚文的挖掘、整理與考證工作,一直沒有引起研究者足夠的重視。自傳體小說《兩封信》和《我的朋友葉素》,是韋素園最重要的佚作,書寫了他與高曉嵐的愛情故事。高曉嵐是陳獨秀原配夫人高大眾、第二個夫人高賢萃的堂妹,1925年留學美國。韋素園在《莽原》半月刊上,不僅用筆名發表寫女友高曉嵐的小說,而且還用筆名發表她在美國所做的白話小詩《寄——》。而刊發于《莽原》上的《兩封信》,是引發魯迅與高長虹沖突的一個直接原因。韋素園的文學創作,受俄國頹廢派文學影響的痕跡比較明顯,富于感傷情調和頹廢氣息,在精神深處與白銀時代的俄羅斯現代文學同頻共振。

關鍵詞:佚文 《莽原》 高曉嵐 俄國文學

“華芍”的小說《我的朋友葉素》

1927年12月25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卷第23、24期),也是該刊的最后一期,韋素園用“華芍”的筆名發表了自傳體小說《我的朋友葉素》,勾畫了葉素因為疾病最終在愛情面前功敗垂成的命運,帶有宿命和濃厚的頹廢情緒?!段业呐笥讶~素》落款為“一九二七,九,二十日于北大東齋”。值得注意的是,高曉嵐的詩歌《接素蘭自紐約來信,感而寫此(十月六日夕)》,也正是寫于這個時間段,此時的高曉嵐已經從奧柏林到了愛荷華。1927年冬天出版的第12卷第4號《留美學生季報》,刊載了署名“高曉蘭”(高曉嵐)的詩歌,她在其詩中的注解中云:“來愛城(Iowa City)后人地生疏,交游所在,非異國諸女同學,即客氣敷衍交初識者。一身如寄,百感縈懷。讀憶舊思家之句,清淚為數行下也?!薄皭鄢牵↖owa City)”多譯作愛荷華。1929年,韋素園創作散文詩《痕六篇》(原載1930年4月30日《未名》2卷9、10、11、12期合刊),其之三《端午節的邀請》,以高曉嵐為原型的女友,被命名為愛華,與愛荷華的地名直接有關。名字藏密碼?!叭A芍”筆名的來歷,應該與高曉嵐當時的留學城市“愛荷華”有關?!吧帧贝淼氖且环N很美好的愛情,“華芍”可以理解成“愛荷華的愛情”。結合小說的敘事內容看,即可鎖定“華芍”即韋素園,《我的朋友葉素》就是韋素園所寫。

葉素的原型是韋素園,葉素女友的原型是高曉嵐,小說中的每一個細節,幾乎都可以看出他們的影子。兩顆心的脈息彌散其間,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無常,也感受到了愛的余溫。小說的第一部分,對葉素病人形象的描繪,幾乎就是韋素園的自畫像:

我的朋友葉素是作過一番甜美的夢來的青年。不幸從夢中醒過來的,就只他底瘦弱的形骸;他底靈魂卻依然留在夢境里,徘徊著,永遠地徘徊著。

在他目前的沒有靈魂的生活中,一方面感覺心的孤寂,再方面還得擔受經濟的痛苦;那么他的疾病,是必然的結果了。

葉素底頭發蓄得很長,糊亂地往后攏著。在這秋深的時節,他卻仍然著上一件深紫色的陳舊的長衫。袖子很長,也不卷上一點。領紐常是不扣。腳上老是一雙白帆布鞋,從不曾洗刷,在這般秋深時節,那似灰赭的糊涂色,倒是很適合。與他稍隔些距離,仔細端詳他整個的模樣,自上至下是:蓬松的亂發,黃瘦的面貌,慘紫的舊衫,灰污的皮鞋。這只是凄涼悲慘的表征——甜美的夢中醒來的形骸,窮困剝蝕的余影!

但是葉素對于他眼前這般凄慘的生活,似乎滿不介意,反而在他底心中有一種莫可理解的微妙的愉快情緒,在臉的枯黃的縐紋上,在半開而微動的眼中,或是在暗灰的雙唇上,常常顯露出來。這就是他底靈魂在過去甜美的夢境中活躍著而發生的結果。他現在的一切,都被過去的夢占據了,掩住了,他忽略了,抹殺了現在的一切。過去甜美的夢,是他眼前生活唯一的滋養,他沈思著它,咀嚼著它,五官感觸著它。

