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地名故事
——尋覓千載水文化

2021-03-01 05:12整理
珠江水運 2021年2期
關鍵詞:大塘龍舟荔枝

整理|

在清代長江上如何開展水上救援呢?那時有一種被叫作紅船的救援船只,是專門為保障水上行船安全而打造的,因為船體通常涂紅漆以示醒目,也稱救生紅船、救生船。相當于現在的水上119。

東濠涌是廣州市治理污染的樣板工程。

歷史上,廣州城因水而生、依水而興,羊城與水的聯系甚是密切,或是婉轉水系的河涌,或是秀麗物美的池塘。水,不僅給廣州城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也是廣州歷史文化的瑰寶。

大塘街:千載水脈見證羊城治水史

大塘街位于廣州的中心城區,據史料記載,文溪經城東門邊流入主城區,有一千多年的整治歷史。唐宋年間,文溪可行舟,但春夏易水患。明成化年間,官府開鑿水道引文溪水向東南入東濠涌。原文溪河道逐漸淤塞為大水塘。后填平大水塘建成內街,取名大塘街。

歷朝歷代還以文溪(東濠涌)為“文脈”?!堆虺枪赔n》稱:“文水居在大塘街,萬歷間建設,明末淤廢,成為長塘、大塘,即文溪涸后之殘跡?!蔽南倜變冉ǔ纱笈鷷?、宗祠、會館,廣州府學宮、番禺學宮以及廣東貢院也坐落于此,成為嶺南文脈,延續千年。作為行政區劃的大塘街,其轄區基本上位于廣州市的中心城區。根據《大塘街志(1840—2000)》記載,早在秦代,轄區已在古任囂城的東近郊,宋代在東城內,明清時屬番禺縣捕屬管轄。

大塘街東濠涌是廣州治水的縮影和代表。東濠涌的知名度不僅因它是廣州僅存的護城河,更重要的是作為治理污染的樣板工程,成為近年國家領導人和外地賓客到廣州重點參觀考察的項目之一。1950年,正式設立大塘街辦事處。1998年組建成現在的大塘街,面積為1.06平方公里,轄1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是遠近聞名的歷史文化街區和民主革命的陣地。

文溪雖涸,文化卻興。大塘街文化底蘊深厚,轄內有文物保護單位11個,其中國家級有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國民黨一大舊址、廣東咨議局舊址。省級有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廣東貢院明遠樓、中山大學天文臺舊址、廣東省農民協會舊址;市級有四烈士墓、萬木草堂、整理東濠下游碑記、市立中山圖書館舊址,甚至南越王宮署也坐落于此。省立中山圖書館、廣州圖書館、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市近代史博物館等4個重要文化單位也坐落在街內。這里還是近現代民主革命的重要陣地,孫中山、魯迅、毛澤東、周恩來、郭沫若等歷史風云人物曾常年或多次在這里從事革命活動。

據考證,世界上只有3個古城城市中心兩千年不移,包括希臘雅典、意大利羅馬、中國廣州。大塘街正是位于廣州兩千年不變的中心之中心地帶。作為行政區劃的大塘街,其轄區基本上位于廣州市的中心城區,亦是古今廣州延續千年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遠近聞名的歷史文化街區?!拔牡挛幕帧睔v史上與北京琉璃廠、上海城隍廟、南京夫子廟并稱“中國四大文化街”。在嶺南地區久負盛名的文德路字畫古玩專業街是廣州市經營古玩、字畫、裱畫、陶瓷的文化市場。2007年以來,大塘街道、區文化局、文德文化商會拓展“文化+產業”新品牌,舉辦“廣州文德文化藝術節”、“文德文化產業市場發展與投資”論壇、“古玩字畫鑒賞沙龍”等系列活動,推動實施“文化大塘”戰略品牌。

作為廣州僅存的舊城護城河,東濠涌的身上承載了廣州太多的興衰記憶,苦樂悲歡。曾經污穢不堪的東濠涌經過整治,已是涌水清澈,不僅是市民岸邊戲水休閑的好地方,也成為游客們品味老廣州的新平臺。

泮塘:龍舟年年來美食日日鮮

龍津西路、泮塘五約至荔灣湖公園一帶統稱“泮塘”。水,孕育了泮塘“五秀”,也是泮塘地名之根源。泮塘位于廣州市西郊,遠在10世紀初是南漢末代帝王劉鋹御花園“劉王花塢”舊址的一部分?,F在泮溪酒家對面的文塔腳(云津閣),過去還有一塊刻著“劉王花塢”的石碣。在清代,泮塘屬南??h思洲堡轄下十八鄉之一,也是十八鄉中最富庶的鄉。

