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紙面銷號:形式主義卡斷“最后一公里”

2021-04-12 11:24
文萃報·周五版 2021年12期
關鍵詞:銷號紙面責任人

督察(發現問題)—反饋(提出問題)—整改(解決問題)—銷號。按理說,這是一環扣一環的完整過程,到了銷號這個環節,就意味著整改已經完成,問題已經解決。然而,《瞭望》新聞周刊日前刊發調查報道指出,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高壓”常態化背景下,仍有個別地方和企業敷衍整改,于是就出現了“紙面銷號”的現象。

僅從字面意思,就不難想象“紙面銷號”意味著什么。據說,“紙面銷號”的典型表現有這么幾種:一是不同的問題,驗收銷號的公示材料完全一樣;二是有的驗收銷號材料,這個部門抄了那個部門;三是有的銷號材料聲稱“嚴厲整治”,被免職的責任人卻在2個月后得到提拔;四是有的問題剛剛銷號,就被媒體重新曝光……既然銷號停留在紙上、在材料中,那么,顯然對整改成效的認定無非就是走個過場,至于整改到位與否也就不重要了。

如果說督察整改是為了解決問題的話,那么“紙面銷號”就充分展現了形式主義頑疾是如何卡斷了解決問題“最后一公里”的,責任也就成了一句空話。比如,不同的問題,驗收公示的材料完全一樣,必然會激起人們的好奇:相關部門真的落實反饋意見了嗎?真的把問題解決了嗎?再比如,名義上聲稱“嚴厲整治”,可一轉眼相關責任人又被提拔,如此問責能對當事人產生約束嗎?又會對后來者或者其他人產生怎樣的示范效應?甚至于,一旦銷號停留在紙面上,那么銷號的問題故態復萌、又被曝光,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說起“最后一公里”,往往是令很多改進服務、檢查督導功虧一簣的關鍵環節,也是最需要實事求是直面問題、動真格出真招的。解決形式主義卡斷“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關鍵在于兩點:一是轉換評價主體。人們常說,“最后一公里”直接聯系著百姓、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因此,有沒有整改落實、問題解決與否,要多聽聽群眾怎么說,而不是看材料、聽匯報。二是要有責任倒排機制。整改要求沒有落地,群眾反映的問題沒有解決,問題到底卡在哪個環節,責任到底在誰,逐項排查,絕不姑息遷就,不給僥幸分子可乘之機。

猜你喜歡
銷號紙面責任人
一個動作寫出筆鋒
懸浮字
山西出臺制度治理煤礦重大事故隱患
跳出紙面
試論積極引領校本研修,進一步提高學校教育教學品質
關于刑法因果關系對刑事責任的影響分析
崗位管理創新機制探究
怎樣開好“三嚴三實”專題民主生活會
淺談LKJ數據換裝的過程控制
連接九個點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