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海情》男主角原型:23年移民奮斗史比電視劇更艱辛

2021-03-24 09:57張亮
時代郵刊·下半月 2021年3期
關鍵詞:閩寧沙塵暴枸杞

張亮

“演得很真,不過我們當時要比電視劇里更苦?!痹阢y川市閩寧鎮,《山海情》男主角馬得福的原型人物謝興昌聊到這部熱播劇時,談起了自己當年的移民奮斗史。他說,移民第一天,他們遭遇沙塵暴,行李被吹得只?!皯牙锉е粋€鍋,腳下踩著一床被”。

23集《山海情》播完,黃軒飾演的馬得福憑著自身奮斗歷程,圈粉無數。而在現實中,謝興昌的經歷更加曲折艱辛。如今已經66歲的他,剛剛卸任村支書,但他23年來的移民奮斗史,將隨著一幀幀電視畫面被永遠銘記。

一次偶然的廣播徹底改變他的命運

謝興昌的老家在西海固大山深處的西吉縣王民鄉紅太村,這里是“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核心區,“十年九旱,靠天吃飯”。到20世紀80年代末,這里的老百姓仍要靠政府的救濟糧才能不餓肚子。謝興昌上過兩年衛校,在村里算是個文化人。1997年,已經當了13年村支書的他偶然從廣播里聽到一條消息,徹底改變了他和村民的命運。

“我從廣播里聽說自治區在南部山區實施的‘吊莊移民成效不錯,很多西海固老百姓搬出去后,日子過得更好了?!笔軌蛄烁F日子的謝興昌,興奮地跑到西吉縣政府打聽移民的事。在寧夏,把貧困地區群眾整體跨區域搬遷稱之為“吊莊移民”,有將村莊直接“吊”過來的意味。彼時,距離1983年寧夏啟動“吊莊移民”工程已有十幾年時間。在寧夏北部的銀川平原,沿著黃河分布著20多個“吊莊移民”基地。謝興昌打聽到這些移民點的位置后,立即帶著5名村民北上考察,希望能幫全村人找個移民落腳點。

1997年7月,謝興昌一行人輾轉銀川鎮北堡、石嘴山隆湖、吳忠紅寺堡等多個移民安置點,最后來到當時還被稱為玉泉營開發區的銀川市閩寧鎮。

玉泉營開發區是1991年就開始建設的“吊莊移民”點,當時自治區政府從玉泉營國有農場劃出一片荒地,交給西吉縣政府來安置移民。1996年9月,黨中央作出推進東西部對口協作的戰略部署,其中確定福建對口幫扶寧夏,共同推進寧夏扶貧工作。1997年4月,自治區政府又劃撥出1.8萬畝土地,由閩寧兩省區共同建設移民村。

站在那片剛剛被規劃建設移民村的戈壁荒灘上,謝興昌的心涼了大半截?!拔耶敃r跟同行的村民說了4句話,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沙灘無人煙,風吹石頭跑?!敝x興昌說,當時的閩寧村真的是一無所有。對移民點倍感失望的謝興昌,準備帶著村民回西吉。玉泉營的一位干部勸他多留幾天:“后天有自治區和福建來的領導在這里舉行閩寧村的奠基儀式,你們看看再走也不遲?!?997年7月15日,閩寧村奠基儀式如期舉行。臺下,身材瘦小的謝興昌內心激動,使勁往前排擠。

“福建幫我們一起建移民村,不光給資金,派干部,還派技術人員幫移民發展產業。我對這個地方的發展前景有了完全不同的判斷,當時就決定哪兒也不去了,就搬到這里?!敝x興昌說。

“懷里抱著一個鍋,腳下踩著一床被”

參觀完閩寧村奠基儀式,謝興昌和他的“考察組”決定立即返回西吉老家,動員大家移民。但當時的閩寧村仍然是一片荒涼,謝興昌知道單憑一張嘴,是沒辦法說服鄉親們移民的。正犯難時,謝興昌路過距離閩寧村只有4公里的國營農場,一片莊稼地讓他心生一計。

“我跑到地里,挑個頭大、飽滿的玉米棒子和高粱穗子,各掰了4個。有了這些莊稼作證,可以回去給鄉親們證明這個地方是能種出糧食的?!敝x興昌說?;氐郊t太村,謝興昌組織村民開會,拿出從玉泉營帶回來的玉米和高粱,當場和老家種出來的稱重對比。經過兩次會議動員,終于有13戶人家答應和謝興昌一起移民。

