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館視域下的全民藝術普及策略分析

2021-04-06 19:35孫俊芳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公益性普及文化館

孫俊芳

(德州市文化館,山東 德州253000)

一、引言

黨的十九大已明確闡述當前的主要矛盾是民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與不平衡發展間的矛盾,該矛盾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具體的指導。對于群眾性文化活動而言,文化館在群體活動中扮演領軍性的角色,能推動全民藝術普及的進一步開展。為此,管理人員應該預測未來的文化發展走向,改變原有的服務模式,加大側結構改革力度,使民眾廣泛參與文化活動,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

二、藝術館視域下全民藝術普及的意義

文化館肩負重要的職責,其中全民藝術普及是最重要的職責之一,管理人員應意識到公益性文化事業的價值,全面維護群眾的各項利益,努力實現民眾的合理文化需求。此外,藝術文化活動不僅能促進人的進一步發展,而且還能彰顯全民藝術普及的意義,影響當前的藝術氛圍,當文化館組織新穎的全民藝術活動后,有助于民眾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充滿昂揚向上的斗志[1]。文化館是開展文化活動的基本載體,在構建優良藝術氛圍的同時,又能提高個人的基本素養,當增強全民藝術普及的影響力后,還有助于推動我國文化藝術產業的長足發展。

文化部門應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文化藝術產業中,并加大對文化館的資金支持力度,在此基礎上,藝術館可開展免費開放日活動,以此來調動民眾的參與興趣,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大眾能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認識到藝術普及的作用[2]。管理人員也應始終秉承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全面落實相關的國家政策,基于民眾的實際需求,確保群眾文化活動充滿十足的活力。加之我國擁有優良的文化傳統,一些先進文化可融入群體活動中,不僅能提高民眾的參與積極性,而且還能彰顯精神文明建設的價值。

三、全民藝術普及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群眾文化輔導特色的地位

全民藝術普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由于管理人員忽視群眾文化輔導特色的地位,造成文化活動缺乏特色。當前文化館始終構建單一性的表演形式,沒有全面考量民眾的實際文化需求,導致文化活動喪失活力。在網絡時代下,公益性、全民性是全民藝術普及中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由于受眾缺乏具體的反饋路徑,無法將一些建議反饋到文化館中,加之管理人員僅對某一種藝術形式進行普及,嚴重影響了普及效果[3]。

(二)公益性活動數量過少

公益性活動是文化館開展全民藝術普及的基本手段,然而工作人員將群眾文化、藝術普及等同于一個內容,當上級部門提出新的工作要求后,文化館才舉辦嶄新的公益性活動。加之一些工作人員缺乏創新性的思想觀念,一味模仿其他文化館的公益活動形式,造成文化活動不符合本地的實際發展現狀,不能得到更多民眾的認可。長此以往,公益性文化活動不能彰顯應有的價值,無法調動民眾的參與熱情。

(三)沒有服務品牌

當工作人員創建服務品牌后,可提高文化館的社會影響力,但是服務人員僅將本區域打造為全民藝術普及區域,沒有與其他區域文化館工作人員進行充分的交流,造成群眾文化建設缺乏生機。服務品牌影響民眾的思想觀念,現今文化館沒有建立專業化的工作室,更沒有聘請文化骨干,無法深度滿足民眾的多元文化需求。長此以往,文化館無法吸引更多受眾的注意力,更無法落實全民藝術普及的目標[4]。

(四)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缺乏科學性

當前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缺乏科學性,當大眾產生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時,由于服務人員的思想觀念過于陳舊,無法向民眾提供優良的服務內容?,F今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民眾對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服務人員沒有及時改變自身的服務觀念,勢必影響全民藝術普及的效果,造成大眾不能融入文化生活中。

四、藝術館視域下全民藝術普及的策略

(一)重視群眾文化輔導特色的作用

基于本地區的發展現狀,文化館在彰顯群眾文化輔導特色的過程中,應該將文化特色作為重要的發展根基,并將地域性、民族性作為基本的發展準則,確保文化活動水平得到質的提升。管理人員也應該全面了解當地文化的精髓,基于舞蹈、樂器的角度,傳播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并改變宣傳手段,為文化活動增添更多的樂趣,將傳統文化、現代文化深入結合在一起。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文化館需加大文化事業建設力度,構建多樣性的文化品牌,使其融入經濟、政治生活中,以此來彰顯文化輔導特色的作用。為增強藝術館視域下全民藝術普及的作用,宣傳人員可向民眾講述家鄉文化中的相關內容,在明清時期,德州已為全國三十三個工商業大城市之一,積累了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還是中國太陽城、中國功能糖城等,其中的扒雞擁有優良的口碑。在乾隆年間,扒雞成為供奉皇親貴族的食物,現今扒雞制作技藝已被評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5]。由此,當向民眾宣傳更多的家鄉文化后,會顯著增強民眾的文化素養。

