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問題為導向的健康教育在妊娠期胃食管反流病中的應用研究

2021-03-09 03:01馬小麗隋霜李曉瑞王儉
中華胃食管反流病電子雜志 2021年2期
關鍵詞:上腹反酸胃部

馬小麗 隋霜 李曉瑞 王儉

胃食管反流病是以出現明顯燒心、噯氣、反酸及胃灼熱為臨床癥狀的消化道慢性疾病,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1]。妊娠是促進反流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妊娠期婦女由于體內雌激素及孕酮水平升高,使其下食管括約肌處于低張、松弛狀態。另外機體需要滿足孕婦及胎兒的營養需要,食物的獲取量增加,加之本地區人群飲食結構偏肉食和高脂飲食,因此胃內積存過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反流。此外,隨著妊娠期婦女妊娠周數增加,增大的子宮使其胃內壓及腹內壓增高,從而增加孕婦胃食管反流風險。有國外報道稱,在妊娠期出現胃部反酸、燒心的發病率超過45%[2],而妊娠期婦女由于早孕反應本身存在惡心、嘔吐癥狀,雖不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不會給妊娠期婦女帶來嚴重的后果,但食欲受到明顯影響,可導致其營養不均衡甚至營養不良。因此,本研究就以妊娠期胃食管反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患者進行以問題為導向的健康教育,探究對患者的臨床效果,具體方法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對象

選擇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產科門診孕期檢查的60例妊娠期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參照《反流性疾病問卷在胃食管反流病診斷中的價值》[3]中分級標準:反流性疾病診斷問卷(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RDQ)評分<3分為癥狀輕微,RDQ評分≥3分為癥狀顯著。其中RDQ評分<3分的患者22例、RDQ評分≥3分的患者38例,將癥狀顯著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9例。2組患者年齡、孕期及BMI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年齡、孕期及BMI比較(±s)

表1 2組患者年齡、孕期及BMI比較(±s)

注:BMI為體質量指數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BMI(kg/m2)24.64±4.48 23.92±3.97 0.06 0.059病例(例)19 19年齡(歲)29.26±3.51 29.32±2.95 2.81 0.67孕周(周)9.44±1.78 8.24±1.75 0.26 0.91

1.納入標準:(1)納入對象經確診為妊娠期胃食管反流??;(2)納入對象接收護理干預;(3)無心肺胸廓陽性體征;(4)經患者、家屬同意后參與本研究。

2.排除標準:(1)妊娠合并肝、膽、脾臟、胰腺等臟器功能障礙者;(2)妊娠合并高血壓、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心臟病等其他妊娠期疾病者。

二、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宣教方法,包括門診環境介紹、講解飲食、衛生及自我監測胎兒的方法等,并給予心理護理。觀察組開展以問題為導向的健康教育,措施如下:(1)建立疾病管理小組,組長為護士長,組長安排每位組員通過查閱書籍、文獻等對自身存在困惑的問題進行收集,每月開小組會議,探討問題,分享經驗,使組員更深、更透的掌握該疾病相關知識。(2)就診評估,確定問題;負責接診護士對患者的年齡、孕周、知識層次、認知能力等進行評估發放問卷,護士對問卷內容進行一對一說明,對患者存在的疑惑問題進行收集并解答。每季度召開一次專題會議,對各組員收集到患者提出共性問題進行匯總、提煉,確定重點問題,由組員查閱國內外資料,對重點問題進行闡述解答。(3)自我觀察及調適問題;患者來院后,由小組成員組織開展座談會,向患者講解座談會的主題,將收集到的問題展現給患者,認真聽取患者內心感受,了解就診期間所產生的疑慮及負面情緒,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訴求,耐心解答疑慮,并說明不良情緒對疾病及胎兒的影響。在交流過程中肯定患者正確認識,糾正錯誤回答,強調自我監控和調適的方法,讓患者積極參與討論。(4)對疾病的認知不足問題;以門診醫師為主導,向患者講解妊娠期胃食管反流病發病原因,治療原則及方法,護士根據患者病情一對一指導,通過觀看視頻、圖冊、口頭宣教等方法讓患者了解該疾病的護理干預措施及并發癥的預防,使其重視干預措施,并督促患者主動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使得課題順利開展。(5)日常生活護理問題;指導患者認識環境、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在疾病中具有較重要的協同治療作用,利用食物模型詳細告知患者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以高蛋白、低脂肪、高纖維素飲食為主,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食規律,少量多餐。囑咐患者睡前2 h內不得食用食物,并告知進餐后避免立即臥于床或沙發上,避免反流情況發生。作息時間規律,在臥床休息時,可將枕頭適度加高,或搖高床頭15~20 cm,以減少反流。在患者身體情況允許的情況下,督促患者做促進胃腸道消化運動,如慢跑、瑜伽、打太極等。(6)心理問題;孕期由于激素水平的變化,容易出現心理負面情緒,加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質量降低,更容易出現緊張、焦慮情緒。護士在做好基礎知識宣教的同時,要密切觀察患者心理變化,經常傾聽患者主訴,了解患者需求及疼痛程度,可采用播放音樂、視頻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改善患者不良情緒。

