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陵水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與實踐

2021-04-02 15:31李壽千
江蘇水利 2021年12期
關鍵詞:海陵水系河湖

張 劍,李 根,王 芃,李壽千

(1.泰州市水利局海陵分局,江蘇 泰州 225300;2.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江蘇 南京 210029)

泰州市海陵區地處江淮交匯之處,水面積率最大曾達約20%,目前全區共有各級河道598條、全長834 km,河網縱橫成為海陵的自然特性和特有優勢[1]。一直以來,海陵區因水而生,依水而建,因水而興,“南北商旅,舟楫相接,街河并行,槳聲橋影,水音市語,歡然交融”是水城水鄉的生動畫卷[2],“街河并行”成為獨特的水系空間布局形態[3]。進入“十三五”時期,海陵水利開始謀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從零起步,不斷攻堅,海陵水利深化新時期治水理念,緊扣“服務”和“監管”兩大發力點,解放思想、實干興水,最終實現了“謀、建、管、用”四大業務體系和“人、財”兩大保障體系的重塑,海陵水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

1 “十三五”水利現代化建設情況

1.1 實現治水理念現代化

從沒有系統指導海陵水利發展規劃的局面,到完成《海陵區水利現代化規劃》(海陵區歷史上第一個綜合性水利發展規劃),到構建起以《海陵區水資源綜合規劃》等為支撐的規劃體系,再到創新理念,首創《海陵區街河并行河道規劃》,引領海陵水利發展,充分發揮了規劃的龍頭作用,確?!耙粡埶{圖干到底”。海陵水利局創新性地提出“街河并行”理念,2020年圍繞海陵水利高質量發展大局,完成《海陵區十四五水利發展規劃》《泰州市海陵區區級骨干河道岸線保護和開發利用規劃》《泰州市海陵區水資源綜合規劃》等的編制工作。

1.2 推進水系系統生態治理

從沒有自身獨立承擔組織重大工程的局面,到配合完成鹵汀河、引江河等重點工程,實施3個批次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再到全過程實施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治理項目,在水利工程體系不斷完善的同時,也充分錘煉了干部隊伍?!笆濉逼陂g,以《海陵區水利現代化規劃》為指導,實施完成了九島環湖、鮑馬河、慶豐河、紀廟河等一批水系連通工程,打通斷頭河10處,新增水域面積約40.7萬m2;累計生態治理各級河道(除華港鎮)290條(段),長度375.63 km,面上水系治理率達45.1%;創建成省級水利風景區1個、省級水美鄉鎮3個、省級水美鄉村13個,顯著改善了全區水環境。

2020年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將于年底完成主體工程,全力服務體制調整后的城市水生態治理項目建設,保障2019年項目完成主體工程,2020年項目全面進場實施,系統推進2021年項目前期工作。區級水系生態治理項目創新,首次利用純生態系統修復理念和高科技治水工藝,實施鋪頭河水生態系統重構,目前河道水質已有顯著改善,氨氮、總磷等污染物削減明顯,水體透明度大幅提升,持續推動面上水系生態治理,完成16條水系的生態治理。

1.3 探索水利管理改革創新

從河道臟亂差、沒有長效管理,到建章立制、效果呈現,從建筑物工程形象差、拉得出打不響,到制定標準、探索市場化管護實現標準化管理,再到提標升級初步實現精細化,整體面貌為之一新,極大提升了水利形象。全區80座排澇站、146座閘涵建立“一閘一站一檔”,全部實現市場化管護,完成15座閘站提標升級,連續2年農田水利工程管護省級考核被認定為優秀等次。2020年,農村河道長效管護省級考核也被認定為第一等次。

