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續護理干預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2021-03-28 11:05蔡顯華陸玲孫艷怡趙龍波
健康之家 2021年11期
關鍵詞:自我護理能力疼痛程度類風濕性關節炎

蔡顯華 陸玲 孫艷怡 趙龍波

摘要:目的:探討延續護理干預對類風濕關節炎(RA)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能力的影響。方法:選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6例RA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延續護理。對比兩組自我護理能力、生活質量、疼痛程度、護理滿意度及再住院情況。結果:干預前兩組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SCA)、關節炎生活質量測量量表(AIMS2-SF)、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ESCA、AIMS2-SF評分高于對照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再住院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延續護理有助于提升RA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提高生活質量,減輕疼痛程度,提升護理滿意度,降低再住院風險。

關鍵詞:類風濕性關節炎;延續護理;自我護理能力;生活質量;疼痛程度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種以關節慢性炎癥為主要表現的免疫性疾病,以侵蝕關節為主,可導致關節晨僵、疼痛、腫脹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RA較難治愈,容易反復,臨床治療目的是獲得臨床緩解或低臨床活動度,減少殘疾發生,盡可能維護關節功能,改善生活質量。但由于自我護理能力不足,大多數患者在急性期住院治療緩解癥狀后,無法堅持按照醫囑用藥及開展功能康復訓練等,使疾病易復發[2]。延續性護理是一種院外護理模式,其核心是將院內高質量的護理干預延伸到居家環境,使患者在家也能享受到高質量的護理干預。本研究主要探討延續性護理在RA中的應用價值?,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6例RA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對照組男17例,女21例;年齡37~67歲,平均(53.35±11.77)歲;病程2~17年,平均(9.55±3.41)年。觀察組男16例,女22例;年齡36~68歲,平均(53.42±11.67)歲;病程2~16年,平均(9.32±3.28)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符合RA診斷標準[3];(2)年齡<70歲;(3)能夠正常與人交流、溝通;(4)可配合隨訪。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重大疾病,如惡性腫瘤、肢體功能障礙、偏癱等造成的生活無法自理;(2)合并嚴重精神疾病、心理疾病;(3)隨訪失聯。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按醫囑用藥。護理間隙開展健康宣教,增加患者對RA疾病自我護理的了解;出院前,告知患者出院后飲食管理、運動管理、復診時間、用藥方法等;出院后每2周安排1次電話隨訪,通過電話給予患者疾病護理指導;隨訪時間2個月。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延續護理。(1)成立延續護理小組。對小組護理人員進行延續護理培訓,考核合格方可參與到延續護理中。(2)出院前建立患者個人檔案。檔案包括患者各項資料,對患者用藥、飲食、運動等進行評估,并制定自我管理目錄,使患者在出院后可參考管理目錄實施自我管理。(3)出院前對患者出院準備度進行評價,確?;颊邼M足出院條件,能夠開展必要的自我護理。對于自我護理能力不足的患者,可再次進行健康宣教,使其掌握RA護理。此外,出院前向患者展示并介紹出院自我管理目錄,使患者能夠從用藥、飲食、運動等方面實施自我管理。(4)出院后延續護理小組每2周進行1次電話或微信隨訪,解答患者疑慮,并督導患者按照自我管理目錄實施自我護理,在需要復診前提醒患者按時復診。(5)每月組織1次RA病友會,邀請已出院患者參與,通過面對面的方式解答患者在自我管理中的疑惑。(6)邀請能夠獨立使用智能手機的患者添加科室微信公眾號,公眾號定期推送RA的自我管理知識,隨訪時間2個月不斷充實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其自護能力。隨訪時間2個月。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自我護理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SCA)對患者自護能力進行評價,該量表中文版具有較高的信效度,共有43個條目,總分172分,得分越高自我護理能力越強。(2)比較兩組生活質量,采用關節炎生活質量測量量表(AIMS2-SF)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共有26個條目,其中12個正向條目,14個反向條目,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高。(3)比較兩組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價,0~10分,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高。(4)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自制)進行,非常滿意(90~100分)、基本滿意(70~89分)、不滿意(20~69分)。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5)記錄患者再住院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ESCA、AIMS2-SF、VAS評分對比

干預前兩組ESCA、AIMS2-SF、VAS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ESCA、AIMS-SF評分高于對照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及再住院率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再住院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RA目前尚無法完全治愈,為終身疾病,需要終身間歇性治療,但患者受自身認知水平、遵從性等影響,自我護理能力不足[4~5],影響疾病控制,生活質量降低。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方式尤為重要[6~7]。

延續護理是一種院外護理模式,通過加強患者自我護理能力,使患者在出院后也能開展高質量護理干預[8]。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ESCA、AIMS-SF評分高于對照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采用延續護理能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同時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疼痛程度。延續護理有助于提高RA患者管理質量,通過建立個人檔案,健康宣教,從用藥、飲食等多方面實施自我管理、通過建立微信平臺或電話隨訪,解答患者疑慮,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使RA得到控制,減少對關節功能、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延續護理模式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從院內延續至院外的護理模式,可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滿意度。隨訪結果顯示,延續護理模式還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綜上所述,RA患者采用延續護理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可提高患者自護能力,提高生活質量,降低再住院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梁麗君,滕小銘,田麗.自我效能干預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9,36(5):1039-1040,封3.

[2]周靜,申海艷,陳琳,等.延續護理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風濕病與關節炎,2020,9(5):66-69.

[3]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2018中國類風濕關節炎診療指南[J].中華內科雜志,2018,57(4):242-251.

[4]周芳,張寶雙,唐開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個性化護理與自理訓練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9,5(1):123-125.

[5]張俊杰.協同家屬護理管理模式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質量的臨床效果[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2):132.

[6]翟婷婷,鄭國華.基于自我管理支持的個體化護理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9,26(10):12-14.

[7]朱櫻,胡赟霞.授權賦能理論的健康教育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西部中醫藥,2019,32(5):131-134.

[8]連芬萍,司霞,張百靈.護理門診結合微信平臺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4):683-685.

猜你喜歡
自我護理能力疼痛程度類風濕性關節炎
個體化護理對直腸癌前切除術后并發吻合口瘺的效果
雙藤痹痛凝膠對CIA大鼠外周血調節性T細胞的作用研究
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
規范化護理對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增強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氫氧化鈣碘仿糊劑對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響觀察
甲氨蝶呤與來氟米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觀察
護理干預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疼痛的影響研究
健康教育路徑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干預效果
延續性護理對高齡產婦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綜合護理干預在提高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自我護理能力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