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較量競爭與協商對話
——淺談《協商中的世界文學》

2021-03-16 12:48馬菁嶺
大眾文藝 2021年3期
關鍵詞:協商競爭民族

馬菁嶺

(重慶師范大學,重慶 401331)

《協商中的世界文學》是克里斯托弗·普倫德加斯特對帕斯卡爾·卡薩諾瓦的《文學世界共和國》一書提出“世界文學空間”構想作出的回應,總體評價是——“勇敢而有缺陷”??ㄋ_諾瓦的“世界文學空間”理論構想通過提出一種基于世界文學的新型研究范式,同時又解決文學研究中注重于內部和外部這兩種研究范式的片面性問題,這是一種勇敢的嘗試,但其不足之處也顯而易見,普倫德加斯特在《協商中的世界文學》中便對其作出具體評論。但研究者們沒有注意到普倫德加斯特書寫內容的重要性,幾乎沒有研究相關的思想內涵,本文選取批判的一個角度——競爭關系的濫用進行評析。

一、競爭關系

普倫德加斯特在文中首先對歌德、理查德·G.莫爾頓和卡洛斯·富恩特斯的“世界文學”理論進行了解讀。普倫德加斯特沒有回避歌德構想的世界文學藍圖中蘊含著被賦予特權的中心觀念,同時指出希望從歌德那里借鑒對當下時代有用的內容。其次,對于莫爾頓將世界文學定義為“文明的自傳”的觀點,普倫德加斯特指出這是立足于現代回望世界文學的發展歷程,將歷史和世界文學的形成看作是“由一位敘述主體講述的單一、連貫的故事”,單一僵化。最后,普倫德加斯特稱贊富恩特斯將各類活動的目的歸結為“文明間的相互介紹”的表述更加有力和直接。但是富恩特斯的概括內容并沒有提到這種互動的特點和帶來的效果,普倫德加斯特指出文明之間相遇后的關系并不平等,產生的效果也是多種多樣。他看到文明之間的關系不只局限于和平的介紹,有影響大小的區別,在輸出自身文學的民族性時,有擴大自身影響力甚至“收編”其他“弱勢文學”的野心。文明相遇產生效果的多樣化,體現出普倫德加斯特開放包容的態度。由此也引發出文章中他對卡薩諾瓦將“世界文學”的發展特點概括為充滿激烈較量和競爭的批判。

(一)卡薩諾瓦的競爭觀點

在《文學世界共和國》一書中,卡薩諾瓦主張將世界文學看作一個整體的空間結構,將文學思考為一個世界,并試圖窺探這一世界文學空間領域中文學作品背后呈現的意義以及呈現的方式?!皩嶋H上,歷史看起來像是在文學空間結構中得以體現和形成,文學空間結構本身成了歷史的真正推動力”卡薩諾瓦強化了世界文學空間結構的作用,推動了文學的發展,尤其是各民族文學帶有民族性的內容在傳播和交流過程中相互影響并互有交融。而且,我們也不能忽視民族文學中不同區域、不同內容的影響效果。文學的邏輯不是完全獨立于政治命令的,但它卻有它的游戲規則,這些可以讓它在必要時否認它的依附性。這一過程讓文學可以產生自己的判斷,也可以讓它反對部分極端的民族及民主主義。這樣文學就成了一個特殊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外在的可能性判斷,比如歷史的、政治的、民族的,只會借助一些術語及文學手段在被折射、改變、重新詮釋后出現。在最自主的地方,文學的建立是為了反對政治或民族的簡化或工具化,正是在那里才產生了文學自主法則,也是在那里才完成了罕見的、幾乎不可能的,也是后來應被稱為文學世界自主空間的構建。

每個民族文學空間的內部結構與世界文學空間的內部結構是相對應的:它也是建立在對立的基礎之上?!白钗膶W的區域以及最具有政治依附性的區域,即自主性及世界性與非獨立性、民族性以及政治性之間的對立?!泵總€民族空間在世界結構中的地位取決于它與這兩極中一極的相近關系,即資本的大小、相對獨立性和文學的古老程度。世界文學空間必須要通過民族文學空間的整體才得以呈現,這些文學空間本身是根據世界一極與民族一極在世界結構中所占據的相對重量而形成兩極分化的。文學世界是一個各種對抗力量競爭的場所,“人們不能根據唯一的逐步自主化的簡單文學邏輯來對它進行描述,向心力偏向獨立和統一的一極,這就使得所有的主角都統一于文學價值共同尺度以及絕對文學參照點,即文學的格林尼治子午線”。根據這一參照點人們可以測量文學的價值,使每個民族空間的各極相互對立,也就是說那些消極的力量之間的相互對立,它們也是在分化、突出個性、提煉差異,復制過去的模式,幫助文學產品實現民族化及商業化的一些慣性力量。所以,統一國際空間文學的斗爭主要是以民族空間內部的對立形式以及民族文學彼此之間的競爭出現的。

