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如何加強新形勢下消防裝備的優化管理

2021-03-16 09:28李莎
建材與裝飾 2021年6期
關鍵詞:消防設備型號裝備

李莎

(廣州市荔灣區消防救援大隊,廣東 廣州 510000)

0 前言

消防工作是我國極為重視的工作之一,也是國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保障,為了促進消防工作的有序進行,實現對火災現場的良好把控,需優化消防裝備并加強管理。以確保在新形勢下,打造更加系統化的管理路徑,結合先進技術,優化管理體系,發揮消裝備的最大效應。

1 新形勢下消防裝備管理存在的不足

1.1 消防裝備缺乏維護與保養

消防裝備是重要的撲火設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工作人員應重視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工作。但該設備的體積較大,如圖1 所示,而且對生產商也有嚴格的技術要求,導致設備在購買時會由于地區等因素,造成購買限制。而消防設備的養護工作是較為復雜的,在沒有較高維修技術的情況下,無法完成消防設備內部構件的養護工作,再加上購買區域不在當地,使設備經歷一段時間的損耗后,再次加大了設施保養與維護工作的難度。

圖1 大型滅火器裝置

1.2 消防裝置層級結構不合理

消防裝備是一個整體,換而言之,通常情況下,呈現的應該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消防裝備體系。但目前,很多消防部門裝備的成績結構并不合理,造成這一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是設備管理人員沒有良好的掌握當地的實際情況,無法對未來的發展前景進行科學合理預測。此外,在采購消防設備時,沒有將自身情況考慮進去,購買了大批在消防作業時用途不廣的消防設備,不僅增加采購成本,造成不必要資金的損耗,還增加設備的管理工作。甚至一些消防部門只配備了相關的基本設備,對于防化、避火等防護裝備的采購方面缺少了資金投入,同時也忽視了消防裝備的養護工作,在年久失修的情況下,極易在處理突發災害過程中發生故障,使火災范圍進一步擴大。

1.3 裝備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素養

消防裝備使用時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要通過復雜的流程使其運作,但如今,很多消防部門忽視裝備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使其仍使用較為傳統的管理模式對消防設備進行過于單一的管理。此外,設備管理人員不具備較高的管理意識,不能準確的認識到工作人員與消防設備之間的聯系,進而無法確保設備的正常運作。

1.4 消防裝置不具備統一通用性

目前我國消防設備的生產商數量較多,但每一家都有屬于自己的生產理念以及標準,間接導致消防裝備市場上涌入大量不同型號、不同品牌的設備,在沒有明確的使用標準下,降低了消防設備的通用性,不利于發揮裝備的作戰效能。同時,在設備采購時,缺乏統一的規劃,在不了解設備型號、品牌的情況下,采購一些不能相互更換的消防裝備,使設備的養護工作失去了保障。這種問題會嚴重影響火災的撲救效率,如果高層建筑、化學工廠等區域發生火災時,會因設備之間型號不同,無法實現聯合作戰,進而加大火勢[1]。

2 新形勢下消防裝備的優化管理方法

2.1 重視裝備養護

消防裝置的維戶與保養工作是設備管理過程中的重點內容,其主要目的是及時發現設備的磨損情況,并在第一時間對其進行檢修,以降低發生故障的風險,通過定期養護,可以有效延長消防設備的使用壽命,并增強其使用性能。新形勢下,各類技術被廣泛的應用于各種領域中,隨著這些技術的融入,一些作業變得更加復雜化、科技化,消防裝置的管理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管理人員要認識到設備養護的重要性,并重視設備養護時的管理工作,突出新形勢下救援隊伍專業化、制度規范化以及機制常態化,進而實現設備的養護工作的有效性,減少安全隱患,使其始終處于戰最佳的戰備狀態。首先要組建專業的維保隊伍,通過定期培訓的方式,提升其專業素養,科學合理的利用先進的社會資源,提高專業技能。其次做到維保制度的規劃化,建立健全的優化管理制度,使管理人員明確消防設備的操作規范,促進養護工作朝著更加科學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最后做到裝置保養與維護機制的常態化,通過優化管理機制的方式,并根據裝置的性能特點,完善養護計劃,使設備在作業時最大程度地發揮其效能,高效完成火災撲滅工作。

