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舞蹈在音樂課堂中的運用

2021-03-16 12:48王子豪楊麗華
大眾文藝 2021年3期
關鍵詞:舞蹈動作情感

王子豪 楊麗華

(1.沈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遼寧沈陽 110034;2.沈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

一、為何要將舞蹈元素融入音樂課堂

(一)活躍課堂,提高學生積極性

根據新課標的教學內容,它一共包含了四個領域,其中最后一個領域就是不僅要學習音樂知識和技能,在此同時也要進行音樂與相關文化的學習和拓展,那么舞蹈作為音樂的姊妹藝術就更成了學生要了解和學習的了,音樂課堂中加入舞蹈元素能夠使課堂更具有能動性和普及性。在小學教育中各年齡段的特點不同所以我們側重點也不同,對于年齡段較低的學生,我們要側重激發和培養學生興趣,在教授學生音樂專業知識和技能開拓音樂視野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他們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友愛互助的合作精神。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他們的內心普遍好奇心重,好動,模仿力強,所以將舞蹈元素融入課堂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將課堂的藝術氛圍營造出來,課堂效果會明顯提升同時教學任務也就隨之完成了。著名的藝術家宗白華曾評價道,“舞蹈是中國藝術的瑰麗結晶?!蔽璧阜浅V庇^感染性強,能夠使學生很快地融入一種藝術氛圍中,這種教學模式非常受小學年級學生的喜愛,被廣泛運用到音樂課堂中,將來一定會成為音樂課堂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二)感受意境,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音樂通常都是直接的將作曲家的情感表現出來,他是一門直接表現情感的藝術,然后通過這種直接的情感表達使聽者融入音樂深處進入想象。但是與音樂不同的是,舞蹈可以很直觀的表達出音樂所體現出來的內涵,伴隨著音樂的章節開始舞蹈,將畫面用舞蹈的形式展現出來,也就是舞動的畫面,舞蹈可以用肢體將音樂不同的意境展現得淋漓盡致。如果將音樂內在的情感用舞蹈動作的形式表現出來,音樂的情感被放大出來,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想象能力,使學生在舞蹈的過程中,情緒會更加放松并且興奮,這樣的情緒會使他們很順利的將全部注意力融入音樂當中。那么在推動和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新能力過程中,最關鍵的是什么呢?那就是音樂教育,它是各個學科當中最不可缺的。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是推動創新能力的首要環節,通過將舞蹈元素融入音樂課堂教學中這一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想象能力便很自然地被挖掘,同時創新能力也會提高。

2019年10月18日,遼寧省實驗學校召開了九年一貫制20周年學術會議,音樂學科將通過項目學習的方式暨大型環保音樂劇《家園》的展演,展示《藝術情境下提升學生藝術素養的實踐研究》的成果。藝術來源于生活,大型環保音樂劇《家園》,將音樂、體育、綜合實踐等學科進行結合,將戲劇表演、器樂演奏、聲樂、舞蹈、健美操以及美工制作等藝術元素進行創作融合,學生在藝術情境下進行藝術實踐,能夠整體性的提升學生的藝術感知力、藝術創作力、藝術鑒賞力和藝術表現力,全面提升學生藝術核心素養。

對于藝術教育這個領域來說,舞蹈有著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它可以激發學生對于美最基本的渴望和向往,不管是形體、空間構圖還是一些與音樂相交融的藝術領域,都具有極強的可塑性,且可以直觀的表達表演者的美學素養,從而帶領學生探索藝術的奧秘。

(三)增強合作意識,促進身心健康

學習音樂對于小學生來說,主要是愉悅身心的體驗和提高審美的體驗,而不是一門知識。然而在藝術的領域當中,舞蹈是讓人親近、交流融洽的一個紐帶,與其他姊妹藝術相比,舞蹈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群眾性。所以當我們將舞蹈融入小學音樂課堂中時,不僅能夠達到教學目的,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合作意識在無形中會提升,他們之間的交流和相處也會更加融洽。就像遼寧省實驗學校舉辦的這次環保音樂劇《家園》,在排練和表演過程中,每個人都飾演不同的角色,在進行舞蹈動作時每個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合作意識就在這個過程中提高了。對于一個教師而言,教授學生知識只是我們最基本的義務,教書育人,在教學中教會學生很多道理也是尤為重要的,比如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從小就養成合作精神,也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合作成功帶來的喜悅和自信。舞蹈可以強健體魄,發展身心,不僅能夠強壯我們的身體,更重要的是能夠自身親自參與,緩解緊張、增強自信,從而使得身心愉悅。

二、如何把舞蹈元素融入音樂課堂

(一)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制定教案

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都會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如何抓住學生的性格特點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音樂教學中的關鍵。低年級的學生活潑愛動,好奇心強但缺乏耐性,在音樂課堂中,唱歌、跳舞、游戲這些都很自然的能夠受他們的歡迎,而對于例如欣賞類型的課程他們就沒有足夠的耐心。所以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我們就要充分發揮他們活潑好動的特點,可以為音樂中的歌詞添加幾個簡單的舞蹈動作,這樣他們在演唱歌曲的同時也很自然地將舞蹈元素加入音樂中,并且不會影響他們的積極性反而會使他們更有興趣。但在小學教育中,高年級的學生在性格特點方面與低年級的學生有著顯著的不同,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拓展,性格也偏內向,他們的體驗感受和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這時教師的中心就要轉移到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所以對于這樣的較高年齡段學生就不能使用低年級的教學方式了,可以多讓他們欣賞一些舞蹈作品,在欣賞舞蹈的同時也會受到音樂的感染,在課上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來了解舞蹈,在將音樂和舞蹈這兩個姊妹藝術結合教學時,要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欣賞音樂情感,從而開拓學生的藝術視野,提高他們的音樂藝術素養和音樂審美標準。