為將“兩違”治理引向深入,確保泰東河作為全省清水通道功能的長久發揮,建設海陵綠色生態廊道,徹底終結造修船產業,總投入1.8億元,全部拆除38家船廠,實施生態修復工程,打造“百舸園”形成泰東河風光帶。為真正實現水岸同治,全面排查各類排污口,實行“排污口隊列式管理”,投資10億元實施全區截污納管工程,其中九龍鎮在“從零起步”建成“可擋、可活、可控”水系的基礎上,系統推進沿河截污納管,因地制宜打造“一河一品”,為“水岸同治”提供了樣板,成為全區河長制工作示范鄉鎮。完成區、鎮級河湖“兩違”整治,修訂《海陵區河道長效管護實施細則》,實現全區732條、1043.91 km河道長效管護全覆蓋。啟動“智慧巡河”,利用“河長云APP”加強河道治理的數據收集,通過大數據支撐,讓巡河數據清晰化、河道治理精致化。

1.4 夯實海陵水利發展基礎

運用“大數據”技術,實現海陵水利基礎工作從不被重視到完成“海陵水利一張圖”的蛻變,并逐年完善豐富各項水利基礎數據,實現信息共享,在防汛防旱、規劃編制管理、項目前期工作、水利行業監管等方面強制應用,發揮了巨大的基礎性作用。從憑經驗、憑感覺防汛防旱,到劃分水格(86個水利分區),制定“一分區一圖一預案”,有力抗擊了當年的特大汛情,充分發揮了水利工程體系巨大的抗災減災效益。

2020年,按照“全覆蓋、全要素、全過程”原則,完成《海陵區防汛防旱防臺預案》修編,根據自然地理、行政區劃和水利工程體系,將全區劃分成86個水利分區,實現管轄區域范圍全覆蓋。結合“海陵水利一張圖”基礎數據信息,零容忍排查各種風險隱患,有針對性細化每一個水利分區內的水利工程調度方案,消險除險措施和人員轉移安置等,形成“一分區一圖一預案”,實現預案全覆蓋,真正為指揮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1.5 錘煉高質量人才隊伍

海陵水利人直面風險挑戰,主動擔當作為,在“謀、建、管、用”四大業務體系實踐中不斷錘煉,逐漸形成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隊伍。在市級骨干河道河湖“兩違”整治中,完成新通揚運河東風大橋段8處“兩違”整治任務,強勢推動規劃設計、土建工程和景觀綠化,打造新通揚運河3萬m2岸線,創造了治理即出形象的新速度,為全區河道治理樹立新標桿,并獲得2020年度海陵區首批綜合類“駿馬獎”,以及全省水利系統先進集體,同時增加4個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極大激發了基層水利站人員干事創業的熱情和動力。

1.6 實現水利行業資金全過程監管

“十三五”期間,是海陵水利建設的高峰期,也是強監管的轉型期,為支持和保障水利事業的發展,確保干成事、不出事,持續加強對水利資金的監管,堅持各類水利資金預算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年度預算,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同時,聘請審計單位,對公共資金實施的全過程進行跟蹤監督審計,建立健全后評價體系,細化量化項目考核的標準和要求,參與考核評價,實現審計全覆蓋。通過預算管理和跟蹤審計,真正實現分局公共運行資金收入明晰、支出合規,運行公開透明、有據可依。

2 存在短板及主要問題

雖然經過前幾年持續、高強度的建設,海陵的水系更清、更暢,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進行全維度治理。華港鎮90%水系多年來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劃入海陵后,需要重新系統謀劃,全域推進。特別是對照“幸福水天堂”標準還有很大差距,更需提高科技含量,提升生態治理效果,實現海陵水利的高質量發展。

一直以來,利用高港樞紐、江都樞紐、城區生態調水泵站和上下河水位差調水活水,一定程度減緩了水體污染問題,但應認識“水里問題根子在岸上”,還存在對治水的重視程度不夠。河道長效管護還不夠徹底,一些河道存在“反復治、治反復”等問題,河長制實行以來水污染問題尚未完全根治,控源截污、區域協同治理等治本措施需要持續發力[4],河長制工作機制還需要繼續健全完善[5]。

3 “十四五”水利現代化建設推進思路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海陵區啟動幸福河湖建設的開局之年,海陵水利將圍繞著力解決百姓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統籌河道系統生態治理和保護,營造海陵“幸福水天堂”。