2.2 加強培訓管理

想要保證在新形勢下最大程度地發揮消防設備管理工作的效能,消防部門就需重視人員的管理工作,高效落實相關的指導工作,進而實現人員監管工作模式的創新與改革。而在加強培訓管理工作時,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進行:①消防部門需完善培訓方案,不僅要培訓人員的自身技能,使其掌握相關的管理技巧,還需重視人員消防設備管理意識的提高,加快管理工作的落實效率。同時鼓勵管理人員采用合理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使其認識到消防設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進而提高人員主觀學習的能動性,推動科學化管理模式的有效開展;②要明確管理的優勢以及必要性,并根據管理人員自身綜合條件,完成優化管理方面的技術性指導,提高管理水平。同時將素質培養作為工作重點,使管理人員能能夠在每一次的管理工作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并通過科學的手段提高自身素養,實現對自我約束、管控的目的。提升管理人員的認知程度,促使人員管理以及思想意識管理達到統一;③在培訓管理過程中,應加強管理人員和消防設備之間的磨合工作,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設備的使用率,還能促進人與設備動態化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需根據每一位管理人員的自我管控能力以及綜合素質,針對性的進行技術性指導,保證其可以認識到消防裝備的特征以及使用價值,同時還能提升管理人員動手實操能力,進而掌握裝置的運作流程,為提高管理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④在加強培訓管理時,要根據地區之間的差異以及當時的具體情況,針對性的落實效能培訓工作,確保管理人員可以深入了解相應的管理要點,并注重新形勢的融合技術,完善效能管理規范的建設。以此實現管理水平與效果的提升[2]。

2.3 促進創新發展

我國多種先進技術不斷發展,使每一領域都得到相應的創新改革,消防準備的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只有明確科學技術的要求,借助合理的裝備技術創新路徑,優化消防救援隊伍的綜合素質。在打造消防強師的過程中,管理人員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考慮:①從創新角度出發,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提高消防設備管理人員的意識,并根據實際情況落實發展要求;②從消防設備的科研力度方面進行考慮,重視設備的深化研究,根據分析結果,合理優化管理工作方案。通過運用科技手段,使其發揮最有效的時代價值,并制定合理的深化設備管理的方案,加快目標的完成效率,并為消防裝置的創新型管理提供良好的管理平臺,進而推動我國消防工作的發展。

2.4 做好統型工作

為了避免因消防設備規格、型號等因素不同,使其不能在災害救援中發揮出作最大的效能,就需根據市場中常見的設備進行調查,并對其實施科學化管理,以合理的方式,將消防設備的型號以及規格完成分級、分類,為裝置的統型奠定基礎。同時,要嚴格分析防護設備、撲火器材、滅火藥劑等外觀標識,此外還需明確相關的參數設置和結構類型,進而高效的完成統型工作,實現相同設備名稱之間的零部件和構成系統達到多方面的統一。不僅保證外觀一致、功能統一,還能實現尺寸互換、重復使用等目的,盡可能的減少不必要零件型號的購買,也達到集中采購、信息公開等作用,進而提高消防裝置的利用率,增強設備實用性、科學性。同時也使裝置朝著標準化、通用化的方向發展,為我國消防部門創建適合的設備體系,加強火災突發時的應急能力,并保證可以在第一時間完成火災的撲救工作。

想要做好消防裝備的統型工作就需消防部門組建專業的研究人員,讓其深入基層單位對現有裝置的各類型號和數量之間的比例進行系統性的分析,并對相同類別設備的不同型號展開技術性測試,模擬火災發生場景,將其投入到火災的撲救工作中,進而掌握不同型號設備的實際應用性能,分析型號之間的實戰差異,詳細的記錄模擬數據。由技術小組人員合力完成試驗數據的分析工作,為消防裝置的統型提供真實、完整的數據支持。根據所得結果,對設備進行統籌分配、合理調配,保證基層消防救援隊伍中各種型號、規格的設備可以統一調配,初步實現統型工作的目標[3]。

3 結論

消防作業的管理人員應重視消防裝備的維護與保養工作,并通過健全管理制度以及加強員工管理培訓等方式,優化管理模式,并落實政府相關要求,以實現新形勢下消防裝備科學化管理的目的,采用先進的管理理念,提高裝備管理水平,使其發揮最大效能,為我國消防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猜你喜歡
消防設備型號裝備
這些精銳與裝備馳援瀘定
港警新裝備
航天型號批生產管理模式的思考
型號產品配套管理模式探索與實踐
航天型號全要素管理的初步實踐
防曬裝備折起來
基于RS485的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高層建筑電氣設計中消防設備設置與控制
不同型號CTC/TDCS設備的互聯互通
基于射頻技術的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