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雙修下宣漢山水格局保護策略探究

2021-03-31 01:01施竹芳
四川建筑 2021年1期
關鍵詞:濱水山體格局

施竹芳 , 李 娜, 秦 麗

(1.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建筑學院, 重慶 4021672; 2. 四川錦都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1;

1 城市雙修與山水格局

1.1 城市雙修概述

自改革開放,我國步入高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受“福特制”開發模式影響,各地方政府在城鄉建設中以“效率至上”為導向,忽視審美和歷史延續的價值,造就大量城市空間特色迷失,同質化嚴重[1]。與此同時,由于土地利用變化的頻繁,城市空間呈外延式增長,農林用地遭到侵蝕,生境遭到破壞,呈碎片化狀。然隨著物質財富累積,人民對生活環境的提升需求日益強烈?;诖?,2015年住建部將三亞列為首個“城市雙修”試點城市,2016年中國城市規劃年會也就“城市雙修”展開學術界熱論,2019年五級三類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提出,多規合一的部署,同年3月四川省出臺文件響應黨中央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研究制定全域空間發展戰略。以期彌補在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城市文化等方面留下的歷史欠賬,推動城市轉型發展,從而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俺鞘须p修”,顧名思義,內含城市修補、生態修復兩個板塊,其中城市修補主要對象是城市設施、空間環境、景觀風貌;生態修復是用再生態的理念,修復城市中被破壞的自然環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2]。

1.2 山水格局釋義

從2013年中央城鎮化會議“尊重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理念”到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將山水林田湖等綠色空間引入城市”再到2017年住建部《城市設計管理辦法》“確定城市風貌特色,保護自然山水格局……”足見國家愈發重視城市山水格局,那么何為山水格局?

就字面義,“格”有認識認知之義,“局”有形勢境遇之涵,“格局”一詞可作為在同一時空下,各主體間關系的認知。城市山水格局即是將城市與周圍山、水、川、谷、塬、田、林等視若整體,認知把控山水秩序,將重要人文空間依據文化性、藝術性、整體性的原則組織布置在山水秩序關鍵勢位[3]。換言之,城市山水格局就是對城市形成、發展有 一定影響的自然山水地貌以及人類為了完善其地貌所做的有益補充[4],是一座城市的空間結構基底,也是其塑造城市空間特色、消除城市同質化的重要途徑。

2 宣漢山水格局解讀

宣漢縣位于四川東北部,隸屬達州市。其北相接于萬源市,南接開縣,東相鄰重慶開江、城口,西接壤達州,是通往陜西、湖北的交通要塞。傳統城市營建講究“背山面水”、“左右圍護”,有藏風聚氣之效。宣漢也不例外,城建之始也遵循山水脈絡。地方志記載,宣漢為縣,于東漢和帝時(公元89年),分宕渠之東,始置宣漢縣,可見宣漢最初建制選址由水而生。

而今縣境河流皆屬渠江水系,干流的基本流向是以東北流向西南。如圖1,影響山水格局的河流主要有前河、后河、州河,山體有插旗山、筆架山。整體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境內丘陵起伏,山峰重疊,峽谷交錯,溝壑發育,坡多壩少??v觀整體,宣漢以南部自然山體為屏障,北部低山淺丘河谷為基底,州河濱河綠化廊道為紐帶,形成“環山相傍,三水融城”的山水格局[5]。

圖1 宣漢山水格局

3 宣漢山水格局的發展瓶頸

3.1 宣漢山體生態困境

3.1.1 工礦作業破壞

宣漢城市周圍山體存在大量采礦場、棄土場等,如城北巨靈建材廠、頁巖機制磚廠,城南鼎盛建材廠,城西巨鵬建材和星辰磚廠,均大面積開挖山體,造成較嚴重的山體破壞。其次調研中發現棄土場、堆煤場隨意裸露,嚴重影響山體景觀。

3.1.2 山體裸禿

調研發現宣漢城市道路、加油站設施等工程建設對部分山體進行開挖后僅作硬質護坡處理,致使大部分土壤、山體巖石裸露在外。

3.1.3 地質災害隱患

對于宣漢地質,李明全利用層次熵變權法得出低危險區面積占總面積的 55.7 %,中危險區占 39.6 %;高危險區占 4.8 %[6]。加之后天城市建設中對部分低丘進行整體或部分開挖,其后僅對少部分山壁作噴坡處理,形成雨水沖刷、水土流失隱患點,在雨季常發生小范圍垮塌。

