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原地域特色風景園林課程體系教學研究實踐

2021-03-18 04:33邢建勛
教育教學論壇 2021年49期
關鍵詞:風景園林內蒙古草原

[摘 要] 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風景園林專業本科教育以服務于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為首要辦學宗旨,立足于內蒙古地域文化及草原自然環境特征,不斷探索適應新時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及“亮麗內蒙古”建設需求的地域性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依托建筑學院人居環境學科群優勢,以設計課程為主線,融貫風景園林專業理論,并將實踐環節作為有效支撐。在介紹該校課程體系基本情況的基礎上,著重論述植入地域特色的教學思路及方法,強調草原生態環境為基礎—草原城鎮為載體—草原文化為傳承的教學過程,注重“傳統規劃設計方法+當代數字技術+地景文化認知”的綜合能力培養,并論述基于上述教學理念的教學實踐成果。

[關鍵詞] 地方高校;草原地域特色;課程體系;教學方法

[基金項目] 2018年度內蒙古工業大學校級教學改革項目“地域特色風景園林課程體系改革研究”(2018219);2019年度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內蒙古牧區小城鎮綠地系統布局模式優化研究”(2019MS05018);2020年度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茖W技術研究項目“內蒙古牧區小城鎮綠地系統評價指標與規劃布局研究”(NJZY20081)

[作者簡介] 邢建勛(1981—),男,內蒙古烏蘭察布人,碩士,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風景園林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城鄉規劃與設計研究。

[中圖分類號] TU986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49-0001-04 ? ?[收稿日期] 2021-08-02

一、專業特色及人才培養目標

(一)專業特色

2011年,國務院學位辦將風景園林學定位為一級學科。內蒙古工業大學(以下簡稱內工大)同年申辦并招生,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所培養風景園林工學學士的院校,也是國內較早開設風景園林專業的院校。內工大依托人居環境領域建筑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三位一體構建的特點,凸顯了風景園林專業建筑類工科的設計實踐特色。風景園林專業與建筑學、城鄉規劃專業緊密融合,共享平臺,融合了建筑學、城鄉規劃、生態學和藝術學等多學科基礎,注重風景園林基礎理論與專業實踐相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1]。作為地方高校,“立足內蒙古服務地方”是學校的辦學定位,風景園林專業人才的培養對于內蒙古生態文明建設、構筑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草原是內蒙古主要的自然生態類型,且地域性最顯著的特征是基于草原環境的風景園林表達,因此,具有草原地域特色、服務于內蒙古生態文明建設是本校風景園林專業的辦學方向及特色。

(二)人才培養目標

風景園林專業緊跟風景園林行業發展前沿,立足于內蒙古,面向全國,形成“厚基礎、寬口徑、強實踐、嚴過程、求創新”的人才培養特色,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同時,注重培養團隊協作及溝通表達能力,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空間建構和工程技術基礎,以及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園林植物應用、園林工程建設與管理等實踐能力,培養能夠運用多元知識解決復雜風景園林領域問題的綜合性人才。

二、課程體系框架

(一)設計課程為主線

內工大風景園林專業為五年學制,結合《高等學校風景園林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2013年版)》進行課程設置。專業教育以設計課程為主線,強化專業的實踐性;課程貫穿一年級到五年級整個教學過程,強調基礎培養到綜合設計的逐步提升;課程融合人居環境三大學科理論知識和設計內容,突出內工大風景園林專業“厚基礎、寬口徑”的辦學理念。具體設計主線為:設計基礎—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城市設計—景觀設計—綜合公園規劃設計—綠地系統規劃設計—綜合畢業設計,對應的設計課程為“建筑初步(一)~(二)”—“城鄉規劃設計”—“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一)~(三)”—“畢業設計”(見圖1)。

(二)多層次課程為支撐

在以設計課程為主線的同時,通過專業核心課程、實踐環節、學科基礎課程等主要環節與設計課進行有效的教學銜接和學期對應,充分將各層級的學習融入設計課之中。結合數字時代對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將鄉土景觀、生態修復、數字化模擬等前沿內容融入課程體系,突出設計創新與地方需求的緊密結合。