1927年元月初住進醫院后,韋素園整個一年差不多都是在病床上度過的,《我的朋友葉素》也是在病床上寫就的。在《我的朋友葉素》這篇小說發表的同時,1927年12月,韋素園給臺靜農、李霽野寫了一封較長的信:“整個的一九二七年快被我身不起床地睡過去了,將來更睡到何時,目前還不知道;但想起你們前次告訴我的那第一位醫生不治我的病,說他不能變戲法的話,現在我雖然睡在床上,究竟還是活著,而且能寫這樣的信,卻也是一件極其欣慰的事?!表f素園病重入院后,承受著疾病的折磨,“還得擔受經濟的痛苦”,但韋素園卻想讓自己持有一種達觀的態度,覺得還能寫信就“極其欣慰”。小說中,“葉素對于他眼前這般凄慘的生活,似乎滿不介意,反而在他底心中有一種莫可理解的微妙的愉快情緒”,這種情緒在韋素園寫給臺靜農、李霽野的信中有著同樣的表達,語氣也完全相同。直到病逝前幾個月,韋素園仍然想保持這種達觀的人生態度。他在1932年5月寫給李霽野的信中說:“我在病中覺到,人生就是工作,只有在工作中可以求得真實的快樂和意義,戀愛等等不過是附屬品而已。我個人生活一向是很達觀的,和我相處稍久一點的病人,他們都這樣說?!比松鷳B度是達觀的,但現實是殘酷無情的,疾病畢竟讓韋素園甜美的愛情夢破滅了,他把戀愛理解成人生的附屬品,實際上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自我安慰。小說第二、第三部分,葉素把對愛情的甜美回憶,看作“此生中唯一的安慰”。

小說第二部分,是葉素對女友、對“過去甜美的夢”的回憶:

當我晚餐后到葉素寓所去談天以消遣這無聊的黃昏的時候,他每是禁不住舉起枯黃的手指,同時雙頰上微動著慘淡的笑紋,指點地說:

“呵!這是她送我的書——唉,愛之實現!——還承她用綠色的紙包得如此整齊美麗!”

“呵!那是她送我的圖章,小盒子盛著小牛骨刻的我的名字的印,多么玲瓏可愛!”

“那箱子裝的全是她寫給我的信,讓我去開給你看呀!”

他底在動作的雙手,有些抖顫,看他情緒十分混亂。書信確是不少,緊緊地豎擱著好幾排。全是西洋信套,西洋的寫法,字跡很小而恭謹,內容很豐富。他不稍加探索地從中就取出一封,神采恍惚,一面抽出信紙,一面說道:

“你看在這信箋上貼著小小的花兒,顏色雖然褪了,姿態卻多么可親可愛!”

這朵玲瓏嬌妍的小花,當是他與她相互間愛情造極的表現??上r光既奪去了它的美色,也沖淡了他們濃密的愛情。它余下的只是一個枯萎的姿態,他醒來的只是一個瘦弱的形骸。他底靈魂呢?在夢境中徘徊著;夢境中有她,他底靈魂與她永遠同在。

小說對女友的書寫,與韋素園和高曉嵐的生活經歷、交往關系、身份特征完全吻合。小說中的女友送印給葉素,現實中的高曉嵐擅長書法;高曉嵐先后從美國奧柏林、愛荷華寄信給韋素園,當然“全是西洋信套,西洋的寫法”。

葉素女友寄花的細節,有可能就是韋素園與高曉嵐的真實經歷,更有可能是借鑒了梭羅古勃的詩。韋素園翻譯過俄國詩人梭羅古勃的《小小的白花》:

我的神美的小小的白花,

你從我的黑暗的大地生起,

瞧著我吧,溫存的沒聲的你,

我明白你的靜悄的話語。

你從黑暗中生起,迎見我的幻想,

你叫伊走上你所走出來的那里去,——

我不反對你的一些訴說,

將幻想傾向著你的呼息。

《小小的白花》刊于1926年7月25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1卷第14期),這時候韋素園與高曉嵐正在頻繁地萬里飛書,高曉嵐可能看到梭羅古勃的詩,在寄給韋素園的“信箋上貼著小小的花兒”。不管高曉嵐有沒有寄花給韋素園,小說的貼花細節,與梭羅古勃的《小小的白花》都構成了一種互文關系?!靶殴{上貼著小小的花兒”是一種象征,“當是他與她相互間愛情造極的表現”,“余下的只是一個枯萎的姿態”?!靶⌒〉幕▋骸迸c“小小的白花”,連語調都非常相似。

劉半農主編的《世界日報副刊》在1926年7月23日出版的第1卷第23期上,刊載了韋素園翻譯的梭羅古勃的詩歌《我的友人》。除了這首外,韋素園在報刊上公開發表過的譯詩,幾乎都收入了《黃花集》?!段业挠讶恕放c《我的朋友葉素》,在標題上比較相似,在主題上也是對葉素命運的一種詮釋:

我的靜寂的友人,我的遠方的友人,

你看,——

我是寒冷的,憂傷的

霞光。

我空空地等待著

天堂,——

在慘淡的生活里我不知道

光明的日子快要降臨

到大地,

惡毒的陰影將要墜入沉默的

深淵里——,

并且無語的,憂傷的,

在清早時候,

我的靜寂的友人,我的遠方的友人,

我將要死去。

索羅古勃是俄羅斯白銀時代象征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被稱為“死亡的歌手”“純粹的空想的神秘主義者”,其詩歌是以幻想同現實相對立,充滿悲觀主義色彩。韋素園于1925年4月22日翻譯的這首《我的友人》,也充滿“幻美的悲哀”的“凄傷的回憶”。在標題的命名上,《我的朋友葉素》可能受到《我的友人》的啟發。