1997年8月12日,謝興昌騎著三輪摩托車帶著村民出發去往閩寧村,400公里路整整開了12個小時。當天晚上,謝興昌和村民們就在戈壁灘鋪上鋪蓋“席地而睡”。第二天一早,村民們分頭拉磚,買木材,開始建房?!鞍砦覀兏赏昊罨貛づ駵蕚涑燥?,遮天蔽日的沙塵暴說來就來。男的在外面拽著帳篷繩子,女的留在帳篷里看好鋪蓋和行李。結果大風一來,人根本擋不住,帳篷一下子就被吹走了。等沙塵暴過去,村民們帶來的家當幾乎全被吹跑了,我媳婦懷里抱著一個鍋,腳下踩著一床被,這就是剩下的全部家當?!敝x興昌說道,第一次遭遇沙塵暴的場景仍歷歷在目。

經歷了這次沙塵暴,跟著謝興昌移民的村民不干了,吵著嚷著說被騙了,要回西吉老家。為了安撫他們的情緒,謝興昌騎著三輪車帶著他們到附近的國營農場看莊稼,看葡萄園?!白屗麄兛吹较M?,才能把他們留住?!敝x興昌說。后來,謝興昌發明了“地窩子”,他找來玉泉營開發區的挖掘機,在地上挖了十幾個“地窩子”,用木梁、油氈和塑料布做頂遮陽擋雨。刮風時住“地窩子”,不刮風就住帳篷。1997年冬天,第一批閩寧村移民的房子基本都蓋好了,謝興昌才和大家一起搬進土坯房里生活,正式安了家。

“萬萬沒想到,能發展得這么好”

搬遷后的第一個春節,搬來的村民都回老家過年了?!俺σ?,村子只住了3戶人,沒有電。我們一家7口人在自建的土坯房里,點著蠟燭吃洋芋面,哄好哭鬧著要回老家的孩子們,我和老伴兒坐在荒灘上開始數不遠處駛過的火車?!敝x興昌說。

沒有像樣的產業做支撐,移民安心留下來發展的難度很大。作為動員村民移民的發起人,又是移民村村支書,謝興昌自然承擔起給移民找出路的責任。當時的閩寧村連個衛生所都沒有,移民初來乍到,經常水土不服。謝興昌從信用社貸款開了一家小診所,一邊給村民看病,安撫他們漂浮不定的心,一邊四處尋找合適的產業項目。

恰在此時,在國家“閩寧扶貧協作方針”的指導下,來自福建的專家和干部來到閩寧村幫助當地百姓發展雙孢菇種植產業。跟《山海情》中的情節一樣,雙孢菇一開始量少價高,給最初種菇的村民帶來了非??捎^的收入??墒请S著種菇的人越來越多,雙孢菇從最高賣到2塊多1斤到最后幾毛錢1斤都沒人要。謝興昌敏銳地總結教訓,產業一定要多元,才能避免同質化競爭。

“種菇賺錢,但不能一哄而上。1999年,我從寧夏農科院的同學那里要來了一些枸杞苗,開始在自家地里種枸杞。后來又去玉泉營農場買來葡萄苗,種了1畝葡萄?!敝x興昌吸取雙孢菇產業的教訓,開始自己探索閩寧村產業的多元發展。

謝興昌的1畝枸杞地,第三年的收入就超過了5000元,村里不少種蘑菇虧了錢的村民拆了蘑菇棚,跟著謝興昌種枸杞。就這樣,枸杞、菌菇、肉牛、釀酒葡萄……閩寧村的產業在“閩寧協作”的推動下,在移民群眾的努力下,越來越多元,越來越成熟。

卸任村支書一職之后,謝興昌平時除了帶孫輩,就是在閩寧鎮鎮史館當義務講解員。他經常對前來參觀的觀眾說:“我當年帶著鄉親們來這戈壁灘安家創業,心里有個基本判斷就是這里發展的前景肯定會很好,但是萬萬沒想到,能發展得這么好?!?/p>

猜你喜歡
閩寧沙塵暴枸杞
是酸是堿?黑枸杞知道
紀錄片《閩寧紀事2022》在閩開機
對口扶貧協作“閩寧經驗”的樣板閩寧鎮
沙塵暴是怎樣形成的
采枸杞
講述脫貧攻堅戰中的“閩寧模式”
沙塵暴來襲
五招挑出好枸杞
記閩寧教育發展之路
冬日沙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