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期間“銀發經濟”發展路徑研究

2021-03-08 11:44李金娟
北方經濟 2021年2期
關鍵詞:養老服務十四五專業化

李金娟

關鍵詞:養老服務 融合 專業化

近年來,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消費理念的升級催生了新的老齡需求,智能化、多樣化的養老需求也在不斷給相關企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銀發經濟”也成為大眾熱議的高頻詞匯?!笆奈濉币巹澾M一步提出,要“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以此為背景,提升老齡社會背景下老年群體的社會參與度、培育養老產業新業態成為當前重要的時代課題。

一、“銀發經濟”新業態

作為涉及特殊人群的一種經濟新業態,“銀發經濟”與養老服務產業發展息息相關。我們看到,目前關于養老服務產業概念的辨析、養老服務產業要素分析、養老服務產業現狀發展等議題,學界已有不少研究,而關于“養老服務產業”的內涵邊界的界定仍然模糊不清,與之密切相關的“銀發經濟”更是如此?!笆奈濉币巹澠陂g,我國將由老齡化社會進入到老齡社會,老齡人口規模加大帶來的老齡社會治理挑戰也在不斷加大。筆者認為,在老年消費需求不斷升級、社會逐步邁向高質量發展前提下,“銀發經濟”這一新事物新社會現象在產業特征、面向人群的特殊性、發展階段等方面呈現出來的新特征及新趨勢更需要我們去深入研究。

“銀發經濟”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紀70年代如本國家鐵路創設的“銀發座位”,而后才出現諸如“銀發市場”“銀發產業”“銀發經濟”等術語。2008年,歐洲議會正式采用“銀發經濟”一詞;2015年,歐盟委員會在報告中正式提出“銀發經濟”,將其定性為“來自與人口老齡化和超過 50 歲公眾和消費者支出相關聯的經濟機會,以及與具體需要有關的支出”。此后,關于這一概念的學術爭議此起彼伏,但始終缺乏一個明確的概念界定。筆者認為,“銀發經濟”是涵蓋老年生活消費類產品、養生保健類產品、照顧服務類以及互聯網應用及服務產品等多要素在內的老齡產業集群?!般y發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可以激活并重塑老年消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為老年人提供融合發展新理念的產品和服務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

新時代,隨著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多,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已經不再局限于單純的經濟供養,而是體現為集生活照顧、精神慰藉、文娛交往、旅居康養等不同需求于一體的多層次養老需求。養老產業需求不斷向老年社區住宅產業、養老金融、家政服務、老年文化產業等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滲透。而這與老年人群逐年增長的養老金收入水平息息相關。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統計顯示,2017 年家庭月收入超過4,000元的老人已超過1.06億人,其中1,600萬老人的家庭月收入超過了10,000元。高齡、長壽逐漸成為21世紀的新常態,老年人日漸成為日常消費的主力軍,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國際國內雙循環、國內單循環的經濟發展格局下,銀發經濟也是未來經濟增長的一個新的引擎動能。

一方面,數字經濟、智慧養老等新型產業的不斷加碼,使得老年生活不斷便利的同時也催生了更多新型以“互聯網+養老”為特色的老齡服務企業,成為老齡化社會新的消費增長點。數據表明,2019年,中國成年人花在互聯網上的時間首次占使用所有媒體總時間的一半;而老年消費者更多地使用移動互聯網,是中國成年人上網時間增加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老齡人口具有不同于其他年齡段人群的消費偏好和傾向。隨著老年人口規模的持續擴大,老年群體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將不斷增長,醫療健康、生活照料、老年用品和休閑旅游產業會迎來規模龐大的老年消費需求,進而刺激經濟增長。

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的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趨勢正在不斷增強。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自2000年以來,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越來越高,2017 年為 53.9%;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占比也逐年增加,2020年為36721萬人,在2017年的基礎上增長了2.5個百分點。產業結構變化的背后,不可忽略的是人口老齡化的影響。人口紅利消失的同時,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傳統優勢逐漸消弭,反過來推動了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結構的轉型。

二、存在的問題

銀發經濟是伴隨我國老齡化的深入發展出現的一種新生社會現象,與之相關的社會問題也相伴而生。

(一)銀發消費市場供需失衡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老年消費理念更新,老年人對健康知識、照顧服務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擴大,尤其是失能、半失能、高齡空巢獨居老年人對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較高。然而,現階段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供給仍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機構供給層面,大多數公辦養老機構只能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養老公共服務,一些民營養老機構定位的個性化定制養老服務也只能滿足一小部分具有一定經濟能力的老年人;而最需要專業化照顧服務的半失能、失能失智老人、獨居困難老人,面向此類群體提供護理服務的養老機構卻比較少。老齡產品供給層面,面向老年人的老齡產品結構種類單一、質量良莠不齊,既不能有效滿足高收入老年人群的個性化、多層次需求,也不能保障特殊老年人群的照料需求專業化的輸入。由此可見,老齡健康產業的發展仍然任重道遠。此外,消費場景的智慧化、消費方式的便利化也需要進一步推進落實。

(二)政策內容細則有待完善

當前,銀發消費剛剛起步,國家層面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采取了一些扶持措施,但相關政策內容還不完善。

從老齡消費產品市場的準入和監督評價來看,老齡產品雖然琳瑯滿目、令人眼花繚亂,但是產品質量卻參差不齊,一些不法商家專門針對老人兜售老年保健品、理財產品,騙取老人錢財。老年代步車引發的社會問題也常常見諸報端; 政策層面的準入、監督評價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

