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BBC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的創作

2021-03-16 12:48夏廣寒
大眾文藝 2021年3期
關鍵詞:特寫星球紀錄片

夏廣寒

(云南大學新聞學院,云南昆明 650504)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是BBC在2019年推出的自然類紀錄片。該紀錄片第一次從地球七大洲的視角為觀眾介紹各大洲上各具特色而又紛繁多樣的生命。一部成功的自然類紀錄片不僅僅要滿足觀眾的求知欲望,更應以其濃厚的人文精神和思維品格來征服觀眾?!镀邆€世界,一個星球》通過豐富的視聽語言與情節化的敘事,生動地展現了當前地球的生態環境,引發觀眾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

一、視聽語言分析

與BBC以往的自然類紀錄片相比,《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中使用了更加先進的拍攝技術,并通過豐富的景別變化使紀錄片更具震撼力。

1.先進技術的使用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使用了先進的拍攝設備與技術。第五集《歐洲》采用了熱成像攝影,以往的紀錄片夜間拍攝往往使用紅外線成像攝影,畫質較差且整片屏幕會呈現出綠色,但這次紀錄片中的熱成像攝影拍攝的畫面十分清晰,和正常相機拍攝的畫面幾乎沒有差別,像讓人擁有了夜視能力。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中還使用了很多對微小動物的特寫鏡頭。例如南美洲的箭毒蛙、跳蛛等比指甲蓋還小的動物,這些動物生活在偌大的雨林中本身就難以發現,紀錄片使用了先進的收音技術,用大量的特寫鏡頭來記錄這些微小的動物,甚至記錄了這些動物的交配、繁衍,并且收錄下了他們的聲音。

紀錄片運用了大量的高速攝影與延時攝影。亞馬孫河流中的希氏石脂鯉躍出水面吃果子時使用的高速攝影,細致地展現了希氏石脂鯉的姿態和水流的樣貌;歐洲高原上的麝牛相撞的時候,高速攝影展現了麝牛身上順滑的毛發流動的樣子,使觀眾有如臨其境的震感,同時也能增強紀錄片的戲劇感,引起觀眾的注意。延時攝影則多用于天氣的變化和動植物的生長,給人以更強的時空感。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講述七大洲自然環境時,運用了很多動畫模型和太空俯瞰圖。在紀錄片的開頭,大衛·愛登堡講述了盤古大陸的分裂漂移,這時就使用了動畫模擬技術;在講述喜馬拉雅山的形成和安第斯山脈海床的形成時也使用了動畫模擬,這可以使觀眾更容易理解地理上的變化,同時也豐富了畫面內容,使畫面和解說詞同步。太空俯瞰圖則更多地用于展示人類對自然的改造,例如在《亞洲》一集中,紀錄片使用了太空俯瞰圖的延時攝影,展示了南亞從原始叢林變成都市的樣子,河流在人類活動下發生變化,人口的飛速擴張擠占了動物的生存空間。

2.景別的變化

《七個世界,一個地球》中對特寫的使用十分豐富,對于微小生物的特寫使用是必要的,而對于中型大型動物,面部特寫更表達了動物的情緒,這在以往的自然類紀錄片中使用是較少的。在《南極洲》中,豹海豹捕獵王企鵝的場景中就存在對豹海豹和王企鵝的特寫,精疲力竭的王企鵝爬上浮冰,無力逃跑,掌控戰局的豹海豹緊跟著上了浮冰,但只是靜靜地注視王企鵝,此時豹海豹巨大的頭部特寫和王企鵝渺小的身軀形成了強烈的力量對比,最后豹海豹選擇放過這只企鵝。這不僅讓觀眾看到了動物獸性中也存在良善的光輝,也通過同框特寫讓觀眾感受到了動物之間存在的和諧之美,即使是天敵之間也有和平的時刻,這也暗示著人類更應該與自然和諧共處。

全景的使用是《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中的一個亮點,全景下的視角往往更加宏觀、震撼,這一點在地貌的展現、動物的捕食場面上都有體現。在《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中,全景景觀大多通過航拍實現。例如通過航拍可以見證美洲獅捕獵這樣大范圍奔跑且存在激烈搏斗的生死戰,同樣,在海洋中虎鯨捕食企鵝、北極熊獵殺白鯨這樣的大型動物捕食的場面也能在航拍下展現出最佳的效果。同時,航拍能夠盡量做到不驚擾動物的捕獵,例如在拍攝美洲獅捕獵時,拍攝團隊通過延遲航拍器升空防止驚擾獵物,體現了對自然的尊重,自然的回饋就是展現其最真實的一面。

二、敘事分析

從敘事的角度來說,并非只有虛構的影視作品才存在敘事,符號學家羅蘭·巴爾特說:“敘述本身沒有行為和目的之分,敘述可以說包括人類語言的一切?!币虼?,自然類的紀錄片也同樣存在敘事,甚至可以通過剪輯手段和解說詞使紀錄片內容擁有一定的懸念、沖突、細節。同時可以在敘事中表達創作者的情緒,或者將觀眾的思考引導到創作者想呈現的方向。

1.整體敘事框架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總體的編排按南極洲、亞洲、南美洲、澳大利亞、歐洲、北美洲、非洲的順序講述。在每一集中都講述了當地最具代表性的幾個物種,通過對當地環境和動物的展現讓觀眾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與魅力,而在每一集正片的最后五分之一左右會開始直接講解當地人類活動對自然造成的影響,如全球變暖、濫捕濫殺等,這種前后對比的敘事能夠有效地讓人感受到人類對自然造成的破壞,使人們意識到這個時代地球自然環境面臨的嚴峻問題。

