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減黃連湯聯合泮托拉唑腸溶膠囊治療反流性食管炎效果觀察

2021-03-31 06:21白員印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21年1期
關鍵詞:反酸托拉黃連

白員印

(四川省阿壩州人民醫院,四川 阿壩州 624000)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指胃或十二指腸內容物異常反流入食管,因異常反流物具有酸堿性,導致食管黏膜產生炎癥、糜爛、潰瘍及纖維化等病變,為消化內科常見疾病,反流表現包括反酸、噯氣、燒心及感胸骨后燒灼痛,食管外表現包括咳嗽及咽痛等,病癥多發于飽餐后[1]?!吨嗅t臨床診療術語》將本病稱為“食管癉”,屬中醫“噎隔”、“吞酸”、“嘈雜”、“反胃”等范疇?!吨嗅t消化病診療指南》將其分為肝胃不和證、肝胃郁熱證、脾胃濕熱證、痰氣郁結證、脾胃虛弱證及胃陰虧虛證6個證型,其中前4種證型為實證,后者均為虛證。本研究用加減黃連湯聯合泮托拉唑腸溶膠囊治療RE取得較好療效,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共86例,均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RE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3例。研究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21~69歲,平均(47.16±10.04)歲;病程3~32個月,平均(17.25±5.45)個月;合并反流24例,胃灼熱12例,胸痛7例;內鏡檢查分級為Ⅰa級11例,Ⅰb級20例,Ⅱ級10例,Ⅲ級2例。對照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23~68歲,平均(46.57±11.26)歲;病程2~30個月,平均(16.85±6.17)個月;合并反流25例,胃灼熱10例,胸痛8例;內鏡檢查分級為Ⅰa級10例,Ⅰb級20例,Ⅱ級12例,Ⅲ級1例。兩組性別、年齡、癥狀及胃鏡檢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符合《胃食管反流病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2]相關診斷標準。主要臨床表現為燒心、胸骨后灼痛、反酸、口苦、咽喉不適、反胃及噯氣等癥狀。符合《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專家共識意見(2014年)》[3]相關診斷標準。出現燒心、反酸及胸痛等常見癥狀,伴有胃脹、噯氣、上腹痛、惡心及消化不良等癥狀。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西醫相關診斷標準;②行內鏡檢查,并根據《反流性食管炎診斷及治療指南(2003年)》[4]進行分級;③前3個月內未服用相關治療藥物;④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并積極配合相關檢查,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患有疾??;②具有胃食管手術史、惡性病變以及消化性潰瘍手術史;③對所用藥物及成分過敏、不耐受;④妊娠及哺乳期婦女;⑤依從性差或精神異常。

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使用口服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032)40mg,日1次,早餐前服用,連續治療2周。

研究組加用黃連湯加減治療。藥用黃連8g,桂枝8g,黨參10g,姜半夏15g,干姜10g,炙甘草6g,大棗20g。胃脘隱痛減黃連量為4g,加烏藥12g;胸脘刺痛加川芎12g,厚樸6g;胸脘灼熱加淡豆豉10g,炒梔子10g(沖);胸悶加薤白15g,瓜蔞殼10g,川芎15g;大便溏加廣木香9g,茯苓12g;大便干加知母12g。均根據病情進行調整,水煎服,日1劑,早晚餐后30min溫服,1次200mL,4周為一療程,連續服用2周。并囑咐忌高脂油膩食物,禁濃茶、咖啡、酒。

3 觀察指標

中醫證候積分:參照《胃食管反流病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2]對反酸、胸骨后灼痛或不適、噯氣反流3項癥狀進行評分,以0~3分表示癥狀程度,分值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①0分(無癥狀);②1分(輕微癥狀):臨床癥狀較治療前得到顯著緩解,偶爾發作時可忍受,且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③2分(中度癥狀):臨床癥狀發生時對生活產生一定影響,但尚能忍受;④3分(重度癥狀):臨床癥狀發生時難以耐受,并對生活產生嚴重影響。

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情況: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兩組治療前后血清中白細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變化水平。

