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園林工程中的綠化種植施工關鍵技術

2021-03-07 19:17何迎春
家園·建筑與設計 2021年18期
關鍵詞:修剪園林工程養護

何迎春

摘要:本文首先對園林綠化種植工程做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園林工程中綠化種植施工存在的問題,最后詳細闡述了園林工程中的綠化種植施工關鍵技術。

關鍵詞:園林工程;綠化種植;種植土;修剪;養護

一、園林綠化種植工程概述

園林綠化工程具有生態保護的功能。在工程施工中,需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水文地質條件和土壤的特征選擇植物類型。根據植物的特點選擇綠化種植施工技術,從而增大植物的成活率,促進植物健康生長,根據植物的特性選擇種植的季節。植物種植前需了解土壤的理化性質,確保種植土壤能夠滿足植物種植的條件和要求。且綠化種植施工中,施工人員要嚴格按照標準要求把控每一個細節。

二、園林工程中綠化種植施工存在的問題

(一)對園林綠化施工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園林工程的開展也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復雜的過程,如果在進行具體施工的過程當中施工人員沒有產生正確認識的話,那么將會相應的導致一些施工問題的出現,很多施工人員對綠化種植施工的認識是比較單一的,人為這只是簡單的植物栽種和移植,在進行具體施工的過程當中沒有對植物的生長原則和自然生長習性進行探索,所以這就直接導致了植被的成活率比較低,并且由于缺乏合理的規劃,導致幼苗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和成活率方面都存在問題。

(二)綠化種植的后期養護措施不到位

對于園林綠化種植工程施工來說,它本身是包含著很多施工環節的,包括對園林土壤的研究,對植株的選取和具體移栽等,除此之外,后期的管理和養護也是極為重要的,這直接關系到植物后期的生長質量,但是就當前實際的發展現狀來看的話,其后期養護工作卻沒有得到重視,產生了一些影響生長的問題,比如說沒有對植株進行支撐,沒有及時的去除雜草,忽視了對病蟲害的防治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導致綠化種植施工質量的下降。

三、園林工程中的綠化種植施工關鍵技術

(一)合理選擇植物

1、花卉

花卉的觀賞性較強,施工中要結合工程實際選擇花卉的類型。五彩繽紛的花卉能夠豐富園林的色彩,營造良好的視覺效果。施工人員要以應季花卉為首選,且該花卉需在生存時間、繁育能力上具有顯著優勢,以加強工程建設的效果,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

2、綠籬

灌木和小樹均可采取單行和雙排種植方式,同時適度拉近種植間距,將其與規則種植方式充分融合,這種種植方式打造的園林景觀通常被稱為樹籬。對沖是一種在歐式花園較為常見的種植方式,對沖能夠選擇多個形狀的樹種,一方面增強了園林景觀的觀賞性,另一方面也充分展現了其藝術價值。樹籬的功能性較強,其不僅能夠遮擋部分不良區域,發揮隔離保護的作用,而且還也具有防塵降噪的功能,為導游指引游覽路線。

3、喬木、灌木類

在園林綠化建設中,喬木和灌木最為常見,喬木體積較大,而灌木體積較小。在園林綠化建設中,應當結合園林設計實際來配置樹木。二者的特性差異明顯,種植方式也各有不同。喬木的高度多為6m~10m,灌木矮小,主莖并不分明,灌木的高度通常不超過3.5m,樹干不明顯?;睒?、柳樹、松木是綠化工程中較為常見的喬木,而柳枝、丁香和紫金是園林綠化施工中較為常見的灌木。在園林綠化工程設計中,要結合工程綠化的面積及要求選擇樹種。

(二)種植土處理

1、堿性土改良

采用化學方式改良土壤,在種植土中加入石膏,利用酸堿中和原理改良堿性土壤。在土壤改良中需要重視石膏量的控制,避免產生過堿性土壤。以澆灌方式溶解土壤中的堿性植物,然后從排水溝中排出堿性物質,其能夠十分顯著地降低土壤中的堿性物質含量。采用生物手段改良土壤,以綠色植物吸收土壤當中的堿性物質,進而嚴格控制改良土壤的pH酸堿度。

