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安門匾額“消失”之謎

2021-03-15 06:11賈英廷
文萃報·周五版 2021年9期
關鍵詞:漢文天安天安門城樓

賈英廷

在我國古代,匾額是宮殿、壇廟、城樓懸掛的標志性物件,而且通常都懸掛在建筑物最明顯的部位。然而,人們卻鮮見天安門城樓上的匾額。其實,天安門城樓上原是有匾額的。資料記載,明永樂十八年(1420)承天門建成時,城樓上懸掛的是“承天之門”的匾額。

清順治八年(1651),承天門重建后改稱天安門,城樓重檐之間懸掛的是“天安之門”的匾額。木匾寬2.6米,高3米。在此后的歲月里,匾額的文字和字體都曾有過幾次變化,最后定格為“天安門”。

新中國成立后,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天安門”匾額,在1950年9月30日新中國成立1周年前摘下,取而代之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此后時間久了,天安門的匾額也就被人們漸漸地淡忘了。巧的是,1987年冬天,“失蹤”了幾十年的天安門匾額出現在北京市房管一公司木材廠的露天倉庫中,即刻引起了有關人士的關注。這時的天安門匾額已經是滿目瘡痍,由幾塊木板拼接而成的匾額已多處腐朽斷裂。匾額上的刀痕和字跡與木質裂紋混雜在一起,隱約可見上有“滿、漢、蒙”3種文字,滿文居中,漢文排左,蒙文列右。漢文“天安之門”4個篆體字依稀可辨。

在清代,天安門匾額上刻有“滿、漢、蒙”3種文字,按滿語直譯為“天安之門”。后來不知何故,3種文字改為了“滿、漢”2種文字。漢文改成楷書字體的“天安門”3個字。因為去掉了“之”字,全部字體也相應擴大。匾額中的“天”字,由原來的200毫米增加到380毫米,幾乎增大了1倍。辛亥革命后,天安門和故宮均由北洋政府接管,匾額上只保留有漢文,匾額上的文字又從“滿、漢”2種文字改為“漢文”1種文字。這種“3、2、1”的變化,在匾額上留下了明顯的痕跡。為固定“天安門”3個字,“安”字放在了匾額的中間位置上,木匾的中心位置上留有當時釘鑿過的釘眼,顯然是為固定銅制的“天安門”所形成的。

1987年發現的天安門匾額,有可能是在清順治八年(1651)重建天安門時開始懸掛的,一直使用到1950年9月30日新中國成立1周年前,歷時近300年。其間,匾額上字體雖然經過幾次變化,但并未更換木匾。關于天安門匾額后來的命運如何,現在何處留存,至今無文獻可證,難以確指。

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這塊神秘而滄桑的匾額,承載和見證了天安門改朝換代的歷史;見證了天安門前中國人民一次次要民主、爭自由,反抗外國侵略和反動統治的斗爭;見證了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的開國大典。(據《六百年間天安門》 )

猜你喜歡
漢文天安天安門城樓
黑水城漢文文獻補考
一封信推動天安門城樓開放
盛世華誕70周年!
天安門前看升旗
天安門城樓開放30年
雄偉的天安門城樓
沈陽故宮門額考
天安門城樓正式開放
淺談如何提高南疆維吾爾族學生漢文寫作能力
綠色的天安迎接ESWC絕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