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南縣黃芪種植技術探討

2021-04-01 10:09劉聰
種子科技 2021年3期
關鍵詞:黃芪種植技術

劉聰

摘? ? 要:黃芪是常用的滋補中藥材,并且產業效益好。甘南縣主要土質類型為黑鈣土、黑土、暗棕壤以及草甸土4種,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非常適合黃芪種植。就甘南縣地形地貌、氣候條件及中藥黃芪的功效、生產環境、栽培技術等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關鍵詞:甘南縣;黃芪;種植技術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3-0017-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5? ? ? ?文獻標志碼: B

甘南縣地處黑龍江省西部,一年無霜期132 d左右,最短僅為120 d,年平均降水量達到455 mm,耕地面積廣,土壤肥沃。主要土質類型為黑鈣土、黑土、暗棕壤以及草甸土4種,占比達到90%,土壤中有機質含量為2%~8%,十分適合種植黃芪。

黃芪屬于中藥材,其所具有的作用非常廣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黃芪代茶飲,在黃芪泡水的過程中,具有很強的同配性,可根據不同的癥狀選配不同的藥物。黃芪也可以放在中藥里,作為君藥或者臣藥,補氣的作用很強。

1? ?選種及種子處理

1.1? ?選種

從7月中下旬采種,以種莢稍見轉黃為度,隨熟隨采。種子表面為暗棕色或灰褐色,種子純度>98%,發芽率>80%。

1.2? ?種子處理

在種子表面存在一層果膠質層,會直接影響到黃芪的出苗,所以,在進行種植之前需要先處理種子,具體方法如下。

(1)沸水催芽:先將種子放入到沸水之中進行攪拌,經過約1 min的攪拌再向其中添加冷水,調節水的溫度達到40 ℃,然后將膨脹的種子撈出。對于沒有膨脹的種子繼續進行浸泡,直至膨脹撈出,最后將種子悶12 h,當種子露白便可進行播種。

(2)硫酸處理:選擇濃度為75%左右的硫酸溶液浸泡種子,浸泡時間為3~5 min即可。將種子取出使用流水進行沖洗30 min左右,如此能夠大大提高發芽率。

2? ?選地與整地

黃芪喜涼爽,耐旱、怕熱、怕水澇、忌高溫。其主根向下垂直生長,宜選擇土壤肥力高、向陽、土質疏松、透水透氣性良好的沙壤土為佳。選擇地塊的時候要注意是否施用長殘留除草劑,播前結合整地每667 m2施農肥3 000~4 000 kg、磷肥25~30 kg,耙耱平整后起壟,壟寬40~45 cm,壟高15~20 cm,行距40~45 cm。

3? ?種植方式

3.1? ?種子直播

通常春播在每年4月21日—5月10日之間,秋播在10月21日之后進行。播種方法主要包括:①條播。在土地畦面橫向處挖出4 cm左右深的播種溝,行距要達到25 cm,然后踩底格子,再將種子撒入溝中,最后在種子上面覆蓋2 cm厚土壤。②穴播。根據20 cm×25 cm規格挖穴,在每個穴中放入6粒左右的種子,所覆蓋的土壤厚度1.5 cm。需要注意的是,只需要在春播時處理種子,秋播則不需要對種子進行處理,一般是在播種前的2 d對種子進行處理。當苗長到5~7 cm時需要對其進行間苗,苗長到15~ 20 cm時則要定苗,每個穴中通常留下2~3株幼苗。

3.2? ?育苗移栽

①育苗。在春播或是秋播時,需要將已經處理好的種子條播在床面上,覆蓋的土壤厚度為1.5 cm,行距要達到15 cm,播種幅度則為10 cm,播種量為27.5~45 kg/ hm2。②移栽:1年生苗即可移栽于大田種植。春栽和秋栽分別在4月和10月展開。通常是采取邊挖邊栽的方式,挖苗時要避免對苗根造成損傷。進行壟栽時,株距應達到8 cm,而行距則要達到50 cm;畦栽時,株距為15 cm,行距為25 cm;挖溝栽植,溝深要達到10 cm。在放置芽孢時應將芽孢朝上放,覆蓋土壤的厚度要達到3 cm。

4? ?田間管理

4.1? ?中耕除草

一是人工除草。黃芪出齊苗后可進行第1次除草。由于苗期根系較淺,應淺鋤,否則會引起幼苗死亡。黃芪苗期生長慢,于植株封行前適時中耕除草,可使地面疏松、無雜草,利于黃芪生長。當苗高7~8 cm時進行第2次中耕除草。二是藥劑除草。為了防止田間雜草,可在黃芪播種后出苗前施用氟樂靈或拉索,每公頃用拉索1.5~2.1 kg或氟樂靈3 kg。噴施時,先用水稀釋,均勻噴灑。施后耬畦土使其與土壤混合,以避免光解而降低藥效。

4.2? ?水分管理

針對于一年生的黃芪,在苗期需要灌溉保苗水。當移栽田出現了返青現象以后需要灌緩苗水,其他時間要根據土壤情況進行澆水。在雨季來臨之前,要挖好排水溝及時清理雨水。

4.3? ?追肥

追肥通常是根據降雨或是灌溉情況而展開,肥料使用無機肥,通常情況下需要追兩次肥,每次需要尿素75 kg/hm2。在進行移栽定植時,要施加鋅等肥料,收獲前30 d內不得追施無機肥。