3.1 緊抓幸福河湖機遇

將“街河并行”作為建設幸福河湖、打造“幸福水天堂”的海陵特色路徑。搶抓“多規合一”這一重大戰略機遇,以《海陵區水利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為統領,結合《海陵區區級河道岸線保護與開發利用規劃》,在河道劃界的基礎上結合城市總規、土地利用規劃,合理劃定岸線功能分區,提出各類岸線功能區的管控要求,并將最終成果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中,確保從土地利用的源頭上就為水系建設與管理留出空間。

在重點河道(河段)突出高品質生態、文化、旅游、休閑等功能定位,充分彰顯海陵“街河并行”的水城水鄉特色,在河口線和藍線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充分融合河道周邊群眾對生態、綠化景觀、土地開發、文化和基礎設施等的綜合需求,統籌水域、濱水景觀和城市建筑,形成“街河并行”融合線,為“街河并行”落地落實提供引導性和控制性意見,從源頭上為幸福河湖建設與管理留足空間。

3.2 推動幸福河湖建設

突破“就水利談水利”的傳統治水模式,將水利放到幸福海陵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局中,選準主攻方向,將西大門九龍河打造作為西北化工區生態修復、轉型升級的核心工程,促進解決河道沿線“八老十難”民生問題,在河道兩側形成一條融入當地厚重歷史文化的生態景觀廊道,形成“街河并行”布局幫助地方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使其成為與南部鳳凰河遙相呼應的又一個“幸福河湖”新地標,并以此為引領將西北化工區板塊內的水岸全部環繞起來,從而形成具有海陵特色的幸福河湖建設管理新模式。

同時依托羅浮山公園,針對周邊不少地塊拆遷清場,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和鹵汀河河道岸線不斷貫通等有利情況,將幸福河湖建設融入城市建設大格局中,研究制定統一的概念性規劃,按照“街河并行”理念統籌周邊水系岸線的建設風貌,確保在統一治理思路和風格的框架下形成合力,分類、分步實施到位,最終形成海陵幸福河湖建設管理新機制。

3.3 放大幸福河湖效應

新時期的河長制將會是“水岸同治、水岸共治”的河長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打造出幸福河湖。為此,一方面強勢推動截污納管后的區域銷號制度,逐個對排污口進行溯源治理,逐段河道封堵岸上污染源,以河道為邊界的每個區域內所有工廠、社區、企事業單位全部規范排污,真正還一城清水于民。另一方面,讓所有的河道兩側都能夠通起來、環起來、游起來,讓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夠快速親水,充分感受水文化景觀魅力,充分體會作為水城居民的獨特幸福感。

一方面,突破傳統水工思維,轉變用純生態系統修復理念,實現治水方式的轉型升級,讓越來越多的河道能夠呈現優美景觀。另一方面,持續加強智慧水利的投入,實現以建筑物為物聯網節點,水系為脈絡的智能水網,運用5G和人工智能技術繼續放大“一張圖”的基礎支撐作用,實現海陵水利的高質量管理。

4 結 語

本文以泰州市海陵區河網治理為例,對其“十三五”水利現代化建設基本情況進行了總結與回顧,闡述分析了“謀、建、管、用”四大業務體系和“人、財”兩大保障體系在提升海陵水利治理現代化水平中的重要性。根據水利現代化建設中的實踐與經驗,分析了河網治理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明確了海陵區“十四五”水利現代化建設推進思路:以幸福河湖建設為中心,將“街河并行”作為特色路徑,從而統籌河道系統生態治理和管理保護。相關治水思路與實踐經驗可為類似的河網水域治理提供借鑒參考。

猜你喜歡
海陵水系河湖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打造“三晉”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級河湖長第一次聯席會議召開
鄱陽湖水系之潦河
加強河湖保護治理 改善河湖生態環境
Beautiful Summer
《宋書·州郡志》“海陵”的一處句讀
黑龍江:河湖治理保護成效明顯
環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臨沂市開發區水系為例
《海陵叢刻》及其研究
水系魔法之止水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