(二)競爭關系的濫用

卡薩諾瓦將世界文學空間之下的各民族文學間以及民族文學內部的關系概括為充滿較量與競爭。普倫德加斯特對于這一點提出了很多質疑。他首先對卡薩諾瓦借用華勒斯坦“世界體系”對“世界文學”進行參照的方法展開批判?!笆澜珞w系”強調權利的占有與市場的競爭,而卡薩諾瓦把“世界市場”與“世界文學”進行類比,更多的是把“民族間的對話”的關系變成了一種偏向文學與市場的競爭關系,“從而完備地建構起了以競爭關系為基礎的國際文學體系理論”。普倫德加斯特批評卡薩諾瓦忽略了歌德提出世界文學大匯集構想的原始語境,歌德提出的“市場”是普遍的思想交往,并不是預見到與大量翻譯相伴隨的文學進出口貿易的興盛,卡薩諾瓦站在當代預設性地理解闡釋了歌德的思想。

卡薩諾瓦認為,“世界文學空間”的形成是以民族文學為基本單位的跨國文學競爭的歷史過程,“民族”和“競爭”是關鍵詞。其中,“‘競爭’概念源于布迪厄‘場域’理論中關于‘不穩定的邊界’的描述;而‘民族’一詞關涉‘世界文學’問題爭論的起點,即研究的慣常出發點——歌德的術語‘世界文學’”。普倫德加斯特肯定了卡薩諾瓦將布迪厄的“文學場域”理論引入世界文學理論的范疇之中,并進一步提出民族文學競爭模式:強調了這些競爭是“民族間的競爭,畢竟民族國家關系在歷史上的確是作為一個對抗場所而發展的”。

其次,在分析民族競爭思想的第一個階段時,法國——特別是巴黎開始在文學共和國形成過程當中日益占據主導地位,普倫德加斯特批判了卡薩諾瓦將這一切歸功于文化資本——無所不能的文化機器。文化資本以類似于卡薩諾瓦從布爾迪厄那里借來的經濟隱喻“文學資本”的方式通過這個機器得到積累、貯藏和消耗。文學作品成為被作家售賣給出版商再經二次轉手流向讀者的“商品”,看起來具有合理性,但是忽視了思想的交流不只有具體商品傳播的方式,將此類思想擴展為“資本”概念經不起具體推敲。

普倫德加斯特在分析華茲華斯的案例時,指出民族競爭不一定是文學發展中的首要決定因素??ㄋ_諾瓦不僅沒有看到各民族文學間的獨立性,將處于弱勢的部分民族文學進行同化,當成典型民族共同體來處理,還用同個民族文學的總體特征代表整個民族文學的全部特點,掩蓋了其文學發展內部的差異,忽視了不同地域的發展水平的差異和獨特價值。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整體的世界文學空間之中,不同民族文學之間文學資源分布不平等,在相互較量之中它們逐步建立了不同的等級及依附關系,這些關系隨著時光不斷演變,但還是形成了一個相對持久的結構。這涉及的并不是兩個文學空間之間統治和被統治的關系,這種形容是簡單的二元對立?!白詈谜f成是一個連續體:對立、競爭、各式各樣的統治形式,這些都阻礙了線性等級的形成?!笨ㄋ_諾瓦在這里提到民族文學間存在的關系多樣,但是又偏激地只看到單一的“統治”形式,將文學間的關系概括成劍拔弩張的以壓迫為目的的“統治”,對立和競爭只是共存時的方式。其實,各種所謂的下層文學并非都處于相同的境遇中,它們共同的特殊依附狀態并不表明我們可以用同樣的類型來描述它們。

最后,普倫德加斯特還批判了卡薩諾瓦在解讀受壓迫民族為了在世界文學中爭得一席之地時過分強調民族因素,并不顧事實地將所有作品都賦予競爭和反抗意識??ㄋ_諾瓦“堅稱貝克特轉向法語寫作是為了逃避英語對愛爾蘭文學的殖民鉗制”,目的是論述將貝克特的作品看作為建構愛爾蘭文學空間和推進愛爾蘭解放進程所從事的競爭的代表作。貝克特創作《等待戈多》時,正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事翻譯工作,接觸到拉丁美洲詩歌并受其影響,“最顯著的后果之一體現在《等待戈多》中幸運兒的哲學演講上,其形式和內容很大程度應歸功于塞薩爾·巴列霍的詩歌”。幸運兒哲學思想的主題沒有超出巴列霍詩歌的中心主題范圍,而且表達這些主題的方式也重復著巴列霍的比喻。貝克特試圖創作一篇包含著對受人壓榨、命運悲慘之人憐憫之辭的演說時,他充分體會并借鑒了拉美詩人的形式和主題,這個主題不能完全等同于愛爾蘭人的民族斗爭?!柏惪颂剡€運用了一些相同的語法結構來組織語言?!睂φZ言形式的借鑒直觀地反映出貝克特受到巴列霍的詩歌語言影響,可以說是受到拉美文字語言的影響,是界于文學審美的因素出發,而非卡薩諾瓦闡釋中的對英語語言壓制下的抗爭和反叛。

