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創育人”金融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探索

2021-03-02 10:34劉姣華胡金林
現代商貿工業 2021年9期
關鍵詞:金融工程五位一體應用型人才

劉姣華 胡金林

摘 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金融工程作為通過金融創新解決金融問題的新興學科,要求培養出知識面寬,動手能力強,具有一定創新創業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湖北工程學院通過制訂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互動式課程教學方法、構建產教融合“五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加強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完善“雙創育人”金融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還需創新創業意識、提升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素質、構建多層級創新創業實踐平臺體系。

關鍵詞:雙創育人;金融工程;應用型人才;五位一體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9.041

1 “雙創育人”背景下金融工程人才培養要求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然成為我國當前社會發展的時代潮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89)在“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上,第一次提出了創業教育的重要性,把創業教育提升到與學術教育、職業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這是我國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標志。教育部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1989)中提出,高等教育要以國家創新體系為目標,培養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2010)中,教育部再一次提出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人才。

創新創業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目的一項育人活動。創新創業在內容和結構相互融合、相輔相成,創新教育側重于對人的發展的總體把握,而創業教育強調對人的價值的具體體現。創新創業教育強調在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新創業意識,是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國際化背景下深化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大學生是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中堅力量,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支撐力量。

金融工程是通過金融創新解決金融問題的新興學科,是金融理論與實踐發展的前沿和制高點,也是金融領域研究的熱點。金融工程專業融合了金融學、經濟學、數學和計算機等多學科知識,是交叉性、綜合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培養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能夠綜合開發、運用多種金融手段和工具,在實踐中解決公司理財業務、投融資業務、金融風險管理、金融產品定價等金融財務問題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金融人才。

2 “雙創育人”金融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舉措

2015年,湖北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被批準為湖北省第二批高校綜合改革試點學院,根據學?!暗胤叫?、教學型、應用型”的辦學定位和區域經濟發展的人才需求特點,對金融工程專業進行了深化改革,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改革人才培養機制,構建產教融合“五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初步形成“雙創育人”金融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

2.1 制訂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是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等多方主體參與聯合培養的過程。這些主體參與人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分工協作、協同育人。而高校則是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為各主體參與人才培養搭建平臺,建立互動溝通協調機制。湖北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根據主體參與人對人才培養的質量需求,邀請用人單位共同制訂金融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訂單式課程,注重課程實踐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重新構建專業課程體系,突出了知識結構的適用性和應用性。

課程體系設置上,突出了多樣化實踐教學內容。壓縮課堂教學理論學分,提升實驗和實踐課程學分,開設《證券模擬交易》《金融工具模擬設計》《財務報表分析》《個人理財學實訓》等專業實驗實訓性課程,增加《計量經濟學》《金融計量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投資銀行學實驗課》等課程實驗學時,注重社會調查、學年論文、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軍訓和勞動等課外實踐環節,實踐實驗課時占總課時的40%左右。

人才培養目標中,突出了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第一學年,開設創新創業類通識課程《創新創業基礎》,幫助學生從入校初就樹立創新創業意識,建立科學的創新創業理念,培養創新創業精神;第二學年,開設《金融熱點問題專題》,邀請金融經濟類專家及金融行業從業人員對當前金融熱點或前沿問題進行解讀和分析,洞悉金融問題實質及金融發展動態;第三學年開設的《金融工程綜合實踐》課程通過對具體某個金融機構或企業進行調研,了解機構或企業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金融產品設計,撰寫研究報告。第四學年的《金融工程創新創業》選修課則允許學生通過參加課外專業競賽、校內科研立項、創業實踐等創新創業活動來獲得相應學分,使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教學密切結合,提高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積極性,提升了創新創業水平和能力。

2.2 創新互動式課程教學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引入了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模擬仿真法、討論教學法、翻轉課堂等多種互動式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觀能動性,鼓勵他們在思考中提出問題,在討論中分析問題,在探索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引入“雨課堂”“學習通”等智慧型教學工具,提高課堂的效率和互動,調動教師和學生雙方面的參與性。開發在線教學課程,充分利用中國大學MOOC、地方高校UOOC聯盟等在線教育平臺,開展在線學習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把線上與線下、課堂與課外有機聯系起來。注重課程教學與科研活動的結合,以金融經濟領域的現實問題為導向,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規范的科學研究,掌握論文選題、文獻綜述、研究方法、論文撰寫等研究全過程,最終形成論文或研究報告,并制作PPT匯報交流,大大提升了金融工程本科學生的創新思維與研究能力。

2.3 構建產教融合“五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

組織并舉辦大學生創業大賽活動。與孝感市人民政府、孝感市人社局聯合舉辦孝感市青年創業大賽,攜手風險投資,遴選和支持優秀的大學生創業者及其創業項目。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國家級、省級創新訓練項目、創業計劃項目和創業實踐項目,通過這些實踐和訓練,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為創新型國家建設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近5年來,獲得教育部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湖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一百余項。