三、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干預前觀察組患者胃部灼熱、上腹飽脹、反酸及胸骨后疼痛臨床癥狀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而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胃部灼熱、上腹飽脹、反酸、胸骨后疼痛臨床癥狀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2 干預前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各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s)

表2 干預前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各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s)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病例(例)19 19胃部灼熱5.27±0.22 5.26±0.23 0.22 0.92上腹飽脹5.39±0.35 5.41±0.36 0.2 0.91反酸5.15±0.21 5.24±0.22 1.29 0.86胸骨后疼痛5.55±0.41 5.51±0.42 0.34 0.89

表3 干預后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各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s)

表3 干預后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各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s)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病例(例)19 19胃部灼熱4.19±1.13 3.21±0.43 5.59 0.024上腹飽脹4.84±1.04 2.75±0.64 6.03 0.047反酸5.03±1.09 2.85±1.02 5.82 0.04胸骨后疼痛4.5±1.07 3.03±0.86 5.91 0.027

討 論

胃食管反流病屬于一種常見疾病,主要指胃部和十二指腸中的內容物反流到食管中,繼而導致患者出現胃部灼熱、上腹飽脹、反酸、疼痛等臨床癥狀的病癥[4]。有研究顯示[5-6],妊娠早期與妊娠中晚期相比,妊娠早期胃食管反流癥狀較明顯,惡心嘔吐癥狀嚴重,隨著孕周的增加,孕吐癥狀會逐漸減輕甚至消失,推測胃食管反流癥狀可能與孕吐癥狀有關。妊娠期由于妊娠早孕反應、激素水平的變化,同時機體要滿足自身及胎兒的營養需求,患者攝取食物的量明顯增加,而運動量未增反而減少,繼而腸蠕動減慢,導致胃內容物不易消化;再者隨著妊娠周數的增加,使胃內壓力也隨之增加,這些因素均可導致胃食管返流。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受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的影響,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生率的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產生了嚴重影響[7]。新疆地處偏遠地區,受傳統觀念及生活習慣影響,飲食結構偏油膩、喜肉食,工作地點以室內為主,戶外運動較少,這些因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胃食管反流的發生,進而增加患者的不適癥狀。綜上所述,作為臨床??谱o士應強化對妊娠期婦女關于孕期運動、飲食、睡眠及體質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識宣教。關注妊娠期婦女燒心、反酸、上腹飽脹等不適癥狀,對其進行個體化的生活干預[8],減少妊娠期間胃食管反流的發生率,進而降低產后胃食管反流的發生。

在產科門診建立管理小組,從不同能級護士中選取主動學習意識強,溝通能力好的護士,組織學習胃食管反流病方面知識。通過建立微信群及線上、線下孕婦學校等方式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頻次及深度,并與之建立信任感,對該疾病的防治起到了改善作用,同時也強化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增強了患者的遵醫行為[9]。開展以問題為導向有針對性的知識宣教,使患者改變不良的飲食結構及生活習慣,繼而改善患者的胃食管反流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從本研究結果可看出,觀察組與對照組在護理干預前臨床癥狀無明顯差異。觀察組在實施以問題為導向的健康教育后患者胃部灼熱、上腹飽脹、反酸及胸骨后疼痛癥狀得分有了明顯降低。而對照組實施常規的健康指導后患者胃部灼熱、上腹飽脹、反酸及胸骨后疼痛癥狀得分無明顯降幅。因此,將以問題為導向的健康教育應用到妊娠期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使患者胃部灼熱、上腹飽脹、反酸、胸骨后疼痛等臨床癥狀有了明顯改善,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上腹反酸胃部
清酸暢胃湯配合拔罐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研究
胃部愛情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什么原因造成男人的腸胃不好
生花生可以緩解胃部反酸
經上腹右胸兩切口施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術臨床分析
胃病多久才算老胃病
巨闕穴治飯后反酸
乏脂肪性腎臟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誤診1例
引起上腹部疼痛的有關疾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