胃鏡療效評定:0分(0級):經內鏡檢查正常(可有組織學改變);1分(Ⅰa級、Ⅰb級):內鏡檢查顯示有約2處點狀或條狀發紅、糜爛并無融合;2分(Ⅱ級):經內鏡檢查有條狀發紅、糜爛且存在非全周性融合,融合小于75%;3分(Ⅲ級):經內鏡檢查病變廣泛,發紅、糜爛全周性融合,融合大于等于75%。將0~Ⅲ級分別計為1、2、3、4分。

4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及胃鏡療效[4]評定制定臨床療效。痊愈:內鏡積分為0,燒心、反酸及胸痛等癥狀消失,炎性因子恢復正常,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變化比例大于等于90%。顯效:內鏡積分減少2分,上述臨床癥狀顯著改善,炎性因子明顯降低,證候積分變化比為50%~89%。有效:內鏡積分減少1分,上述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炎性因子得到緩解,證候積分變化比為30%~49%。無效:內鏡積分無改善或增加者,上述臨床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炎性因子無變化,證候積分變化比小于29%。

5 治療結果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反酸 胸骨后灼痛或不適 噯氣反流研究組 治療前 2.46±0.66 2.41±0.54 2.44±0.51治療后 0.61±0.27*△ 0.67±0.28*△ 0.54±0.31*△對照組 治療前 2.39±0.51 2.43±0.57 2.46±0.54治療后 1.02±0.31* 1.24±0.42* 1.09±0.42*

兩組炎性因子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炎性因子比較

6 討 論

RE為全球范圍內常見疾病,是胃食管反流?。℅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1個亞型,占GERD患者約40%,我國RE發病率約為5%~10%,且呈逐年升高趨勢[5]。RE藥物治療包含PPI、促胃腸動力藥、抗反流藥、組胺2受體拮抗劑及神經調節劑等,其中PPI是首選藥物,泮托拉唑腸溶膠囊為常用PPI類藥物。研究表明,泮托拉唑腸溶膠囊具有強烈抑制胃酸的作用,但因其主要通過細胞色素P450系統在肝內代謝,故不適用于肝功能較差的RE患者,由于RE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同時具備病程長、易復發等特點,其臨床不良反應逐漸被重視,PPI常規治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7]。

黃連湯出自宋本《傷寒論》:“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組方關鍵之處在于通過清上溫下從而進行平調寒熱,通過和中降逆,以復中焦氣機升降之職[8]。本研究RE研究組所用加減黃連湯方中黃連味苦性寒,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致,姜半夏味苦性溫,可燥濕化痰、和胃止嘔,二者共為君藥,有和胃降逆、祛邪止痛之功效;桂枝可散寒解表、溫通經脈,干姜溫中散寒、回陽通脈,二者共為臣藥,有辛開苦降、寒熱并投、上下并治之功效;黨參可益氣補中、生津養血,大棗可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二者共為佐藥,有養血生血、健脾益肺之功效;炙甘草性平味甜,是為使藥,可補脾益氣、調和諸藥。烏藥可行氣止痛、溫腎散寒,川芎可活血祛瘀、祛風止痛,厚樸可行氣降氣、燥濕消痰,淡豆豉可解表除煩、宣郁解毒 ,炒梔子可清熱燥濕、消腫止痛,薤白可通陽散結、行氣導滯,瓜蔞殼可清肺化痰、利氣寬胸,廣木香可行氣止痛、健脾消食,茯苓可利尿滲濕、健脾安神,知母可止渴除煩、清肺化痰。諸藥共用,共奏和胃降逆、清化濕熱、健脾和胃之功效?,F代醫學研究表示,黃連的主要成分為小蘗堿,為常見異喹啉生物堿,可抑制胃酸、保護消化道黏膜,有效調節胃腸平滑肌,為其治療RE提供實驗依據[9]。

綜上所述,加減黃連湯聯合泮托拉唑腸溶膠囊治療RE效果較好,可有效改善癥狀。

猜你喜歡
反酸托拉黃連
清酸暢胃湯配合拔罐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研究
泮托拉唑鈉用于十二指腸潰瘍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
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療的療效分析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青海托拉海沖洪積扇區水文地質及水質分析
不一樣的“雙黃連”
生花生可以緩解胃部反酸
“小矮子”黃連
巨闕穴治飯后反酸
黃連最清胃火,但體寒者慎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