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氣象保障服務的思考

2021-04-12 06:25楊麗敏格央代華光
西藏科技 2021年2期
關鍵詞:珠峰高程氣象

楊麗敏 格央 代華光

(西藏自治區氣象臺,西藏 拉薩 850000)

0 引言

決策氣象服務是指為政府等決策部門制定經濟發展規劃、組織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保護環境、指揮生產、軍事與國防建設以及重大社會活動保障、重大工程建設等方面科學決策所提供的氣象信息服務[1]。隨著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西藏自治區舉辦的重大活動越來越多,活動形式廣泛、類別多樣,活動規格和規模等都較以往有很大的突破,呈現出大型化、室外化等特點。重大活動受到黨政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對氣象服務的需求的要求也越來高,氣象保障成為重大活動組織實施和運行體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此,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工作已成為氣象部門重點服務內容[2]。近幾年,西藏自治區氣象臺先后成功保障了地震氣象救援、西藏自治區成立50 周年慶?;顒?、“心連心”藝術團氣象服務、春運、三大節日、兩會期間、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顒?、公安邊防氣象服務、火險救援、跨喜馬拉雅自行車極限賽等數十次重大氣象保障服務工作,內容涉及突發性事件、軍事、體育、文化、政治等諸多領域。本文立足2020 年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工作氣象保障服務成功案例,總結做好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的做法和經驗,分析存在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以期為今后做好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提供參考。

1 西藏自治區重大活動氣象服務成功案例

在西藏自治區氣象臺眾多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中,珠峰高程測量氣象保障服務工作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個成功案例。2020 年正值中國和尼泊爾建交65 周年,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 周年、中國首次精確測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 周年。2020 年珠峰高程測量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聯合聲明》的重大舉措,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2020 年自然資源部牽頭組織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中國地質調查局及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等精銳力量,共同開展2020 年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本次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綜合運用了衛星遙感、GNSS衛星測量、精密水準測量、似大地水準面精化、光電測距、重力測量、雪深雷達測量和天文測量等多種傳統與現代測繪技術,其測量成果將被應用在地球力學板塊運動等相關領域研究;此外,本次測量還獲得了高精度的峰頂氣象數據,將為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客觀數據資料[3]。

針對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氣象保障任務,西藏氣象部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站在講政治、顧大局高度,將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氣象服務保障作為頭等大事。從4月份開始積極主動與自然資源部國測一大隊對接,經多次溝通協商,制定了《珠峰高程測量期間氣象探測服務方案》,確定了服務保障重點任務。區氣象局成立了2020 年珠峰高程測量氣象服務保障領導小組,加強對服務保障工作的領導、組織和協調,先后在拉薩、日喀則、定日、珠峰大本營同各方召開專題會10余次,從全區抽調精干力量,組建了由全區預報預測、地面高空、裝備技術、信息網絡骨干人員組成的一線氣象服務保障隊。區氣象臺不僅抽調預報首席奔赴珠峰開展現場天氣預報服務保障工作,還在后方業務一線組建珠峰測高保障預報團隊,增設珠峰測高專班專崗。在國家氣象中心預報保障團隊的指導下,利用國家氣象中心研發的珠峰各高度層溫度和風場降尺度預報產品,與國家氣象中心定時開展天氣會商,于4 月30 日開始每天10時、18 時制作和發布向測量登山隊和國測一大隊發布《珠峰測高專項保障預報》,5 月21 日起,向珠峰一線氣象服務保障人員提供預報資料及各類數值模式產品PPT。2020 年珠峰高程測量氣象服務保障期間,共制作《珠峰測高專項保障預報》27 期,數值模式產品PPT7 份。

珠峰測高氣象服務保障期間,正值孟加拉灣氣旋風暴活躍時期。5 月16 日,孟加拉灣氣旋風暴“安攀”在孟加拉灣南部海面生成并迅速增強為特強氣旋風暴,5 月20 日18 時30 分前后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沿海地區登陸,21 日下午減弱為深低壓?!鞍才省蓖鈬葡底?0 日開始影響西藏,至23 日結束,除阿里地區外,西藏大部先后出現中雨以上量級降水,沿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日喀則東南部、山南南部、林芝中東部出現暴雨天氣,亞東、錯那、洛扎、隆子、波密、墨脫6 縣33站過程降水在50mm 以上,其中錯那浪坡125.0mm、波密松宗120.5mm。20 日至22 日,日喀則西部、南部和沿江地區出現了7級左右大風。受“安攀”孟灣風暴影響,珠峰高程測量登頂計劃延期。西藏自治區氣象局立即“安攀”氣象服務專班,區、地市、縣三級氣象部門迅速行動,密切監視“安攀”發展變化及影響,及時發布預報預警信息。區氣象臺提前3 天預報“安攀”對西藏有較大影響,20 日發布《強降雨藍色預警》指出“亞東至錯那一帶有大到暴雨雪(30~60mm)”,21日強降雨黃色預警“錯那南部、隆子東部、墨脫和波密部分鄉鎮有暴雨(35~60mm)拉薩、昌都、那曲東部、山南北部和日喀則東南部有小到中雨,高海拔地方有大到暴雪(5~15mm)”。并在《珠峰測高專項保障預報》“珠峰(8000m以上)22—24日以多云間陰天氣為主,25—27 日陰天有小雪,部分時段有中雪。22—23 日風速14~20m/s,24—28 日22~36m/s,29 日開始風速有所減弱?!?/p>