(二)提高教師舞蹈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作用不僅僅是將知識傳達給學生還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音樂專業素養高,同時具備較高舞蹈能力的教師,他們可以自如的將舞蹈和音樂結合起來,習慣性的用舞蹈和音樂來表達自己,這樣的音樂課堂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所以教師在掌握音樂相關的知識的同時,也要自身的舞蹈知識和能力,真正感受提高舞蹈對于音樂的影響,學習一些少數民族和經典通用的舞蹈動作,便于通過舞蹈加深學生在課堂中的感受能力。

(三)培養學生興趣

大部分學生都比較活潑好動,好奇心強,他們對于表達音樂情感的主要方式就是肢體動作,要讓學生有意識地用舞蹈來表達音樂,引導學生肢體語言及時對他們的動作提出表揚,提起他們的自信心和興趣。音樂的神奇之處就是有著不確定性,同一首作品不同的人聽后因為生活經歷和閱歷的不同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讓學生欣賞音樂時,不能總是老師直接將音樂情感表述給學生,要通過誘導、啟發學生,使學生自主的思考。比如作品的節奏特點如何?情感是歡快還是悲傷?音樂表現的內涵是什么?這樣有利于充分的挖掘出音樂內涵,使學生對音樂深入理解,促使他們積極地去用舞蹈動作來表達出音樂作品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音樂藝術素養,長久以來學生會形成即興舞蹈的習慣,對于音樂舞蹈課堂的興趣也對大大提高。

(四)舞蹈動作簡單化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對較弱,所以我們在教學舞蹈動作時要盡量簡單化。以少數民族的舞蹈動作為例,我國各少數民族都有幾個比較經典的舞蹈動作,它們大多都自然純樸,貼近生活。例如在教學新疆舞時,維吾爾族舞蹈活潑優美,步伐輕快,我們教師就要以移頸、蹺腳等經典為中心,使它們簡單化、兒童化。教學移頸動作時可以讓學生把雙手舉起來放到耳朵的兩側,手心朝里,然后用耳朵對往一側的手心慢慢靠,然后換成另外一邊,簡單易懂的就把這個動作學會了。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把基礎動作和民族舞經典動作兒童化,簡單化是課堂中不可缺少的。不僅僅學到了少數民族經典的舞蹈動作,也開拓了學生的藝術視野,了解和掌握少數民族舞蹈的風格特點,更重要的是很容易激起學生了解少數民族其他文化的興趣,可以在課后要求學生探索民族風情和文化,課上進行分享,通過分享能夠開拓學生課外知識儲備。

(五)合理分配教學時間

當前我們的小學課堂都制定在四十分鐘,這短短的四十分鐘對于我們的音樂課堂來說就是非常珍稀的。如果將舞蹈元素融入音樂課堂也就意味著教師需要在這珍貴的四十分課堂中,教授和灌輸音樂技能和知識的同時還要涉及一定的舞蹈知識和技能。所以教師備課時要好好分配這珍貴的四十分鐘。比如我們將舞蹈基本動作的訓練放在課堂的前八分鐘,或者是利用這前八分鐘根據我們音樂教材中本節課需要學習的歌曲來編排一些簡單的動作,課中可以讓學生樂舞共存,歌唱中感受舞蹈。如在教學《采蘑菇的小姑娘》這首歌時,我們可以在演唱“采蘑菇的小姑娘,背著一個大竹筐”這句歌詞的同時“雙手搭在肩上”來表示背著竹筐;例如教學《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時,可以結合舞蹈來進行教學,讓喜歡唱歌的同學來唱歌,讓喜歡跳舞的同學組合成隊形來伴舞,這樣的課堂既有歌唱又有舞蹈立馬就會變得豐富多彩一堂課上有歌有舞,課程結束前進行一次完整的表演,這樣一個作品就不單單是演唱了。教師分配好課堂時間,合理地將舞蹈融入課堂可以為音樂課堂增添不一樣的色彩。

三、結語

奧爾夫音樂教育理論的創始人德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學家奧爾夫在他的教育理論中提出:“原始的音樂不是獨立存在的,它是和舞蹈、動作、語言等一系列結合在一起的,是一個不可分割的領域?!痹谛W音樂教育中,將舞蹈元素融入課堂中,對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果有顯著的意義。這種位于舞蹈和音樂之間的教學模式,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和嘗試的新的教學模式。

猜你喜歡
舞蹈動作情感
下一個動作
學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課
情感
《悅讀·家》開播激發愛國愛家情感共鳴
詩歌與情感的斷想
臺上
校園舞蹈 多姿多彩
非同一般的吃飯動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