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大學生就業創業及職業發展對策研究*
——以大連地區高校為例

2021-03-16 12:48關嫻嫻張子晴劉芊妤
大眾文藝 2021年3期
關鍵詞:大學生

關嫻嫻 張子晴 劉芊妤

(遼寧師范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遼寧大連 100681)

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用改革開放辦法,穩就業、保民生、促消費、拉動市場、穩定增長,走出一條有效應對沖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繼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保障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后,同年6月2日,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主持召開全國婦聯主席專題會,會上對如何促進女大學生就業創業提出建議。遼寧省政府對大學生就業創業問題十分重視,在省大學生智慧就業創業平臺和遼寧畢業生服務網中,為高校學生提供就業創業的政策支持,為促進創業,每年還會舉辦創新創業大賽。但是針對高校女大學生這一群體的就業創業與職業發展的政策相對較少。市場上“人才高消費”的用人觀,人為地制造了就業困難,“用男不用女”的性別歧視也增加了女大學生的就業難度。因此,有必要加強對女大學生就業創業以及職業發展上的關注。

一、女大學生就業創業困境成因分析

為更好地了解女大學生在就業創業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選取了遼寧師范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大連市內5所高校即將畢業的本科生、研究生或已經踏入社會的新人為研究對象。采用抽樣調查的方式,共發放問卷800份,收回有效問卷785份。通過問卷了解大學生個人基本情況,對就業創業前景的預期,實際工作中就業創業的狀況和自身意識,用數據的形式揭示女大學生就業創業及職業發展的現狀。

(一)傳統性別觀念的影響

“三綱五?!薄澳凶鹋啊笔俏覈糯饨ǖ膫惱碛^念。在高度發展的今天,認為女性應該相夫教子的大有人在,女性的高學歷也被看作教育后代的優勢。對工作能力差異性的看法中,39.5%的人認為存在較大差異,很多崗位會向男性傾斜。47.6%的男生、21.8%的女生認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觀點,認為女子應該以嫁個好人家為首要目標。在對就業主要目的的調查中,59.5%的男生選擇為社會發展作貢獻,而女生只占38.2%,通過SPSS對t檢驗進行分析,性別對于為社會發展作貢獻呈現出0.05水平顯著性(t=2.089,p=0.042),可以得出在這一目的選擇上,男女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女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在就業和創業的選擇上更多地考慮自身因素,缺乏長遠的職業發展規劃。

(二)婚育問題影響企業招聘

女性在就業過程中,會面臨結婚生子的問題。根據我國《勞動法》規定,女職工在生育期間,應享受生育津貼,并且工資應正常發放。這無疑增加了企業的用人成本,不少企業為減少損失,增加利潤,在用人的標準上會向男性傾斜。還有企業認為,女性在生育過后,還有哺乳和養育幼兒的責任,會對工作效率和質量產生影響,因此在招聘環節會排斥女性,同等能力水平下,錄用男性的可能性更大。調查顯示,當今女大學生的投遞簡歷數量和面試機會的比率多為:1:1(38.8%)、1:2(21.3%)、1:3(25%),而男生更多的集中于1:1,占比53.5%。很多女生需要投遞二三份簡歷才能得到一次面試機會,相比于男生,獲得面試的機會更少。

(三)就業創業政策的執行力度不夠

我國出臺了很多政策保障女性的就業和創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中明確規定不可以在就業上歧視女性,我國的法律對此也作了明確規定,但很多企業在招聘和面試環節會設置各種條件和障礙,削減女性就業機會。74.8%的大學生表示在面試中被問到過婚育問題。而更多的性別差異是隱性不可量化的,例如:64.4%的女生認為同等專業能力背景下,男性更容易成功,53.9%的人認為面試中存在隱形歧視,男性入選比例大,更有42.6%的人表示企業招聘簡章中明確只要男性。而在對于政策的了解程度上,56.7%的大學生只了解一些國家對就業創業的支持措施,不了解的占到35%,可以看出目前對就業創業政策的宣傳力度也遠遠不夠。

(四)高校培養方式存在不足

我國對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并且更注重實用性和創新性。但目前,我國高校的培養仍以理論知識為主,并且與社會需求匹配性低,很多女大學生理論掌握得非常熟練,但卻不會將其應用于實踐,導致自身對未來職業選擇充滿迷茫和擔憂。還有些高校實踐課程名存實亡,調查顯示只有80.3%的學生有工作和實習經驗,可以看出高校的實踐課程并沒有落實到位,學校和教師對學生監管不力,實際效果大打折扣。35%的學生對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滿意程度為30%~50%,28.7%的學生滿意程度在30%以下,可以看出大學生對于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和服務滿意度也很低。