區氣象臺緊盯“安攀”風暴影響,結合南部暴雪過程和珠峰預報歷史經驗,加強對定日探空實況、2m 溫度、6小時降水、風速集合預報、溫度集合預報、降水集合預報等三維差值產品的分析和檢驗,不斷提高對珠峰各海拔高度的預報能力,向珠峰登山隊和國測一大隊開展了珠峰各高度層次逐3 小時的精細化預報。5月26日晚,區氣象臺值班臺長、預報首席、短期預報主班與珠峰氣象服務專班徹夜值守在業務一線,為在珠峰測高現場的預報首席提供數據、技術力量支撐并開展天氣會商,針對珠峰6000m 至珠峰頂不同層次的天空狀況、最高氣溫、最低氣溫、風向和風速的為珠峰逐3 小時的精細預報,為高程測量登山隊研判沖頂天氣窗口期和安全下撤至大本營提供了科學的數據和有力氣象保障支撐。

3 服務成功經驗

回顧西藏重大活動的氣象保障服務歷程,各部門協調合作配合、上下聯動是歷次重大氣象保障任務中積累的寶貴經驗[4]。在珠峰測高氣象保障服務過程中,氣象保障服務人員駐扎在海拔5200m 的珠峰大本營,克服了高海拔、缺氧等惡劣自然條件和簡陋的辦公條件,但由于珠峰位處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地形條件復雜,站點稀缺,僅有一個自動觀測站點數據可供參考,探空觀測站點距離珠峰仍有一定距離。珠峰各海拔高度氣象要素差異極大,故無法準確的掌握珠峰各海拔高度的天氣實況數據,且各家模式產品針對珠峰地區的預報均有一定誤差,種種客觀條件使得珠峰氣象精細化服務預報難度極大。受到大風和降雪天氣影響,2020 年珠峰高程測量先后經歷了5 月9 日、5月21 日兩次沖頂受挫,最終于5 月27 日11 時成功登頂。這期間西藏氣象部門克服重重困難,最終確保了精密監測、精準預報、精細服務,圓滿完成2020年珠峰測高氣象保障服務,這與中國氣象局、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以及西藏自治區氣象局領導有力、有序、有效組織和部署;氣象部門全體氣象服務人員上下聯動,無私奉獻是分不開的。秉承“缺氧氣不缺志氣”的優秀傳承,高原氣象人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形成一條具有西藏特色的服務理念、服務模式和服務能力。

通過本次珠峰測高氣象保障服務,我們也認識到要在日常的業務工作和科研中,要加強檢驗評估各家數值預報產品在珠峰地區的預報能力;及時對南部暴雪天氣過程進行分析,總結出南部暴雪過程的概念模型,為南部暴雪的預報提供了預報思路;加強對珠峰一帶的天氣做相關技術分析和總結,為今后珠峰一帶的天氣預報提供客觀依據。

4 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珠峰測高氣象保障服務的回顧與思考,目的在于不斷提高預報預測技術和決策服務水平,更好地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但在政府和社會對決策氣象服務需求日益增長的背景下,重大活動服務保障逐步突顯出以下幾方面的迫切需求,應著實予以加強[5]。

4.1 短時臨近預報能力有待提高

需加強預報技術研究,提升預報能力,特別是目前的模式預報垂直層次少,插值誤差偏大,從而對珠峰7000~9000m 的風速預報存在一定的困難;模式預報72 小時以后為逐6 小時預報產品,時間分辨率不高,對珠峰精細化預報有一定影響。

4.2 監測能力仍需不斷提高

現有觀測站網布局難以滿足精細化氣象保障服務的要求。受高原高山峽谷縱深、地理狀況復雜等地形和地貌影響,對小尺度天氣系統完整有效的跟蹤觀測能力不足,難以為精細精準預報提供有效的支撐。

4.3 仍需完善專業產品制作平臺

目前西藏還沒有專業化的登山預報制作平臺,迫切需要針對日益增長的登山需求開發相應的登山預報制作平臺,以提高預報人員對登山預報的制作效率和水平。

猜你喜歡
珠峰高程氣象
咦?珠峰“身高”在變?
尋找珠峰的“腳”
氣象樹
《內蒙古氣象》征稿簡則
揭秘珠峰身高
8848.86m珠峰新高程
每年都在長高的珠峰,是怎么測“身高”的?
大國氣象
美麗的氣象奇觀
GPS高程擬合算法比較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