從老齡消費安全的權益保障來看,針對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在運用互聯網新媒介參與社會生活時可能遇到不同的困難,盡管工信部已于2021年1月起進行為期一年的“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也同時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的通知》,以促使老人能夠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智慧生活,但是對于如何規避可能的風險如保障老年人乘坐網約車的安全系數,避免老人在使用支付寶、微信等新媒介過程中的支付風險、社交風險等還需出臺細則內容予以約束。

(三)養老服務企業參與性不足

一方面體現在基于“銀發經濟”的公眾共識尚未形成,企業參與“銀發經濟”缺乏可持續的發展動力。目前,“銀發經濟”發展雖然已經邁上快車道,企業數量也有所增長,但是從參與主體來看,參與銀發經濟的企業在規模上體量還較小,有數量沒質量的情形沒有獲得相應重視,尚未形成高質量的符合老年需求市場的老齡產業集群。另一方面也表現在一些養老服務企業在生產階段之前缺乏細致的市場調研和進一步細分。例如在老年居住設施、老年在線學習產品的設計上,產品往往忽視了老年消費者的個性需求。值得關注的是,數字新基建在為老服務領域的應用也還拓展不足。突出表現在互聯網產品的設計和應用方面。例如,由于互聯網產品的設計主要基于中青年大眾化群體,老齡群體作為相對小眾乃至分眾化的需求并未得到有效滿足,僅僅局限于廣場舞類的“糖豆”APP、健康咨詢類的“健康管家”APP等。我們看到,2020年以來,銀發網紅數量激增了將近4倍,相形之下,為老服務互聯網產品的設計和更新明顯滯后。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間老年人不會使用微信支付、刷臉識別困難、健康碼的使用障礙等問題成為眼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構建“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

據預測,我國的老年撫養比2000年為15.7%,2025年將達到31%,到2060年將會達到61%。這無疑會給每個家庭和整個社會產生巨大的壓力。2020年,隨著第一批“60后”邁入老年階段且將成為老年人口的主力軍,針對“銀發經濟”如何發展及走向問題,筆者擬從以下層面提出思考建議:

(一)形成科學、健康的老齡化理念

首先,重新審視健康老齡化這一概念內涵的意蘊。世界衛生組織將“健康”定義為“完全的身體、心理和社會福利,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即“健康老齡化”這一術語反映的是作為個體的老年人在擁有健康體魄及生活方式的同時,還能夠積極面對生命周期的末期階段,樂觀看待生命的終結與死亡,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醫療使用和成本,使人們能夠健康、正常的實現“最佳”老化??梢灶A見,一方面,在現代性的趨勢和后果逐漸趨于強化的背景下,雖然醫療技術能夠延緩人的衰老過程,但是個體在老化的過程中,仍將面臨一系列如大腦功能退化、免疫系統衰竭以及身體的各個組織與器官逐漸喪失活力的“末期事件”,諸如阿爾茲海默癥等頑疾依然是困惑醫學界的難題。另一方面,在老年照護過程中,也將不可避免地遭遇不同的倫理困境和道德難題,例如飽受非議的“安樂死”以及關于臨終關懷的心理接納度,等等。因此,筆者認為,“健康老齡化”除了面向健康老年人的福利設施以外,還應指涉對于患病老年人的生活照顧、精神關照和對于走向生命末端老年人的臨終關懷,這是“健康老齡化”的應有之義。北京作為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迫切需要從系統性的視角構筑起老年人的長期照護以及臨終關懷體系,從觀念上形成科學的健康老齡化理念。

(二)增強機構養老服務發展的社會化、產業化趨勢,開發互聯網適老惠老產品

一是通過政策優惠支持、資金引導、制度規范激勵等形式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社會養老行業,即由政府出資吸引社會資本撬動養老市場,形成養老服務發展的多元化主體構成。注重發揮市場要素的作用,使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產業主體,基于老齡人群需求推進老年旅游、老年教育、老年康養、老年娛樂等產業發展,形成優質的養老服務品牌和完善的老齡產業鏈。

二是推進互聯網適老惠老產品的開發應用。當前,互聯網持續向老齡人群滲透。QuestMobile數據顯示,50歲以上銀發網民規模已經超過1億,而且用戶增速(2020年5月同比14.4%)高于全體網民,成為移動網民的重要增量。首先推進符合老年需求的智能化產品的設計,進一步細分老年受眾市場,增強陪伴類、資訊類等以及金融理財類老齡產品的適用性;其次在消弭老齡“數字鴻溝”的同時建立健全老齡智能產品的質量監管體系,加強老年權益保護;再次引導大多數老年人適應互聯網社會的生活、消費場景,促進老年人通過在線學習娛樂、移動購物等擴展其社會參與。

(三)完善社會化的制度安排

“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針對日漸規模龐大的銀發群體,應將老齡事業發展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構成,立足十四五規劃系統考量銀發經濟的未來發展定位及戰略意義。

社會制度層面,首先推進養老金融創新,推進養老商業保險和長期護理險等金融服務和產品的落地,構建銀發經濟未來發展的金融力量支撐,完善金融機構網點的老年配套設施,形成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其次,在建立健全長期照護(社區的和機構的)及長期護理險制度的基礎上,同時進行安寧療護以及對死亡質量的評估。這些制度安排落地再加上孝文化的作用,能夠讓老年人直面自己衰老期的種種不確定從而有效提升晚年生話的幸福感。通過媒介宣傳、借力融媒體向公眾普及上述有關善終的新知包括死亡質量的概念,敦促政府、醫療系統及社區推進上述制度落地,普及善終的新知,幫助老年人計劃好自己的晚年生活。

猜你喜歡
養老服務十四五專業化
高?!笆奈濉币巹澲袑W科建設要處理好五對關系
中輝大鵬數字電視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引導青年教師走專業化成長之路
論專業化老年媒體的發展之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