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約黃昏時,月照寸心丹

2021-03-11 02:57潘彩霞
莫愁·智慧女性 2021年3期
關鍵詞:張愛萍

潘彩霞

一個出生于四川達縣的農民家庭,一個是寧波愛國實業家李善祥的掌上明珠,如果沒有戰爭,張愛萍與李又蘭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然而,命運讓他們在抗日救國的道路上相遇了。

“冤家路窄”

1938年,在武漢的八路軍辦事處,一群青年學生嘰嘰喳喳興奮不已:“我們要去延安,我們要見周副部長!”其中就有愛國實業家李善祥的女兒李又蘭。李又蘭已經多次參與過抗日救亡活動??箲鹑姹l后,受父親鼓勵,她和愛國青年一起來到武漢。

其時,周恩來負責八路軍辦事處的工作??紤]到周恩來工作太忙,值班參謀張愛萍出面擋了駕??墒遣还芩鯓咏忉?,學生們仍舊不依不饒。一直等到深夜,周恩來終于在百忙之中接見了他們。日本人已經占領了大半個中國,去延安很難,在周恩來介紹下,李又蘭和同伴們去了南昌新四軍辦事處。

到南昌后,李又蘭脫下旗袍,穿上軍裝,活躍在戰地服務團,富家千金逐漸成長為英氣逼人的女戰士。后來,李又蘭又參加了軍部舉辦的速記訓練班,不論字跡還是文采,均出類拔萃,是大家公認的才女。

1942年年初,華中局在蘇北阜寧召開黨委擴大會議,李又蘭被抽調過去,負責會議記錄。會上,劉少奇提議,請新四軍三師副師長張愛萍介紹作戰經驗。張愛萍曾任新四軍九旅旅長,他臨危受命,以智慧和勇敢開辟出皖東北抗日根據地。在民間,到處流傳著他“頭戴斗笠,神出鬼沒,打得日偽魂飛魄散”的故事。

沒有講稿,即興發揮,張愛萍成竹在胸,講話既實事求是,又引人入勝。李又蘭一邊記錄,一邊大為敬佩。那時,她尚不知道,張愛萍不僅才華橫溢,是有名的“馬背詩人”,而且還是出色的攝影師,經常用詩歌和照片鼓舞軍民士氣。她更沒有認出,眼前這個人物就是四年前阻攔她和同學們見周恩來的那個值班參謀。

連夜整理好發言稿,第二天一早,李又蘭請張愛萍過目。這份文稿書寫工整、字跡娟秀,既突出重點又頗具文采,哪怕一些漫無邊際的話,也整理得邏輯嚴密。張愛萍忍不住抬起頭來細細打量。面前的姑娘身材高挑、氣質出眾,他不禁心動了。

幾天后,他們又共同參加了一次會議。會后,李又蘭發現自己的棗紅色手套不見了。來不及尋找,她匆匆回到宿舍整理記錄。第二天,張愛萍來敲門,手上捧著她的手套。對這“拙劣的把戲”,兩人心照不宣。

以學習速記為由,張愛萍來得更勤了,兩人越聊越投機。他的文韜武略,坦蕩直爽,李又蘭當然欣賞;他的心思,她也心知肚明。

同難同甘

轉眼,半個多月的會議結束了,他們將各自歸隊。分別時,張愛萍送給李又蘭一把帶鞘的匕首,還有一個精致的小指環。李又蘭回贈的則是一份抄寫工整的劉少奇的會議報告《戰略與策略》和一個黑色封皮的記錄夾。

一切盡在不言中。分別后,張愛萍經常騎馬來看望李又蘭,用隨身攜帶的相機,一次次將她的美麗定格。

1942年夏天,一場驟雨沖塌了李又蘭的屋子。正當她在屋檐下一籌莫展時,忽見一匹棗紅馬疾馳而來,來人正是張愛萍。身上的軍裝已經濕透,但他無暇顧及,臉上的緊張讓李又蘭頓感溫暖。

望著她,張愛萍既憐又愛,一句話脫口而出:“又蘭,你愿意嫁給我嗎?”

