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蘭亭十三跋》看趙孟頫書風的文藝復古思潮

2021-04-02 10:15蔣淑榕
牡丹 2021年4期
關鍵詞:趙孟頫書風蘭亭

蔣淑榕

在整個中國書法史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元代的書法復古風潮占有重要地位。趙孟頫是元代帖學書風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一方面秉承和延續宋高宗提倡的“學書必以鐘王為法,然后出入變化”;另一方面,開創了復古的書風,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宋元書法的發展方向。而在趙孟頫書風的形成過程中,《蘭亭十三跋》是其書學思想的集成體現,本文結合元代社會歷史背景,以趙孟頫書寫的《蘭亭十三跋》為對象,探究趙孟頫書風中的文藝復古思潮。

趙孟頫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子孫,生于宋理宗室寶祐二年(1254),本是宗室后裔,卻生不逢時。這種特殊的社會環境造就了趙孟頫的書風,致使其提出“當則古,無徒取于今人也”的文藝復古口號。

一、趙孟頫的生平與其書法復古風潮的成因

(一)跌宕起伏的人生

趙孟頫,其五世祖為宋孝宗的父親、秀安僖王趙子偁,四世祖為崇王趙伯圭,因孝宗賜趙伯圭宅第于湖州,故而后代子孫皆為湖州人。趙孟頫是其父親趙與訔的第七子。在他11歲時,父親去世,由生母督其學業。趙孟頫的父親趙與訔是南宋的集賢大學士,善于詩詞文章,對于書畫收藏也頗有興趣。所以,趙孟頫從小就受到了書香文化的熏陶。

趙孟頫天資聰穎,讀書過目不忘,文章洋洋灑灑、一氣呵成,寫字運筆如風。在其25歲時,南宋滅亡,趙孟頫只能回故鄉閑居。至元二十三年(1286),忽必烈對被推薦上來的趙孟頫十分贊賞,且不顧其為宋室后裔,任其為兵部郎中。元貞元年(1295),忽必烈逝世后,內部矛盾錯綜復雜,趙孟頫為躲避矛盾借病歸鄉(現今浙江湖州吳興)。后至大三年(1310),趙孟頫奉詔回京任翰林侍讀學士,第二年5月時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為仁宗。仁宗即位后因對趙孟頫的學養青睞有加,使其政治地位一步步達到頂峰,可謂是“官居一品,名滿天下”。

(二)書法復古之風脈絡

趙孟頫書法復古之風的形成一方面與他所生活的元代社會環境有關,另一方面與他本人特殊的人生經歷密切相關。當然,也與書法本身的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和機遇緊密相連。

1.元代社會狀態的特殊性

一方面,元代帝王為穩定和加強統治,大興宗教,對各教派基本一視同仁,佛教、道教、回教、基督教、猶太教都得以傳播,其中,佛教和道教因在蒙古統一天下的戰爭中起過關鍵作用而力量最強、影響力最大。佛教寺院之多,道教廟觀之大,都是空前的。與此同時,元代帝王采納漢儒士的主張,仍然推重宋代程朱理學,宣揚三綱五常的封建道德觀念。另一方面,元代帝王也需要掌握一定程度的漢文化來提高素養,而漢字是漢文化的精髓之一,書法是其載體。

“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態”是對不同時代書法特點的概括,出自董其昌所著《容臺別集》(卷四),內云:“晉人書取韻,唐人書取法,宋人書取意?!庇捎诔讨炖韺W成為元代的官方哲學,元朝的書法文字中就缺少了魏、晉、南朝時期書法藝術所講究的風骨,尊崇“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大多表現出一種注重情感抒發的意思;唐代的書法藝術更重視法度,所以對前人的書法章法進行了總結,在書法結體和用筆方面實行規范化,且追求純中鋒的用筆;宋代的書法追求情感意趣而不為法度所束縛。這說明在元明時期,書法藝術更偏重于形式的模仿,在字的形態上下工夫,大凡學書者紛紛效仿晉人,而求之于刻帖也是復古風潮的體現。以古為新,嘗試用文字載體的書法復古來加強漢文化的民族情感,弘揚民族精神也是漢人在元朝特殊性社會狀態下的精神寄托。

2.趙孟頫人生經歷的特殊性

楊載所撰《行狀》云:“生母丘夫人,董(智)公使為學曰:‘汝幼孤,不能自強于學問,終無以覬成人,吾世則亦已矣!語已,淚下沾襟。公由是刻厲,晝夜不休,性通敏,書一目輒成誦。未弱冠,試國子監?!薄对贰分幸嗄荏w現,并加注:“為文操筆立就?!壁w孟頫的書法成就在其整個人生中尤為卓著,《春雨雜述》云:“天資英邁,積字功深,盡掩古人,超入魏、晉?!?/p>

趙孟頫身在元朝,雖為宋朝后裔,但深受皇恩,地位超群,這也不可避免遭遇非議,故為人小心謹慎,并認為久在君王身邊,必受人嫉妒,故極力請求到外地任職。其詩《罪出》云:“在山為遠志,出山為小草。古語巳云然,見事苦不早。平生獨往愿,丘壑寄懷抱。圖書時自娛,野性期自保。誰令墮塵網,宛轉受纏繞。昔為海上歐,今如籠中鳥。哀鳴誰復顧,毛羽日摧槁?!笨梢郧宄馗Q見趙孟頫內心的矛盾和痛苦。雖然想為國盡力,又深知自己的特殊身份,寄人籬下,雖然榮華富貴,卻事事堪慚。