4.4? ?摘蕾、去雜去劣

摘蕾是黃芪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技術,通過摘蕾不僅能夠避免地上部分出現徒長,還能夠節省營養,使黃芪根系更好地生長。一般是在黃芪花蕾剛出現時便將其摘除。

5? ?病蟲害防治

5.1? ?病害

5.1.1? ?黃芪根腐病

癥狀:剛開始發病時,株頂常常會出現萎蔫的現象,由于生長點受損,致使整株都會出現枯黃的情況,最終導致植株死亡,受害處表皮也會出現縱向裂口,呈現出鐵銹色,主根處容易發生腐爛。

防治方法:①控制土壤溫度,防止濕氣滯留;②進行適當輪作,施行條播或高畦栽培;③防止種苗在貯運和移栽過程中造成傷口,注意防治地下害蟲;④發病初期噴淋或澆灌50%甲基硫菌靈或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9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1 000億芽孢/g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5億CFU/ g多粘類芽孢桿菌懸浮劑60 kg/ hm2稀釋100倍液噴淋莖基部,連續用藥兩次,間隔8~10 d,發現病株拔出燒毀,要及時清除雜草,保持田間通風良好;⑤移栽前用枯草芽孢桿菌稀釋后結合澆水溝施或穴施,預防或選用50%多菌靈與利克菌1∶1混配200倍液浸苗5 min,晾1~2 h后移栽,防效高。

5.1.2? ?黃芪白粉病

癥狀:出現該病害的葉片,在其表面處出現白色粉狀斑,導致整株發生枯萎的情況。

防治方法:發病前、發病初均可噴施1.5%多抗霉素水劑100倍液,或1%蛇床子素乳油3 000 g/ hm2,或1 000億芽孢/g枯草芽孢桿菌可濕粉450~600? g/ hm2,連續用藥2~3次,間隔8~10 d。

5.2? ?蟲害

5.2.1? ?蚜蟲

癥狀:由于蚜蟲吸吮植株花、嫩莖中的汁液時,會造成葉片出現卷縮發黃的情況,對植株的生長常常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從而導致產量降低。

防治方法:有翅蚜初發期可用黃板誘殺蚜蟲,每 667 m2掛30~40塊。用0.3%苦參堿水劑2.25 kg/hm2、2.5%魚藤酮乳油2.25 kg/hm2、1.5%除蟲菊素水乳劑450 mL/hm2,于發生始盛期均勻噴施。

5.2.2? ?地老虎

癥狀:幼蟲一般會食用植株的生長點與嫩葉,2齡以下的幼蟲在取食時通常會呈現出小孔的狀態,有的會將葉片咬成小排孔;3齡之后的地老虎則主要食用莖基部,能夠將嫩莖咬斷,也能夠將粗壯的莖基咬成殘缺,從而導致植株枯萎。

防治方法:通常是采用綜合防治措施,提高農田管理條件,將田間存在的雜草全部清理干凈,不僅能夠減少過渡寄主,而且還能夠將所有幼蟲消滅??捎脷⑾x燈、糖、醋、酒、誘蛾液誘殺地老虎成蟲。藥劑防治采用0.3%苦參堿可濕性粉劑105 kg/hm2穴施?;蚋钋嗖蓍g隔5 m堆成堆,在堆底噴灑300倍液80%敵敵畏誘殺幼蟲。

5.2.3? ?蠐螬

癥狀:該病蟲在地下將幼苗根部咬斷,導致葉片枯萎,最終造成整個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①對田地進行翻整,減少越冬蟲量。②施加堆肥,施肥工作完成以后覆蓋土壤,降低成蟲產卵量。③燈光誘殺,田間設置殺蟲燈誘殺成蟲,減少蠐螬的發生數量。④土壤處理,用 150億個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濕性粉劑4.5 kg/hm2,拌毒土撒入田間,以便消滅蠐螬的成蟲和幼蟲。

5.2.4? ?豆莢螟

癥狀:幼蟲對黃芪的花、果和葉片造成為害,主要咬食幼嫩的種粒。

防治方法:①將田間所產生的落莢和落花全部清理干凈,同時還要將出現蟲害的豆莢與卷葉全部摘除干凈,降低蟲源。②在黃芪地塊設置殺蟲燈,誘殺成蟲。③藥劑防治:可采用8 000 IU/μL蘇云金桿菌懸浮劑2.25 kg/ hm2或400億個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濕性粉劑1.5 kg/ hm2,在害蟲低齡期(3齡前)葉面均勻噴霧,選擇在早上或晚間施藥效果好。

6? ?采收加工

6.1? ?采收

黃芪生產田直播3~4年采收、育苗移栽2~3年采收為宜。10月中下旬至封凍前為最佳采收期。主要是利用人工采挖的方式,將地上出現枯萎的莖蔓全部割除干凈,之后在地邊上挖溝,注意保全根部,避免出現傷皮斷根的情況。

6.2? ?初加工

當采收工作結束以后,要將傷病根以及斷根全部淘汰,將地上部分剪短,泥土全部抖掉。趁鮮將蘆頭、須根全部去掉,然后放到陽光下暴曬直到半干狀態,再將根順直,將其全部捆綁成小捆,最終曬到全干。

猜你喜歡
黃芪種植技術
黃芪枸杞茶補氣血虛弱
四種情況不宜喝黃芪水
黃芪茶,泡不如煮
黃芪當歸湯益氣又補脾
黃芪補氣佳,但八類人群不宜用
淺談黃芪在寵物臨床上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