組織并指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學科競賽活動。根據金融工程專業特點,每年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金融精英挑戰賽”“全國金融與證券投資模擬實訓大賽”、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獲得國家級、省級團隊獎和個人獎百余項,通過參加各種學科競賽活動,綜合訓練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企業經營管理問題的實踐應用能力。學生也在參賽的過程中,提高了實踐操作能力,打下了扎實的專業技能基礎。

組織和指導在校學生開展科研立項活動。圍繞經濟金融發展的焦點問題開展產業調查和學術研究,每年畢業論文題目70%都要結合地方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焦點問題。近5年指導學生在正規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拓展校際之間、校企之間、高校與科研院所之間的合作,加強各種形式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長江證券、湖北秦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大悟縣農村經營管理局、孝感市郵政管理局、孝感市郵政儲蓄銀行等多家單位簽訂了實習基地協議,每年組織金融工程專業學生到實習基地參觀和實習,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

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幫助學生做好人生規劃,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適應當今社會人才市場的需求。

3 “雙創育人”金融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進一步完善重點

3.1 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是“雙創育人”的前提。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首先要幫助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意識。在校大學生中普遍存在不敢嘗試、創新創業主動性不足、創新創業熱情度不高等問題。從湖北工程學院金融工程專業2020 屆畢業生畢業臺賬的統計情況來看,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僅僅只占5%左右,自主創業也主要以開辦淘寶網店為主,創業形式比較單一。對未就業群體的調查來看,擬自主創業的人數不到1%。由此可見,大學生傳統就業觀念根深蒂固,創新創業理念并沒有深入人心。

培養創新創業意識,一是要發揮專業課程的引領作用,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知識的傳授,也要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當今中國乃至世界發生的金融創新創業實踐,理解金融創新創業的意義,幫助學生增強對創新創業的理解,培育其創新創業意識;二是要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校園文化氛圍,充分利用學生社團活動,以金融類競賽為抓手,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動力;三是積極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培養并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通過社會實踐的鍛煉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養成創新創業意識。

3.2 提升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素質

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是“雙創育人”能否成功的關鍵。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需要一支多層次、多學科、多渠道、理實兼通的雙師型教師團隊。創新創業專業教師不僅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積累,還要有豐富的實踐技能經驗。從目前的實踐中看,地方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工作中,既精通理論又擅長實踐的“雙師型”教師缺口比較大。有的教師只重理論教學,既沒有創業實踐的經驗,也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創新創業技能培訓,在創業創新教育教學中不能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引導,無法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指導,不利于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要保證“雙創育人”的效果,需要雙管齊下,不斷優化師資結構,提升教師隊伍創新創業綜合素質。一方面,開展創新創業專任教師培訓,組織優秀專業教師到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比較成熟的高校進行調研和學習;鼓勵教師到金融機構和公司掛職鍛煉,參與各類金融機構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不斷積累創新創業實踐經驗;同時,邀請社會企業中優秀的創新創業人士尤其是杰出的校友,來校開展講座,傳授創新創業經驗,提升教師隊伍創新創業素質,提升指導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能力。另一方面,吸引社會企業中的優秀人才加入創新創業師資團隊,提高“雙師型”教師比重,推動師資隊伍多元化發展。還可以建立雙導師制,從金融機構和企業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行業專家和創業達人,擔任金融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兼職指導教師。實行校內專業導師和校外企業導師聯合培養制,促進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融合發展,共同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與能力。

3.3 構建多層級創新創業實踐平臺體系

大學生“雙創”能力的培養中,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構建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載體。但部分高校受制于資金和場地的限制,存在實踐教學平臺不足,而現有資源無系統規劃被大量閑置等問題。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需要構建“社會——學?!合怠獙W生”全方位、多層級創新創業實踐平臺體系。第一,借助社會力量構建校企合作創新創業平臺。依托地方優勢產業和結構,找準學校定位,推動金融工程專業與地方各類金融機構開展深度校企合作,為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實踐平臺。第二,推動校級一體化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學校統籌規劃創新創業平臺建設,統籌調配創新創業平臺資源,提高現有平臺的利用度和使用效率。第三,構建院系級創新創業活動平臺。院系是組織創新創業活動的主體,可以把課堂模擬教學和課外實踐操作有機結合起來。課堂教學中借助《證券投資》《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金融衍生工具》等專業課程配套的虛擬仿真實訓軟件,實現對投資及創新創業過程的模擬操作。課外則通過組織金融證券大賽、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等學科競賽,增強學生的直觀體驗,激發他們的創新創業興趣。第四,組建學生級創新創業社團平臺,學生社團把有共同創新創業興趣愛好的同學凝結在一起,能有針對性地開展社團活動,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打造創新創業學生團隊,為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高創新創業成功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撐。

參考文獻

[1]胡金林,金文豪.大學生SYB創業理論與實訓[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9.

[2]李家華,盧旭東.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養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0,46(12).

[3]肖騰飛.應用型本科金融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8,(3):74-77.

[4]張海永,戴澤興,王大星,等.應用型高校金融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體系[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9(3):87-90.

猜你喜歡
金融工程五位一體應用型人才
高校金融工程專業實驗室建設方案設計研究
搭建“五位一體”多功能培訓平臺
淺析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物理教學改革
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模塊化教學研究與實踐
基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塊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