(五)就業期望與實際就業形勢不符

在您希望選擇的就業單位的調查結果中顯示,68.8%的人希望進入事業編,64.3%的人希望在國企,56%的人希望在政府部門。從數據結果可以看出,當今青年人重視薪酬和穩定,認為進入國有企業、政府部門和事業編是最好的選擇,尤其反映在女生身上,選擇事業編的高達75.7%??梢钥闯?,女大學生的就業心理普遍一致,追求大城市、追求薪酬和穩定,局限在某幾個崗位、幾個城市上,應征時會出現扎堆現象,相比大城市,小城市也有很多不錯有前景的工作,但大多女生不愿選擇。且大多數女生目前不愿涉足創新性強、穩定性差的工作,對一些新興領域也持觀望狀態。在創業問題上大多選擇先就業再創業,但很多人表示就業之后就很難再去創業。

二、解決對策

針對上述問題,構筑四位一體的教育合力,是解決女大學生就業創業和職業發展的最佳對策。

(一)政府強化責任保障機制

健全法律法規,讓各級執法機構在執行時有明確的規則可循,強化政府執行機構的具體責任,懲罰違法違規的用人單位,對任用女大學生的用人單位進行補助。同時,政府要完成立法和普法工作,鼓勵女性在就業中遭受不公和歧視時,勇于運用法律武器,切實保障自身利益。其次要完善生育保障制度。政府的相關部門應該出臺相應的保障政策,拓寬有關生育保障的費用渠道,可以選擇由社會保障部門承擔一部分費用,使女性在生育、休產假時可以帶薪保職休假和報銷有關醫藥費和手術費。除此之外,政府也可實行父育假來緩解女性負擔,把男性享有陪產假、父育假和男性參與家庭勞務寫入法律中。這樣,女性就會享有和男性同樣的就業機會。

(二)構建多元化的輿論生態

當今處在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網絡等現代媒體的發展促進信息的快速傳播,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的發展擴大了大眾輿論的影響范圍,影響人們價值觀的形成。要發揮互聯網多樣性、全覆蓋的特點,加強就業觀引領。豐富就業創業渠道和平臺,讓女大學生方便查閱到就業創業政策和信息,拓展求職渠道。配合政府普法工作,為女大學生咨詢就業創業問題和維權提供網絡平臺。同時,大眾傳媒作為社會輿論的引導者,應當塑造正面的女性職場形象,肯定女性工作者在職場中的付出和努力,營造平等的就業氛圍,真正落實“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轉變人們對女性的傳統認識和刻板印象,使女性能夠在職場發揮自如,創造自我和社會價值。構建良性輿論網絡平臺,通過情緒化表達和理性化分析,共同建構多元化的輿論生態。

(三)高校加強就業指導

畢業生的就業工作,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高校要重視建立和完善針對女性畢業生的,集教育、指導和服務三位一體的女性就業創業指導和服務體系,指導人員要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具備豐富經驗,了解各項政策。高校要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與考核,探索提高女大學生就業率的路徑。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女性創業意識和能力;提供創業實踐平臺,創設創業環境。邀請優秀女性畢業生,為女大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和指導和服務,建立全過程滲透的就業創業指導體系和服務模式。其次提供就業創業平臺,高??梢越y計招聘單位信息,建立數據庫并加強與相關用人單位的聯系,了解最新的就業形勢和用人需求。充分了解國家和社會關于女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政策和信息,利用創業孵化基地,及時對女大學生進行就業創業指導,建立政府部門、社會中介、高校服務三位一體的信息服務網。

(四)個人提高能力

女大學生應認識和了解自己,發揮自身優勢,科學規劃人生目標,根據就業實際情況,切實轉變就業創業觀念。在當今知識經濟的時代,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豐富和提升實現自我價值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女大學生要想在社會競爭中處于主動地位,更需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掌握本專業的前沿知識,結合實踐,拓寬視野,提升技能。同時,面對當前的嚴峻就業形勢,女大學生要學會自主實習,增加自己的就業經驗。面對就業競爭,學會自我調適,客觀分析問題,積極面對挫折,培養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爭做新時代的獨立女性。此外,要樹立維權意識,善于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猜你喜歡
大學生
微信使用對大學生親子關系的影響
第十六屆大學生年度人物
方麗洪 “90后”大學生返鄉創業
當代大學生典型詩病舉隅
第29屆世界大學生 冬季運動會精彩掠影
大學生就業趨勢
放飛女大學生創業夢想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六旬老婦“養出”了個大學生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