三、地域特色教學理念

(一)地域特色課程體系

風景園林學科以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為根本使命,以保護和營造高品質的空間景觀環境為基本任務[2],以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為人才培養的基礎教學內容。內蒙古自然風景資源稟賦獨特,集大草原、大森林、大沙漠于一體,其中,草原自然環境與人居環境關系密切,是風景園林關注和解決現實問題的重點領域?;谏鲜龇治?,內工大風景園林專業教育立足于草原環境自然生態背景,以草原城鎮為研究載體進行地域特色教育體系的構建。

(二)地域特色課程設置

草原自然環境的教學是地域特色課程體系建立的基礎,在對“景觀生態學基礎”及“風景園林植物應用”等與自然環境相關的課程進行設置的基礎上,增加“草原地景規劃”“地域植物景觀規劃與設計”兩門特色課程?!安菰鼐耙巹潯闭n程是內工大風景園林專業地域性特征的重要體現,也是針對學校服務內蒙古辦學理念的教學落實。該課程內容重點突出生態導向下的綠地營造策略及方法,使內蒙古形成獨具地域特色的草原城鎮綠色空間。同時,使學生充分認識草原城鎮現今面臨的生態問題,理解國家政策導向,掌握適宜性規劃技術?!暗赜蛑参锞坝^規劃與設計”課程著重提高學生對地域園林植物的識別能力和基于地域特征的植物造景技能。

(三)特色風景園林空間規劃

作為課程體系的重要空間載體,草原城鎮主要與設計課這一主線課程相結合,凸顯了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地域性特征?!敖ㄖO計”以公共建筑、風景建筑為內容,主要選取地域召廟建筑、草原旅游區建筑、現代蒙古包建筑為教學對象;“城鄉規劃設計”以城市設計為內容,主要選取草原城鎮特色區域為教學對象;“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一)”以景觀設計為教學內容,主要選取草原城鎮特色綠色空間為教學對象;“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二)”以公園綠地為教學內容,主要選取草原城鎮地域主題公園為教學對象;“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三)”以綠地系統為教學內容,主要選取草原城鎮綠地為教學對象;畢業設計為綜合性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主要類型包括草原文化主題旅游區規劃設計、草原特色小鎮景觀規劃設計、草原城鎮歷史街區景觀規劃設計、草原歷史文化遺產景觀規劃設計等,涵蓋面較廣。

四、地域特色教學方法實踐

在滿足對風景園林專業基本辦學要求及工程教育認證的基礎上,尋求地域特色課程體系的研究,以滿足地區發展的現實需求。突出核心課程的地域特色教學內容的植入,發揮建筑學院建筑學、城鄉規劃、藝術設計專業對風景園林專業的交叉支撐,通過學院公共選修課進一步補充地域性特色教學內容,同時緊抓風景園林工程實踐核心內容與課程教學內容的銜接,最后通過凸顯各類專業競賽中的地域特色,拓展了地域風景園林專業知識內容的綜合運用,也更好地提升了本專業地域性特色的認可度。

(一)核心課內容——生態人文植入

《高等學校風景園林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2013年版)》中規定的9門核心課程為:“風景園林學導論”“中外風景園林史”“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原理”“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生態學基礎”“風景園林遺產保護與設計”“風景園林建筑設計”“風景園林植物應用”“風景園林工程與管理”。內工大風景園林專業課程體系圍繞上述核心課程,將地域特色內容進行植入,特別是通過地域特色案例研究的講解,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了該教學內容,對地域經濟社會、文化、生態、人文具有較為全面、系統的了解;同時,對風景園林專業知識進行深入解讀分析,將理論、設計教學與地域發展需求相結合。

(二)選修課輔助——建筑規劃地域支撐

借助建筑學院專業大平臺建設,通過學院公共選修課程進一步充實學生的地域性知識體系,包含建筑學、城鄉規劃兩個專業的教學內容。其中,建筑學方向的內蒙古地域藏傳佛教建筑專題、古建筑修復與保護,增加了學生對內蒙古傳統地域特色建筑的認知、保護和利用,為后續的傳統召廟旅游區規劃設計奠定空間設計基礎;城鄉規劃方向的內蒙古草原城鎮空間環境概論、城市更新與保護,主要講解草原城鎮的空間特征及所處的自然環境背景,同時對內蒙古地區歷史文化名城的更新保護現狀及方法進行系統的講授,為后續的草原城鎮綠地系統規劃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選修課與學生設計課程的開課學期相一致,保證了理論與設計的緊密結合,使地域特色在設計作品中得以很好地表達和深入。