3.2 宣漢水體生態瓶頸

3.2.1 水質

通過對宣漢境內主要水系情況調研,筆者發現前河、后河、州河水質指標基本滿足地表水Ⅲ類水質的標準,州河北岸存在13個雨污溢流口,對水質產生一定影響。其次百節溪存在生產、生活廢水、生活垃圾直排入河的現象,河流水體渾濁,呈灰白色,甚至衍生水體黑臭,污染嚴重。

3.2.2 濱水生態

(1)建設占用河道岸線,在后河、州河都存在建構筑物臨河而建,未作退線處理,從而破壞濱河景觀。

(2)游憩功能缺失,濱河護堤硬質化過重,未作柔化處理,將居民與河道隔離,濱水功能缺失。如后河明月大橋段右岸為硬質混凝土防洪護堤,城區內州河護堤為條石護堤,均為直立式硬質護坡。再者未充分利用自然河岸造景,如州河常年水位較低,河道與護堤之間存在寬約10 m以上自然河岸,但景觀單一,濱水游憩功能喪失。

(3)植被單一,未作景觀塑造。部分自然駁岸段有較好親水性,但雜草叢生,土壤裸露,嚴重缺乏景觀塑造。如百節溪水流較小,兩岸植被稀疏且大部分區域裸露。

4 宣漢山水格局保護策略研析

4.1 總體戰略

4.1.1 修復綠色空間,激發冷島效應

城市居民生活熱環境主要受地表溫度影響,然研究表明地表覆蓋特征和景觀格局特征變化可間接導致地表溫度變化[7],山體水體自身的生態功能可使周邊區域溫度有效降低,產生城市冷島[8]。因此,結合城市山水格局營建綠色空間有利于激發冷島效應,增添居民生活舒適度。

4.1.2 打造視覺通廊,增強市民感知

由于建筑技術的騰飛,建筑體量增大,建筑高度不斷革新,城市居民則被圍進鋼筋混凝土森林中,對城市山水感知逐年減弱。生態修復過程可通過分析山體背景與城市天際線的起伏關系,建立山水景觀軸線,限制開發與建筑高度凸顯山水格局,同時以特色山體水體為景觀視線焦點,打造居民生活空間與周圍山水的視覺通廊,增強市民對城市山水格局的感知度。

4.1.3 融通日常生活,活化城市山水

山水與城市生活相融互生,在保護山水格局的基礎之上,可將其引入居民日常,滲透居民生活,進而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質。如在山體合適位置建設亭臺樓閣以登高眺望,在濱水區域營造親水空間等。

4.2 具體策略

4.2.1 山體修護策略

4.2.1.1 加固山體結構,消除安全隱患

由于近年建設對山體進行開挖導致的遺留邊坡和滑坡點,一是通過工程技術修筑擋土墻、護墻等支擋不穩定巖體,二是采用植被進行邊坡加固,植物可降低坡體孔隙水壓力,進行降雨截留,削弱濺蝕,控制土粒流失,其中深根植物有錨固穩定作用,淺根植草則有三維加筋作用[9]。三是采用生物技術加固坡體。如微生物礦化過程,微生物產氣泡過程,微生物膜生長過程在巖土體加固、防滲,砂土液化處理,土體防侵蝕,以及污染土治理等均有應用[10]。

4.2.1.2 修復山體景觀,恢復多樣生境

(1)恢復植被、復綠山體。針對不同視角的山體段,分別采用不同的復綠手法,如表1所示。

表1 山體復綠手法

(2)構建景觀節點,疏通視線通廊。根據山體區位、生態價值、人文價值、地質條件、視線可達性、與城市功能結合度、與水呼應度、開發利用程度以及山體完整度,選擇適宜之處作亭臺樓閣的景觀節點營造,與縣境內濱水通廊融合,提升居民山水感知度。