“泮塘”最初叫“半塘”,據《廣東新語》記載,自龍津橋至蜆涌方圓二十多里內,池塘遍布,占地一半有多,人們因此把這個地方叫做“半塘”。今天位于泮塘五約的閘門,還保存刻有“半塘”二字的石牌坊。至于“半塘”是何時改為“泮塘”的,如今已難考究。

美食讓泮塘人氣鼎盛。相傳,禪宗祖師達摩于公元527年來到廣州后,在所建的西來庵種了蓮藕、荸薺(馬蹄)、菱角(紅菱)、茨菰(慈菇)和茭白(茭白筍、茭筍)5種菜,并以5缸米供養。因5種水生蔬食都是瘦物,故稱為“五瘦”?!拔逍恪敝?,據說是光緒年間幾位來此游覽的文人所取,以顯雅致。此后,西禪寺的一位老僧將“五秀”請入寺內池塘種植,成為三寶殿前的供品。西禪寺的方丈無量禪師則將“五秀”送給泮塘鄉人種植,大獲豐收。泮塘“五秀”味鮮物美,前來購買的人絡繹不絕,泮塘鄉人也由此富裕起來。

古時,泮塘一帶原為一片汪洋,后由于城市發展,泮塘低洼地大部分被填為陸地,成為居民區。1958年,政府號召群眾義務勞動,在泮塘內開挖建成荔灣湖公園。隨著廣州城區擴展,荔枝灣涌兩岸漸成菜農、貧民聚居之地。與此同時,舊荔枝灣附近的西村發展成為廣州市近代工業的基地,河涌受到污染,荔枝灣水系淪為臭水溝。1992年,泮溪酒家至逢源橋的最后一段水道也被覆蓋。1999年,荔灣區政協提出“復建荔枝灣故道”的提案。為迎接廣州亞運,打造亞運景觀,2009年,荔枝灣復涌工程開始實施,2010年10月,荔灣湖湖水引入河涌,荔枝灣涌重見天日。

泮塘路還是香火鼎盛之地。仁威祖廟的大殿內,北帝塑像端坐中央,黑臉黑須,身后豎著黑旗,頗為威嚴。除供奉北帝外,廟內還設有玉皇殿、慈航殿、文昌殿、財神殿、太歲殿等。仁威祖廟原有建筑分三路五進,后面還有廂房、花園,占地面積約有6000多平方米。而現存的祖廟只剩下三路四進,占地面積也只有1600多平方米。廟宇建筑莊嚴古樸,富有鮮明的嶺南傳統工藝特色,1983年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以說是建筑與工藝藝術的寶庫。如今,廟內還保留著比較完好的木雕、陶塑、石雕、灰雕等工藝作品。

荔枝灣涌每年一度的龍舟盛況。

龍舟文化是泮塘村傳統文化的縮影。每逢節假日,泮塘路上的荔灣湖公園總會上演龍舟表演。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泮塘村民參與到龍舟文化的傳播活動中,其中的女子龍舟隊也備受關注。從傳統的習俗來講,過去女子是不能劃龍船的。而出于各種禁忌,男女龍船同時“裝”(制作)的情況也很少見。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女子參與到劃龍舟的活動中,去年泮塘就同時容納了男女兩艘新龍船,鼓勵女子參與劃龍舟。

現如今,無論是舊城護城河的大塘路,還是集美食、香火和龍舟文化等為一體的泮塘路,皆是與水結緣,廣州因水而生、依水而興,以悠久的水文化孕育著城市的開放、包容和創新精神。雖然我們已難以尋覓這些水文歷史的昔日風采,但它們給廣州城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也是廣州歷史文化的瑰寶。

猜你喜歡
大塘龍舟荔枝
日啖荔枝三百顆,會上火嗎
屈原 端午 龍舟
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
鄂西走馬地區大塘坡組頂部泥巖碎屑鋯石LA-ICP-MS U-Pb年齡及其地質意義
千里采荔枝的鶴
龍舟
《金娃——龍舟》
畫卷苗鄉——大塘
荔枝熟了
江西大塘客家方言聲母[n]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