(三)實踐環節——設計實踐提升

風景園林是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在五年學制中包含了多項實踐環節。內工大在傳統建筑院校普遍開設的“認識實習”“風景園林師業務實踐”“畢業實習”的基礎上,增設了與“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一)~(三)”課程相對應的“風景園林規劃調研(一)~(三)實踐周”。該類實踐課程在設計課任務下達后的第二周進行,時間為一周,主要對設計地塊所在的內蒙古草原城鎮進行實地調研,采取與當地行政主管部門有關人員座談及問卷調研等形式,使學生對內蒙古地域特征有充分的認知,同時促使設計課更具真實性和實踐性。

(四)專業競賽——地域知識綜合拓展

專業競賽有利于學生綜合知識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內工大風景園林專業每年組織學生參加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全國高等學校風景園林專業教育委員會等行業協會舉辦的各類競賽,以及參與“IFLA國際學生競賽”“園冶杯”等景觀設計競賽等,并榮獲多項獎勵。獲獎作品全部為體現內蒙古地域特征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涉及內蒙古草原那達慕大會賽馬場規劃設計、草原城鎮召廟歷史街區景觀設計、蒙古風情園規劃設計等內容。地域特色在競賽作品中的展示得到了行業認可,也促使師生更加關注地域風景園林的教與學。

(五)教師科研——多元深入促進

隨著地方高校教學研究型大學建設的不斷推進,內工大風景園林學科建設在地域特色上進行充分挖掘,同時也凸顯了風景園林學科地方性的特點。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課題到?;鸬雀鞯燃壗處煫@批研究項目均為地域風景園林的研究,涉及草原城鎮綠地系統、內蒙古鄉土景觀、內蒙古文化歷史街區、半干旱區園林植物、內蒙古風景園林微氣候等研究領域。地域性的科學研究更好地促進了本科教學的提升。在課程教學及實踐中,地域特色的教學內容更為深入,教學表達更為鮮明,技術方法更為多元,同時也使設計課程選題更為多樣,競賽的研究深度不斷提高,形成了科研教學互促的模式。

五、結語

經過近10年的教學實踐和多次培養方案的優化調整,我校逐步形成一套適應內蒙古地區高校人才培養的地域特色風景園林課程體系教學理念與方法。已畢業的6屆本科學生中,除考研繼續深造的學生以外,近一半留在了內蒙古工作,開展地區風景園林建設事業。作為內蒙古地區第一所開辦風景園林專業的本科院校,內工大為內蒙古生態文明和人居環境建設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儲備。地域特色的教學理念是地方院校人才培養的現實需求,也是風景園林專業地域性特征的表現,專業的發展離不開所在地區的支撐,也離不開專業屬性的要求。期望通過地域特色教學體系的不斷完善,促進內蒙古風景園林的科學研究和理論創新,進而推動地區風景園林工程實踐的傳承與創新。

參考文獻

[1]呂琳,劉暉,楊建輝.中國西部建筑類院校公園設計課程教學理念與實踐[J].風景園林,2019,26(S2):29-34.

[2]杜春蘭,雷曉亮,劉駿.當代風景園林教育的發展挑戰與思考[J].中國園林,2017,33(1):25-29.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urriculum System with Grassl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aki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XING Jian-xu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51, China)

Abstract: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jor in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kes serving the region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primary purpose of running the school.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grassland natural environment of Inner Mongolia, it constantly explores a reg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l to meet the strategy of “ecological priority and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and the construction needs of “bright Inner Mongolia”. The curriculum system relies 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discipline group of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takes the design courses as the main line, integrates the professional theor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takes the practice link as an effective support.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school’s curriculum system,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embedding teaching contents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emphasiz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that takes the grass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 the basis, grassland towns as the carrier and grassland culture as the inheritance,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cultivation of “traditional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s + contemporary digital technology + landscape culture cognition”.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teaching practice results based on the above teaching ideas.

Key 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grassl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methods

3431501908290

猜你喜歡
風景園林內蒙古草原
講解《草原圖》
歡迎訂閱2023年《風景園林》
在內蒙古,奶有一百種吃法
這是美麗的內蒙古
可愛的內蒙古
風景園林工程施工技術中常見問題思考
GIS相關軟件在風景園林中的應用
探討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構成藝術的應用
愛在內蒙古
可可托海的草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