“我要嫁給你,總不至于是今天吧?”李又蘭嗔怪道。沒想到張愛萍早有準備,像變戲法一樣掏出一份結婚申請,陳毅軍長的簽名赫然在目。

1942年8月8日,在一間茅草房里,他們結為革命伴侶。皓月當空,張愛萍有感而發,寫下《訴衷情》:“身披彩霞跨輕鞍,快馬再揚鞭,人約黃昏時候,綠水小河灣。天輪鏡,柳梢巔,照寸丹。戰場結伴,相見恨晚,同難同甘?!?/p>

那一晚,在陳毅送的派克鋼筆上,李又蘭用針刻了一個“萍”字。這一年,張愛萍32歲,李又蘭23歲。

婚后不久,日軍開始對三師所在的鹽阜區進行掃蕩,張愛萍全權領導反掃蕩。李又蘭已經懷孕,為了不拖累張愛萍,她獨自輾轉回到寧波小港老家,兒子順利降生。

牽掛著戰場上的丈夫,八個月后,李又蘭把兒子留給母親,毅然踏上歸途。不料,這一路驚濤駭浪,九死一生。小木船在海上遇到了颶風,桅桿被吹斷了,小船只能靠人力艱難行進。從浙東到蘇北,不算遠的路程,足足漂泊了六個月。夫妻終于相見時,看著又黑又瘦的的妻子,張愛萍忍不住掉了眼淚。多年后,憶起到蘇北吃的第一頓清水面條,李又蘭說:“餓瘋了,吃得那個香啊,吃了一大鍋都不覺得飽!”

回到丈夫身邊,李又蘭承擔起照顧張愛萍的責任。一次洗衣服時,在他的貼身口袋里,她發現了一個小本子,扉頁上寫著:“請撿到本子的朋友,通知我的愛妻李又蘭,地址:寧波小港大碶頭李善祥家;通知我的父親張體元,地址:四川達縣羅江口鎮張家口村?!?/p>

丈夫已隨時準備為國捐軀,李又蘭也下定決心,要用生命守護他。

心手相牽

抗戰勝利后,張愛萍任華中軍區司令員。一次指揮戰斗時,不幸頭部受傷,組織安排他赴東北治療,李又蘭負責護送。

從蘇北到大連,既有羊腸九曲,又有河流羈絆,還有國民黨軍隊層層把守,其艱難可想而知。更難的是,還要帶著不滿周歲的小兒子。一路上抱著孩子,李又蘭日夜守在張愛萍的擔架前,實在困極了就在老鄉的長板凳上躺一會兒。為了防止幼小的兒子亂爬,她就用綁腿帶,一頭系著兒子的腳,一頭系在凳腿上。此情此景,張愛萍既心疼又內疚??朔f般艱險,終于抵達后方醫院。

1949年,新中國即將成立,張愛萍負責籌建人民海軍。他招賢納士,廣羅人才,又親自指揮戰斗,收復了東南沿海諸多島嶼,為祖國建設再創豐功偉績。

誰料,隨后的動亂時期,夫婦都遭到迫害。1967年,戰功赫赫的開國將軍只穿了一件單衣,就被蒙著眼帶走了,從此杳無音訊。李又蘭面對專案組威逼利誘,始終態度堅決:“我不會跟他離婚的!”

四年后,張愛萍突然收到一個包裹,里面是幾件新衣服。那是終于打聽到他的消息后,李又蘭趕了幾個晝夜縫制出來的。睹物思人,心潮難平。在報紙空白處,張愛萍含淚寫下:“獨處得寒衣,老淚頻滴,親人晰晰在眼里。千針萬線補心底,惟有知己。抱病度難期,歲月艱巨,更兼苦苦育兒女。骨肉安危無消息。何時解謎!”

為了營救重病的張愛萍,李又蘭多方奔走。1972年3月,周恩來批示:“同意李又蘭見面。如須治療可送阜外醫院?!遍焺e五年后,患難夫妻終于重逢。她就是他心中的四季蘭,剛強又美麗。

此后,張愛萍參與了我國第一枚洲際導彈、第一枚水下固體潛射導彈、第一顆地球同步衛星的發射試驗工作。暮年重上征途,他們再次攜手作戰,共享燦爛。

閑時,李又蘭開始整理張愛萍的詩詞、照片、文稿,其中有一些是當年藏在屋頂瓦片下,才得以幸存的。正是她的精心整理,才有了后來的《紀事篇》《神劍之歌》《江淮敵后烽火》等著作的出版。

2003年,93歲的張愛萍病逝。九年后,李又蘭追隨他而去,終年也是93歲。

編輯 文心

猜你喜歡
張愛萍
我們的核武器作為“打狗棍”夠用了
張愛萍:我們的核武器作為“打狗棍”夠用了
“自我罰站”的將軍
張愛萍將軍五角大樓舌戰群雄
抗戰初期張愛萍在國統區
張愛萍:一身正氣堪稱楷模
張愛萍的“四不畏”
“兩彈一星”領軍人 張愛萍
“兩彈一星”領軍人張愛萍
一次特別的長征草地聯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