韋素園為什么用“G線”的筆名發表《兩封信》,我們在《我的朋友葉素》中也找到了一種解釋:

愛的力是如此偉大,誰能抵抗,誰不受其支配和驅使呢?在那些日子——呵,我底此生中最可寶貴的時光!——中,宇宙一切都不存在,只覺得一束愛情的絲彌蔓地絞住了世界……

……宇宙在我們底周圍浮動著,一切皆異樣,一切皆在破裂迸散著,只有我與她愛的練緊緊地系著,永不會離開,永是固定著。

兩年之后,韋素園在散文詩《痕六篇》之五《蜘蛛的網》中,同樣寫出了對“絲”的感悟,“一個男子”覺得蜘蛛有如愛情,蜻蜓就是他,此刻正被縛在這絲網上。他多年想掙脫,卻“愈被這絲網束縛”,他悲哀著這蜻蜓的不幸:“愛情的絲,也是精細不見的;它是一種透明的光體,永是飄蕩在無限的空間和無盡的時間里?!?/p>

小說第三部分,對葉素女友的外貌描寫,與蘇雪林對高曉嵐的描寫,也很相似:

她底雅素的服裝,與烏黑蓬松的短發,所烘托出來的容貌,是多么紅得可愛呵!還有雙睛轉動間的表情,俊秀身裁的微顫……呵,好個愛的化身呀!這情景,將永遠地在我的記憶中生存著。

高曉嵐1924年所拍攝的一張照片,的確是“烏黑蓬松的短發”。特別是“多么紅得可愛呵”,與蘇雪林的描寫非常一致。蘇雪林描述高曉嵐“鼻紅,同學綽號她為‘紅中”,“她的羽翼就叫做‘紅中黨”。韋素園應該知道高曉嵐讀書時,曾有一個“紅中”的外號。

高曉嵐曾參加營救被捕男生的請愿游行,也被韋素園寫進小說了。葉素說:“那時學校與政府當局正鬧著糾紛,警察包圍了學校,要逮捕我,真虧她耗盡了心血來救護我!”高曉嵐與女高師的同學參加了五四運動的后續學潮。1919年6月3日,北洋政府逮捕了上街游行的各校男生。1919年6月4日,高曉嵐與女高師同學破門而出,走上街頭,參加了請愿游行,要求釋放被捕學生。程俊英在《程俊英自傳》(原載《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家》,文獻書目出版社1982年5月第1版)中回憶道:“回校之后,得知方還校長將這次游行歸罪于陳中凡老師。我們立即召開驅方會議,決定起草‘驅方宣言,由馮沅君、高曉嵐、羅靜軒和我草擬,數他十大罪狀,印成傳單散發,并送教育部一份。是年七月,教育部免方還職,委毛邦偉為校長。毛校長繼續聘請李大釗老師、陳中凡老師等回校任教?!表f素園將高曉嵐的這段經歷融會到葉素女友的身上了。

小說第三部分還描寫了葉素與女友在湘江共渡的情景,描繪了“綠洲,岳麓山,一切皆美麗”。這與韋素園的經歷也是吻合的。1979年,李霽野在散文《岳麓山和橘子洲頭》中寫道:“長沙的岳麓山是我早在少年時代,就已經耳聞神往的地方。我的小學同班同學韋素園曾在長沙學習過,參加過學生運動。我們幾個同學在故鄉圍爐夜話的時候,他像說故事一樣談到學習和學運情況,也不止一次談到岳麓山的景物。因此,岳麓山在我聽起來一直是一個很親切的地名?!保ā独铎V野文集》第一卷,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頁)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小說對女友家里環境的描述,與高曉嵐的祖宅高樓完全吻合:

有一個暑假中,她從家中寫信給我,要我到她家里去。信中對路途的指示,是多么的周到呵!信中描寫他鄉村自然的環境,是多么的詳細呵!她說她家里的人都歡迎我。她還說到西廂書齋,陳設雅致,恬靜可愛,是很適合我深思,更便于我們聚首談心??傊?,她是強烈地希望我去,我的去便是她那時唯一祈禱的幸福的成功。她是如何的勇敢,我卻多么的怯懦,我竟辜負她底熱望了!