2、增強透氣性

綠化種植應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營養、有機物,促進植物的茁壯成長。如土壤的透氣性無法滿足植物生長的要求,則會抑制植物的生長速度,甚至造成植物窒息死亡。對此,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改良措施。首先,可在土壤中加入腐爛的樹葉,擴大土壤空隙,不斷改善土壤當中的透氣情況。其次,工程施工中可埋設適量的透氣管道,提高土壤的透氣性。最后,不同土壤對土層厚度也有著不同的要求,規定花卉植物土層厚度為30cm~35cm,小灌木的土層厚度為45cm~50cm之間,大灌木的土層厚度為60cm~65cm。

(三)挖掘種植穴

園林綠化種植施工前,應明確種植穴、槽的尺寸、深度,結合工程設計的要求挖掘植物穴、槽。另外,在施工中需明確植物穴、槽中是否影響工程施工地下管線和設施。確定后方可標記植物穴、槽。在挖掘植物穴前,要先確定植物的位置,植物骨架的形式,做好標記工作,尤其要標出中心點和植物穴槽的邊界線。同時,按照要求標記植物的名稱、種類和習性等信息,有效避免施工中出現嚴重的錯誤。按照要求做好標記后,再測量植物的間距,做好植物定位,在確保植物通風性的同時,增強植物的觀賞性。

(四)種植前修剪

園林綠化種植施工前,需做好前期的修剪工作,一方面要修剪植物的枝葉,另一方面也需及時清理腐爛和枯萎的植物根部,增大植物的成活率。不同植物的修剪標準有所不同,如普通喬木類植物種植的過程中,要減少植物枝干和樹葉蒸發,讓植物根部吸收更多的水分。對于珍貴的樹木和植物,則應減少修剪的次數,尤其要減少樹木根部的修剪次數。

(五)種植植物

園林綠化工程植物種植的過程中,需選擇適宜的季節種植,并結合植物生長的時間選擇種植的時間。再者,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在種植的過程中,若偶遇惡劣天氣,則立即停止種植,并對植物采取多種有效的保護措施,在當天種植裸根植物。種植樹木的過程中應以豐滿完整的樹冠面朝主視線,且種植時使用復合肥。坡地種植樹木后需填充魚鱗坑,從而為澆水保墑提供諸多的便利。

(六)植物養護

1、合理澆水

水分是植物生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園林養護過程中,應定期澆水,為植物提供適量的水;在幼苗灌溉過程中,通常在早晚使用來自河流、池塘或水井的水進行灌溉。這種灌溉方法既減少了生長所需水分的蒸發,又滿足了種植樹木對營養的需求,也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其次,還需要在幼苗旁邊設置排水溝,以排除雨季多余的水分,為苗木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

2、科學施肥

為了提高園林綠化植物的養護和管理的整體效果,需要科學地進行施肥,為植物提供肥沃的土壤和更好的生長環境??茖W施肥應根據種植日期、苗木種類、生長特性、土壤條件和苗圃維護區域環境條件來進行。苗木施肥控制過程中使用的肥料比例必須與植物生長時期保持一致,或根據生長狀態進行調整,當苗木較小時可以通過用水稀釋肥料溶液來降低濃度后施用,以防止對幼苗造成損害。養護植物時,應將苗木的生長狀態、生長特點與土壤環境特征和當地氣候的特點相結合,特別是干燥天氣下植物的灌溉工作,將施肥和灌溉相結合,有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長。

3、病蟲害及自然災害預防

病蟲害是影響幼苗生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應定期檢查樹木,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等手段,盡量防止受到病蟲害的侵蝕。如使用化學藥物,必須注意交替使用,以防止病蟲害產生抗性。自然災害會對樹木造成嚴重破壞,必須提前做好預防。例如,對于低溫或風沙天氣,可澆防凍水,建立防風林帶等。

結語

綜上,對園林工程的建設來說,綠化種植是工程的主要內容,在施工時要結合園林工程的進行和當地實際的自然環境來進行相應管理制度的制定,這可以更好的保證綠色植物的生長,取得更好的建設質量,真正的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發揮作用,促進城市的美化和建設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黃永.園林工程中的綠化種植施工關鍵技術研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9(28)

[2]瞿廣榮.分析園林綠化種植工程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8(15)

2604500520290

猜你喜歡
修剪園林工程養護
現代學徒制視角下高職“園林工程預決算”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
新時期城市園林工程施工管理研究
淺議園林工程施工中新技術的應用
淺談公路綠色環保養護
草坪的建設與養護的方法
園林工程Ⅱ個股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