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因理論視域下大學生道德行為的失范及矯正

2021-03-09 13:32李瑩楊淑萍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21年1期
關鍵詞:歸因理論道德行為大學生

李瑩 楊淑萍

[摘 要] 在被多元價值文化充斥著的轉型期社會中,許多大學生的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之間產生偏差,出現知行脫節、道德行為失范的現象,高校對大學生道德行為的培養面臨嚴峻挑戰。文章基于歸因理論視角,從克服歸因偏向、進行正確歸因訓練以及提高教師歸因管理準確性三個方面對大學生道德行為失范的矯正提出建議。

[關鍵詞] 歸因理論;大學生;道德行為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1) 01-0012-03

在個人品格結構中,道德行為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和地位。因為在評價一個人品德如何時,不僅要看他是怎樣說的,即具有怎樣的道德認知,更要看他是怎樣做的,即具有怎樣的道德行為表現,大學生的道德行為也是檢驗學校德育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在21世紀新時代的社會中,大學生處于魚龍混雜的復雜社會環境下,道德認知難免產生錯誤和偏差,不同程度上導致道德行為失范、知行脫離,對其本身和他者的道德養成產生負面影響。隨著心理學理論在學校德育領域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學者專家從歸因理論的視角研究高校德育發展、解決德育問題。本文從歸因理論視角出發,在具體闡述歸因理論基礎之上探討其在大學生道德行為培養上的應用。

一、歸因理論內涵及發展

1.歸因理論的內涵

“歸因”是指人們怎樣解釋自己的或者他人的行為結果以及這種解釋如何影響人們隨后的認知、情緒和行為[1]。易言之,就是人們對自己或者他人活動及其結果的原因做出的解釋和評價,并且這種解釋和評價會影響人們對后來的不同事件的知覺,以及隨后產生的情感和活動。歸因理論大致可分為兩個研究領域:歸因認知過程論以及歸因效果論。前者關注人們如何歸因、其中的認知過程與歸因的影響因素,后者注重歸因會引起人們哪些情緒、何種動機以及行為的變化。

2.歸因理論的發展

美國心理學家海德作為歸因理論的創始者,于1958年發布的著作《人際關系心理學》中具體闡述歸因理論,標志著歸因理論的誕生。海德指出人們行為表現的原因分為內部(個人)原因和外部(環境)原因。前者是指個體的動機、情緒、性格、能力、身心狀態、努力程度等個人因素致使行為產生的原因,后者是指個體周圍的環境因素導致行為產生的原因,比如天氣情況、環境氣氛、運氣好壞等,厘清導致行為的原因,是有效控制個人行為的關鍵。海德對行為原因的具體分類在歸因理論的研究上產生了深遠影響,為歸因理論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在海德研究的基礎上,20世紀60年代瓊斯和戴維斯提出了對應推斷理論,以期探索人們的外顯行為表現是否有對應的內在屬性和特質。具體來說,就是對個體的行為表現以及行為結果進行推導,得出個體進行此項行為的意圖和動機,在此基礎上將外顯行為與內在意圖進行比對,推論行為發出者所對應的內在特質。對應推斷理論關注的并不是歸因的結果,而是歸因的具體過程。

隨后,維納在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將研究重點轉向歸因效果,將人們的行為與其動機和情緒結合并探索其中的變化規律及關系,認為人們對行為產生原因的評價和解釋會對隨后的情緒和行為產生影響,即一個人解釋自己行為結果的原因會反過來激發他的動機,影響他的情感反應、期望和行為。這種歸因方式將歸因、情感、動機、行為聯系在一起,其邏輯為:行為結果歸因→知覺反應→對行為后果的干預→后繼行為。[2]維納在海德的經典原因分類基礎上進行了更加系統的探索,形成了三維度六因素的歸因模式。六個因素具體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度、運氣好壞、身心狀態、外界環境,這六個因素又劃分為三個維度,即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穩定歸因和非穩定歸因;可控制歸因和不可控制歸因。[3]不同的歸因會帶來不同的心理變化,從而影響后續的情緒和行為。比如,一個日常非常懶散、不務正業的健全人導致自身生活窮困潦倒,這種現象是源于個人內部的、不穩定的、可控制性因素導致的,人們不會因此而表示自己對他的同情,反而會鄙視他,這種鄙視情緒會成為這個人對自己的失敗負有責任且能夠通過自身努力而改善現狀的意識線索,如若此人接受該意識線索,他必將歸因于自己不夠努力上進,從而產生內疚和羞愧的情緒,這種歸因能夠形成積極的自我暗示,產生良好的行為期待,對個人的后繼行為產生積極影響。

二、當代大學生道德行為失范的表現

在教育學中,道德行為是指人們在一定的道德認識指引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激勵下,表現出來的對他人或社會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義的一系列具體行動[4]。