4.2.1.3 管理修復礦點,改善地質結構

(1)整治敏感區違法建設。針對現存山體中的礦場,應充分調查考據,依標關閉到期礦場,依法打擊在生態敏感區域開山采石、破山修路等行為,并加強跟蹤監督管理。其次劃定山體保護紅線,明確山體保護紅線范圍內禁止實施與允許建設的項目,制定處罰制度,鼓勵引入社會資金開展山體保護和修復治理工作。最后加強山體建筑管控,保障山體建筑安全。

(2)恢復廢棄采石場生態。對于廢棄采石場,尤其是交通干道和沿河可視范圍內的采石場,在保障安全和生態功能基礎上,可進行地質修復、土壤改良、土地復墾以及礦山復綠,也可就較好地質段進行修復性礦山公園的旅游開發,如加拿大布查德花園,美國橡樹菜市場高爾夫俱樂部等。

4.2.2 水體修護策略

4.2.2.1 前河

前河屬于縣境水系自然生態功能段,以保育現狀土著植被,完善河岸生態系統,防止水土流失為目標,守住縣城山水格局?;诖?,首先應采取水污染預防措施,如推廣低度、低殘留農藥補助試點經驗,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實時監督管理污水處理情況,健全垃圾收集轉運制度,布置便利化的垃圾生活收集點;其次為滿足行洪、泄洪要求,可采用生態護坡形式對堤岸加固。

4.2.2.2 后河

據后河在宣漢所處區位,可將其打造為城市濱河開敞空間,豐富慢行交通體系,展現縣城宜居尺度,助推康養宣漢。具體可采取以下措施:

(1)開放濱水綠化空間,設計立體棧道和游憩設施。

(2)限期修復侵占自然濕地等水源涵養空間的建筑。

(3)修復水系自然岸線形態,豐富城市景觀。

(4)結合岸線選擇植被類型。如對于人工硬質岸線可種植垂吊植被加以軟化。

(5)實行生物護坡工程加固岸線,防止水土流失。河岸采取生態石籠與低矮灌木或凈水植被結合的方式,保持水土。

4.2.2.3 州河

州河的主要功能為行洪排澇和景觀通廊。應加強兩側藍綠線以及濱水控制線的管控,結合城市綠網,分段進行修復。1號岸線:利用河床種植本土耐淹濕地植物,作為雨水入河前的凈化處理設施;植被柔化人工硬質岸線。2號岸線:保持原有自然河灘,進行生態護岸處理以及景觀塑造。3號岸線:以岸線保護為主,設置植被護坡和生物護坡工程加固岸線,防止水土流失。

4.2.2.4 百節溪

百節溪現狀污染較嚴重,應以水體污染治理為主,同時塑造較好水質地段濱水空間的景觀。針對污染治理,采取截污措施,新建污水管道,截斷排污口污廢水排放;完善垃圾收集轉運制度,禁止沿河傾倒垃圾;種植凈水植被凈化水質;劃定百節溪上游生態涵養區,保障百節溪生態流量。針對濱水景觀營造,在保證排澇安全的同時盡量采用生態斷面,緩坡、低坎加自然地復式斷面形式,改“渠化”斷面為“柔化”斷面;貫通濱水廊道,修復水系自然岸線形態。

5 結束語

對宣漢城市山水格局生態修護進行策略探究,在引言部分釋義“城市雙修”、“山水格局”,接著分析宣漢山水格局形成背景,生態發展瓶頸,并針對生態修復提出宏觀戰略和具體策略。在宏觀戰略中,討論了綠色空間修復、視覺通廊打造以及城市山水活化。在具體策略中,探討了山體結構加固、生境恢復以及礦點管理的山體修護手段,針對前河、后河、州河、百節溪縣境內水系提出“因河制宜”的治理修復方法。

猜你喜歡
濱水山體格局
大咖妙語論道 “最宜居”的濱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狀態
黃韜 濱水新城齊集三大“興奮點”,絕版人居成就溢價黃金期
陳曉明 進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來十五年是花都濱水新城黃金時代
格局
聯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調解工作格局
對山體滑坡的成因分析與治理
基于文化傳承視角的濱水景觀的研究——以浙江舟山群島為例
小人物的大格局
山體別墅設計分析
實行“一包兩進” 構建“三位一體”教育格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