高曉嵐出生于安徽省霍邱縣洪集竇老圩村,村名的來歷與淮軍將領竇如田有關。太平天國時期,竇如田(1828—1891)在竇老圩創筑圩堡,倡辦鄉團,與太平軍、捻軍多次作戰,被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檄調統領銘軍,被李鴻章先后保以副將、總兵,賞給“強勇巴圖魯”名號,誥授建威將軍(正一品),宣付國史館立傳。陳獨秀父親陳衍中在竇如田家中當塾師,1881年染上瘟疫,客死竇家,喪事由竇家辦理。時陳獨秀年僅三歲。竇如田的孫女竇衍光后來嫁給了陳獨秀之子陳松年。陳獨秀原配、陳松年之母高氏和陳獨秀第二任夫人高賢萃,是高曉嵐的堂姐,都是賢字輩。高氏、陳氏、竇氏三個家族,互為姻親關系。高曉嵐的祖宅被稱為高樓,現在是竇老圩村衛生院。高曉嵐父親高霖閣共有子女11個,其中女孩6個,高曉嵐為長女。高霖閣是一個地主,家境殷實,在高樓里辦了家塾,教子女讀書。高氏家族所筑莊園,將書屋、書齋作為主要構件,發揮了莊園的藏書、讀書、治學的功能。葉素的女友,在信中描述了她家所處“鄉村自然的環境”和家里“陳設雅致”的“西廂書齋”,與蘇雪林對高曉嵐的記述也可以互相印證:“在家塾讀過幾年的書,文理頗清順,也能做幾句舊詩,寫得一筆遠勝于我的很有腕力的字?!?/p>

通過以上分析,葉素女友的原型肯定是高曉嵐了。至于作者“華芍”,毫無疑問就是韋素園了。小說結尾落款“一九二七,九,二十日于北大東齋”,未名社所在地,被魯迅稱之為“破寨”,最早在新開路五號,后來搬到馬神廟西老胡同一號,但都在北京大學旁邊。

韋素園的寫作風格與俄羅斯現代文學

韋素園是中國譯介俄羅斯文學的先驅者之一,也是引進白銀時代文學的拓荒者。白銀時代是指俄羅斯19世紀末20世紀初文學,比較公認的時間段大約是1890年—1921年。這實際上是俄羅斯的第一個現代主義文學運動。1922年從莫斯科留學歸來后,韋素園不僅開始譯介契訶夫、屠格涅夫等俄國著名作家的作品,也開始譯介白銀時代一批俄國作家的作品,如梭羅古勃、瑪伊珂夫(今譯邁科夫)、蒲寧(今譯布寧)、茗思奇(今譯明斯基)、米那夫(古米廖夫)等人的詩作;譯了科羅連珂(今譯柯羅連科)、戈里奇(今譯高爾基)、勃洛克、安特列夫(今譯安德列耶夫)等人的散文。1925年1月16日,韋素園在散文《晚道上——訪俄詩人特列捷闊夫以后》的附記里,對白銀時代的俄國文學進行了概述,雖然那時還沒有出現“白銀時代”的提法:“這篇短文剛寫完之后,我覺得關于俄國現代文學有簡單說明的必要。從上世紀末葉,直到歐戰時止,這期間二十多年,要以頹廢和象征兩派為最盛。他們從事創作的人,僅只歌詠剎那,贊頌美、死和女性;音韻特別講究,讀時仿佛如悠揚的音樂的鳴聲似的?!睙o論是精神層面,還是文學技藝層面,俄羅斯頹廢派和象征派文學都對韋素園產生了深刻影響。韋素園七篇佚文的發現,將為這種影響研究,提供新的闡釋空間。

從文體上看,《兩封信》《我的朋友葉素》與韋素園的《春雨》一樣,既可以看作小說,又是形式獨特的敘事體散文詩,體現了象征主義詩歌的格調,強調抒情性、內在情緒、感受;在表現形式和敘事技巧上,都帶有意識流精神分析的某些特征,使小說表現出不同于傳統現實主義小說的氣質,呈現出現代主義小說的面影。這種精神自傳體現代小說,心理截面和故事情節的斷片,獨到的多重敘事結構,可以給我們帶來類似印象派繪畫的復雜感受。如《我的朋友葉素》,通過葉素的獨白,描繪了葉素與女友在湘江同舟共渡的情景:

呀!那是一個多么美麗的清早,我記得清清楚楚。城市喧雜的人們,還在睡眠中。湘江中幾只小舟,都還籠罩一層睡意,懶洋洋地逐流而去。濃厚的白霧,點綴世界,只是我們理想中造物者的杰作,不是實際的人間。江中綠洲朦朧的影,倒映于江心,隨著波紋微微地顫動著。漸漸從東方發出一道紅紫色燦爛的光,影射在水中,好似臥著一條金色的龍。在這般的時候,在這般的景中,我與她乘著小舟,飄然而去。呵!多愉快,真是身臨仙景!我們底心中充滿了迷離恍惚的奧妙的情緒,我或是注視著她,或是探望一回江水,綠洲,岳麓山,一切皆美麗。我只是癡迷,我只是陶醉!我曾禁不住這樣想:這番同舟共渡,就是預示我們美滿的將來罷!人間的苦海煩波,我與她卻相親相愛地把來愉快地渡過。唉,想想呵!那般的清晨,那般的美景,那般的風平浪靜,在渺渺的湘水中,一帆小舟,乘著一對相親相愛的人,向著愛之光,狂熱地奔馳而去——