關于失范的含義,在著名教育家涂爾干看來,是指一個人與社會化相反的狀態[5]。當代大學生處于社會急劇變化的時代,各種復雜因素的疊加使得大學生自身行為有時違背道德規范,打破道德底線,出現道德行為失范的現象。筆者主要從大學生社會道德行為和學校道德行為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1.大學生社會道德行為失范的表現

社會公共道德是“維持社會公共生活正常、有序的最一般條件”[6]。隨著現代化和全球化的發展,許多西方社會價值觀念傳入我國,西方文化中的享樂主義自由主義等觀念對我國大學生的價值觀的形成造成了消極影響,使之價值觀念產生混亂,對社會道德觀念的理解產生偏差,從而許多大學生在社會公眾場合出現道德行為失范的現象。一方面,在現實社會情境中,我們經??吹酱髮W生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過斑馬線不看信號燈等現象,這些現象不僅會對個人道德認知的形成和發展產生負面效應,還會使大眾懷疑我國高等學校的教育質量和水平,降低我國高等教育在公眾心目中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在虛擬的網絡生活中,許多大學生利用網絡打游戲、聊天、看電影、交友等,部分學生深陷其中而影響到了自己正常的生活,甚至因此走上違法犯罪的歧途。網絡作為一個具有虛擬性、隱匿性的社會環境,使得現實生活中具有約束人們行為作用的道德規范的實效性大大減弱,導致了由于網絡語言暴力而出現的網絡霸凌等,對受害人的身心會產生極大的傷害。由于社會環境是開放的,如果在開放的社會環境中做出超越道德底線的行為,那么根據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我們可以知道,這種不良行為會影響到他人,造成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群體對不良行為的模仿學習,若一旦部分人的道德缺失行為蔓延開來,便有造成整個社會中道德缺失的可能。

2.大學生校園道德失范的表現

校園作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對大學生的人格和品行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校園情境中大學生道德行為失范的現象屢見不鮮。首先,在學習方面,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是第一要務,不論是知識層面還是實踐能力層面的學習都需要大學生認真對待,但是部分大學生無視校規校紀,紀律觀念淡薄,不能嚴格遵守課堂紀律和校園規章制度,而且大學期間對自己人生沒有明確規劃,將大量時間精力用在了打游戲、談戀愛等事情上,消極對待學業,在期末考試期間突擊學習,甚至出現作弊等違紀行為。其次在其他日常校園生活方面,非常突出的是大學生消費行為失范。隨著當今社會科技的發展以及產品的生產技術日趨成熟,新穎商品更新換代速度不斷加快,使許多大學生在琳瑯滿目的物質世界中無法自拔,部分大學生為了追求新款手機、電腦等更新換代較快的電子產品而盲目消費,他們錯誤地將名牌產品的消費作為自己身份的象征,通過炫耀、攀比消費等方式獲得“自我效能感”。除此以外,還有部分大學生經濟條件達不到自身實際消費能力而選擇超前消費,比如使用各種“花唄”“借唄”等APP以及“校園貸”等方式進行消費。因此,錯誤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使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失范,無形之中會對校園及社會風氣產生消極影響

三、歸因理論在大學生道德行為矯正中的應用

道德行為一定程度上是道德認知的外在表現,在人們道德行為外顯的過程中,這兩者有密切的聯系?;谏鲜鼍S納的邏輯模型“行為結果歸因→知覺反應→對行為后果的干預→后繼行為”,可以幫助大學生對自己的不良道德行為進行合理歸因,從而矯正道德認知,明確自身的社會角色,培養良好的道德行為。

1.克服慣性歸因偏向,形成正確道德認知

在維納的三維度六因素的歸因模式中,對不同行為的原因來源和性質進行了詳細劃分,大學生大部分的不良行為都能夠在其中進行梳理歸類,但是主體在不同的背景環境中產生的行為會有不同的歸因偏向。在進行歸因時,主體應克服常見的“活動者和觀察者的歸因差異”以及“趨樂偏向”。具體來說,前者是指個體對他人行為進行歸因時,易將原因歸于內部個人原因,對自己行為進行歸因時易偏向環境,也就是將自己行為的原因外在化,將他人行為的原因內在化。比如學生A和學生B因為爭執打了起來,學生A歸因于“學生B冒犯了A”,而不是歸因于“學生A具有攻擊性”,同是一種行為,自己的行為歸因于自己之外的因素,他人行為則歸因于個人特質。這是“活動者(自我)”和“觀察者(他人)”的知覺集中點或看問題的角度不同造成的。后者“趨樂偏向”又稱為“利己主義偏向”,是指人們有居功自傲而避免對失敗負責的傾向,即把積極的行為歸因于個人因素而把消極的行為結果歸因于環境因素。比如某學生在比賽中獲得獎項,其本人更有較大可能歸因于自身能力出眾或者努力過人而非對手實力薄弱等外界因素;某學生在食堂打飯插隊,更有可能歸因于食堂人多以及環境嘈雜,而不是歸因于自身不遵守公共秩序。在學校情境中,面對種種歸因偏向,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在培養學生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的教育過程中,對受教育者的行為進行歸因時要避免上述歸因偏向,使學生形成客觀、公正的歸因習慣,以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另一方面,在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自己的他人的道德行為歸因時也要自覺克服歸因偏向,以正確認識自己道德認知產生的偏差,矯正自己的不良行為,以期形成更佳的道德人格,激發良好行為動機,展現符合社會核心價值觀的道德行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人際關系。

