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化應用:為意義理解而練
——《“有余數的除法”綜合練習課》教學案例(一)

2021-03-30 02:55金雪梅
小學教學設計(數學) 2021年3期
關鍵詞:小房除數礦泉水

文|金雪梅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綜合練習課。

【教學過程】

一、在基礎練習中梳理要點

●任務一:分礦泉水。

1.復習“平均分”。

師:暑假學校派7 名同學去參加數學夏令營。天氣炎熱,他們搬來了一箱礦泉水,打算平均分一分。還記得什么是“平均分”嗎?

生:每份分的同樣多,叫做平均分。

師:如果把礦泉水平均分給7 名同學,剛好分完。猜一猜,每人分到幾瓶礦泉水?一共有多少瓶礦泉水?

生:每人分到1 瓶,一共有7 瓶礦泉水;每人分到2 瓶,一共有14 瓶礦泉水;每人分到3 瓶,一共有21瓶礦泉水……(引導學生有序思考)

【思考:開課從“分發礦泉水”的情境入手,通過自由猜想、有序思考,引領學生對“平均分”進行復習,為“有余數的除法”的全面梳理做好準備?!?/p>

2.復習“有余數的除法”。

師:實際上,這箱礦泉水一共有25 瓶,平均分給7名同學,現在還能剛好分完嗎?請用算式表示出每個人能分到幾瓶礦泉水、還剩幾瓶礦泉水。

生:25÷7=3……4。(板書)

師:這里“3”和“4”的單位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25 瓶礦泉水平均分給7 名同學,每人可以分到3 瓶,還剩下4 瓶。所以“3”的單位是“瓶”,“4”的單位也是“瓶”。

師:誰說一說除法算式中,這些數字各自的名稱?

生:25 是被除數,7 是除數,3 是商,4 是余數。

師:怎么判斷這個算式有沒有算對呢?

生:7 乘3 等于21,表示已經分掉21 瓶,再加上剩下的4 瓶等于25 瓶,計算正確。

生:我補充一下,除數×商+余數=被除數。

師:有同學是這樣算的:25÷7=2(瓶)……11(瓶),他算對了嗎?

生:不對。余數比除數大了,還可以繼續分。

師: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分一分吧。每人先分1 瓶,還剩18 瓶;再分1 瓶,每人分到了2 瓶,還剩11 瓶;再分1 瓶,每人分到了3 瓶,還剩4 瓶。還能繼續嗎?(邊師生互動邊課件演示)余數小于除數,不能再分了。我們在檢查有余數除法的算式時,首先要注意“余數是不是比除數小”。(板書:余數<除數)

師:如果想要每個人再多分1 瓶,還需要增加幾瓶礦泉水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3 瓶。(課件演示:增加3 瓶水)

師:非常棒!余下4 瓶,補上3 瓶,就可以給每個人多分1 瓶了,7-4=3(瓶)。

【思考:利用“分礦泉水”的情境,對有余數除法的算式含義、各部分名稱、各部分關系進行了細致梳理,并在“想要每個人再多分1 瓶,還需要增加幾瓶礦泉水”的問題驅動下,讓學習活動更具思考性與探究力?!?/p>

二、在對比練習中突出重點

●任務二:分房間。

師:分完礦泉水,同學們出發啦!到達目的地后,他們發現全上虞區有22 名男生參加了本次夏令營活動。每間大房可以住6 人,每間小房可以住4 人。請你在練習紙上算一算:如果都住大房,最多住滿幾間?如果都住小房,至少需要幾間?

生:第一個問題22÷6=3(間)……4(人),第二個問題22÷4=5(間)……2(人),5+1=6(間)。

師:誰能看懂這位同學的想法?

生:第一個問題,22 個人,每6 人一間,可以住滿3 間,還剩4 人。第二個問題,22 個人,按每4 人住一間小房算,住滿5 間后,還剩下2 人沒有住。而問題是“至少需要幾間”,意思是要算出“最少需要多少間小房才能讓所有人住下”,5 間顯然不夠,剩下的2 人還需要再安排1 間小房,所以要6 間小房。

師:為什么第一個問題不用“加1”,第二個問題要“加1”呢?

生:第一個問題是問“最多住滿幾間”,只要看除法中的“商”就可以了,“余數”不用管;第二個問題是問“至少需要幾間”,“余數”也要考慮進去。

生:第一個問題不要求所有人全部住下,第二個問題要求所有人全部住下,這樣一來,“余數”代表的2 人還得再添一個房間,所以,要“加1”。

師:生活中,像這樣需要“+1”的事情還有嗎?