如詩如畫的景色描寫,起伏、跳躍、繽紛的意象,密集的節奏形式,使得《我的朋友葉素》具有了小說詩歌化的特點。說其是象征主義風格散文詩,也是恰如其分的。

韋素園的寫作明顯受到了俄國白銀時代作家別雷的影響。韋素園在《春雨》中對海天的描繪,“海天,樹木,野草,晚煙,暮霞”做了人物“奇跡般的陪襯”,讓人聯想到別雷散文詩《交響曲》第三部(又名《回歸》)的第一樂章所展示的藍天大海,都有一種不可言說的神秘。敘述一個少女的戀愛過程,韋素園不面面俱到,只剪輯幾個片段,最美的一段是一對兒女置身在蔥蘢的山道上,“少女,面臨大海,當著晚風,挺立在海邊不動”,心血卻“異常的沸騰”,面對那“異樣的衰老的支那古邦的命運”的壓抑,她安靜地“挺立”?!秲煞庑拧贰段业呐笥讶~素》,也是對生活片斷的一種剪輯。別雷的四部《交響曲》,對其文體的界定至今仍懸而未決。有的評論家將其作為小說來研究,而有的評論家則勉強地稱其為詩體小說,更有人稱之為別雷嘗試將音樂手法運用于小說的習作。在《交響曲》第一部發表后,別雷自稱其為“散文體長詩”“散文體史詩”。別雷的長篇小說《彼得堡》,從創作風格來看,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小說,而是采用自由體和意識流手法創作而成的象征主義散文詩。我們今天的印象,散文詩篇幅比較短小,而實際上一件作品是不是散文詩,篇幅的長短并不是裁定標準。1926年1月,韋素園翻譯了俄國色爾格夫·專司基的散文詩《半神》,在譯者附記里稱他“所作散文詩,有長逾百頁者”。

韋素園是高爾基《海燕之歌》的最早中文譯者,但《海燕之歌》在文體上是散文詩、散文,還是屬于小說,至今仍有爭議。1925年7月10日出版的《莽原》周刊第11期,刊載了韋素園所譯的《海鶯歌》,這是最早發表的《海燕之歌》中文譯文,作者戈里奇即高爾基。1932年后,瞿秋白、巴金、戈寶權等人也都翻譯過,韋素園比他們早了很多年?!逗Q嘀琛肥歉郀柣?901年3月寫的一篇帶有象征意義的短篇小說《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其副標題是“幻想曲”。小說用擬人化的手法,描寫了一群各種各樣的鳥兒在春天的花園里交談和歌唱,結尾是一只金絲雀所唱的“歌”,就是《海燕之歌》,屬于節奏化小說的一個片斷。節奏化小說在白銀時代的俄國文壇比較流行,高爾基與別雷都注重將詩歌所具有的節奏注入小說創作,在力求語調完整的節奏中,打破詩歌和小說的界限,進行了現代理論家所稱的“俄國小說的改革”。韋素園1925年還翻譯發表了高爾基的《雕的歌》(現通譯《鷹之歌》)、《埃黛約絲》和《人之誕生》,這些作品都很注重節奏化的形式,有著象征主義文學的特征。

在俄國象征主義存在的整個時期,各種完全對立的思想情緒經過不同方式的折射,都對它產生過影響。整個來說,不能把俄國象征主義歸結為頹廢主義,它們在現象上類似而又不屬于同一范疇。在高爾基的創作中,與頹廢派思想體系所特有的無出路、懼怕生活、驚恐和絕望的主題對立的,是積極的充滿社會歷史的樂觀主義的生活觀。韋素園雖然是高爾基的最早中文譯者之一,但在文學創作的精神層面,卻留下了更深的頹廢派影響的痕跡。19世紀末20世紀初,頹廢主義思潮彌漫于社會轉型中的俄羅斯,對文學,特別是象征主義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頹廢主義思潮最先表現在象征主義詩歌中,韋素園是較早關注和研究這一思潮的中國作家。頹廢派的代表詩人有索洛古勃、布留索夫、梅列日科夫斯基、巴爾蒙特、吉皮烏斯等,這些詩人的名字都出現在了韋素園的《俄國的頹廢派》里,他說:“巴爾芒特,始終是一位極忠實的頹廢派詩人,梭羅古勃,按著個人精神方面,他是永久的頹廢派作家?!表f素園通過分析這些詩人的詩作,厘清了俄國頹廢派與象征主義的異同關系:

這兩派有根本的精神上的實質不同,決不能把頹廢派的作家混為象征主義者,雖說俄國一般人還在那里紛論未決。 頹廢派表現的根本的精神,與六十年代的虛無主義所表現的一切否認態度,實在相差不遠。所不同的,只是在一切否認之中,他們卻以“自我”為自慰的唯一的無上的奇珍。高出我的“自我”的,可以說完全沒有?!白晕摇比绾蔚幕钪?,我便如何的做去?!白晕摇钡摹皠x那”的情緒,也可以說比過去的未來的一切的宇宙都還有價值。除了我以外,緊隨著我的——便是荒涼的漠地。

在俄羅斯,頹廢主義更多地被視為一種來自法國的舶來品,其與象征主義的關系有很大的爭議性。一般認為,在俄羅斯詩歌中,頹廢主義并不能算作一個獨立的派別,而是一種彌漫于部分早期象征主義詩人創作中的悲觀絕望的情緒。俄國頹廢派的源頭,可追溯到波德萊爾等法國象征主義詩人。波德萊爾的《惡之花》中充滿了墳墓、骷髏、游魂等陰暗的意象,是頹廢情緒最早的表現方式。韋素園在《俄國的頹廢派》中指出:“或則波得來耳與俄國頹廢派并不完全相同,但精神上‘厭惡現世,大概是一致的?!表f素園指出,精神上不能自慰的情調,滿溢了頹廢派詩人的筆下,從前棲息“自我”的“花窗的樓”,到現在已經變成了巖穴、墓地、葬棺、陷阱。因此,我們不難理解韋素園的散文《晚道上》(1925年2月23日《語絲》第15期),為什么一開頭便籠罩在頹廢的情緒之中:“的確,當我從俄國兵營出來時,我的心是凄涼極了,只覺有一種說不出的寒戰、悲哀和失望緊壓著我;東交民巷的狹夾道,當我兩眼倦懶欲一合攏的時候,也只不過恰似荒原中的一座墳地罷了?!痹陧f素園的佚文《兩封信》《母親新年晚上的夢》里,同樣都蒙上了一層頹廢色彩,描寫主人公狂亂的幻覺和瞬間的幻滅感,主人公在冷寂世界中的沉默、嘆息與哀泣,表達了世界晦暗虛無的一面?!秲煞庑拧分械牧觑L,在夜里給留學海外的女友寫信,一次又一次伏在桌子上靜哭著:“我,我是一面死著一面生活著的:你看哪,我每天由黑暗而轉入黑暗,由死亡而進入死亡,人生只有消磨,消磨,消磨,消磨,天天地消磨……”《母親新年晚上的夢》寫老母親夢見多年未歸的兒子,夢醒之后“感到了為母親的悲苦的一生的命運”,并在賭博的孫子身上“又看見了將來不幸底濃重的沉黑的陰影”?!段业呐笥讶~素》里,葉素的疾病體驗,更是頹廢派文學中引人注目的表征形式與意味深長的主題隱喻。即使像《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生活狀況》這樣的文章,也有頹廢的情緒流露其間:“沉黑的夜,慢紆紆的真難過呀,時針在那遠遠的壁上,一下一下催促著;我已經被他催到夢中的生命與黑夜結合?!?/p>

無論是在俄國頹廢派作家,還是在俄國象征派作家筆下,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性詞語——宇宙。韋素園在《俄國的頹廢派》中寫道:

象征主義,不僅是宇宙的觀念,并且連宇宙的感覺,宇宙的攝取,統稱之,“神秘的領受”,根本的占據在他的重要的生命里面。這種東西,不是強索的,卻是自然的贈與。沒有得到這種贈與的人,他只能空自稱為象征作家,因為他僅照形式,沒有得著精神的真實存在。象征主義的內容,永久是觸著“一些另外的世界”。二十世紀的開始(一九00——一九一五),在這方面,有絕大成功的三家:白萊意,布洛克,伊萬諾夫。一九0二年十一月八日布洛克完成的“美女歌”,精神上象征“宇宙的靈”,可以說是象征主義勝利的一種很好證明。

要理解一個作家的思想,要闡述他最關心的是什么,那就在他的作品里找到出現得最為頻繁的詞語,它是縈繞在作家腦際的頑念。在韋素園的《兩封信》《我的朋友葉素》等文學作品里,我們看到一個“占據在他的重要的生命里面”的“宇宙的靈”,“宇宙”這個關鍵性詞語出現得最為頻繁,體現了作家的獨特經驗。他試圖寫出一種宇宙生活感,把宇宙神秘之幕拉開?!赌箍茤|方勞動大學生活狀況》中,“總感得宇宙尚有不應破滅的呼吸”?!秲煞庑拧分?,主人公陵風伏在桌上寫信:“夜幕深了,他既疲且累,漸漸地大地的安息彌漫著全宇……”韋素園所譯的梭羅古勃詩歌里就出現了“大地的安息”。1924年1月,韋素園譯過梭羅古勃的一節詩,“在宇宙的中間”“緊守著大地的安息”:

平和的暮色侵來了。

白晝沿深林的后面隱去,

在深林里顫動的迷茫氣物

清透而且明晰。

從那遼遠的高空

最早的繁星顯現了。

在宇宙的中間

霧痕的后面呢,

暮色的夢躺下,

緊守著大地的安息。

《我的朋友葉素》書寫了主人公葉素的宇宙生活感:“當宇宙還沒有人的時候,就有了情。情是宇宙中唯一的珍品,是一切萬有與其活動的最后標的?!薄坝钪嬉磺卸疾淮嬖?,只覺得一束愛情的絲彌蔓地絞住了世界?!薄坝钪嬖谖覀兊字車又?,一切皆異樣,一切皆在破裂迸散著,只有我與她愛的練緊緊地系著,永不會離開,永是固定著?!钡膊s像風暴一樣摧毀了葉素的身體,也分化瓦解了他與女友“愛情的絲”“愛的練”。小說結尾,葉素對風暴的感知,會讓我們想到高曉嵐在奧柏林寫給韋素園的詩“暮色蒼茫中,/萬籟凄清,/夜鶯無語”,更會讓我們看到個體在宇宙生活中的慘影:

秋風漸漸加緊了,一陣一陣兇暴地掠過去。宇宙由黃昏入于黑暗了,一切只現著朦朧的慘影。萬籟皆寂靜,只有暴風的呼聲。葉素沈寂凝固地坐著,蓬松的亂發,黃瘦的面容,暗紫的舊衫,在這般荒草秋風,一片黑茫大地中襯托出來,更顯得悲慘凄涼。

暴風的呼聲與靈魂深處的傾訴,都是同一種宇宙存在本質的表現。在別雷等俄國作家的作品里,風暴都是一種重要象征,《彼得堡》里“世界巨大的龍卷風柱攜卷著整個生活”。與風暴伴隨的是黑暗,“宇宙由黃昏入于黑暗”,在“一片黑茫大地中”,黑暗像光明一樣茫無邊際,無窮無盡,如別雷在詩歌《碧空》中所寫的那樣:

那光明的,淺淡的碧空……

他們——無邊黑暗,沒有盡頭;

那里——是宇宙的風暴。

生命如此寂靜:

她,仿佛夜晚的,黑暗。

人類意識到自身在宇宙中的黑暗宿命,是別雷與韋素園文本里一個隱隱延續的主題。韋素園的詩歌《無題》(1926年12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1卷第24期),是對宇宙生活感的書寫,在某種程度上也寫出了他與高曉嵐在宇宙中的黑暗處境:

在這漆黑的夜色里,

我仿佛看見了你。

繁星在窗外遠遠閃爍,你的幻影

便又向無極的太空里消滅了去。

假若有一個晚間,

殞落了一顆星辰。

那我便知道這或者是你已在

那遼闊的宇宙中光已熄滅,化成灰燼。

“我”與“你”的相愛,在宇宙天地間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拔摇痹谝股锟吹降摹澳愕幕糜啊?,說是遠在大洋彼岸的高曉嵐,也是可以成立的。寫作此詩時,韋素園的肺病日趨嚴重,他意識到他與高曉嵐的愛情之火,即將“熄滅,化成灰燼”。在別雷等俄國象征派詩人那里,經常用星辰喻指情侶。韋素園的這首小詩,使其與別雷一樣,成為“無形中進入星辰意義的”詩人,讓人想起別雷展現虛無空間與絕望情緒的詩集《碧空中的金子》《灰燼》《甕》《星星》。別爾嘉耶夫在《星辰的小說:對A·別雷〈彼得堡〉的思考》中說:“A·別雷讓人陷入宇宙的無度中,使其遭受宇宙激流的折磨。區別人和電燈的界限沒有了,展現出一個星辰的世界?!侗说帽ぁ肥切浅降男≌f,那里的一切都超越這個世界描寫生活的物理肉體和人的心靈界限,一切都墜入無底深淵?!保▌e爾嘉耶夫:《文化的哲學》,于培才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4—305頁)套用別爾嘉耶夫的話說,韋素園的《無題》也是星辰的詩歌,宇宙的幻影,籠罩著神秘主義和啟示錄色彩,明顯受到了別雷等人的象征主義詩歌的影響。韋素園的《無題》,與別雷的詩一樣,通過對現代宇宙觀的特別處理,擺脫了線性歷史觀的桎梏。

“宇宙”也是別雷同時代的象征主義作家安特列夫經常處理的一個主題。1926年4月25日,韋素園為李霽野翻譯的《往星中》作序?!锻侵小肥前蔡亓蟹虻牡谝黄獞騽。喝麪栐撌且粋€著名的天文學家,因為覺得生活無意義,便把世間的一切看為“無益的憂慮”,而以天文學為避難所,想在星辰中探尋超自然的生命,做著“永生的兒子”的夢。他聽到兒子尼古拉下獄幾于被槍斃了的時候,卻無動于衷地說:“在世界上每秒鐘都有人死,在全宇宙里每秒鐘或者要毀滅一個整世界,我怎么能為一個人的死亡而哭喊失望呢?”尼古拉的未婚妻瑪露莎詛咒生活,她曾罵塞爾該冷酷無情,并且說:“星辰于我生疏,我不知道誰住在那里?!濒斞阜Q安德列夫是“絕望厭世的作家”,“其文神秘幽深,自成一家”?!吧衩赜纳睢逼鋵嵕褪且环N宇宙生活感。