(二)廣泛開展公益性活動

為提高全民藝術普及的效果,文化館應該開展公益性活動,使民眾知曉每種公益活動的重要意義,如元宵節民間文藝展演、廣場舞展演等,使更多民眾了解藝術文化知識。在開展公益性活動時,文化館通過公益培訓班的方式,免費向受眾講解一系列文化知識,其中受眾群體沒有年齡、地域等限制,此舉可全面調動受眾的參與興趣。管理人員還應該運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創辦微信公眾號,如果民眾想了解相關的文化信息,通過微信載體,便能第一時間知曉具體的文化活動內容,該手段可為文化館帶來更多的人流量,以此來實現服務群眾的目標[6]。

此外,文化館開展中老年藝術團活動,組織中老年人員排練《喜餑餑》,整個舞蹈中傳達歡快的氣氛,展現了勞動婦女勤勞樸實的生活狀態。服務人員還會向受眾講解《我的祖國》舞蹈中的柔韌性技巧,當大眾提出疑問時,骨干人員應進行耐心的解答,通過該方式,更多人了解《我的祖國》舞蹈的意義,產生了強烈的愛國熱情。

(三)推出服務品牌

文化館工作人員應該認識到全民藝術普及的重要性,了解各個群體的基本文化需求,以此來組織針對性的文化活動內容。對于音樂、攝影等課程來說,如果民眾對該類課程產生興趣,便可參與其中。工作人員也應改變原有的服務流程,加大與各大學校的合作力度,如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音樂工作室、繪畫工作室等都是基本的合作形式,只要民眾具有一定的基本功,便能參與聯盟活動[7]。文化館還會與街道進行合作,開展廣場舞、健身舞教學等,以此達到優良的文化普及效果,此舉不僅符合當前的文化發展現狀,而且還能加快精神文明建設速度。

另外,當地會開展零基礎藝術教育,家鄉文化成為藝術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出服務品牌時,服務人員可向民眾講解武城花杠舞、夏津小調等的文化價值,花杠舞已經擁有500多年的發展歷史,花杠是舞蹈中的主體,抬花杠人員可運用扭、搖等方式來帶動主體,形成一派生動的舞蹈景象。夏津小調的曲種有60多個,《頂燈》、《禿子鬧房》等都是著名的曲種。最終,當不斷推出服務品牌后,民眾將能感受到家鄉文化的意義。

(四)構建優良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為增強全民藝術普及的影響力,文化館管理人員應該充分了解民眾的基本需求,針對民眾的反饋建議,將一些合理意見添加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不僅能使民眾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內容,而且還能提升受眾對傳統文化的自豪感。

目前,個性文化得到民眾的廣泛歡迎,管理人員需全面分析高雅文化、通俗文化間的關聯性,向民眾推出針對性的文化活動,以此來改變民眾的文化認同感。管理人員還可聘請文化骨干到文化館中進行工作,使其向民眾宣傳優良的文化思想,并向民眾推薦文化名人,通過名人效應,可顯著改善民眾的思想道德修養[8]。如為順利構建優良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些文化骨干會參與公益培訓班,向民眾講授高蹺、跑驢等文化形式,高蹺節奏十分明朗,將鑼鼓作為伴奏樂器,跑驢為一種民間舞蹈手段,通過單驢、對驢等手段,營造出活躍的舞蹈氣氛。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藝術館視域下,文化館在推進全民藝術普及中占據基礎的地位,不僅能實現民眾的基本文化需求,而且還能增強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效。工作人員應該形成創新性的思想觀念,逐步學習更多的文化知識,以此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針對當前的發展困境,文化館應該大力彰顯全民藝術普及的意義,組織更多的文化活動。不僅能提高民眾的文化鑒賞能力,而且有助于實現豐富大眾娛樂生活的目標。創新服務模式是文化館得以長久發展的重要保障,工作人員應該改變原有的思想觀念,構建嶄新的服務體系,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進一步彰顯全民藝術普及的魅力。

猜你喜歡
公益性普及文化館
尋訪呈貢非物質遺產文化館
章堰文化館
5G手機打響“普及戰”
大愛有光
民俗文化藝術館設計
關于準公益性和公益性水利項目PPP回報機制的探索
一家醫院的“公益性報告”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加強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的思考
引導發展 推廣普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