生:租車,租船……

【思考:在安排房間的情境中,“最多住滿幾間”“至少需要幾間”兩個問題的設置顯得必要且重要。這兩個問題的解答,既統一指向了有余數除法的解題策略,又為“商是否需要加1”提供了可靠的研討材料。通過說理、交流,學生的數學理解更深刻了?!?/p>

師:怎樣安排大、小房間使所有人都能住下且每個房間都剛好住滿呢?

生:3 間大房和1 間小房:3×6=18(人),18+4=22(人)。(板書)

生:1 間大房和4 間小房:4×4=16(人),16+6=22(人)。(板書)

師:觀察“22÷6=3(間)……4(人)”這個算式,余數是4,剛好可以再住1 間小房;觀察“22÷4=5(間)……2(人)”這個算式,余數是2,我們可以減少一間小房,多出的4 人加余下的2 人剛好6 人,加1 間大房。

【思考:教學活動延續了安排房間的情境,將要求提高到“所有人都能住下且每個房間剛好住滿”的最優化要求,引領學生基于有余數除法的策略基礎,探尋更具統籌性的高階解答?!?/p>

●任務三:按規律排隊。

夏令營的第一天要去參觀數學博物館。老師要求每個學生手持一面小旗,并按照下面的順序排隊。

師: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生:每5 面旗可以看成一組。

師:那么,第22 面小旗是什么顏色的?

生:22÷5=4(組)……2(面),應該是紅色。

師:為什么呢?

生:每5 面旗為一組,22 面旗中包含著這樣的4組,還多出2 面。這多出的2 面就是下一組中的前2面旗,所以是紅色。

師:請你仔細觀察,想一想,這22 面小旗中,有幾面紅旗?幾面黃旗?

生:每組有2 面紅旗,有這樣的4 組,加上剩余的2 面紅旗,一共是4×2+2=10(面)紅旗;每組有2 面黃旗,有這樣的4 組,一共是4×2=8(面)黃旗。

【思考:在小學階段,根據“重復排列出現”的規律,用有余數的除法來尋求未知元素是極為常見的問題類型。在這里,教師充分利用“數形結合”“幾何直觀”的方式,將此類問題的訓練落到了實處?!?/p>

三、在綜合練習中緩解難點

●任務四:頒獎。

師:夏令營快結束啦,學校要給優秀學生頒發獎品。一共有18 支鉛筆、14 塊橡皮、10 本筆記本。已知:5 支鉛筆、3 塊橡皮、2 本筆記本可以搭配成一份獎品。這些文具最多可以做幾份獎品?

師:從題目里,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生:一共有18 支鉛筆、14 塊橡皮、10 本筆記本。5支鉛筆、3 塊橡皮、2 本筆記本可以搭配成一份獎品。要解決的問題是“這些文具最多可以做幾份獎品”。

師:能解決這個問題嗎?請試一試。

生:18÷5=3(組)……3(支),14÷3=4(組)……2(塊),10÷2=5(組),最多做3 份獎品。

師:你能說一說三個算式的含義嗎?

生:18 支鉛筆,每5 支一組,可以分為3 組,還剩3 支;14 塊橡皮,每3 塊一組,可以分為4 組,還剩2 塊;10 本筆記本,每2 本一組,可以分為5 組,沒有剩余。

師:說得很好。那為什么只能做3 份獎品呢?

生:因為鉛筆只夠分3 組。(課件演示:5 支鉛筆、3 塊橡皮、2 本筆記本圈起來,表示一份獎品,共圈3 份)

師:剩下的文具還能做1 份獎品嗎?

生:不能,因為鉛筆不夠了。

【思考:這道題是有余數的除法練習中的易錯題,極具挑戰性。學生大多能夠列出三個算式,卻不一定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一方面,是因為學生難以結合情境理解算式含義;另一方面,是學生對“最多能做幾份”這個問題的理解存在困難。而上面的訓練過程,無疑為有效緩解、最終突破這個難點做出了切實而具體的努力?!?/p>

猜你喜歡
小房除數礦泉水
除法中的數學問題
除法中的簡便計算
上半年228家房企破產
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瓶蓋“水龍頭”
工錢
曬太陽
百歲來天然礦泉水純凈好喝
輪 回
商和除數可以交換位置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