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父母

2021-02-27 10:24阿達麗
婚姻與家庭·性情讀本 2021年2期
關鍵詞:小團體壞話攻擊性

阿達麗

12歲兒子更像是我“老公”

Q:兒子3歲時我和他爸離婚,前夫很快再婚,我一直單身至今。沒有父親的陪伴,兒子也健康成長,很少讓我操心?,F在他12歲了,朋友說他不像兒子更像我“老公”,因為他總關心和包容我,一點不像青春期男孩。請問這正常嗎?

A:僅憑描述的幾點,無法判定孩子是否正常。但朋友的觀點應引起家長重視。畢竟“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是有一定道理的。更何況,單親家庭本來就會因某一方家長的缺失,引起親子關系的失衡。家庭的“三角關系理論”認為,一個家庭最穩定的關系為孩子出生后形成的“三角關系”。單親家庭容易失衡,就是因為父母一角上的“空缺”,再加上承擔撫養責任的一方沒有擔起自己的責任,就容易讓孩子游離在自己和“空缺”的位置之間,分裂為兩個人:既要做自己,又要做空缺位置上的“伴侶”。那為什么是孩子去填補“空缺”?因為孩子的能量相對“弱”,未定型,不像成人已經“固化”在了自己的位置。

“長幼有序”“萬物有歸”的觀念,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大教育家孔子就已闡明。一個家庭的健康,取決于家里每個人是否在自己該在的位置上、愛的序位是否正常。所以,家長想判定自己的孩子是否“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孩子是否“在其位”。12歲的孩子,他應該干的、適合他干的是什么?

青春期早期的孩子,世界的核心應該是他自己,他會在意自己的感受,會因維護自我而與父母發生沖突、會在意自己的成績、關注自己的外表、關心自己是否有朋友并該如何與朋友相處……總之,他的世界開始向外擴展,不會局限在一事一物一人上。所以很簡單,如果孩子在做好了自己的這些事情后,依然很關心和包容家長,那么要恭喜這位媽媽,養出了一位感恩、懂事的陽光少年。但若孩子的世界只有媽媽一個人,喜怒哀樂皆因媽媽,和媽媽之間毫無邊界,那就需要反思了。

女兒喜歡背后擠對人

Q:8歲的女兒開朗活潑,但有個壞毛病,喜歡說別人的壞話,擠對老師矮胖、同學不講衛生、成績差,她還愛給別人起綽號。多次引導她要關注別人優點,不要背后議論別人,但她不以為然。這毛病怎么扳正過來呢?

A:相對于把“問題”扳正過來,不如去追本溯源,因為“問題”絕不是單純的“問題”本身,背后必然存在著諸多原因。家長可以借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路。首先,不要去想孩子說的壞話內容是什么,因為關注內容會容易引起家長的聯想,給自己帶來極大的情緒波動。也不要因為自己的情緒去給孩子講一堆道理,期待能把孩子的毛病改過來。

孩子為什么會說別人的壞話?在心理學的解釋中,“說別人的不好”本質是攻擊,家長要看到孩子在表達攻擊性。而攻擊本身,是由一些不良的情緒和體驗帶來的,比如憤怒、委屈、不滿等。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是否過于苛求,對孩子的很多行為是否過于約束?“講衛生”“成績差”“矮胖”是否和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有關?如果在這些信息中能找到一些關聯因素,那么孩子就是在通過攻擊他人宣泄自己的憤怒,因為講別人的壞話和直接對父母表達不滿,前者對她而言相對安全。

其次,家長要反思自己在家里時的聊天狀態,是否也在背后評價他人。更要去觀察孩子身邊交往的朋友或小團體是什么樣的,孩子是否因為想融入小團體而不得已進行模仿。

無論是哪一種,有一個原則家長要明確,孩子這么做,有一半的動機是在試探大人的反應:父母會允許我表達嫉妒和不滿嗎?會接納和包容我的攻擊性嗎?無論我怎樣,他們都會愛我嗎?

父母若一時找不到原因無計可施,倒不如坦然地接納孩子的攻擊性。允許她宣泄情緒,嘗試著在家中或在外讓孩子獲得價值感(認可她)、掌控感(允許自主)和歸屬感(表達接納和愛)。當孩子的這些需求能得到滿足時,“說別人壞話”帶來的“功能”就會被大大降低。

猜你喜歡
小團體壞話攻擊性
寫媽媽的壞話真快樂
班級小團體的形成與引導
兒童攻擊性行為的矯正策略
二維碼
動物也秒懂
要不要走進班級中的“小團體”
大學生運動員自尊與自我控制及攻擊性的關系
淺談對班內特殊小團體的認識和管理
誰在背后說你壞話
4種血型對對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