比梭羅古勃、別雷、安特列夫等白銀時代的象征派、頹廢派更早的丘特切夫,其詩歌里也含有一個宇宙維度,有著對宇宙生命意識的自覺追求。韋素園1926年4月29日翻譯了札伊采夫的《極樂世界》,在譯者附記里提到了丘特切夫(鳩特契夫):

扎伊采夫,生于一八八一年,系俄國二十世紀初期的作家,與安特列夫、梭羅古勃等曾創辦“野薔薇叢書”……他前后所有的著作,在精神方面,可以用已死的十九世紀俄詩人鳩特契夫一句詩——“模糊靜寂的穹窿籠罩著憂傷孤苦的大地”,當作題詞。

19世紀的俄國詩人丘特切夫,被別雷等白銀時代象征派詩人視為重要的源頭性詩人之一。1916年,別雷在著名論文《普希金、丘特切夫和巴拉丁斯基的視覺特征》里,充分闡發了丘特切夫的現代意義。丘特切夫詩歌中的宇宙意識非常顯著,他將自己對于宇宙處境的體驗融于飄逸而優美的詩句當中。他善于將人生觀和宇宙觀寄于風景的素描中,而從情感的抒發中追問生命的意義,我們在他的作品中隨處可以遇見人格化的自然和自然物的人性。用丘特切夫的詩句“模糊靜寂的穹窿籠罩著憂傷孤苦的大地”,概括札伊采夫作品的精神特質,表明韋素園對丘特切夫的詩歌比較熟悉,可以信手拈來。這句體現丘特切夫宇宙觀的詩出自《秋天的黃昏》,查良錚譯為“還有薄霧和安詳的天藍/靜靜籠罩著凄苦的大地”。丘特切夫的詩,很早就表露出對宇宙思考的興趣,他的詩被認為“首先是獻給人與宇宙相互關系的”。他把“模糊靜寂的穹窿”,當成一個壓抑的象征,表達了來自現代宇宙的壓力。

俄國現代宗教哲學家弗蘭克指出丘特切夫的“全部抒情詩都貫穿著詩人面對人的心靈深淵所體驗到的形而上學的戰栗,因為他直接感受到人的心靈的本質與宇宙深淵、與自然力量的混沌無序是完全等同的”(弗蘭克:《俄國知識人與精神偶像》,徐鳳林譯,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頁)。丘特切夫在《“午夜的大風啊”》里,用風暴下面“正蠕動著怎樣的地獄”來描繪“宇宙深淵”的生命體驗。韋素園翻譯的作品里,也有這樣充滿宇宙深淵意識的作品,如波蘭作家解特瑪爾的散文詩《鶴》:

他們仿佛是在太空的深淵,無盡的遠方飛去,并且顯現出這樣的憂傷,好像它們也覺得她們是最后一次飛往那里……

韋素園對梭羅古勃、安特列夫、解特瑪爾等人的譯介,在魯迅的散文詩中留下了一些影響印記。魯迅1925年6月17日創作散文詩《墓碣文》,其中的名句“于天上看見深淵”,可能是從《鶴》中化用而來。這也證明了孫郁先生在《未名社舊影》中的一個判斷:“我想魯迅的寫作中,多少受到了韋素園的譯文的感動?!?/p>

韋素園1925年1月16日寫的《晚道上——訪俄詩人特列捷闊夫以后》,寫到宇宙深淵意識:“這些真令我驚,真令我覺得宇宙仿佛在顫動著似的,淚是早沒有了?!薄鞍档男?,靜靜息在天空上面?!薄瓣庯L一陣陣清寒地吹過,宇宙和一切都消沉在冰冷的‘凝結的失望的陷坑里?!痹凇痘貞洶蔡亓蟹颉罚f素園譯)中,勃洛克說安特列夫的“面孔永遠只是對著陰黑窗外的陷坑”。陷坑意識,也正是對“宇宙深淵”的生命體驗。寫作《晚道上》,頹廢情緒籠罩下的韋素園,把虛空看作世界的本質,在“象征的森林”中選取與虛無的本質更為接近的東西,暗淡的星、陰風、墓地、失望的陷坑……他在仿佛顫動著似的宇宙里與世界的種種面孔之中看到生命的虛無和死亡的真實。

猜你喜歡
莽原
未名社成員韋素園佚文考述(上)
雜志里的民國風度
警醒
上路,伴著星星的光
清明時節過川水村
聆聽四季
北大荒
《莽原》與微信朋友圈:點贊評論背后的共鳴
高長虹與魯迅
張自啟插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