除了負面影響,這一段人與自然關系的講述中有時候也會講到人類對動物的保護。例如印度尼西亞禁止捕殺鯨鯊,并且當地的漁民會主動投喂鯨鯊,大衛·愛登堡說:“這是一個簡單卻非同尋常的決定,人類正應該做出這樣果敢正確的決定”這一講述的作用是使觀眾意識到人類應該思考與自然相處的模式,通過正面案例給人以啟示,起到呼吁的作用。

2.情節化敘事

BBC的自然類紀錄片往往都具有情節化敘事的特點,在《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中就延續了這種情節化敘事的慣例,并且情節更加豐富。沒有故事性的紀錄片在一定程度上說是蒼白無力的,情節最主要的作用是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在自然類紀錄片對動物的記錄中,創作者故事性的敘述不僅使對動物的講述更具有邏輯性,對動物行為的介紹也多了擬人化的色彩,使紀錄片更加生動、有趣。

情節化的敘事具有連貫性,能夠吸引觀眾持續觀看。例如在講述紅毛猩猩時,紀錄片對小猩猩和母親進行了持續的記錄,故事從幼崽擅自離開母親去覓食開始,當幼崽從一個不穩定的樹枝上險些掉下去的時候,這個情節就達到了高潮,回到母親身上時故事結束,觀眾都松了一口氣。

對于動物的擬人化首先體現在大衛·愛登堡對動物的稱呼上,他對動物的稱呼皆為“他”或“她”。其次是在情節上對動物的擬人化處理,敘述過程使用人的動作描述動物的行為,例如在對川金絲猴的解說中用到了“其樂融融分享食物”“團結一心共渡難關”這樣的解說詞。擬人化的描寫具有趣味性,并且表達了BBC自然類紀錄片想要表達的非“人類中心主義”的觀點,即動物和人是平等的。

在紀錄片中,懸念往往是模糊而具有流動性的,也就是人們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這是敘事本身就帶有的懸念,在紀錄片中表現為事實發展的不確定性。在《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中,不僅有事實本身發展的懸念,還有通過剪輯呈現的懸念。伊朗的丘陵中一只鳥看到石頭上有蜘蛛在爬,為了果腹,鳥飛去吃蜘蛛卻被突然竄出的蛇襲擊,這時觀眾會以為這是個螳螂捕蟬的故事,但隨后紀錄片揭曉答案,這是一個精心布置的陷阱,鳥看到的蜘蛛本身就是蛛尾擬角蝰蛇特意放在嘴邊游走的尾部,懸念揭曉讓觀眾感慨自然的神奇。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敘事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戲劇化。戲劇化的鏡頭表現詼諧幽默,再配上不同風格的配樂,就像在看“好萊塢大片”一樣,例如扇喉蜥求偶時運用了大量的高速鏡頭,對扇喉蜥展開靚麗喉扇進行了多個角度的特寫,并且用大仰角將扇喉蜥拍攝得“高大威猛”,再配以肅穆莊重的音樂,整個畫面就具有一種滑稽感,對雌性和雄性的正反打鏡頭也是擬人化的運用,在兩只雄性蜥蜴打斗跳躍時使用高速鏡頭記錄,并且有棍棒聲的配音,就有了動作片的效果,整個對扇喉蜥的記錄像是一部故事片而非紀錄片。

3.幕后花絮敘事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每一集最后都有十分鐘左右的幕后花絮。拍攝花絮首先是對紀錄片真實性的證明,真實是紀錄片的生命;其次,花絮的主角往往是人,通過人在自然環境中的表現能展示動物所處環境的惡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拍攝花絮通過不同的視角看自然環境,也能通過攝制組的工作人員來表達他們對自然受到破壞的擔憂。

在《亞洲》的幕后花絮中,大衛·愛登堡說到他第一次到加里曼丹島找紅毛猩猩是在1956年,這時放出了當年的黑白資料影像,當年廣袤的原始森林現在變成了一小片保護區。大衛·愛登堡后來在1973年、1995年、2002年、2012年重回加里曼丹島找紅毛猩猩,93歲的他說當年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在有生之年會看到這里遭到如此嚴重的破壞,更引起了人們的警醒。一片森林的形成可能需要成百上千年,但毀滅一片森林需要的時間不到一個人的一生,這些幕后花絮進一步向觀眾表達了紀錄片創作者的觀點,并且引發了觀眾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

三、總結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從前所未有的七大洲視角使觀眾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同時也向觀眾展示了自然面臨的嚴峻狀況。從視聽語言和敘事角度來看,紀錄片從技術、景別和情節化的敘事上做出了很多突破,更具有趣味性和緊張感,更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也帶給觀眾更震撼的體驗。

自然類紀錄片除了提高人們對大自然發展變化的認識,提高科學知識水平,更重要的是引發人們對自然與人類關系的思考。在當下這個現代文明高度發達、人口快速擴張的時代,自然和人類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許多珍惜的生物已經失去了容身之處?!镀邆€世界,一個星球》中所表達的“親近自然”而非“征服自然”的思想對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起到了啟示作用,紀錄片中多方面的突破也為之后自然類紀錄片的創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猜你喜歡
特寫星球紀錄片
從特寫到長鏡
紀錄片之頁
紀錄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紀錄片之頁
1號異星球
大紅斑的特寫
1號異星球餐館
米彎彎的星球
論紀錄片中的“真實再現”
印度軍人特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