二、趙孟頫與《蘭亭十三跋》

(一)《蘭亭十三跋》概況

元至大三年(1310),趙孟頫奉召入京,自吳興(今浙江湖州)經運河北上大都(今北京)。途中,吳森與趙孟頫同行,他是嘉興的大收藏家,且當時隨身攜帶了一本家藏的《定武蘭亭》(五字損本)。同年9月5日,船行于湖州南潯時,僧人獨孤長老(獨孤淳朋)也帶了一本《定武蘭亭》(五字不損本),將它贈予趙孟頫。至此,在這一月有余的行舟途中,趙孟頫可以同時反復展玩兩卷《定武蘭亭》,不斷地展閱臨寫,于是,在此期間創作了著名的《蘭亭十三跋》。

(二)從《蘭亭十三跋》看趙孟頫書風

宋代帝王從宋太宗開始就注重二王,推崇《蘭亭序》。宋徽宗這一生在政治上的建樹遠遠不如其在書畫藝術上的投入,一生鐘愛《蘭亭序》,不斷臨寫。趙孟頫自5歲開始學書,董其昌所著《畫禪室隨筆》云:“趙文敏臨《褉帖》,無慮數百本,即余所見,亦至夥矣?!薄八胃咦谟跁ㄗ钌?,觀其以《蘭亭》賜太子,令寫五百本,更換一本,即工力可知?!笨梢?,趙孟頫對定武蘭亭的執著與追求離不開從小對《蘭亭序》的用功,也有著書香世家耳濡目染的情懷。

趙孟頫的書法精熟但沒有浮滑之感,這與其取法于《定武蘭亭》有一定關系?!抖ㄎ涮m亭》為刻本,少了書寫的痕跡卻增加了含蓄內斂和厚重之感。他57歲時得獨孤長老與好友吳森的兩本《定武蘭亭》后反復揣摩寫得《蘭亭十三跋》。1317年,趙孟頫64歲,回憶一生中所見的定武本:“余生六十有四,又南北往來,行幾萬里,僅見兩三本耳。一在叔固丞相宅,即族兄子固所藏;一在家弟房,近自吳興攜來都下見與;一譚崇文許。三本皆無小異。余所得苦為蟲損。叔固者因水淹糜潰,字畫小昏。唯譚公所藏,紙墨完整,神明煥然,當為三本之甲?!?/p>

《蘭亭十三跋》中第四跋寫道:“非得此卷時時展玩,何以解日。蓋日數十舒卷。所得為不少矣?!比舨皇堑玫酱司矶鴷r時觀展玩味,如何得以消磨時日。幾乎每日都要打開玩賞數十次,所得到的收獲實在是不少?!皶r時展玩”這4個字體現了其專心學習,同時也注重持之以恒,不間斷地研究。如第五跋云:“專心而學之?!?/p>

第六跋云:“學書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币馑际钦f學習書法在于細心鉆研和品味古人的書法與范本,洞悉知曉他們用筆的意趣,才能有所收獲和益處。這體現出趙孟頫在學書二王時對于古人法帖的細心鉆研,如此鐘情于定武蘭亭也是想通過二王在書法的地位和影響來達到書法復古的目的,使元朝書法通往回歸法度的道路。

第七跋云:“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需用功。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睍ㄒ杂霉P為第一位,而字的間架結構也需要精心安排。因字的結體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但用筆自古以來就沒有任何改變。王羲之的筆法與字勢是對古代的成法作了巨大變革的,他字里行間的雄偉俊秀完全是出于自然天成,所以過去和現今的人們都以其為宗法。

《蘭亭十三跋》不僅是趙孟頫用筆結字和宗法王書的見證,而且是集中闡述其書學思想和復古主張的理論著作。

三、趙孟頫書法復古的歷史積極意義

元代的書法復古風潮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必然結果,對于二王書風的回歸不僅使書法回歸本源流露出厚重古樸的風格,而且寄托了元代漢人的情感。

趙孟頫在《蘭亭十三跋》中寫道:“然古法終不可失”,其中的“古法”不可否認就是晉唐法。而且,趙孟頫一生中最大的貢獻就是實現了晉唐古法的復興。在元、明、清這三朝中,趙孟頫的書法藝術影響可謂獨占鰲頭,無出其右。在其復古之風的影響下,元朝書風并沒有走向粗俗落寞,反而呈現出娟秀典雅的復古風格。

元末盧熊云:“書法自唐顏、柳以來,多尚筋骨而乏風韻,然務筋骨者則失于狂躁,喜風韻者則過于軟媚,求其兼善而適中者,亦難矣。至宋李建中、蔡君謨輩追宗六朝,見稱于時,論者尤謂未能盡善。本朝趙魏公識趣高遠,跨越古人,根柢鐘王,而出入晉唐,不為近代習尚所窘束,海內書法為之一變?!?/p>

趙孟頫深知在元代特定的歷史環境下,要開啟一代新的書法風格必須先打破前人的光環,因此,復古是其能作出的最佳選擇。于是,其注重古法,尋其源流。同時,其書法的復古之風增加了秀麗雅致的氣息,是書法史上的一次新突破。

(湖州師范學院藝術學院)

猜你喜歡
趙孟頫書風蘭亭
民國時期的北京書風·馬敘倫
趙孟頫《漢汲黯傳》
趙孟頫《吳興賦》(局部)
On Tess’s Tragic Fat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齊魯書風萬陳錫山書法展
趙孟頫《膽巴碑》集錦( 上)
蘭亭燒烤記
趙孟頫與趙體概說
情系蘭亭
民國書家與民國書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