2.進行正確歸因訓練,強化良好道德行為

大學生通過對自身道德行為和不道德行為的客觀歸因,能夠幫助其自身形成良好動機和期待,影響后續道德行為表現。但這需要教育工作者指導下利用科學方法進行歸因訓練,提高其歸因能力。所謂歸因訓練,就是通過一定的認識程序,掌握正確的歸因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方法:第一,理論指導,組織大學生進行歸因理論的學習。大學生學業上自主學習時間較多,離開了高中時父母老師的時刻關照,更多的時間需要自我教育,但是當代很多大學生缺乏自律精神,這就導致了許多大學生人生目標不明確、道德行為示范,出現考試作弊、沉迷網絡、炫耀型消費等等不同方面的現象。通過對歸因理論的認知,引導大學生審視自身所存在的不良行為,科學歸因。第二,給學生展示學校情境和社會情景中大學生道德行為發生的經典案例,作為行為發生的觀察者,學生更容易形成“旁觀者清”的客觀認知,從第三方的角度立體看待他人的道德行為,對不同情境下的道德行為進行歸因,同時也能夠使大學生本身“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第三,個人歸因經驗交流。引導大學生思考自身日常行為是否符合學校和社會的道德標準,對優劣行為進行歸因,不同主體之間可以相互交流歸因結果,討論其歸因是否存在偏差。第四,強化矯正。在學生對自身行為進行歸因時,對于正確的歸因方式,教師應及時表揚鼓勵,進行正強化,促使學生在歸因過程中正確認識到自身道德行為展現的原因,繼續保持良好的道德行為,及時改正不良行為;對于學生錯誤的歸因,教師應干預其歸因中的偏差,對自身行為結果進行客觀正確的知覺反應。

3.堅持學生差異性原則,提高教師歸因管理準確性

大學生道德行為的養成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思想觀念多元化的背景時代下,大學生自身性格特點的養成受到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和學校環境多種復雜因素的影響。在學校情境中,教師是對大學生接觸較多、影響較大的群體,面對家庭背景、社會經歷以及性格特征各異的個體多樣化的學生,教師本身的言行和教導很可能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歸因習慣養成。因此,一方面教育工作者應堅持學生差異性原則,深入了解學生內在性格特點;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在大學生的認知和行為特點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的基礎上,利用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言語與學生溝通交流,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的認知偏差,從而能夠有的放矢地開展教育工作,提高教育工作者歸因管理的準確性,引導學生進行正確歸因,激發內在行為動機,矯正不良行為。比如,對于自尊心較強,重視自身形象和行為表現、成就動機較大的學生,教師應肯定學生的自身能力因素,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強調努力對個體的作用,這樣既能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又能激發學生保持良好行為的內在動機;對于成就動機一般、自信心相對較低的學生,教師應及時發現學生道德表現中的閃光點,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同時一定程度上將其歸因于個體能力原因,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通過一分為二的觀點客觀公正的幫助學生歸因,讓學生在認知層面深度了解自身道德行為產生的根源,對于不良行為的動機及時進行干預和調整??傊?,歸因是一個細致、復雜的過程,教師要充分利用教育智慧,科學性藝術性地引導學生歸因,幫助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的養成以及失范行為的矯正。

參考文獻:

[1]劉永芳.歸因理論及其應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李慧,徐紀平.歸因理論視角下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育[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9,11(06):45-48.

[3]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227.

[4]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96.

[5]戚萬學.沖突與整合—20世紀西方道德教育理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91.

[6]葉松慶.當代青少年社會公德的現狀、特點與發展趨向[J].青年研究,2008(12):28-34.

(責任編輯:張宏玉)

猜你喜歡
歸因理論道德行為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歸因理論視角下大學生英語學習效果調查研究
基于歸因理論的顧客網上重復購買意愿研究
遠和近
論《三字經》與兒童道德行為的培養
論黑格爾的道德行為歸責理論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