二、協商對話

世界文學理論研究日益熱烈,面對卡薩諾瓦等人提倡并維護的“世界文學空間”理論,普倫德加斯特沒有陷入盲目地追隨,而是用謹慎的眼光和理性的思維對其合理性和缺陷進行分析。

“世界文學”的含義在當下被不斷刷新,有闡釋者采取不同視角的原因,還有全球化的現實,這是必須引起正視的當代語境。全球化不僅使得科技和經濟更加規范化和一體化,還引起了文化的多元共存。在新的國際環境中,文學理論者們必須看到新的發展要素??ㄋ_諾瓦推行的世界文學具有激烈的對抗性,充滿較量與競爭,也是維護民族文學的最大途徑。普倫德加斯特分析其借用華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中的“不平等整體”公式,過分強調了文學間的競爭關系,沒有正確看待文學和市場的關系?!半m然普倫德加斯特承認不同國家在傳送文明的過程中呈現的對立與沖突,但他更強調雙方在實現文明的過程中所具有的協商意識?!逼諅惖录铀固刂鲝垺肮餐ǖ氖澜鐓f商”的文學理念,倡導民族文學彼此之間以及內部要協商對話,希望處理好民族文學與世界文學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民族文學與世界文學具有對立與競爭的關系,可以說,“這種關系是對文學市場機制的妥協”;另一方面,民族文學與世界文學也具有和諧統一的關系。對世界文學作出殘酷競爭模式的概括必須作出重大調整,在全球化特征形成并不斷加劇之下,“民族”標準發生了某種淡化?!啊畢f商’這個詞本身是一個外交-商業用語,但至少能說明這種互動影響當中有那么一點兒合作而非競爭。但這并不一定是要說,協商構成了溫和的和平主義交往;它們也完全有可能充滿了緊張與矛盾?!逼諅惖录铀固睾苤斏?,不但看到在世界文學和民族文學充滿競爭關系中的和諧、融合因素,借由社會發展的歷史趨向作出“民族”標準不斷削減的推測,但是并沒有否定在不斷交流和協商中存在著認知差距和價值沖突。世界文學的確涉及文化資源的不平等占有,“共通的世界協商”的文學理念是建立在各民族人民存在共通、相同的理解基礎之上,就正如歌德閱讀中國小說時感受到東西方文化間的共通性。

普倫德加斯特批判卡薩諾瓦對世界文學體系的描述不論如何充滿競爭,提倡打破不平等關系,但其理論范疇體系本身是歐洲中心論的。并且非中心作家們不斷進行靠近中心文學的創作,希望受到其認可并以此來逐漸發出自己民族的聲音,這個不斷靠近的過程反而肯定并強化了中心文學的地位。普倫德加斯特批判這種不平等關系的隱含“歐洲中心主義”,但是沒有提出進一步的可借鑒的改善方式,沒有指出避免陷入這種困境的途徑。

普倫德加斯特看到了卡薩諾瓦世界文學理論中的競爭觀點,對其利用競爭關系的合理性做出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而通過對普倫德加斯特理論闡述的反思,我們看到在新的時代背景中必須形成范圍更廣、含義更豐富、更平等的世界文學觀念,充分把握世界文學和民族文學之間的關系,展望一個更和諧的世界文學體系。

注釋

①②③⑨(11)(12)(13)(15)(20)[英]克里斯托弗·普倫德加斯特.《協商中的世界文學》.張永清,馬元龍主編.《后馬克思主義讀本·文學批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頁,第22頁,第22頁,第25頁,第29頁,第27頁,第30頁,第37頁,第31頁.

④⑥⑦⑧(14)[法]帕斯卡爾·卡薩諾瓦.《文學世界共和國》.羅國祥,陳新麗,趙妮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92頁,第92頁,第96頁,第122頁,第123頁,第93頁.

⑤[法]帕斯卡爾·卡薩諾瓦.《文學作為一個世界》.張永清 馬元龍主編.《后馬克思主義讀本·文學批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頁.

⑩彭舒羽.《論帕斯卡爾·卡薩諾瓦的世界文學思想》.碩士學位論文,重慶師范大學,2016年,第8頁.

(16)(17)[法]埃弗蘭·克里斯塔爾.《“想想,冷靜地……”——答弗朗哥·莫雷蒂》.張永清,馬元龍主編.《后馬克思主義讀本·文學批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7頁,第67頁.

(18)(19)王燕.《淺談克里斯托弗·普倫德加斯特“共通的世界協商”的文學觀——論克里斯托弗·普倫德加斯特<協商中的世界文學>》.人間,2016年第28期,第11頁,第11頁.

猜你喜歡
協商競爭民族
Multi-Agent協商中風險偏好的影響研究
MINORITY REPORT
你的愛情競爭指數
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重要作用
從“古運河的新故事”看提案辦理協商
感謝競爭
傳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風玩轉的春夏潮流
兒時不競爭,長大才勝出
協商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注重實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